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手游矩陣
“你醒啦,你的紙片人剛才抽空去換了副聲帶?!?/p>
這合理嗎?
這可以很合理。在游戲廠商的各種考量下,角色的海報、建模更改,甚至角色重做都是家常便飯。因此一覺醒來,紙片人換了副嗓子,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這并不意味著玩家能輕易接受這些改變,相反,因為游戲更換配音而引發(fā)爭議的現(xiàn)象從未停止,尤其是在近幾年,玩家對于游戲角色的聲音越發(fā)在意了。
從聲音記憶到CV印象
聲音是有記憶的,從喬幫主的隨身音響,到今年的卡農PTSD,一段具有象征意義的聲音會將聽眾迅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在游戲里自然也不例外,畢竟從校園名場面之一——“Timi”外放的社死程度來看,天美工作室的這一音效,已經成功刻進了《王者榮耀》玩家的DNA里。
作為視聽之一,角色的配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玩家的游戲體驗,也為角色的塑造注入靈魂。因此,對于游戲角色來說,語音也是一種象征的符號:
大河之劍天上來;
不過是些無用的花架子;
前面的區(qū)域,以后再來探索吧;
只要你在風里,我就能找到你;
……
而為了讓這一印象成功建立,廠商在選擇配音時顧慮頗多,適配度無疑是角色塑造的重要因素,但在貼合人設的同時還需要考慮玩家的意愿,也包括對CV的喜好。
在國內二次元游戲興起之初,或者說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類游戲的配音大多被日本CV包攬。近些年,中文配音才在各類游戲中被普遍應用,一方面得益于國內配音行業(yè)蓬勃發(fā)展,在影視、游戲、廣播劇中廣泛應用,從久居幕后的默默無聞到逐漸為人所熟知。另一方面,配音專訪、聲演綜藝以及社交平臺的信息展示,也讓CV的更多面貌進一步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
其中,2020年播出的《我是特優(yōu)聲》,為配音行業(yè)的新生代提供了展示專業(yè)技能和自我個性的舞臺,在年輕觀眾中廣受好評。有趣的是,節(jié)目中的聲音導師和學員,許多都曾為手游《食物語》中的角色配音,即使沒有配過的,后續(xù)也在玩家的呼聲中陸續(xù)出現(xiàn)在了這一游戲中,于是玩家眼中的綜藝場面可能是這樣的:
CV不亞于影視明星的光環(huán)效應,成為玩家了解角色或入坑游戲的又一個理由。這也讓越來越多廠商開始用國內知名CV來吸引玩家,當前市場上大部分預算充足的手游都不吝于在游戲角色配音上進行投入,甚至部分游戲還會在游戲宣傳界面特地標明“豪華配音陣容”來作為游戲賣點:
不過,效益也常伴隨著風險,對角色聲音的認可是游戲受到歡迎的重要因素,但也成為了廠商變更合作團隊時的一個難點,在玩家對聲音越來越熟悉的情況下,即使是尋常的單個配音更換也無法再悄無聲息,更不能用“角色感冒了”這種理由來挑戰(zhàn)玩家敏銳的耳力。更別說是團隊變更導致大量配音更換,這對廠商而言是巨大工程量,且后續(xù)新配音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被玩家接受。
曾經滄海難為水
撇開對CV的情感因素,玩家無法輕易接受角色的新配音,最重要的原因是原來的聲音記憶先入為主,建立的既定印象難以被打破。
就如影視劇中的白月光故人一般,原配音越深入人心,對后來者就越不友好。
《王者榮耀》中,楊玉環(huán)這一角色的語音兼具清冷與柔情,深受歡迎,但其虎年皮膚的新配音初版卻引發(fā)吐槽:
“寅虎·心曲”語音優(yōu)化前的評價
在游戲官方對語音進行了優(yōu)化,選用了語氣更為自然的方案后,這一爭議才逐漸平息。
由此可見,不僅是違和感難以避免。最糟糕的情況,便是在模仿中反倒既無法和原配同步,又失去了自身的優(yōu)勢。這也會影響對后者的配音質量的客觀評價,由于先入為主,在進行對比時,通常會以原配為標準,從而放大后者的不足之處。
因此,部分新配音會選擇直接走另外的風格,避免與前者相比較,但這會顛覆角色之前的印象,在前期難以被接受,且在人設(玩家感受到的)上容易失去精髓,就很容易出現(xiàn)“雖然新的配音也不錯,但沒有之前那個感覺了”的評價。
《原神》中菲謝爾的隨從奧茲一角更換配音后,從腹黑損友變成了溫柔管家。盡管玩家對換CV此事樂見其成,甚至開始為變聲找一個合理的理由而腦洞大開:
但對新配音的別扭感依舊會存在,在部分玩家覺得新配音表達出的主仆情誼更溫馨外,也有玩家認為缺了一點說不出的感覺,非要形容的話,大概就是“沒有原版中奧茲對于菲謝爾中二言行已經‘麻了’這一感覺了”。
