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詹姆斯·鮑德溫傳記片開拍,魯西迪下一部作品將涉及遇襲經(jīng)歷|文化周報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詹姆斯·鮑德溫傳記片開拍,魯西迪下一部作品將涉及遇襲經(jīng)歷|文化周報

魯西迪在采訪中說,“無論我下一本出版的是什么作品,里面大概率都會提到這件事。目前我還沒想好具體怎么寫,這是我重新拿回掌控權的辦法?!?/p>

魯西迪近照 圖片來源:Twitter

界面新聞記者 | 葉青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匯總呈現(xiàn)最近一周國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yè)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魯西迪新作、《格蘭塔》英國最佳青年小說、鮑德溫傳記片開拍。

詹姆斯·鮑德溫傳記片開拍,比利·波特出任主角

據(jù)《綜藝》雜志消息,美國小說家、劇作家、民權運動家詹姆斯·鮑德溫(1924-1987)的傳記片將于近期開拍,美國演員比利·波特(Billy Porter)將在片中飾演鮑德溫,并共同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

波特曾在艾美獎獲獎感言中引用鮑德溫的作品,并多次表示飾演鮑德溫是他的夢想之一,他在一則聲明中寫道,“作為一名黑人酷兒男性,我像鮑德溫說的那樣,‘總是處于怒火中?!沂侨绱?,因為鮑德溫也是如此。他給了我諸多指引,我希望能將他的遺產(chǎn)傳承下去。”

詹姆斯·鮑德溫 圖片來源:Allan Warren

據(jù)悉,影片將主要根據(jù)戴維·里明(David Leeming)所著的鮑德溫傳記改編。里明是鮑德溫的多年好友,還曾擔任他的助手,他在書中形容后者“足智多謀卻又煩惱重重的復雜,對待他人總是充滿了同情與愛”。

鮑德溫是美國20世紀重要作家,他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突破性地寫下了種族隔離期間美國黑人同性戀男子的處境,代表作有《假如比爾街可以作證》《下一次將是烈火》《另一個國家》等。在寫作之外,鮑德溫還積極投身美國民權運動,為黑人爭取就業(y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公平權益。

薩爾曼·魯西迪下一部作品將涉及2022年的襲擊遭遇

2022年夏天,印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在活動現(xiàn)場受襲,多處被刺傷,雖經(jīng)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一只眼睛失去視力,全身多處神經(jīng)受到損傷。

距離襲擊過去已經(jīng)近一年,魯西迪一直在靜養(yǎng)恢復,甚少露面,連新書《勝利之城》發(fā)行之時也未現(xiàn)身宣傳活動。他日前入圍2023年《時代》雜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接受了雜志的采訪,這是他自受傷以來第二次接受訪問。

魯西迪近照 圖片來源:Twitter

在采訪中,魯西迪分享了他的最近近況,經(jīng)過長期的恢復訓練,他的左手恢復了知覺。雖然目前仍遭受PT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困擾,但跟之前“常做噩夢”的狀態(tài)相比已經(jīng)好了不少。

魯西迪提到,他應對創(chuàng)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寫下那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無論我下一本出版的是什么作品,里面大概率都會提到這件事。目前我還沒想好具體怎么寫,這是我重新拿回掌控權的辦法?!?/span>

談到新作《勝利之城》獲得普遍好評,魯西迪打趣稱,大家可能只是可憐他的遭遇,并慶幸自己在襲擊發(fā)生前數(shù)周前完成了這本書,因為在受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完全無法回歸寫作,“我想試著寫,但什么都寫不出來?!?/span>

間隔10年,《格蘭塔》雜志再發(fā)布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榜單

《格蘭塔》是英國知名文學雜志,自1983年起,每10年便會選出20位40歲以下的“最佳英國青年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珍妮特·溫特森、朱利安·巴恩斯等知名作家都曾在年輕時入圍。

