自然
泰勒·斯威夫特公開支持哈里斯:當美國大選成為圍繞流行文化和厭女的紛爭 | 文化周報

名人支持的效應并沒有那么簡單。有研究者曾指出,在吸引選民的同時,太過出名的明星可能也會帶來一種“吸血鬼效應”(Vampire Effect):當明星吸引了所有注意力,意味著對候選人的關注將會降低。

自然為何總是療愈我們 | 書單

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看到一些焦慮被公園治愈, 一些難過被晚霞撫慰。

在公園散步才是正經事 | 編輯部聊天室

當一所公園變得真正開放和包容的時候,它會成為一個能夠接納城市里各種各樣的人的場所。

盧梭:“我要變成植物”

真正的植物學不以自然為客體,不貶低、輕視自然,不將人視作自然之主,而是將人帶回自然,使人品味自然之趣,讓人發(fā)現(xiàn)自身的自然性。

從人文地理學到強權心理學:段義孚如何看待人對寵物的支配?

狗一方面喚起一個人力所能及的最好品質——對虛弱和依附性生命的自我犧牲式獻身,另一方面誘惑人以一種任性專斷,甚至悖理的方式行使權力。

荒野之聲,是復雜的野性|書單

從古老荒林、無名孤山到美國西部,這10部作品探究我們與那些被我們冠以“野性”之名的空間究竟有何關系。

新冠疫情之下,大自然的音軌正在緩慢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類世界歸于沉寂,大自然的樂章終于再次響起。

從庇護所到“綠色處方”:疫情之下為何全球興起園藝熱?

疫情已經表明,花園可以很好地滿足公共衛(wèi)生需求,它們不僅是美的場所或者食物的來源,也是療愈的手段。

森林能否教給我們更優(yōu)良的生活之道?

社區(qū)、家庭、交流,森林乃是一個自我組織的具有韌性的系統(tǒng),是時候重建我們與自然的聯(lián)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