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經過一再延期后,俄羅斯表示“黑海運糧協議實際上已經終止”。在俄羅斯宣布退出黑海運糧協議的幾分鐘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8月小麥期貨價格一度上漲了4.24%,玉米和大豆期貨也同時出現上漲,隨后略有回落。
關于退出黑海協議的原因,普京此前曾表示“西方國家欺騙了俄羅斯”。據俄羅斯方面稱,協議中取消俄羅斯農業(yè)出口限制熱的部分仍未落實。同時,據俄羅斯“商業(yè)咨詢”通訊社報道,俄同意達成協議是為了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些缺少糧食的對俄友好國家,但烏克蘭通過黑海糧食走廊出口的超過40%的糧食流向了富裕的歐盟國家。
黑海協議是俄烏沖突發(fā)生后,在土耳其和聯合國的斡旋下,于2022年7月達成的糧食運輸協議,恢復烏克蘭的谷物、食品和化肥出口,也保障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進入國際市場。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兩個主要的農業(yè)生產國,烏克蘭是全球小麥、等糧食的主要供應者之一。俄羅斯則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和葵花籽油出口國之一,過去每月通過黑海港口出口約500萬噸谷物和油籽。
俄烏沖突發(fā)生后,糧食外運受阻,直接受到影響的是非洲、拉美和中東國家的糧食供應,“非洲中心”網站數據顯示,非洲30%的糧食供應依賴俄羅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此前警告稱,多達4700萬人可能因俄烏沖突而陷入“嚴重的糧食不安全”。
據歐盟理事會數據,截至2023年5月,黑海協議的誕生對超3000萬噸糧食的出口形成保障,其中64%的糧食出口至發(fā)展中國家。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中,黑海協議在一波三折中多次延期。協議首次有效期為120天,之后于2022年11月延長120天。但俄羅斯多次就協議涉俄部分內容落實狀況表達不滿,并一直存在退出協議的可能,此后協議延長期逐漸變短,分別于今年3月和5月延長60天。
歐亞集團分析師塞雷蒂認為,這一協議的暫停不會在短期內引發(fā)新一輪可能破壞穩(wěn)定的全球食品通脹,但長期風險是巨大的。同時,俄羅斯作為世界最大的小麥供應國,要關注其是否會將其小麥出口“武器化”,如莫斯科提高出口稅,可能將進一步推高全球糧食價格。
7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希望有關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國際糧食安全問題。
黑海糧食走廊開通以后,我國為主要糧食接受國。截止7月17日,在一年的時間里,我國從烏克蘭接收了將近800萬噸糧食,其中包括570萬噸玉米、150萬噸葵花籽粕、37萬噸豆油和34萬噸大麥。
但隨著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我國也加速了多元化進口渠道布局,對南非、俄羅斯等國家糧食實行進口,尤其是恢復了巴西玉米輸華,將可能對黑海協議中止后的糧食供應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菜籽油、葵花籽油的供應則需要關注。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qū)域國別研究院學者王思羽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黑海糧食協議中烏克蘭出口的農產品除玉米、小麥之外,也包括菜籽、葵花籽油、葵花籽粉,協議終止或會對中國、西班牙、土耳其這三個全球最大的菜籽油、葵花籽油加工大國的食用植物油產業(yè)造成影響。
同時,王思羽稱,因食品和燃料進口成本急劇上升,協議中斷還將導致全球谷物價格重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