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任正非的寒氣吹到了新加坡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任正非的寒氣吹到了新加坡

shopee回收offer,“落地就失業(yè)”的段子變成了現實。

文|螺旋實驗室 牧歌

編輯|堅果

不遠萬里,拖家?guī)Э?,以為到了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就能夠告別國內互聯網行業(yè)的陣陣寒氣,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但沒想到的是,剛下飛機,最先收到的卻是offer毀約的消息。

這是近期不少Shopee準員工正在經歷的真實事件,有些人甚至已經在新加坡當地租好了房子,結果被突然告知之前已經發(fā)放的offer將回收,“落地就失業(yè)”的段子變成了現實。

據不少事件親歷者在網絡上的爆料來看,這次遭到offer毀約的有一些還是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生,崗位則多集中在算法工程師等后端崗位。

作為全球互聯網行業(yè)一顆閃耀的新星,Shopee在近些年來不僅業(yè)績增長迅猛,對于國內互聯網人才籠絡也極為大方,由于其總部位于新加坡,海外公司的背景也讓不少國內互聯網從業(yè)者心向往之。

但隨著offer毀約事件的發(fā)生,這家昔日國內程序員都想“潤”去的方外之地,也正在失去明星光環(huán)。

01 東南亞電商巨頭“中國造”

對于不少從事跨境電商的從業(yè)者來說,Shopee的名字并不陌生,短短幾年的高速發(fā)展,甚至為Shopee贏得了“東南亞小淘寶”的稱號,2020年,Shopee更是蟬聯東南亞購物類App年度總下載量、平均月活數、安卓用戶使用總時長三項冠軍。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成立的Shopee雖然誕生于新加坡,但卻有著鮮明的中國色彩,其創(chuàng)始人李小冬出生于天津,畢業(yè)于上海交大工程系,后加入新加坡國籍。

Shopee的母公司叫Sea,前身為聚美優(yōu)品創(chuàng)始人陳歐在大學時期創(chuàng)辦的游戲對戰(zhàn)平臺GGgame,后來李小冬加入其中,陳歐因學業(yè)退出,李小冬一人率領公司轉型,并于2015年推出了Shopee。

值得一提的是,Sea的高速成長也離不開另一大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的扶持,在Sea成立的第二年,騰訊便下注投資,并將《英雄聯盟》東南亞的獨家代理權給到Sea,也正是因為騰訊在游戲領域的大力扶持,使得Sea發(fā)展迅速,短短幾年便成為了東南亞地區(qū)排名前列的互聯網公司。

除了騰訊之外,Sea的投資方中還包括有景林、高瓴等中國資本的身影。

2017年,Sea成功在美國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即達到50億美元,此后更是有過市值突破1800億美元的高光時刻,短短幾年市值翻了數十倍,幫助投資者們賺到了豐厚收益。

除了資本層面的中國元素外,Shopee的高管團隊中也有不少來自于中國,比如Shopee的CEO馮陟旻,他曾經擔任過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Lazada的東南亞地區(qū)總經理兼首席采購官。

而縱觀Shopee的崛起之路,也借鑒了國內電商行業(yè)的“下沉式”打法,甚至可以說是拼多多逆襲淘寶的東南亞版復刻。

Shopee剛剛推出之時,東南亞電商市場上已經有了Lazada這樣成名已久的電商平臺,但由于后者的目標客戶定位在中高收入群體,這給Shopee留下了奇襲的機會。

Shopee憑借著對于東南亞市場的深刻理解,以補貼、低價的策略率先開路,通過深耕爆款品類吸引消費者,同時建立起了本地倉庫與多方供應鏈渠道,最終成功超越Lazada,一躍登頂東南亞第一大電商平臺,其移動版應用更是在2021年成為了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

02 寒氣侵襲新加坡

但和國內互聯網行業(yè)近兩年遭遇凜冬一樣,今年以來,Shopee也明顯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去年年底,Shopee母公司Sea的股價還曾保持在350美元上下,但如今已經暴跌至60美元,跌幅超過80%。

根據Sea近期發(fā)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凈虧損已經達到9.3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凈虧損的4.337億美元超出一倍還多。