印象與好感的重新建立并不容易,不過隨著時間對記憶的淡化,初始印象被削弱,玩家習慣新配音后,違和感也會逐漸消失,尤其是對于沒有接觸過原版的新玩家來說,這一困擾本就不存在。
配音多元化下的風險
隨著出海浪潮興起,為打開海外市場,以及滿足不同國家、地區(qū)玩家的體驗,許多游戲內設置了多種語言,讓玩家有更豐富的體驗。不過,在大部分的統(tǒng)一風格之外,也有一些角色會根據不同國家的文化印象采取差異頗大的演繹方式。如《原神》中煙緋這一律師角色,在中文版中是活潑少女,在日文版中則是成熟御姐,以及在其他三個版本中軟萌的向導角色派蒙在英配中聽起來更像是個“小惡魔”。
雖然選擇多了,但通常情況下,玩家會選擇指定的語種。就如角色的不同形態(tài)會給出聲音變化的解釋,語種切換的過程中,語言的差異也會改變對這一角色聲音原本的預設,給了接受角色聲音變化的心理準備,避免了同一情境下不同符號同時出現(xiàn)帶來的混亂感。但當玩家喜歡的配音分別在不同的版本時,就必然要選擇犧牲一部分體驗。于是玩家開始訴求自定義角色配音,但鑒于這一設想可能會使得系統(tǒng)工作量大大增加,目前可行性并不高。
同時,多版本的配音也會讓廠商在風險承擔上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當下最顯著的當屬CV的負面輿論。在如今這一群體一舉一動受人關注,以及信息透明的網絡環(huán)境下,他們的不當言行的影響也將放大,更不用說觸犯道德和法律的舉動。不僅游戲廠商需要緊急公關,下架或替換相關音頻,角色和游戲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牽連。
越受歡迎的游戲、角色、CV,在這方面受到的影響就越大。這一點,從《奇跡暖暖》吉祥物大喵在后期變成“啞巴”,以及《光與夜之戀》中陸沉兩換配音的網絡鬧劇可見一斑。而這類影響在多版本語音也不會被削弱,相反在一個版本中出現(xiàn)問題時,還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版本角色的出場時間和內容,《原神》中奧茲更換CV前,菲謝爾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出現(xiàn)在角色池,而曾經有著相似待遇的另一個角色雷澤,玩家推測可能也受到了其英配CV被指控犯罪的負面影響。
雖然許多玩家呼吁三次元的鍋不應該由紙片人來背,但為了規(guī)避風險,維護游戲內的和諧,廠商謹慎些也無可厚非。輿論浪潮中,如何在消除負面影響的同時維持玩家體驗,廠商的態(tài)度和措施同樣重要。因此,在獲取配音帶來的諸多效益外,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廠商還必須要考慮到其中的諸多風險。
規(guī)避風險的新思路
游戲角色配音越來越專業(yè)化、多樣化,體現(xiàn)了玩家對游戲體驗質量的不斷追求。而換配音引發(fā)的爭議,是廠商與玩家的意愿沖突的結果。廠商考慮成本、效益與風險,但玩家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游戲體驗,他們樂意參與到角色的人生歷程中,卻不會陪配音一起成長。因此,合理的更換理由、及時妥當?shù)纳坪筇幚?、以及最重要的——?yōu)質的新配音,是最能撫平玩家不滿的措施。
此外,為了降低風險,在慎重選擇合作對象之外,游戲廠商也有不同的路線。實際上,在不以角色人設為主要賣點,二次元濃度不那么高的游戲中,CV對于角色的影響,并不足以動搖游戲的根本。如前文中提到過的《王者榮耀》,近期不再顯示CV名與頻繁啟用新CV,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角色與CV的聯(lián)系,可能是因為團隊變更,也可能是為了避免再受到CV負面輿論的影響,抑或是有其他的營銷計劃,尚不明確,但能確定的是,作為MOBA游戲,王者的核心玩法是即時對抗,而其受眾之廣泛,決定了在大多數(shù)注重操作、追求段位的玩家中,更多的是關注角色的強度,而非其配音。
與之相反的是以角色養(yǎng)成、互動為核心的游戲,尤其在許多二次元游戲中,玩家與角色建立了深厚感情,而這份感情的一部分來源于角色的聲音。更極端的情況,是角色與聲音的唯一綁定,人設上的任意變化都可能會使得IP崩塌,這種情況下,更換CV的風險遠大于其他游戲。因此慎重選擇合作對象、提前進行風險評估是很有必要的。而要在重角色的游戲中更換CV,除了做好承受巨大爭議和損失的持久準備外,就只能用更誠懇的態(tài)度與優(yōu)質的內容說服玩家適應改變,以及等待時間撫平“傷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