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陳曉京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春節(jié)后的首個交易日,貝因美的投資者,就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因股票質押違約,面臨被法院執(zhí)行的風險。
另一邊,上市公司正處于振興的關鍵時期,謝宏靠什么才能重拾投資者的信心?
控股股東涉訴
春節(jié)后的首個交易日,貝因美(002570.SZ)就給投資者傳達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因債務違約,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實際控制人謝宏等,面臨被法院執(zhí)行的風險。
2018年12月,貝因美集團與中航信托簽署《特定股票收益權轉讓與回購合同》,質押所持貝因美4800萬股,融資2.33億元,質押到期日為2022年1月10日。貝因美集團實控人謝宏及時任法定代表人袁芳,為該融資事項的保證人。
然而,貝因美集團未按協(xié)議約定支付相關本息,造成違約。中航信托遂據(jù)協(xié)議,向杭州中院申請執(zhí)行,已于今年1月16日立案,申請被執(zhí)行人為貝因美集團、謝宏、袁芳。
對此,貝因美集團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是表示,正在積極就一攬子債權債務依法合規(guī)推進處理,力爭早日解決。
貝因美集團質押給中航信托的4800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44%。除此之外,該集團還持有貝因美1.4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74%,其中,1.42億股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態(tài),占總股本的13.14%。公司累計質押1.95億股,占其持股總數(shù)的96.76%。
貝因美集團因孫公司金色未來與浙江建工發(fā)生工程款糾紛,而于2022年1月,被申請凍結所持上市公司446.66萬股,占其持股總數(shù)的2.10%。
截至2022年6月,貝因美集團總資產(chǎn)為22.78億元,總負債15.92億元,資產(chǎn)負債率69.91%,公司借款總余額11.99億元,未來半年內需償付的債務金額3.91億元,此外,未來一年內需償付的債務金額為5.25億元。
2022年1-6月,貝因美集團營業(yè)收入為6.66億元,凈利潤-2235.42萬元。
工商資料顯示,貝因美集團除投資上市公司貝因美之外,還涉足嬰兒用品制造、批發(fā)零售、文體娛樂、教育、電商等多行業(yè)。
面對高比例股權質押以及債務壓力,貝因美集團稱,正在推進資產(chǎn)盤活變現(xiàn),努力回籠資金,以解決債務問題,確??毓晒蓶|的地位不受影響。
減持和回購并行
最近兩年,貝因美集團也在密集通過減持套現(xiàn),以緩解自身資金壓力。
2021年初,該集團將上市公司5500萬股,以5.49元/股,轉讓給信達華建,一次性套現(xiàn)3.02億元。信達華建的實際控制人為信達中國。
2022年7月19日-29日,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1080萬股。2022年11月,又將500萬股質押股份,處置過戶給桐鄉(xiāng)民融。2020年1月,貝因美集團曾將500萬股,質押給桐鄉(xiāng)民融用于融資。
在大股東減持、股權轉讓的過程中,公司又推出回購計劃,以維持股價。
2022年8月,公司出臺回購方案,擬在一年內,以不超過7.17 元/股,出資0.75億元-1.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與此同時,公司公布了股權激勵方案,對258名業(yè)務骨干,授予股票期權1951.76萬份,行權價格為每股4.89元。
2022年9月6日,公司首次實施回購,以5.26元-5.29元/股,耗資712.12萬元,回購135.0萬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計回購1637.60萬股,成交總金額8498.39萬元,交易價格為4.69元- 5.59元/股。
在此期間,原持股5.09%的股東信達華建,于2022年11月18日,通過大宗交易,以4.92元/股均價,虧本減持公司110萬股,將持股數(shù)降至5%以下。
原持有公司5.09%股權的第三大股東長弘基金,也通過密集減持以及被動稀釋,持股已降至2.89%。
受股份回購刺激,貝因美股價曾有過短暫拉升,隨即震蕩下行。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始終在5元左右徘徊。春節(jié)后的首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上漲1.43%,收于4.98元/股,總市值53.79億元。
難回巔峰
貝因美創(chuàng)始人謝宏,出身于浙江臺州的一個教師家庭。15歲那年,就考入杭州商學院(現(xiàn)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衛(wèi)生專業(yè)學習。4年后,他大學畢業(yè),留校任教,成為學校最年輕的教師。
1987年,他進入浙江大學攻讀第二學位。求學期間,這個20多歲的年輕人,開始對嬰幼兒生養(yǎng)教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當時,中國嬰幼兒行業(yè)的發(fā)展還處于萌芽階段。1991年,謝宏研制出第一個符合中國嬰幼兒生理特質的速食營養(yǎng)米粉,隨后,他辭職創(chuàng)立貝因美,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商業(yè)化。
以營養(yǎng)米粉切入嬰幼兒市場,最終,通過市場需求更大的乳粉,將貝因美做大做強。
在伊利、蒙牛等乳業(yè)巨頭,在液態(tài)奶行業(yè)廝殺之時,貝因美憑一己之力,與全球乳業(yè)巨鱷在中國嬰童乳粉市場,展開正面競爭,并成為中國最強嬰幼兒乳粉品牌。
特別是在2008年的國產(chǎn)乳粉黑天鵝事件中,貝因美獨善其身,順勢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公司于2011年登陸深交所主板,成為“國產(chǎn)奶粉第一股”。
公司上市僅3個月,謝宏就辭去公司所有職務,將企業(yè)的經(jīng)營權交給了職業(yè)經(jīng)理人團隊。他本人,則一頭扎進了自己熱愛的親子教育領域。
2013年,貝因美以61.2億元營收和7.21億元歸母凈利潤,達到自身巔峰。之后,就是長久的下行。2016年和2017年,公司更因連續(xù)巨虧,而披星戴帽。
競爭的加劇、政策的調整、渠道的變革、成本的上升……各項不利因素的疊加,讓貝因美從行業(yè)的激烈競爭中敗下陣來。
大廈將傾之際,2018年3月,淡出貝因美長達7年之后的謝宏,重新回歸執(zhí)掌上市公司。
曾幾何時,全球乳業(yè)巨頭恒天然對貝因美極為看好,并于2015年,豪擲34.64億元,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但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恒天然就開始決然離貝因美而去,幾乎是不計成本減持,僅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就從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
錯過了最好的幾年,重新回歸乳粉主業(yè),市場已不再是當初的樣子。中國乳業(yè)市場,已進入雙寡頭時代,伊利、蒙牛等攜資金、資源等優(yōu)勢,對中小乳企強勢擠壓,強者恒強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
2022年,貝因美的業(yè)績表現(xiàn)雖有所提升,但與其巔峰期仍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