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潘文捷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我明顯感覺到,這屆年輕人求安穩(wěn)的心超過以前任何一屆。”在《文學中的人生進化課》新書首發(fā)活動現(xiàn)場,華東政法大學文學教授杜素娟這樣說到。她補充稱,現(xiàn)在年輕人想要求得安穩(wěn),是通過縮小自己的愿望實現(xiàn)的,這是弱小者的思維,最終并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安穩(wěn)。杜素娟以浮士德的故事剖解了當下年輕人的“求安穩(wěn)”心態(tài),呼吁孩子們變強大,像浮士德一樣不怕面對失敗,擁有“人生的彈性”。
在《文學中的人生進化課》中,杜素娟和心理咨詢師史秀雄剖析了包括《浮士德》在內(nèi)的9部文學經(jīng)典作品,將其中人的境況和心理學知識相結(jié)合,引導讀者從文學中思考和體悟人生哲理。
真正的安穩(wěn)只有一種,就是抗風險性
《文學中的人生進化課》提到,在第一次人生中,浮士德過著安穩(wěn)的人生,生活無聊但能夠忍受。他否定這樣的人生,認為生活干癟,沒有經(jīng)歷風雨。杜素娟由此聯(lián)想到了年輕人對安穩(wěn)生活的追求。在她看來,這種安穩(wěn)的代價是年輕人“躲到蝸牛殼里”,讓能力生長停止,這是弱小者的思維。
“真正的安穩(wěn)只有一種,就是抗風險性,”她說,不少年輕人在遇到打擊的時候,選擇把自己縮小,讓自己躲起來,但這是錯誤的做法,應對這個局面的唯一辦法是變得更加強大。她認為,能力的生長貫穿人的一生,對婚后的女性和當了父母的成年人都是如此,否則,妻子在丈夫眼里會變得乏味而沒有見識,父母會慢慢和孩子脫節(jié),成為那種“沒法溝通、令人厭憎的長輩”。
“人生中,命運拋給你的難題,難度是一點一點增加的?!笔沸阈壅劦?,從年輕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到后來要照顧長輩子女,健康出現(xiàn)問題,人生的難度會不斷提升。選擇停止學習或者停止發(fā)展自己,等同于故意為自己創(chuàng)造不安穩(wěn),“躺平,真的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挖坑?!?/p>
相信人生有其他可能
在活動現(xiàn)場,兩位嘉賓也談到了今天年輕人面對失敗和挫折時的脆弱心態(tài)。史秀雄說,在他的心理咨詢案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種“中國特色”的遺憾,就是高考沒考好,一輩子對自己的學位感到遺憾,甚至好多年都不敢說自己的畢業(yè)院系。杜素娟也提到的類似的觀察,一些學生因高考未能如愿而“不能啟動了,人生就死在那里了”,這其實是“中了社會模板的毒”。她將其比喻為開車上高速錯過了一個出口,人就踩住剎車,停滯不前,這不僅不能使人回到錯過的出口,也永遠無法開到下一個出口。
回到《浮士德》的故事中,讀者會發(fā)現(xiàn),在第二次人生中,浮士德想要做的事情還是一件事都沒做成。按照一般的思維方式,這是一個失敗者的人生??墒窃诠适碌淖詈?,上帝卻要把浮士德帶進天堂,這意味著上帝對浮士德的人生做出了有價值的判斷。杜素娟提醒讀者,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為什么一個人一生一事無成,卻是有價值的”。
“上帝認為浮士德之所以應該進天堂,是因為他一直在進取,一直在不斷探索自我的可能性?!彼劦剑嘶钸@一生無非是在想象一個自我,然后努力去實現(xiàn)。浮士德的自我想象從來沒有停止過,他一次次遭遇失敗,并一再試圖探索自己能夠做什么、經(jīng)歷什么、成為什么。
浮士德說,再活一回,過這樣的人生就對了:“去承擔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雨奮戰(zhàn),在沉舟的碎裂聲中毫不沮喪。”《浮士德》這樣的文學作品揭示出,哪怕人生中遇到了不是很理想的結(jié)局,還是有一件事物能夠拯救自己,那就是自我想象力,即相信自己的人生有其他的可能,杜素娟稱之為“人生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