《格蘭塔》編輯西格麗德·勞辛(Sigrid Rausing)稱今年的入圍作家是“911一代”,即他們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中成長,并經(jīng)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但都因為太過年輕,沒有體驗過“冷戰(zhàn)結束后短暫的希望時期”。今年的評選標準產(chǎn)生了些許變化,以往只有持英國護照的作家可以參與,今年的標準則放寬至平時在英國生活的所有作家。

能否入圍并不完全以作家目前的成就為準則。以1983年為例,馬丁·艾米斯入圍時已經(jīng)是英國知名作家,魯西迪也已因《午夜之子》獲得布克獎,但石黑一雄彼時才剛發(fā)行首作《遠山淡影》,距離他的突破之作《長日將盡》出版還有6年時間。

《明》
[新西蘭]埃莉諾·卡頓 著 馬愛農(nóng)/于曉紅 譯
譯林出版社|鳳凰壹力 2018-1

與此類似,在今年的榜單中,埃莉諾·卡頓早在2013年便憑第二部小說《明》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布克獎得主,而K·帕特里克(K Patrick)的首作要等到今年6月才會上市,她也是首位入圍的跨性別作家。

在編輯勞辛看來,盡管還不確定這些作家分別代表了英國文學未來的哪些方向,但從他們的寫作中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主題,比如對反烏托邦題材的喜愛和對在地議題的關注。比如格雷姆·阿姆斯特朗(Graeme Armstrong)采用蘇格蘭方言寫作,并在作品中探討了英國北拉納克郡的幫派文化,德里克·奧烏蘇(Derek Owusu)的作品主要以生活在英國的加納人為主。

今年的20名入圍者中有15位是女性作家,是女性作家占比最多的一屆。完整名單如下:

埃莉諾·卡頓,代表作:《明》《排練》

帕特里克,代表作:《S小姐》(Mrs S)

格雷姆·阿姆斯特朗,代表作:《年輕團隊》(The Young Team)

德里克·奧烏蘇,代表作:《這提醒了我》(That Reminds Me)

詹妮弗·阿特金斯(Jennifer Atkins),代表作:《大提琴手》(The Cellist)

薩拉·波美(Sara Baume),代表作:《七座尖塔》(Seven Steeples)

莎拉·伯恩斯坦(Sarah Bernstein),代表作:《即將到來的壞時光》(The Coming Bad Days)

娜塔莎·布朗(Natasha Brown),代表作:集會(Assembly)

勞倫·艾米·柯蒂斯(Lauren Aimee Curtis),代表作:《德洛麗絲》(Dolores)

伊麗莎·克拉克(Eliza Clark),代表作:《男孩部分》(Boy Parts)

湯姆·克魯(Tom Crewe),代表作:《新人生》

(The New Life)

卡米拉·格魯多娃(Camilla Grudova),代表作:《天堂之子》(Children of Paradise)

伊莎貝拉·哈馬德(Isabella Hammad),代表作:《鬼魂登場》(Enter Ghost)

蘇菲·麥金托什(Sophie Mackintosh),代表作:《被詛咒的面包》(Cursed Bread)

安娜·梅特卡夫(Anna Metcalfe),代表作:《蛹》(Chrysalis)

托馬斯·莫里斯(Thomas Morris),代表作:《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We Don’t Know What We’re Doing

雅拉·羅德里格斯·福勒(Yara Rodrigues Fowler),代表作:《古板檔案員》(Stubborn Archivist)

薩巴·薩姆斯(Saba Sams),代表作:《私密照》(Send Nudes)

奧利維亞·蘇季奇(Olivia Sudjic),代表作:《同情》(Sympathy)

埃利·威廉姆斯(Eley Williams),代表作:《騙子詞典》(The Liar’s Dictionary)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3/apr/12/billy-porter-james-baldwin-biopic-movie

https://variety.com/2023/film/news/billy-porter-james-baldwin-biopic-1235580508/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granta-unveils-a-best-of-young-british-novelists-list-replete-with-women-writers

https://news.yahoo.com/granta-best-young-british-novelists-080139598.html

https://time.com/6270878/salman-rushdie-interview-time100/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詹姆斯·鮑德溫傳記片開拍,魯西迪下一部作品將涉及遇襲經(jīng)歷|文化周報

