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編輯 | 蔡星卓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穿過或捐贈出去的衣服都去哪了?它們有很大一部分被穿在了非洲人的身上。在加納,每一周都有數(shù)以百萬的二手衣服被裝在一輛輛集裝箱里,出現(xiàn)在市場上。這些衣服被包裹在能容納超過100斤的塑料捆包內(nèi),這樣的捆包被當?shù)厝朔Q為“Mitumba”,字面意思是“捆”,專指富裕國家的人捐贈的、用塑料包裹的舊衣服?;厥掌髽I(yè)會購買人們捐給慈善機構(gòu)的部分服裝,它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會再漂洋過海運往非洲。根據(jù)紀錄片《舊衣的秘密》(the Secret Life of Your Clothes),每一年都有3萬噸的舊衣服從英國運到加納首都阿克拉,加納的二手服裝交易額每年達5000萬英鎊。
忙碌的時候,搬運工們一天要走上十幾公里,將捆包頂在頭上,從集裝箱運往市場上的攤位。在并不知曉里面具體是什么衣服的情況下,零售商們用100到300美元的價格買下一個塑料捆包的服裝。一件好的衣服可以賣上10塞地的價格,相當于不到2美元;材料廉價、有破損的衣服,只能賣上不到1美元的價格。即使到手服裝的質(zhì)量似乎一直在下降,但塑料捆包的價格卻只漲不降。將衣服送到裁縫那里修補,或是給牛仔褲染色、擦亮鞋子以改變它們的顏色......為了將這些服裝賣出去,商家們想了很多辦法。
這些衣服都來自所謂的“快時尚”(fast fasion)品牌,如Marks&Spencer、Zara和H&M?!翱鞎r尚”的興起,以及消費者對數(shù)量重于質(zhì)量的偏好導(dǎo)致了低價值服裝的過剩。穿著二手衣服的行為,以及翻新或改裝衣服的行為,被學(xué)者J. Branson Skinner稱為“一個國家最環(huán)保的著裝方式”。然而,實際上,這些二手衣服并沒有全部穿在人們的身上。那些已經(jīng)破損到無法修補的衣服,則再次被丟到垃圾填埋場,堆起的垃圾山甚至比這附近的房子都要高?;蛘?,它們被丟棄到海灘之上,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最終難逃沉入海底的命運,成為環(huán)境污染的一部分。加之多數(shù)“Mitumba”都來自像美國一樣的發(fā)達國家,并由人們捐贈而來,因此,針對捐贈的衣服進行的后續(xù)買賣行為也受到不少爭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參考資料:Business Insider丨How 7.5 Million Pounds Of Donated Clothes End Up At A Market In Ghana Every Week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