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燃 王敏
編輯 | 金玙璠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馬上就要到了,又有一批不良商家們在瑟瑟發(fā)抖。
一直以來,亂象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都是“3·15晚會”的重點關注方向之一,其中“兒童食品”領域,更是套路不少。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父母們養(yǎng)娃,早已不是僅停留在滿足溫飽上,而是更加關注飲食的均衡與健康,畢竟,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生長和發(fā)育。近幾年,受父母追捧的“兒童食品”相關市場快速擴大。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兒童食品”是專門根據孩子的成長需求而研發(fā)的,更加安全和健康。然而,實際情況是,當前針對兒童食品,國家仍然沒有統一標準。打著“兒童專用”標簽的食品中,只有一部分是從兒童健康成長的角度來研發(fā),更多的“兒童食品”,拿著標簽當營銷手段,是妥妥的“智商稅”。
人們常常聽到的兒童牛奶、兒童醬油、兒童肉松、兒童奶酪、兒童保健品等幾大類兒童食品,很多品牌的產品成分和成人產品幾乎一致,甚至會添加更多色素、香料等添加劑,食用過量后,別提促進成長,甚至會危及發(fā)育。
當代家長養(yǎng)娃,常常被評價是,“花最多的錢,踩最深的坑”,讓人眼花繚亂的“兒童食品”,也應該卸掉“華麗”的外衣了。
“兒童食品”,有多少坑?
2020年,6歲的安琪被確診為“提前發(fā)育”,骨齡偏大2歲。安琪媽對深燃表示,當醫(yī)生告知孩子提前發(fā)育和之前“垃圾食品”攝入過量有一定關系后,開始后悔此前對孩子吃零食、漢堡等不加節(jié)制,但更焦慮怎么才能讓孩子恢復。
治療注定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安琪媽明白,第一步一定是從日常飲食開始。也是從這時起,安琪媽認真關注起給孩子吃的“兒童食品”,想挑選干凈、安全、健康的產品,才發(fā)現這里面的水有多深。
早在2019年的“3·15晚會”上,在學校門口便利店里售賣的“危險辣條”,就曾走上風口浪尖,孩子們一天能買兩三包辣條吃進肚子里,目光轉向生產車間,著色劑、防腐劑等十幾種添加劑正在被摻進辣條中。在此前,許多兒童因為“危險辣條”攝入過多而進醫(yī)院的案例讓人震驚并感到痛心。
校園門口銷售給兒童的三無產品,還算是比較容易識破的套路?,F如今,兒童食品更考驗消費者的分辨力,最典型的套路是,打上“兒童”標簽,但并不意味著對孩子更安全、更健康,甚至適得其反。
安琪媽提到,家里老人在超市給孩子買了一箱“兒童牛奶”,原本以為更適合孩子喝,結果到家后,安琪媽一看,這實際是一款乳酸菌牛奶飲品,配料表比普通牛奶要復雜得多,里面添加了果膠、香精以及其他具備增稠作用的添加劑等等,便沒有給孩子喝。
據深燃觀察,某一品牌旗下的兒童牛奶和普通低脂高鈣牛奶相比,前者容量更小,只有190ml,單價在3.5元左右,而后者240ml,單價僅在2.5元左右,仔細查看成分表會發(fā)現,兒童成長牛奶的配料表要比普通牛奶更復雜,盡管能量、蛋白質的含量更高,但鈉的含量也更高,甚至添加了更多的香精、甜味劑等。
同樣,兒童肉松、兒童奶酪、兒童牛排這些兒童食品也常常會出現類似的套路,成分和成年人產品差別不是太大,很多品牌還會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添加各種添加劑,與健康、營養(yǎng)反而背道而馳。
安琪媽就曾在直播間里看到主播在極力推銷一款兒童牛排,主播夸得天花亂墜,結果自己拿到手后發(fā)現,也只是一塊合成牛排,用大量的肉膠等添加劑,將碎肉粘在了一起。
同樣,兩個孩子的媽媽李萱也有很多類似經歷,在電商平臺看到有銷售兒童醬油后,第一感覺是比家里的普通醬油更健康,結果到貨之后一對比,發(fā)現就是普通的低鹽低鈉醬油,而商家利用兒童字樣,誘導消費者購買。
兒童保健品,更是“智商稅”的重災區(qū)。很多家長以為吃了可以讓孩子身體更健康、強壯,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產品不僅沒效果,可能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發(fā)育。
