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增程式,真香?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增程式,真香?

理念決定產品,技術需要適用。

文|鋅財經 路世明

編輯|大 風

進入2023年,汽車圈又刮起一陣“妖風”。

都說純電才是未來新能源車終極趨勢,但肉眼可見的是,曾經備受爭議且被純電用戶嗤之以鼻的增程式汽車,如今不僅車型越來越多,賣的也是越來越多。

比如長安深藍,旗下車型SL03、S7先后推出增程版車型;又比如哪吒S這款旗艦轎車,除了純電外還同步推出了增程式動力版本;再到近日,零跑C11發(fā)布了增程混動版,起步價只需要15.98萬起。

再看真正“帶火”增程式的理想,此前增程式作為其最大的槽點之一,直接影響到了市場銷量,但就最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卻是一路上漲。3月1日,理想汽車公布2023年2月交付數(shù)據,2月理想汽車共計交付新車16620輛,同比增長97.5%,蟬聯(lián)第一,領先一眾造車新勢力。

來源:各車企公布信息

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在加入開發(fā)增程或者有計劃開發(fā)增程的隊伍,消費者也越來越認可“增程式”。這背后的原因并不單一,但也鮮明。

一方面,在新能源充電網絡還不完善的眼下,增程式憑借可油可電、沒有續(xù)航焦慮、能上綠牌的優(yōu)勢,成為了消費者“痛點”的最優(yōu)解。另一方面,對于車企來說,在國補取消、電池材料昂貴的當下,增程式不僅結構簡單且成本比純電低出很多,這讓普遍虧損的新勢力車企得到了一定的資金壓力緩解。

技術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用。在開發(fā)增程式車型的同時,包括理想、長安深藍等一眾車企,也在保持純電、氫能等車型的研發(fā)和銷售。增程式突然獲得市場青睞,不代表它就是未來,更多的作用或在于“過渡”。

01 消費者有需求

在買車這件事上,消費者的痛點是極為明顯的,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用戶。

首先就是限號,由于很多消費者沒有指標無法購買燃油車,因此不得不選擇新能源汽車。其次,如果買純電車的話,又要考慮到充電設施的問題,回到家里是否方便充電?工作單位是否有充電樁?事實是,雖然國內充電設施在加速建設,但從規(guī)模和分布上來說,依舊不夠完善。

另外,續(xù)航一直是消費者對于純電車型的最大焦慮點所在,也是制約純電動車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雖然有很多電動車都宣稱續(xù)航能夠達到與燃油車相等里程,500公里、1000公里的都已量產,可在實際用車過程中水分比較大。尤其是對于北方的用戶來說,進入冬天后純電車型續(xù)航大打折扣。對于消費者來說,節(jié)假日出游時“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為充電樁大打出手”這些新聞,無疑成為了天然的勸退藥。

此外,充電時間長、電池穩(wěn)定性差、自費換電池昂貴、保值率低......一系列的問題,使得部分消費者把目光瞄向了增程式車型。

增程式電動車其實屬于油電混動的方案的一種,原理是在動力電池之外配備一個發(fā)動機,但是發(fā)動機不直接參與動力輸出,而是用發(fā)動機來發(fā)電。在電池電量充足時可以用純電行駛,當電量不足時,發(fā)動機啟動,可以直接驅動電動機或者給電池充電。

來源:理想L8發(fā)電機和發(fā)動機

通俗來講,所謂的增程式就是給純電車型加了一個“充電寶”,這個充電寶的燃料則是汽油。相比純電,增程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前述的一系列痛點。

國內部分城市地區(qū)對增程式車型的定義也為新能源車型,可以享受不限號,優(yōu)惠補貼等等。而增程式車型純電行駛少則一百多公里,多則兩百多公里,不僅能滿足日常通勤,趕上節(jié)假日或是長途旅行還可以直接加油,當做一輛油車使用,同時在冬季還可以解決續(xù)航打折的尷尬。

既保留電驅的優(yōu)勢,又規(guī)避了里程焦慮,增程式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選擇,成就了靠增程式起家的理想。不過,僅僅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還不足以不斷吸引其他車企的入局。在消費者需求之外,成本的下降也是車企推出增程式車型的重要理由。

