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叮咚買菜全面盈利,對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叮咚買菜全面盈利,對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生鮮電商賽道終于迎來春天。

圖片來源:叮咚買菜官網

文|連線Insight  周逸斐

編輯|周曉奇

經歷多輪大浪淘沙后,生鮮電商賽道終于迎來春天。

“燒錢擴張”“盈利難”,這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生鮮電商行業(yè)繞不開、撕不掉的標簽。而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2月13日,叮咚買菜公布的第四季度業(yè)績,再次給處于寒冬期的生鮮電商行業(yè)帶來了曙光。

財報顯示,叮咚買菜2022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2.01億元,同比增長了13.1%。GMV方面,達到67.69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040億元相比增長12.7%。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達1.16億元;而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叮咚買菜凈利潤為4990萬元。這是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

圖源叮咚買菜官方微博

對于行業(yè)而言,叮咚買菜的單季度全面盈利有著重要意義,在陸續(xù)有玩家暴雷、資本市場不斷質疑生鮮電商模式是否為“偽命題”的大背景下,這次叮咚買菜的財報,給行業(yè)加注了信心。

作為生鮮賽道最具顛覆性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前置倉從一誕生就被貼上光環(huán),后續(xù)也遭遇了諸多質疑,不過叮咚買菜的好消息,正在給外界傳達這一模式的可行性——進一步說,對于零售玩家來說,什么樣的模式和玩法似乎都并不緊要,深耕供應鏈和商品才是市場最終的檢驗標準。

1、第四季度全面盈利,叮咚買菜打破魔咒

叮咚買菜的凈利潤,消弭了市場長期以來對生鮮電商行業(yè)的悲觀情緒。

2月13日晚間,叮咚買菜發(fā)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業(yè)績報告。在報告期內,叮咚買菜2022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2.01億元,比2021年同期54.84億元同比增長了13.1%。毛利率提升了5.2個百分點,達到32.9%。

盈利難向來是外界對生鮮電商賽道的印象。繼2022年第二季度叮咚買菜實現階段性盈利后,再次傳來好消息,也證明賽道內的玩家正在走出虧損魔咒。

最新財報顯示,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口徑下,叮咚買菜的凈利潤約1.16億元。與往年不同之處在于,在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調整后,叮咚買菜凈利潤盈利了,為4990萬元。這是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而在2021年同期,這一指標還處于虧損狀態(tài)。整體來看,叮咚買菜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要知道,NON-GAAP與GAAP最大的不同是,股權激勵計算方式不一樣。在Non-GAAP計算方式下,非常規(guī)一次性非經營性支出比如股權激勵等收入,都會被剔除。所以許多在NON-GAAP下盈利的公司,切換到GAAP,就會“變”為虧損。

相比第四季度的正向盈利,一些代表周期性的趨勢性數據,也隱藏了另一層信息。連線Insight注意到,從自2021年二季度到2022年四季度,叮咚買菜的毛利率在逐步提升,從14.61%升到了最新紀錄的32.9%。

這些數據的動態(tài)變化,在生鮮電商行業(yè)公開可查的數據中,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蛟S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叮咚買菜“效率優(yōu)先,兼顧規(guī)?!钡膽?zhàn)略目標,在漸顯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叮咚買菜還實現了全年正向經營性現金流。

判斷零售企業(yè)能否真正賺錢的財務指標,就是經營性現金流。對于零售企業(yè)來說,只要用戶規(guī)模保持不斷擴大、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持續(xù)為正,公司遲早就會盈利。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叮咚買菜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理財等在內余額共64.9億元。

在生鮮電商行業(yè)尚未逃離寒冬的當下,叮咚買菜的業(yè)績,讓行業(yè)投資者開始看到曙光。更大的意義應該包括,向外界證明了生鮮賽道有玩家摸索出了盈利模型。

而前置倉,也早已不站在傳統零售那套成本公式的對立面,反而變成“效率”和“服務”的代名詞之一。

下個季度是生鮮到家的淡季,而即使受季節(jié)等原因影響,叮咚買菜高層預計其也能實現Non-GAAP口徑下的盈虧平衡。

2、盈利“沒有”秘密

除了降本增效,叮咚買菜在供應鏈和商品這些零售“本質”上的發(fā)力,成為進入盈利正循環(huán)的關鍵點。

前置倉生鮮電商的盈利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提高客單價和復購率來提升收入端的增長空間,進而產生規(guī)模效應。切換到叮咚買菜的實際發(fā)展路徑,后者也是按照這一邏輯改善盈利能力。

這不是秘密,但實現并不容易。

具體來看,一方面是自建供應鏈。在生鮮行業(yè),得供應鏈者得天下。通過加強對上游采購、加工環(huán)節(jié)的掌控,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壓縮銷售成本、物流成本,進而提高站點的運營效率。

