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維奇
監(jiān)制|吳懟懟
復古風格席卷而來時,大多數人尚不知情。
它看起來是一場小眾的狂歡,是亞比和非主流的主場,是時尚弄潮兒的新花樣。
直到接連有走紅毯的女星穿著幾十年前的Vintage孤品出席,直到社媒卷起一次又一次的復古風潮,直到,有人干脆不穿新衣服了。
起初是從Y2K(千禧風)開始。
流蘇、蕾絲和絲網印花,皮革、亮片和鐳射金屬,細長的圍脖和堆堆襪,高飽和度、高明度的糖果色,“有點像20年前非主流”,構成一種粗略印象。
這樣的服裝搭配靈感,一部分就來源于Vintage,其意指反映年代特征的且具有獨特性的衣物。在中文語境下,Vintage和“古著”一詞接近,下文不作區(qū)分。
Vintage最初是描述葡萄酒的年份和產地,由于復古時尚運動伴隨著時尚潮流的發(fā)展而不斷演變,因此很難給出準確定義。它可以表示1920s-1980s的衣物,或者能夠反映年代特征的且具有獨特性的衣物,一些年代更近的衣物則算在回收二手店的舊衣物中。
一部分年輕人決定不穿新衣服,既是追求稀有與獨特的“孤品”,也是順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潮流。
同時,復古懷舊心態(tài)本質是一種對快速現代化進程的感傷,試圖重構身份認同,聯結集體記憶。
01、復古風回潮,拂過95后
易夢玲、虞書欣、楊超越,也進一步帶火了這個小眾的品類。易夢玲走紅毯時身著藍色的Christian Dior Vintage高定禮裙引起熱烈討論,又以一己之力推高了幾件高緹耶Vintage的單價。
舊衣服,隔數十年,高價出售,依然有人趨之若鶩,尤其以95后女性為代表。她們?yōu)槭裁磿IVintage?
一位古著愛好者向我分享她的觀點,“我覺得它蘊含了它所處的年代所代表的一些東西。像一種介質,可以依托于一件Vintage單品窺見當時的風尚、風格,以及見證一個品牌不同設計師不同年代的風格變遷?!?/p>
Vintage所包含的1920s-1980s的時尚風貌跨度甚廣。當我們談論復古,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
20年代的服飾元素如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鴕鳥毛、水貂毛、亮片和流蘇。
40-50年代Dior的“New Look”造型、斗篷式大翻領、大露背曳地燕尾裙、格紋與波點。
60年代圣羅蘭“吸煙裝”的流行與太空熱潮帶來的對于pvc與金屬材質的狂熱亦自成一格。
70年代,搖滾樂與蓬勃的街頭文化,伴隨的是波西米亞風格的民族紋樣、金屬鉚釘與哥特鏈條、破洞黑絲與稀疏針織。
至于80年代,以三宅一生與川久保玲為代表的披掛纏繞、抽繩碎褶受到歡迎,街頭文化中的字母、拼貼和牛仔也是重要的文化符號。
“我個人很喜歡Vintage,一方面是很獨一無二的,不是批量生產的。并且若它適合你,或者你喜歡它,這種感覺像一種connection。因為只有它和你之間,你和它之間的(聯結)無可替代?!?/p>
擁有幾家常去的寶藏Vintage店是擁有獨一無二個性穿著的秘密。Vintage,意味著只此一件,獨一無二,無可替代。
而即便沒有經過精心設計的店鋪,在數百件服裝中淘到符合自己審美的服裝也會獲得一些成就感,證明自己眼光獨到。
就像逛舊書攤、舊音像市場一樣,“淘到寶了”這樣的喜悅或許不再能從淘寶得到,卻能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古著店鋪中閃光。
02、舊衣服的生意,一直有人做
Vintage源于歐洲,由日本作為亞洲的最新興起地,輻射至亞洲其它國家。
作為亞洲“古著”的鼻祖,日本將舊衣時尚推上街頭。現在我們所說的古著(furugi,舊衣服)和中古(cyuuko,二手、舊的)這兩個詞就都來源于日語。
古著文化在二戰(zhàn)時期隨歐美時尚文化傳入日本,但某種意義上說,日本的古著文化是在泡沫經濟的催化下誕生的,經濟繁榮時民眾大量購入奢侈品,在泡沫破裂后又迅速賣出。
古著是時代的縮影,也成為一種大眾時尚標簽。從東京下北澤到時尚圣地原宿,日本古著店走向商業(yè)街區(qū),成為文化的中心地帶。加之日系風格自帶復古質感,將本土的古著文化反向輸出西方和中國。
中國古著貨源廣泛,以泰國、日本貨源為主,也有商家可以拿到來自歐洲的貨源。線下依托Vintage店鋪、二手市場,線上則在小紅書、閑魚等社媒平臺發(fā)展。
近年來Vintage逐漸走入大眾視野,許多人都想進來分一杯羹,一時之間,古著市場魚龍混雜,甚至對于Vintage的定義都變得寬泛了些。
外貿店出口轉內銷,二手服裝市場轉賣今年的新品,都會自稱古著。
以某一件Vintage制式打版批量生產,乃至于風格稍微有些復古元素的潮牌店鋪,也可叫Vintage店鋪。
一些愛好者眼里,只有真的體現品牌調性和時代風格店鋪才稱得上古著。
與消費者這樣的情緒相適應的,是商家對于每一件服裝的珍視。每個店鋪中的商家對每件衣服的來源、尺碼、材質都非常熟稔。