02 新勢力要降成本

如今,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制約電動車縮減成本和提升產能的頭號影響因素。

據了解,目前在純電動汽車的成本中,動力電池成本占據約四成,而就車身較小的A級汽車而言,動力電池最高可占成本的一半左右。

在2022年中國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提到,動力電池價格不斷上漲,面向C端的汽車制造商“苦不堪言”。據朱華榮估計,動力電池成本超過整車成本40%以上,嚴重影響產品效益的發(fā)展,對企業(yè)經營造成極大波動。

此外,2023年開始,持續(xù)了13年的國補完全取消。而此前,續(xù)航超過400公里同時單價低于30萬元的普通純電動乘用車,可享受1.26萬元的補貼;購買續(xù)航里程大于300公里且小于400公里的車型,可享受9100元的補貼。

國補的取消,使得新能源車企進步承壓,再疊加電池成本高企等因素,車企紛紛選擇不同方式自保。相較之下,增程式受電池成本、補貼取消的影響較小,同時又能貼合一部分市場需求,因此成為了車企們“自?!钡姆绞街?。

具體來看,增程式算是混合動力的一種,混合動力汽車有幾種技術實現(xiàn)方式,分為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而增程式汽車屬于串聯(lián)技術,是其中最簡單的,只有一條動力傳輸途徑,即發(fā)動機發(fā)電,給電池充電,然后再用電池驅動車輪,電池只是充當一個燒油的“充電寶”。

此外,增程式技術在國內極為成熟,不少生產“老頭樂”的企業(yè)采用的便是增程式技術。同時,增程式汽車一般需要保證一二百公里的純電續(xù)航即可,因此電池較小、電池成本也較少。

以零跑C11為例,純電版本產品電池搭載數(shù)量是理想L9增程電動汽車產品的2倍。一旦將零跑C11改為增程產品,意味著一臺純電動C11電池體量可以搭載兩臺增程式電動C11。按照電池成本占一臺純電動汽車成本60%計算,一臺售價22.88萬元的純電零跑C11改為增程版本后可以節(jié)省將近7萬元。

零跑C11增程版 來源:零跑汽車官網

面對本就競爭激烈的市場,以及電池成本和國補取消的壓力,普遍“缺血”新勢力們,不僅僅需要全面轉向未來的純電動車,更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混動產品,否則市占率進一步萎縮大概率是不可避免的。

03 增程式只是過渡

技術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用。無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車企,增程式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都有一定的位置,但可以確定的是,增程式車型并不會成為市場主流,更多的還是一個過渡性產品。

一直以來增程式之所以不受重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初衷。而隨著新能源政策的收緊,要實現(xiàn)碳中和,這種燒油的新能源汽車只能淪為過渡產品。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發(fā)動機和電動機沒有直接驅動車輪,而是要先從油轉化為電、再由電轉化為動力,所以在轉換的過程中,會造成一些轉換功率的浪費。同時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多了一次轉換驅動,油耗也會相對偏高。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超一線城市已經開始對插混和增程式車牌設限。

以上海來說,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個人用戶或單位用戶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將不再發(fā)放專用牌照額度。也就是說上海地區(qū)的插混車型和增程式車型已經不能上綠牌了,這意味著插混車型和增程式車型也得靠搖號來獲取車牌。

此外,廣州也早在2021年7月出臺了相關措施,車主需憑《廣州市新能源汽車信息管理憑證》和新能源汽車指標等相關手續(xù)才能獲得綠牌。至于北京,也早就出臺了新能源車牌的排號政策。

增程式以及其他混動形式能成為消費者和車企的部分選擇,本質上是因為純電車型還無法取代燃油車續(xù)航長、補能方便等優(yōu)勢。無論是比亞迪DM-I技術還是理想ONE的增程式技術,都是作為一種折中方案存在于市場。

但是在政策因素之外,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純電動技術肯定會逐步解決巡航短、充電慢等問題,屆時純電車型或將徹底成為主流,而增程式及其他混動技術,將真正落下帷幕。

當然,或許并不是非常省油和高效,但是奈何增程式混動仍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一種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至少在動力電池技術沒取得重大進展之前,增程式仍會占據一部分市場。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增程式,真香?