公開資料顯示,叮咚買菜的供應鏈布局大概分為三類:外部采購、產地直采和自建。其中,基地直采和自建供應鏈項目是叮咚買菜改造供應鏈端的重點動作。

對于生鮮零售企業(yè)來說,通過源頭直采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是控制生鮮品類成本的重要方法,借此拉長自己的長期競爭力。比如叮咚買菜推出 “三優(yōu)”這一主打“放心”心智的蔬菜系列;通過訂單農業(yè)的模式來提高生鮮商品在用戶心中的差異化,和在上游的市場競爭力。

除了和第三方種植基地合作,叮咚買菜也加重了自建種植與養(yǎng)殖基地的占比。2020年推出了谷雨供應鏈項目,從源頭做自主加工,覆蓋肉業(yè)、米面制品、豆制品、烘焙制品及預制菜等。

在本季度財報溝通會上,叮咚買菜也透露,到2022年12月,叮咚谷雨的銷售額已經占叮咚買菜GMV的11.4%,有80個單品的月銷售額超過了100萬元。

另一方面,叮咚買菜一直在暗中探索第二曲線,在商品層面,不斷擴充自有品牌、特色商品等銷售額占比。一是在商品層面吸引并留住優(yōu)質用戶;二來,基于自有加工和差異化商品來獲得更高的客單、更健康的毛利空間。

上游供應鏈成熟后,孵化自有品牌也順理成章。叮咚買菜自有品牌戰(zhàn)略,重點推進預制菜品類。直接做生鮮,毛利低、短保易損,經營門檻低競爭激烈,而非標品生鮮標準化處理做成可以長保的標品——預制菜,則會擴容溢價增加值。

更重要的是,預制菜作為更符合現代飲食趨勢的一種形式,市場開發(fā)空間和品牌價值極大。叮咚買菜也已經明確,包括預制菜在內的多個品類的商品開發(fā)方向會是清潔和營養(yǎng),符合未來家庭飲食消費的大趨勢。

在人們最開始的認知里,生鮮電商是一門不好做的生意。如今,陸續(xù)有玩家盈利,也證明了這門生意的價值,當然,這也是屬于整個零售行業(yè)的信心。

來源:連線Insight

原標題:叮咚買菜全面盈利,對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叮咚買菜全面盈利,對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生鮮電商賽道終于迎來春天。

圖片來源:叮咚買菜官網

文|連線Insight  周逸斐

編輯|周曉奇

經歷多輪大浪淘沙后,生鮮電商賽道終于迎來春天。

“燒錢擴張”“盈利難”,這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生鮮電商行業(yè)繞不開、撕不掉的標簽。而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2月13日,叮咚買菜公布的第四季度業(yè)績,再次給處于寒冬期的生鮮電商行業(yè)帶來了曙光。

財報顯示,叮咚買菜2022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2.01億元,同比增長了13.1%。GMV方面,達到67.69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040億元相比增長12.7%。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達1.16億元;而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叮咚買菜凈利潤為4990萬元。這是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

圖源叮咚買菜官方微博

對于行業(yè)而言,叮咚買菜的單季度全面盈利有著重要意義,在陸續(xù)有玩家暴雷、資本市場不斷質疑生鮮電商模式是否為“偽命題”的大背景下,這次叮咚買菜的財報,給行業(yè)加注了信心。

作為生鮮賽道最具顛覆性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前置倉從一誕生就被貼上光環(huán),后續(xù)也遭遇了諸多質疑,不過叮咚買菜的好消息,正在給外界傳達這一模式的可行性——進一步說,對于零售玩家來說,什么樣的模式和玩法似乎都并不緊要,深耕供應鏈和商品才是市場最終的檢驗標準。

1、第四季度全面盈利,叮咚買菜打破魔咒

叮咚買菜的凈利潤,消弭了市場長期以來對生鮮電商行業(yè)的悲觀情緒。

2月13日晚間,叮咚買菜發(fā)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業(yè)績報告。在報告期內,叮咚買菜2022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2.01億元,比2021年同期54.84億元同比增長了13.1%。毛利率提升了5.2個百分點,達到32.9%。

盈利難向來是外界對生鮮電商賽道的印象。繼2022年第二季度叮咚買菜實現階段性盈利后,再次傳來好消息,也證明賽道內的玩家正在走出虧損魔咒。

最新財報顯示,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口徑下,叮咚買菜的凈利潤約1.16億元。與往年不同之處在于,在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調整后,叮咚買菜凈利潤盈利了,為4990萬元。這是叮咚買菜首次實現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而在2021年同期,這一指標還處于虧損狀態(tài)。整體來看,叮咚買菜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要知道,NON-GAAP與GAAP最大的不同是,股權激勵計算方式不一樣。在Non-GAAP計算方式下,非常規(guī)一次性非經營性支出比如股權激勵等收入,都會被剔除。所以許多在NON-GAAP下盈利的公司,切換到GAAP,就會“變”為虧損。