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多種多樣,一方面來自于全球經濟的持續(xù)下行,另一方面則是同類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都使得東南亞本地的電商環(huán)境在急劇發(fā)生著變化。

而Shopee花費較大精力開拓的國際站點,也并未能取得預期中的成績,今年3月,Shopee關閉了法國站和印度站,到了6月,西班牙站也宣布關停。

而伴隨著業(yè)務關停同步而來的,則是一輪勢在必行的人員裁撤。

今年6月,Shopee在內部發(fā)出致全體員工信,宣布對于“某些細分市場和市場的運營”進行人員優(yōu)化。

具體來看,涉及到的優(yōu)化人員分布地區(qū)廣泛,除了東南亞大本營的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之外,Shopee在阿根廷、墨西哥、智利、西班牙等地的團隊都受到了波及。

另有媒體報道稱,Shopee在泰國裁掉了300余名員工,幾乎當地一半的Shopee都受到了影響,如此大規(guī)模的裁員甚至還引來了泰國勞工部的關注。

和其他國際站點人員優(yōu)化情況類似的是,Shopee在新加坡本土雖然沒有明顯的裁撤計劃,但似乎也沒有再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招聘。

據品玩的報道顯示,有多位Shopee員工表示,新加坡團隊完成了Shopee從0到1的搭建后,中國團隊被寄予了Shopee從1到10的期望。

從去年開始,Shopee在深圳快速搭建起4000多人的技術研發(fā)團隊,這批員工中,有不少人都是原本就職于國內其他互聯網大廠的資深研發(fā),后來被Shopee高薪挖走。

在全球互聯網行業(yè)的一片寒意之下,Shopee也和小紅書一起,成為了去年國內唯二還在大舉擴招的互聯網公司。

但僅僅過了一年,Shopee大面積回收offer的事件就揭開了當前市場環(huán)境的殘酷一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沒有哪家公司能夠真正躲過危機。

03 或對出海公司造成負面影響

比起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海外頻頻掀起熱潮之時,國內互聯網行業(yè)的職場文化在對外輸出的過程中,卻經常遭遇水土不服的情況。

有著大量中國背景的Shopee也并不例外,在不少中國高管空降至管理團隊之后,一些國內習以為常的加班、績效改革等措施也被帶到了新加坡,這曾引起過不少本地員工的反感。

比如國內互聯網公司經常奉行的OKR考核方案,在海外員工看來并不具備科學和公平的的基因。

一位Shopee新加坡職場的技術人員曾對媒體表示:“我能理解公司規(guī)模變大后需要有統一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但Shopee的OKR衡量標準完全由管理層主觀臆斷,這就變成了控制人的手段了”。

事實上,這種跨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水土不服,不僅僅是Shopee一家公司所面臨的問題,其他互聯網公司在向海外進軍時,也都曾遭遇類似問題。

據《金融時報》的報道,短視頻巨頭TikTok在英國的直播電商部門,員工因為無法忍受每天超過12小時的工作時間,竟有一半的部門員工都提出了辭職。

而在國內,這種996的工作強度,在某段時間甚至都是各互聯網大廠的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員工極度反感的中國式工作,極為容易拉低中國出海公司在海外的印象分,降低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的美譽度。

而此次Shopee的offer毀約事件,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這種負面印象。

但略顯無奈的是,在全球經濟環(huán)境持續(xù)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互聯網公司除了裁員節(jié)流,又似乎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在華為近期的刷屏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guī)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中,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就高呼:“今年年底利潤和現金流多的業(yè)務,獎金就多發(fā)一些,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業(yè)務就是很低的獎金,甚至沒有,逼這個業(yè)務自殺,把寒氣傳遞下去?!?/p>

這實際上也反映出中國式公司的一貫做法,在外部環(huán)境尚可的情況下,公司內部管理能夠展現出溫和的一面,對于員工的工作任務分配和績效方案考核也相對寬松,但當外部的壓力傳導至企業(yè)內部時,各種嚴苛的管理和處置辦法就會相伴而來。