魯西迪在采訪中說,“無論我下一本出版的是什么作品,里面大概率都會提到這件事。目前我還沒想好具體怎么寫,這是我重新拿回掌控權的辦法?!?/p>

魯西迪近照 圖片來源:Twitter

界面新聞記者 | 葉青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匯總呈現(xiàn)最近一周國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yè)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魯西迪新作、《格蘭塔》英國最佳青年小說、鮑德溫傳記片開拍。

詹姆斯·鮑德溫傳記片開拍,比利·波特出任主角

據(jù)《綜藝》雜志消息,美國小說家、劇作家、民權運動家詹姆斯·鮑德溫(1924-1987)的傳記片將于近期開拍,美國演員比利·波特(Billy Porter)將在片中飾演鮑德溫,并共同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

波特曾在艾美獎獲獎感言中引用鮑德溫的作品,并多次表示飾演鮑德溫是他的夢想之一,他在一則聲明中寫道,“作為一名黑人酷兒男性,我像鮑德溫說的那樣,‘總是處于怒火中?!沂侨绱耍驗轷U德溫也是如此。他給了我諸多指引,我希望能將他的遺產(chǎn)傳承下去?!?/span>

詹姆斯·鮑德溫 圖片來源:Allan Warren

據(jù)悉,影片將主要根據(jù)戴維·里明(David Leeming)所著的鮑德溫傳記改編。里明是鮑德溫的多年好友,還曾擔任他的助手,他在書中形容后者“足智多謀卻又煩惱重重的復雜,對待他人總是充滿了同情與愛”。

鮑德溫是美國20世紀重要作家,他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突破性地寫下了種族隔離期間美國黑人同性戀男子的處境,代表作有《假如比爾街可以作證》《下一次將是烈火》《另一個國家》等。在寫作之外,鮑德溫還積極投身美國民權運動,為黑人爭取就業(y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公平權益。

薩爾曼·魯西迪下一部作品將涉及2022年的襲擊遭遇

2022年夏天,印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在活動現(xiàn)場受襲,多處被刺傷,雖經(jīng)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一只眼睛失去視力,全身多處神經(jīng)受到損傷。

距離襲擊過去已經(jīng)近一年,魯西迪一直在靜養(yǎng)恢復,甚少露面,連新書《勝利之城》發(fā)行之時也未現(xiàn)身宣傳活動。他日前入圍2023年《時代》雜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接受了雜志的采訪,這是他自受傷以來第二次接受訪問。

魯西迪近照 圖片來源:Twitter

在采訪中,魯西迪分享了他的最近近況,經(jīng)過長期的恢復訓練,他的左手恢復了知覺。雖然目前仍遭受PT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困擾,但跟之前“常做噩夢”的狀態(tài)相比已經(jīng)好了不少。

魯西迪提到,他應對創(chuàng)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寫下那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無論我下一本出版的是什么作品,里面大概率都會提到這件事。目前我還沒想好具體怎么寫,這是我重新拿回掌控權的辦法?!?/span>

談到新作《勝利之城》獲得普遍好評,魯西迪打趣稱,大家可能只是可憐他的遭遇,并慶幸自己在襲擊發(fā)生前數(shù)周前完成了這本書,因為在受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完全無法回歸寫作,“我想試著寫,但什么都寫不出來?!?/span>

間隔10年,《格蘭塔》雜志再發(fā)布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榜單

《格蘭塔》是英國知名文學雜志,自1983年起,每10年便會選出20位40歲以下的“最佳英國青年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珍妮特·溫特森、朱利安·巴恩斯等知名作家都曾在年輕時入圍。