黑貓投訴上,一位用戶提到,去年6月在某電商平臺上花了近300元給孩子購買了增高補鈣鈣片,當時與商家再三確認是否服用有效,商家稱“是有實驗依據的,肯定有效果,否則也不會專門標記出來”,并且做出承諾,若無效則退款。結果買回家根據產品的要求使用了相應的周期后,沒有效,申請退款,商家卻一直不退。
“我這輩子走過最多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一位用戶感慨道,總結來說,當前兒童食品最普遍的套路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在兒童食品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兒童”標簽被濫用,虛假宣傳;另一個是過度添加、違規(guī)添加,導致兒童食品反而不健康。
套路背后,“兒童食品”太暴利
從兒童消費在許多家庭總支出中的占比也能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投入“從不吝嗇”。在商家端,更是形成了“孩子的錢,更好賺”的認知。
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兒童消費占家庭總支出的33%左右,全國0-12歲的孩子每月消費總額約40億,中國85%的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占家庭總支出的30%。
李萱對深燃透露,身處四五線城市,在不包含房貸、車貸等固定支出的情況下,2022年四口人生活支出約8萬元,其中一半都是花在了孩子身上。
在需求端,家長對于健康兒童食品市場的迫切,也加速著整個行業(yè)的升溫。
以兒童零食細分領域為例,《兒童零食市場調查白皮書》顯示,我國兒童零食市場規(guī)模占到休閑零食市場規(guī)模的十分之一左右,2019年-2023年,兒童零食市場將以10%-15%的復合年增長率穩(wěn)定增長,市場預期超6000億元,是休閑食品市場新的增長點。
具體到市場表現,2020年,《兒童零食通用要求》正式實施后,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兒童零食新品牌、新產品。
這一年,先是當時的國內三大零食巨頭品牌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紛紛推出系列兒童零食。天眼查相關數據顯示,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有多家專注于兒童零食的企業(yè)獲得從天使輪到A輪、B輪等不同輪次的融資,融資金額一度高達千萬級美元。
同樣,在兒童保健品市場上,伴隨著整個保健品市場近幾年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兒童保健品需求端的爆發(fā),這一細分領域也在迅猛發(fā)展。
有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2021年市場規(guī)模已經突破2700億元。全國約有三成家庭會選擇購買兒童保健品。
據天眼查相關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保健品相關企業(yè)數量高達510萬余家,呈逐年穩(wěn)定上漲趨勢,其中,集中在2021年注冊新增的相關企業(yè)有94.6萬余家,新增注冊相關企業(yè)增速高達30.5%。這其中,不乏企業(yè)以兒童保健品為切入點,或是在布局成人產品線后,擴充兒童保健品產品線。
但也正是需求增加,行業(yè)升溫、有利可圖,吸引了一批“投機分子”。
抓住家長消費心理,打上兒童標簽,很多兒童食品的價格就比普通產品貴幾倍。以兒童醬油為例,深燃對比發(fā)現,一款主打低鈉的兒童醬油品牌,鈉含量每10ml為445mg,另一款配料基本相同的淡鹽醬油,鈉含量每10ml為460mg,基本相似,但在最終價格上,換算下來,后者每毫升只有0.03元錢,而前者是0.25元,價格高了將近10倍。
兒童保健品行業(yè)更是一個暴利行業(yè)。中研普華相關報告顯示,保健品行業(yè)平均毛利率在55%以上,即使在發(fā)達國家的成熟市場毛利率也在45%以上。兒童保健品溢價在25%以上,市場利潤較大。
該報告還指出,兒童保健品相比老年保健品,消費群體黏性更高、消費力更強,且由于嬰幼兒保健品行業(yè)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違法獲利的風險較小,因此市場中存在較多不合格產品,可能危害居民健康,阻礙保健品行業(yè)發(fā)展。
在兒童食品這個市場上,巨大的市場效益與虛假宣傳、違規(guī)操作等亂象依然如影隨形。
亂象叢生,如何避坑?
