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
多部往年龔古爾獎獲獎作品也已被譯介到國內(nèi),包括2016年的獲獎作品《溫柔之歌》和2018年的獲獎作品《他們之后的孩子》。
林子人 · 03/27 19:28
在劉燁看來,《悲慘世界》是一個關于愛、寬恕、救贖和原諒的故事。他希望能在劇中展現(xiàn)中國人對愛、寬恕等普世性情感的獨特表達。
林子人 · 02/28 09:34
2023年恰逢杜菲逝世70周年,此次回顧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把分散在法國各地的杜菲作品匯集在一起,用全新的展陳方式呈現(xiàn)給中國觀眾。
林子人 · 11/11 10:00
諾獎得主埃爾諾的父親講的是大眾法語,一種與普魯斯特運用的精細的、文學的法語完全不同的粗魯語言。她唯一能找回父母的辦法就是回到父母所使用的語言,只有在他們使用過的語言里,她才能喚起活生生的感覺。
董子琪 · 11/22 09:00
袁筱一認為,“身體”這個標簽并不能完全覆蓋埃爾諾的寫作,她也不僅僅是關注自己的身體,沒有人能靠寫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
直到波伏瓦46歲那一年,她才終于有足夠的聲望資本來訴說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友誼,紀念逝去的友人,這便是《形影不離》。
希爾維·勒邦·德·波伏瓦 黃月HY · 03/02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