《格蘭塔》編輯西格麗德·勞辛(Sigrid Rausing)稱今年的入圍作家是“911一代”,即他們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中成長,并經(jīng)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但都因為太過年輕,沒有體驗過“冷戰(zhàn)結束后短暫的希望時期”。今年的評選標準產(chǎn)生了些許變化,以往只有持英國護照的作家可以參與,今年的標準則放寬至平時在英國生活的所有作家。

能否入圍并不完全以作家目前的成就為準則。以1983年為例,馬丁·艾米斯入圍時已經(jīng)是英國知名作家,魯西迪也已因《午夜之子》獲得布克獎,但石黑一雄彼時才剛發(fā)行首作《遠山淡影》,距離他的突破之作《長日將盡》出版還有6年時間。

《明》
[新西蘭]埃莉諾·卡頓 著 馬愛農(nóng)/于曉紅 譯
譯林出版社|鳳凰壹力 2018-1

與此類似,在今年的榜單中,埃莉諾·卡頓早在2013年便憑第二部小說《明》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布克獎得主,而K·帕特里克(K Patrick)的首作要等到今年6月才會上市,她也是首位入圍的跨性別作家。

在編輯勞辛看來,盡管還不確定這些作家分別代表了英國文學未來的哪些方向,但從他們的寫作中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主題,比如對反烏托邦題材的喜愛和對在地議題的關注。比如格雷姆·阿姆斯特朗(Graeme Armstrong)采用蘇格蘭方言寫作,并在作品中探討了英國北拉納克郡的幫派文化,德里克·奧烏蘇(Derek Owusu)的作品主要以生活在英國的加納人為主。

今年的20名入圍者中有15位是女性作家,是女性作家占比最多的一屆。完整名單如下:

埃莉諾·卡頓,代表作:《明》《排練》

帕特里克,代表作:《S小姐》(Mrs S)

格雷姆·阿姆斯特朗,代表作:《年輕團隊》(The Young Team)

德里克·奧烏蘇,代表作:《這提醒了我》(That Reminds Me)

詹妮弗·阿特金斯(Jennifer Atkins),代表作:《大提琴手》(The Cellist)

薩拉·波美(Sara Baume),代表作:《七座尖塔》(Seven Steeples)

莎拉·伯恩斯坦(Sarah Bernstein),代表作:《即將到來的壞時光》(The Coming Bad Days)

娜塔莎·布朗(Natasha Brown),代表作:集會(Assembly)

勞倫·艾米·柯蒂斯(Lauren Aimee Curtis),代表作:《德洛麗絲》(Dolores)

伊麗莎·克拉克(Eliza Clark),代表作:《男孩部分》(Boy Parts)

湯姆·克魯(Tom Crewe),代表作:《新人生》

(The New Life)

卡米拉·格魯多娃(Camilla Grudova),代表作:《天堂之子》(Children of Paradise)

伊莎貝拉·哈馬德(Isabella Hammad),代表作:《鬼魂登場》(Enter Ghost)

蘇菲·麥金托什(Sophie Mackintosh),代表作:《被詛咒的面包》(Cursed Bread)

安娜·梅特卡夫(Anna Metcalfe),代表作:《蛹》(Chrysalis)

托馬斯·莫里斯(Thomas Morris),代表作:《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We Don’t Know What We’re Doing

雅拉·羅德里格斯·福勒(Yara Rodrigues Fowler),代表作:《古板檔案員》(Stubborn Archivist)

薩巴·薩姆斯(Saba Sams),代表作:《私密照》(Send Nudes)

奧利維亞·蘇季奇(Olivia Sudjic),代表作:《同情》(Sympathy)

埃利·威廉姆斯(Eley Williams),代表作:《騙子詞典》(The Liar’s Dictionary)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3/apr/12/billy-porter-james-baldwin-biopic-movie

https://variety.com/2023/film/news/billy-porter-james-baldwin-biopic-1235580508/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granta-unveils-a-best-of-young-british-novelists-list-replete-with-women-writers

https://news.yahoo.com/granta-best-young-british-novelists-080139598.html

https://time.com/6270878/salman-rushdie-interview-time100/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