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
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獲2023諾貝爾文學獎,更多中譯本即將問世

在中文世界,約恩·福瑟的劇作選集《有人將至》《秋之夢》曾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譯介出版,世紀文景和譯林出版社之后將推出他的其他作品。

諾獎預測 | 殘雪高居賠率榜首位,語言、改編、獲獎史等因素有參考價值

賠率榜具有一定的預示性,也有例外發(fā)生。

【專訪】諾獎得主古爾納:為保存尊嚴而沉默,因不愿為奴而沉默

距離古爾納捧得諾獎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時間,界面文化對他進行了一次視頻采訪。他說,盡管人們可能在他人的鄙視目光下,過著微不足道的生活,他們仍然可能從生活中找回自己最珍視的東西。

譯者王中忱:薩特曾是大江健三郎“自我反思時一根鋒利的針”

王中忱認為,大江首先是在一種否定的精神狀態(tài)中和薩特獲得共鳴的。他在少年時代經歷過“帝國日本”的思想禁錮,戰(zhàn)后也不斷體會到日漸保守的日本社會的壓抑,“在如此處境之中,他從薩特文學里汲取啟迪和靈感,無疑是非常自然的?!?/p>

土耳其諾獎作家奧爾罕·帕慕克談地震:無助感令人窒息

在地震第一天,帕慕克本人就看到了關于地震的“數百個絕望的請求和第一人稱敘述”。

當流行病蔓延開來,如何做一個人?從《失明癥漫記》談起

雖然薩拉馬戈無法像醫(yī)療史學者那樣研究和書寫歷史中真實出現過的流行病,但他以小說家特有的敏銳洞察力在小說中提醒我們,一場毫無征兆地蹂躪了全社會的流行病將如何撕裂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

另一個女人,另一個歐洲:普魯斯特的語言書寫不了安妮·埃爾諾的現實

諾獎得主埃爾諾的父親講的是大眾法語,一種與普魯斯特運用的精細的、文學的法語完全不同的粗魯語言。她唯一能找回父母的辦法就是回到父母所使用的語言,只有在他們使用過的語言里,她才能喚起活生生的感覺。

勿以惡者遍布地面,而不信天上有不滅的光 | 一周新書推薦

本周關鍵詞:奧爾罕·帕慕克、黑人女性群像、王小波評論、近代中國的森林革命、古典音樂、英國急救現場、進化生物學……

安妮·埃爾諾獲得諾獎是實至名歸嗎?

埃爾諾是一位很難用所謂“純文學”去定義的諾獎作家,某種程度上來說,她與2015年的諾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一樣,展現了非虛構寫作在文學領域能夠取得怎樣的認可。

是文化記者也是普通讀者:我們的諾獎記憶|編輯部聊天室

“它不太敢要、甚至畏懼那些一下子超過太多走得太遠的東西,那些太過復雜以至于無法順利安裝回當前人類世界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