相比第四季度的正向盈利,一些代表周期性的趨勢性數據,也隱藏了另一層信息。連線Insight注意到,從自2021年二季度到2022年四季度,叮咚買菜的毛利率在逐步提升,從14.61%升到了最新紀錄的32.9%。

這些數據的動態(tài)變化,在生鮮電商行業(yè)公開可查的數據中,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蛟S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叮咚買菜“效率優(yōu)先,兼顧規(guī)?!钡膽?zhàn)略目標,在漸顯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叮咚買菜還實現了全年正向經營性現金流。

判斷零售企業(yè)能否真正賺錢的財務指標,就是經營性現金流。對于零售企業(yè)來說,只要用戶規(guī)模保持不斷擴大、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持續(xù)為正,公司遲早就會盈利。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叮咚買菜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理財等在內余額共64.9億元。

在生鮮電商行業(yè)尚未逃離寒冬的當下,叮咚買菜的業(yè)績,讓行業(yè)投資者開始看到曙光。更大的意義應該包括,向外界證明了生鮮賽道有玩家摸索出了盈利模型。

而前置倉,也早已不站在傳統零售那套成本公式的對立面,反而變成“效率”和“服務”的代名詞之一。

下個季度是生鮮到家的淡季,而即使受季節(jié)等原因影響,叮咚買菜高層預計其也能實現Non-GAAP口徑下的盈虧平衡。

2、盈利“沒有”秘密

除了降本增效,叮咚買菜在供應鏈和商品這些零售“本質”上的發(fā)力,成為進入盈利正循環(huán)的關鍵點。

前置倉生鮮電商的盈利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提高客單價和復購率來提升收入端的增長空間,進而產生規(guī)模效應。切換到叮咚買菜的實際發(fā)展路徑,后者也是按照這一邏輯改善盈利能力。

這不是秘密,但實現并不容易。

具體來看,一方面是自建供應鏈。在生鮮行業(yè),得供應鏈者得天下。通過加強對上游采購、加工環(huán)節(jié)的掌控,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壓縮銷售成本、物流成本,進而提高站點的運營效率。

公開資料顯示,叮咚買菜的供應鏈布局大概分為三類:外部采購、產地直采和自建。其中,基地直采和自建供應鏈項目是叮咚買菜改造供應鏈端的重點動作。

對于生鮮零售企業(yè)來說,通過源頭直采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是控制生鮮品類成本的重要方法,借此拉長自己的長期競爭力。比如叮咚買菜推出 “三優(yōu)”這一主打“放心”心智的蔬菜系列;通過訂單農業(yè)的模式來提高生鮮商品在用戶心中的差異化,和在上游的市場競爭力。

除了和第三方種植基地合作,叮咚買菜也加重了自建種植與養(yǎng)殖基地的占比。2020年推出了谷雨供應鏈項目,從源頭做自主加工,覆蓋肉業(yè)、米面制品、豆制品、烘焙制品及預制菜等。

在本季度財報溝通會上,叮咚買菜也透露,到2022年12月,叮咚谷雨的銷售額已經占叮咚買菜GMV的11.4%,有80個單品的月銷售額超過了100萬元。

另一方面,叮咚買菜一直在暗中探索第二曲線,在商品層面,不斷擴充自有品牌、特色商品等銷售額占比。一是在商品層面吸引并留住優(yōu)質用戶;二來,基于自有加工和差異化商品來獲得更高的客單、更健康的毛利空間。

上游供應鏈成熟后,孵化自有品牌也順理成章。叮咚買菜自有品牌戰(zhàn)略,重點推進預制菜品類。直接做生鮮,毛利低、短保易損,經營門檻低競爭激烈,而非標品生鮮標準化處理做成可以長保的標品——預制菜,則會擴容溢價增加值。

更重要的是,預制菜作為更符合現代飲食趨勢的一種形式,市場開發(fā)空間和品牌價值極大。叮咚買菜也已經明確,包括預制菜在內的多個品類的商品開發(fā)方向會是清潔和營養(yǎng),符合未來家庭飲食消費的大趨勢。

在人們最開始的認知里,生鮮電商是一門不好做的生意。如今,陸續(xù)有玩家盈利,也證明了這門生意的價值,當然,這也是屬于整個零售行業(yè)的信心。

來源:連線Insight

原標題:叮咚買菜全面盈利,對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