站在商業(yè)化的角度來說,很難用對錯來評判這種行為,唯一的裁判就是公司的經營狀況。對于Shopee而言,裁員和offer回收都勢在必行,至于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必須得讓步于公司的未來發(fā)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任正非的寒氣吹到了新加坡

shopee回收offer,“落地就失業(yè)”的段子變成了現實。

文|螺旋實驗室 牧歌

編輯|堅果

不遠萬里,拖家?guī)Э?,以為到了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就能夠告別國內互聯網行業(yè)的陣陣寒氣,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但沒想到的是,剛下飛機,最先收到的卻是offer毀約的消息。

這是近期不少Shopee準員工正在經歷的真實事件,有些人甚至已經在新加坡當地租好了房子,結果被突然告知之前已經發(fā)放的offer將回收,“落地就失業(yè)”的段子變成了現實。

據不少事件親歷者在網絡上的爆料來看,這次遭到offer毀約的有一些還是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生,崗位則多集中在算法工程師等后端崗位。

作為全球互聯網行業(yè)一顆閃耀的新星,Shopee在近些年來不僅業(yè)績增長迅猛,對于國內互聯網人才籠絡也極為大方,由于其總部位于新加坡,海外公司的背景也讓不少國內互聯網從業(yè)者心向往之。

但隨著offer毀約事件的發(fā)生,這家昔日國內程序員都想“潤”去的方外之地,也正在失去明星光環(huán)。

01 東南亞電商巨頭“中國造”

對于不少從事跨境電商的從業(yè)者來說,Shopee的名字并不陌生,短短幾年的高速發(fā)展,甚至為Shopee贏得了“東南亞小淘寶”的稱號,2020年,Shopee更是蟬聯東南亞購物類App年度總下載量、平均月活數、安卓用戶使用總時長三項冠軍。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成立的Shopee雖然誕生于新加坡,但卻有著鮮明的中國色彩,其創(chuàng)始人李小冬出生于天津,畢業(yè)于上海交大工程系,后加入新加坡國籍。

Shopee的母公司叫Sea,前身為聚美優(yōu)品創(chuàng)始人陳歐在大學時期創(chuàng)辦的游戲對戰(zhàn)平臺GGgame,后來李小冬加入其中,陳歐因學業(yè)退出,李小冬一人率領公司轉型,并于2015年推出了Shopee。

值得一提的是,Sea的高速成長也離不開另一大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的扶持,在Sea成立的第二年,騰訊便下注投資,并將《英雄聯盟》東南亞的獨家代理權給到Sea,也正是因為騰訊在游戲領域的大力扶持,使得Sea發(fā)展迅速,短短幾年便成為了東南亞地區(qū)排名前列的互聯網公司。

除了騰訊之外,Sea的投資方中還包括有景林、高瓴等中國資本的身影。

2017年,Sea成功在美國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即達到50億美元,此后更是有過市值突破1800億美元的高光時刻,短短幾年市值翻了數十倍,幫助投資者們賺到了豐厚收益。

除了資本層面的中國元素外,Shopee的高管團隊中也有不少來自于中國,比如Shopee的CEO馮陟旻,他曾經擔任過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Lazada的東南亞地區(qū)總經理兼首席采購官。

而縱觀Shopee的崛起之路,也借鑒了國內電商行業(yè)的“下沉式”打法,甚至可以說是拼多多逆襲淘寶的東南亞版復刻。

Shopee剛剛推出之時,東南亞電商市場上已經有了Lazada這樣成名已久的電商平臺,但由于后者的目標客戶定位在中高收入群體,這給Shopee留下了奇襲的機會。

Shopee憑借著對于東南亞市場的深刻理解,以補貼、低價的策略率先開路,通過深耕爆款品類吸引消費者,同時建立起了本地倉庫與多方供應鏈渠道,最終成功超越Lazada,一躍登頂東南亞第一大電商平臺,其移動版應用更是在2021年成為了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

02 寒氣侵襲新加坡

但和國內互聯網行業(yè)近兩年遭遇凜冬一樣,今年以來,Shopee也明顯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去年年底,Shopee母公司Sea的股價還曾保持在350美元上下,但如今已經暴跌至60美元,跌幅超過80%。

根據Sea近期發(fā)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凈虧損已經達到9.3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凈虧損的4.337億美元超出一倍還多。