理念決定產品,技術需要適用。

文|鋅財經 路世明

編輯|大 風

進入2023年,汽車圈又刮起一陣“妖風”。

都說純電才是未來新能源車終極趨勢,但肉眼可見的是,曾經備受爭議且被純電用戶嗤之以鼻的增程式汽車,如今不僅車型越來越多,賣的也是越來越多。

比如長安深藍,旗下車型SL03、S7先后推出增程版車型;又比如哪吒S這款旗艦轎車,除了純電外還同步推出了增程式動力版本;再到近日,零跑C11發(fā)布了增程混動版,起步價只需要15.98萬起。

再看真正“帶火”增程式的理想,此前增程式作為其最大的槽點之一,直接影響到了市場銷量,但就最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卻是一路上漲。3月1日,理想汽車公布2023年2月交付數(shù)據,2月理想汽車共計交付新車16620輛,同比增長97.5%,蟬聯(lián)第一,領先一眾造車新勢力。

來源:各車企公布信息

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在加入開發(fā)增程或者有計劃開發(fā)增程的隊伍,消費者也越來越認可“增程式”。這背后的原因并不單一,但也鮮明。

一方面,在新能源充電網絡還不完善的眼下,增程式憑借可油可電、沒有續(xù)航焦慮、能上綠牌的優(yōu)勢,成為了消費者“痛點”的最優(yōu)解。另一方面,對于車企來說,在國補取消、電池材料昂貴的當下,增程式不僅結構簡單且成本比純電低出很多,這讓普遍虧損的新勢力車企得到了一定的資金壓力緩解。

技術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用。在開發(fā)增程式車型的同時,包括理想、長安深藍等一眾車企,也在保持純電、氫能等車型的研發(fā)和銷售。增程式突然獲得市場青睞,不代表它就是未來,更多的作用或在于“過渡”。

01 消費者有需求

在買車這件事上,消費者的痛點是極為明顯的,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用戶。

首先就是限號,由于很多消費者沒有指標無法購買燃油車,因此不得不選擇新能源汽車。其次,如果買純電車的話,又要考慮到充電設施的問題,回到家里是否方便充電?工作單位是否有充電樁?事實是,雖然國內充電設施在加速建設,但從規(guī)模和分布上來說,依舊不夠完善。

另外,續(xù)航一直是消費者對于純電車型的最大焦慮點所在,也是制約純電動車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雖然有很多電動車都宣稱續(xù)航能夠達到與燃油車相等里程,500公里、1000公里的都已量產,可在實際用車過程中水分比較大。尤其是對于北方的用戶來說,進入冬天后純電車型續(xù)航大打折扣。對于消費者來說,節(jié)假日出游時“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為充電樁大打出手”這些新聞,無疑成為了天然的勸退藥。

此外,充電時間長、電池穩(wěn)定性差、自費換電池昂貴、保值率低......一系列的問題,使得部分消費者把目光瞄向了增程式車型。

增程式電動車其實屬于油電混動的方案的一種,原理是在動力電池之外配備一個發(fā)動機,但是發(fā)動機不直接參與動力輸出,而是用發(fā)動機來發(fā)電。在電池電量充足時可以用純電行駛,當電量不足時,發(fā)動機啟動,可以直接驅動電動機或者給電池充電。

來源:理想L8發(fā)電機和發(fā)動機

通俗來講,所謂的增程式就是給純電車型加了一個“充電寶”,這個充電寶的燃料則是汽油。相比純電,增程式能夠很好地解決前述的一系列痛點。

國內部分城市地區(qū)對增程式車型的定義也為新能源車型,可以享受不限號,優(yōu)惠補貼等等。而增程式車型純電行駛少則一百多公里,多則兩百多公里,不僅能滿足日常通勤,趕上節(jié)假日或是長途旅行還可以直接加油,當做一輛油車使用,同時在冬季還可以解決續(xù)航打折的尷尬。

既保留電驅的優(yōu)勢,又規(guī)避了里程焦慮,增程式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選擇,成就了靠增程式起家的理想。不過,僅僅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還不足以不斷吸引其他車企的入局。在消費者需求之外,成本的下降也是車企推出增程式車型的重要理由。