一些店鋪的店員也是古著文化愛好者,有著很好的審美積累。經過精心的布置與陳列,舊衣市場的服裝甚至比商場的新衣看起來更加賞心悅目。
店鋪體驗也非常獨特,全程自助選購,不會有人上前來打擾你主動與你攀談,整個店鋪里只有掛燙機冒出水蒸氣的突突聲,或者靜靜播放的上世紀的英倫搖滾(比如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
上海靈石路服飾市場是上海最大的古著市場,近幾年市場整頓將許多零散的商家集合于此處。此前可能在芙蓉江路、安順路、安西路等地。來此的商家大多已從事古著服裝生意十年,有的甚至是家族生意。
以靈石路三樓一家主營日式古著服裝的店鋪為例。
店門口張貼著一張巨大的朋克風格的女性動漫海報,描繪的是日本2006年的電視動畫片《NANA》中的一個頗具魅力的女性角色。
步入店鋪,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高處的高飽和度的糖果色、大墊肩、珍珠和金屬配飾的昭和風格套裝,復古又精致。店主年輕而有活力,在我主動攀談后,熱情地向我介紹各種服裝知識。
因為是家族生意,父輩與日本二手服裝商家有常年合作,所以拿到的貨源也較好,但店主并不能直接挑選每一件服裝,而是以一定價格和風格訴求向對方定期購置一批衣物。衣物從日本本土出發(fā),海運至香港(免稅或稅率較低)再轉運至于上海,貨品中途會有所破損、丟失,貨品質量不穩(wěn)定都是這門生意不可避免的問題。
人員物資流動不通暢的時候,進貨進不來,賣貨賣不出去。開網店是一種思路,但也有實體店所沒有的新問題。古著衣物的污漬、尺碼常出問題但是一般不退換,消費者會扯皮拉筋。同時舊衣物都是孤品,須一件一件逐一拍攝、上架、標注尺碼,店家的工作量就驟增。加之認為“自己拍的衣服照片遠沒有實物圖好看”,這個渠道很快就被放棄。
人員物資的流通恢復,小紅書帶來的大量流量,靈石路服飾市場聚集整整三層樓的古著商家?guī)淼囊?guī)模效應,使得今年生意明顯回暖。
當我詢問她如何看待最近年輕人對于古著文化的興趣,她說“時尚是個輪回……可能十年前的衣服現在又流行了,像近幾年開始流行戴珍珠,也是復古?!?/p>
03、一個可持續(xù)的買賣?
近年來可持續(xù)時尚成為一種潮流。2023年伊始,WWD中文版發(fā)布《時尚產業(yè)風向與趨勢洞察報告》,該報告指出,可持續(xù)時尚將從“選修”成為“必修”。購買舊衣物是踐行可持續(xù)的一種方式。年輕人里,以購買古著踐行可持續(xù)也是主流。
但不止步于此。
只要有人追求稀有與獨特的“孤品”,Vintage的價格就可以不斷推高,一件Vintage晚禮服價格可以至數萬。但往下走,二手市場的舊衣物,價格也可以來得比新衣服更低。
但無論如何,你的選擇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市場上會淘到什么樣的衣服,其結果幾乎完全取決于你的眼光如何,逛舊衣市場就是一場對于自身審美的“自證”。因為古著象征著一種文化資本,也就具有了展示個人風格和品味的效果。
同時,復古懷舊心態(tài)本質是一種對快速現代化進程的感傷?,F代化所帶來的快速變化與城市生活的焦慮不適,使人們對已逝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復雜和曖昧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現代人為了解決現實情景中認同危機的一種方式。
《論集體記憶》是法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代表作。書中探討了集體記憶的概念,即一個群體如何構建和傳承其共同的歷史記憶。集體記憶構成了一個群體的共同認同,并影響著其當前的行為方式。
古著承載著某個年代的審美和文化符號,代表了那個時期的集體記憶。個人通過接觸和使用古著,可以感受到過去時期的集體記憶,喚起人們的情感和歸屬感,也滿足了年輕人對歷史連結的需求,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某個群體和時代的一部分。這種對過去集體記憶的認同情結和依戀,是年輕人喜歡古著的重要社會心理原因之一。
古著作為如此豐富情感的載體,消費者會一直在。而與此同時,古著商家也存在努力的方向。
古著在中國仍處于小眾的愛好圈層,成為新派文藝青年的穿搭公式之一。但是在日本有更加悠久的歷史,大眾對于古著接受程度也更高。在社媒建立自己的賬號,發(fā)布Vintage科普筆記,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古著文化的美麗,正是一些人在做的事。
中國的古著店的貨品大多數是歐美和日本的款式,進貨依靠國外二手平臺交易。而日本有更加明確的古著風格,本土貨源已經相當成熟,并且已經具備規(guī)模化標準化,解決了二手服飾“衣物清潔”的問題。這個產業(yè)尚有可以借鑒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