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多種多樣,一方面來自于全球經濟的持續(xù)下行,另一方面則是同類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都使得東南亞本地的電商環(huán)境在急劇發(fā)生著變化。

而Shopee花費較大精力開拓的國際站點,也并未能取得預期中的成績,今年3月,Shopee關閉了法國站和印度站,到了6月,西班牙站也宣布關停。

而伴隨著業(yè)務關停同步而來的,則是一輪勢在必行的人員裁撤。

今年6月,Shopee在內部發(fā)出致全體員工信,宣布對于“某些細分市場和市場的運營”進行人員優(yōu)化。

具體來看,涉及到的優(yōu)化人員分布地區(qū)廣泛,除了東南亞大本營的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之外,Shopee在阿根廷、墨西哥、智利、西班牙等地的團隊都受到了波及。

另有媒體報道稱,Shopee在泰國裁掉了300余名員工,幾乎當地一半的Shopee都受到了影響,如此大規(guī)模的裁員甚至還引來了泰國勞工部的關注。

和其他國際站點人員優(yōu)化情況類似的是,Shopee在新加坡本土雖然沒有明顯的裁撤計劃,但似乎也沒有再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招聘。

據品玩的報道顯示,有多位Shopee員工表示,新加坡團隊完成了Shopee從0到1的搭建后,中國團隊被寄予了Shopee從1到10的期望。

從去年開始,Shopee在深圳快速搭建起4000多人的技術研發(fā)團隊,這批員工中,有不少人都是原本就職于國內其他互聯網大廠的資深研發(fā),后來被Shopee高薪挖走。

在全球互聯網行業(yè)的一片寒意之下,Shopee也和小紅書一起,成為了去年國內唯二還在大舉擴招的互聯網公司。

但僅僅過了一年,Shopee大面積回收offer的事件就揭開了當前市場環(huán)境的殘酷一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沒有哪家公司能夠真正躲過危機。

03 或對出海公司造成負面影響

比起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海外頻頻掀起熱潮之時,國內互聯網行業(yè)的職場文化在對外輸出的過程中,卻經常遭遇水土不服的情況。

有著大量中國背景的Shopee也并不例外,在不少中國高管空降至管理團隊之后,一些國內習以為常的加班、績效改革等措施也被帶到了新加坡,這曾引起過不少本地員工的反感。

比如國內互聯網公司經常奉行的OKR考核方案,在海外員工看來并不具備科學和公平的的基因。

一位Shopee新加坡職場的技術人員曾對媒體表示:“我能理解公司規(guī)模變大后需要有統一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但Shopee的OKR衡量標準完全由管理層主觀臆斷,這就變成了控制人的手段了”。

事實上,這種跨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水土不服,不僅僅是Shopee一家公司所面臨的問題,其他互聯網公司在向海外進軍時,也都曾遭遇類似問題。

據《金融時報》的報道,短視頻巨頭TikTok在英國的直播電商部門,員工因為無法忍受每天超過12小時的工作時間,竟有一半的部門員工都提出了辭職。

而在國內,這種996的工作強度,在某段時間甚至都是各互聯網大廠的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員工極度反感的中國式工作,極為容易拉低中國出海公司在海外的印象分,降低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的美譽度。

而此次Shopee的offer毀約事件,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這種負面印象。

但略顯無奈的是,在全球經濟環(huán)境持續(xù)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互聯網公司除了裁員節(jié)流,又似乎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在華為近期的刷屏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guī)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中,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就高呼:“今年年底利潤和現金流多的業(yè)務,獎金就多發(fā)一些,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業(yè)務就是很低的獎金,甚至沒有,逼這個業(yè)務自殺,把寒氣傳遞下去。”

這實際上也反映出中國式公司的一貫做法,在外部環(huán)境尚可的情況下,公司內部管理能夠展現出溫和的一面,對于員工的工作任務分配和績效方案考核也相對寬松,但當外部的壓力傳導至企業(yè)內部時,各種嚴苛的管理和處置辦法就會相伴而來。

站在商業(yè)化的角度來說,很難用對錯來評判這種行為,唯一的裁判就是公司的經營狀況。對于Shopee而言,裁員和offer回收都勢在必行,至于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必須得讓步于公司的未來發(fā)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