歸根結底,暴利的“兒童食品”行業(yè)套路不斷,與缺乏可以依據的國家標準有密切關系。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對深燃分析道,整個兒童食品行業(yè)現在依然沒有國家標準,這讓整個行業(yè)處于無序發(fā)展的階段。
兒童食品賽道的高利潤、高增長率和高附加值,在過去幾年里吸引了很多資本和巨頭,同樣也吸引了很多投機分子。而國家標準缺失的背后,很多兒童食品廠商“掛羊頭賣狗肉”,把“兒童食品”當作榨取或者欺騙消費者高額利潤的手段和工具。
朱丹蓬建議,對兒童食品不能放任市場野蠻開拓,監(jiān)管一定要跟上。
一方面要制定兒童食品的標準體系,并且應該分別按門類明確食品安全、營養(yǎng)添加、制作工藝等標準,為兒童食品的生產提供遵循標準。
另一方面要建立兒童食品認證制度、標識制度,并出臺兒童食品生產、銷售監(jiān)管辦法,提高兒童食品生產與市場營銷的準入門檻,杜絕引人誤解的營銷宣傳,規(guī)范市場競爭,引導行業(yè)進入注重品質的健康發(fā)展軌道。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guī)淼年P于“兒童食品”的提案,也建議要加快制定“兒童食品”國家標準,明確“兒童食品”的專門分類,對未成年人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食品添加劑要求、包裝標識、營銷宣傳、質量指標等進行明確規(guī)定。
同時,她也指出,主管部門要對“兒童食品”的質量問題、違規(guī)添加、虛假夸大宣傳等行為加大監(jiān)管力度。
從政策和監(jiān)管層面防范“兒童食品”的陷阱,具體到執(zhí)行和落地層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當下,家長們要想避坑,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辨別能力。
安琪媽在過去兩年里也漸漸總結了自己給孩子篩選食物的一些經驗。
她提到,首先,不被“兒童產品”的標簽所迷惑,更不被銷售人員的話術引導所迷惑。其次,購買之前要在網上多做一些功課,包括通過社交平臺查詢用戶的使用信息,通過天眼查等商業(yè)查詢平臺查詢公司是否有不良記錄、存在經營風險。
比如,要購買兒童保健品,可以通過天眼查先確認這家公司是否因為產品質量問題之前發(fā)生過糾紛,如果出現過糾紛,就需要進行一定斟酌。此外,如果一家公司歷史風險、周邊風險、自身風險都比較高,這意味著這家公司可能長期處于變動或者糾紛中,品控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安琪媽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有分辨力,拿到產品時,要學會看配料表、成分表,至少知道哪些添加劑過多,會對孩子成長不利。
李萱在踩坑多次之后,給孩子買食品,再也不敢隨便買了,起初會去一些媽媽群咨詢經驗,后來又發(fā)現,可能一些寶媽也是托兒,最終明白過來,“至少自己得學會看成分表,了解一些核心營養(yǎng)素的參考值,要不然以后買東西,可能還會被騙。”
她還在各個平臺上收藏了很多關于配料表的攻略,目前的心得是,配料表越短,成分越簡單,尤其關注有沒有不適合孩子的成分,比如《兒童零食通用要求》中規(guī)定,兒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應含有反式脂肪酸。像反式脂肪酸一般可能會披著“小馬甲”出現,標有植物黃油、植物奶油、 人造黃油、人造脂肪、人造奶油等配料的食品,一般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成為“成分黨”,關注配料表的簡潔與干凈。根據町芒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兒童食品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家長購買兒童食品關注因素前三名分別為“配料簡單無添加”、“營養(yǎng)價值高”、“無糖低鈉”,分別占比71.8%、67.3%、52.4%。
家長們?yōu)榱撕⒆硬偎榱诵模绻皇且蕾嚫改赋洚攦和称返闹髁Ψ谰€時,可能總會被鉆了空子。那些利用家長“精細喂養(yǎng)”的焦慮感,夸大宣傳“兒童食品”的作用,實則唯利是圖的廠商們,也必須付出應有的代價。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萱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