02 新勢力要降成本

如今,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制約電動車縮減成本和提升產能的頭號影響因素。

據了解,目前在純電動汽車的成本中,動力電池成本占據約四成,而就車身較小的A級汽車而言,動力電池最高可占成本的一半左右。

在2022年中國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提到,動力電池價格不斷上漲,面向C端的汽車制造商“苦不堪言”。據朱華榮估計,動力電池成本超過整車成本40%以上,嚴重影響產品效益的發(fā)展,對企業(yè)經營造成極大波動。

此外,2023年開始,持續(xù)了13年的國補完全取消。而此前,續(xù)航超過400公里同時單價低于30萬元的普通純電動乘用車,可享受1.26萬元的補貼;購買續(xù)航里程大于300公里且小于400公里的車型,可享受9100元的補貼。

國補的取消,使得新能源車企進步承壓,再疊加電池成本高企等因素,車企紛紛選擇不同方式自保。相較之下,增程式受電池成本、補貼取消的影響較小,同時又能貼合一部分市場需求,因此成為了車企們“自?!钡姆绞街?。

具體來看,增程式算是混合動力的一種,混合動力汽車有幾種技術實現(xiàn)方式,分為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而增程式汽車屬于串聯(lián)技術,是其中最簡單的,只有一條動力傳輸途徑,即發(fā)動機發(fā)電,給電池充電,然后再用電池驅動車輪,電池只是充當一個燒油的“充電寶”。

此外,增程式技術在國內極為成熟,不少生產“老頭樂”的企業(yè)采用的便是增程式技術。同時,增程式汽車一般需要保證一二百公里的純電續(xù)航即可,因此電池較小、電池成本也較少。

以零跑C11為例,純電版本產品電池搭載數(shù)量是理想L9增程電動汽車產品的2倍。一旦將零跑C11改為增程產品,意味著一臺純電動C11電池體量可以搭載兩臺增程式電動C11。按照電池成本占一臺純電動汽車成本60%計算,一臺售價22.88萬元的純電零跑C11改為增程版本后可以節(jié)省將近7萬元。

零跑C11增程版 來源:零跑汽車官網

面對本就競爭激烈的市場,以及電池成本和國補取消的壓力,普遍“缺血”新勢力們,不僅僅需要全面轉向未來的純電動車,更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混動產品,否則市占率進一步萎縮大概率是不可避免的。

03 增程式只是過渡

技術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用。無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車企,增程式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都有一定的位置,但可以確定的是,增程式車型并不會成為市場主流,更多的還是一個過渡性產品。

一直以來增程式之所以不受重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初衷。而隨著新能源政策的收緊,要實現(xiàn)碳中和,這種燒油的新能源汽車只能淪為過渡產品。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發(fā)動機和電動機沒有直接驅動車輪,而是要先從油轉化為電、再由電轉化為動力,所以在轉換的過程中,會造成一些轉換功率的浪費。同時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多了一次轉換驅動,油耗也會相對偏高。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超一線城市已經開始對插混和增程式車牌設限。

以上海來說,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個人用戶或單位用戶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將不再發(fā)放專用牌照額度。也就是說上海地區(qū)的插混車型和增程式車型已經不能上綠牌了,這意味著插混車型和增程式車型也得靠搖號來獲取車牌。

此外,廣州也早在2021年7月出臺了相關措施,車主需憑《廣州市新能源汽車信息管理憑證》和新能源汽車指標等相關手續(xù)才能獲得綠牌。至于北京,也早就出臺了新能源車牌的排號政策。

增程式以及其他混動形式能成為消費者和車企的部分選擇,本質上是因為純電車型還無法取代燃油車續(xù)航長、補能方便等優(yōu)勢。無論是比亞迪DM-I技術還是理想ONE的增程式技術,都是作為一種折中方案存在于市場。

但是在政策因素之外,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純電動技術肯定會逐步解決巡航短、充電慢等問題,屆時純電車型或將徹底成為主流,而增程式及其他混動技術,將真正落下帷幕。

當然,或許并不是非常省油和高效,但是奈何增程式混動仍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一種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至少在動力電池技術沒取得重大進展之前,增程式仍會占據一部分市場。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