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觀察 大師兄
編輯|小市妹
中國防疫政策的調整,比大多數人的預期都要更快一些,市場的反應也是立竿見影。
防疫“新十條”發(fā)布后,去哪兒數據顯示,機票瞬時搜索量增長7倍,平臺春運期間出發(fā)的機票搜索量達到2019年水平,為疫情以來的峰值。
隨著出行的放開和航空業(yè)復蘇,最近幾年深受疫情困擾的機場,正在迎來重要的行業(yè)拐點,更重要的,是優(yōu)質機場短期業(yè)績反轉的潛力和長期持續(xù)成長的價值。
北上廣深四大民航機場,誰會率先起飛?
過去的三年
持續(xù)三年的新冠疫情,對航空業(yè)沖擊巨大,機場受到的影響也不言而喻。
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機場行業(yè)旅客吞吐量4.23億人次,同比下降41.90%;飛機起降架次569.60萬架次,同比下降23.88%,分別位于2019年度同期的41.50%和65.38%;
而主要位于一線城市的上市機場,受到的影響更大。
2022年前9個月,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2193.73萬人次,完成航班起降22.15萬架次,只有2019年同期水平的40.24%和60.56%;
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1619.64萬人次、飛機起降架次17.91萬架次,分別位于2019年度同期的41.16%、65.25%;
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飛機起降架次分別為998.97萬人次和14.89萬架次,位于2019年度同期的17.25%、38.66%。
港股上市的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1057萬人次,相當于2019年度同期的40%。
機場的收入包括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前者包括飛機起降費、旅客服務費、安檢費等,實行政府定價,后者包括廣告、餐飲、免稅等,實行市場定價。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大幅減少,上市機場的業(yè)績自然也不會好看。
今年前三季度,白云機場營收33億,虧損6.27億,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三季度,公司的營收是61億,凈利潤是6.46億。
深圳機場營收20.47億,虧損8.9億,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三季度,公司的營收是28.1億,凈利潤4.8億。
上海機場營收41.29億元,虧損21.03億元,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三季度,公司的營收82億,凈利潤39.95億。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四大機場中,深圳機場前三季度的經營狀況和業(yè)績表現降幅最低,而上海機場降幅最大,這種差異跟旅客結構關系很大。
2019年,上海機場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3240.32萬人次,占當期旅客吞吐量比高達42.55%,白云機場國際旅客1871萬人次,首都機場2391萬人次,占比也在20%以上,而深圳機場在2019年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525.45萬人次,占比只有9.93%。
疫情三年,中國國際航空業(yè)務幾乎停擺,高毛利的機場免稅等非航業(yè)務大幅萎縮,對國際旅客占比較大的機場顯然沖擊更大。
拐點將至
美國之前的經驗顯示,出行限制放開之后,積壓的出行需求,短期內可能會呈現快速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后,美國航空業(yè)同樣跌至谷底,民航旅客量甚至不足2019年的5%。直到今年6月之后,美國取消行前核酸陰性證明要求,民航旅客量開始快速恢復。
其中國際線是在2021年11月開放,國際旅客入境人次隨后明顯提升,僅半年左右時間,跨大西洋線恢復程度從40%提至100%,恢復節(jié)奏上呈現了典型的V型反轉。
隨著國內疫情調控政策的不斷優(yōu)化,中國民航最近幾個月也已出現一定程度回暖,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機場的運營數據相比2季度已經出現環(huán)比改善。
旅客吞吐量方面,深圳機場環(huán)比增長了34%,白云機場增長了148%,上海機場增長高達1526%;起降架次方面,深圳機場環(huán)比增長16%,白云機場增長了92%,上海機場增長了221%。三季度國際旅客出現大幅反彈,讓之前大受影響的上海機場爆發(fā)出更強的短期彈性。
從長期來看,我國航空業(yè)的滲透率還有大幅提高的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還有超過10億的人口沒有坐過飛機,航空業(yè)滲透率遠低于發(fā)達國家,很多國人仍然認為坐飛機是比較高端的消費方式。
事實上,我國機票實行的是彈性化定價,淡季時價格非常親民,甚至遠遠低于固定票制的高鐵。在“共同富裕、擴大內需、消費升級”的政策基調下,未來老百姓坐飛機的頻次必然會大幅上升。
作為航空服務業(yè),機場顯著受益于我國航空業(yè)持續(xù)繁榮的大趨勢,特別是流量增長帶來的非航收入增長,更為機場未來業(yè)績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
疫情時期,海南離島免稅大幅加碼,特別在箱包、手表、珠寶首飾熱門品類大幅擴充,國人在境內免稅店購物的習慣繼續(xù)強化。
預計疫情之后,機場出入境免稅市場的額度和品類會有較大規(guī)模放松,其中消費外流最為嚴重的箱包、手表、珠寶首飾等高端奢侈品領域將得到明顯增強。
對于優(yōu)質機場的流量價值,張坤曾經在點評上海機場時有過深刻論述:它本質就是一個微信,把所有的基礎設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個基礎平臺,這個平臺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變現,變現的形式可以是商業(yè),也可以是廣告。
他進一步解釋機場流量的價值:第一,它的流量是獨享的,沒有人跟它競爭。第二,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負成本的。第三,它的流量是被篩選過的,而且是在封閉的空間之內,乘客沒法走,流量變現的單客價值是很大的。這種流量價值,對于任何一個變現方都是極其具有吸引力的。
張坤的流量說,不僅適用于上海機場,同樣適用于其他優(yōu)質機場。
群雄逐鹿
如果說中國上市航空公司是國航、東航和南航三強鼎立,上市機場則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
截至12月19日,上海機場市值接近1500億,是白云機場的4倍,首都機場的6倍,深圳機場的近10倍。
上海機場的一枝獨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獨特的地緣優(yōu)勢和旅客結構。
比起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的互相分流,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乃至香港機場的互相分流,上海機場身處中國最富庶的長三角地域,幾乎獨占了該黃金區(qū)域的優(yōu)質客流。
以2015年-2019年數據來看,上海機場的國際旅客一直接近50%左右,而首都機場和白云機場不到30%,深圳機場更是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機場的國際航班主要面向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高端商務旅客較多,而深圳和白云機場的國際航班主要面向東南亞等國,國際旅客的消費能力比上海機場有較大差距。
作為A股市場著名大白馬,上海機場的盈利能力,明顯強于其他幾家機場。數量更為龐大的優(yōu)質客流,以及市場化定價的非航收入,成為上海機場業(yè)績勝出的重要保證。
在疫情之前的2009年-2019年,上海機場營收從33.38億增長到109.45億,增長不到4倍,而凈利潤從7.06億增長到50.3億,增長了7倍有余,利潤增長遠超營收增速。2019年,公司凈利潤規(guī)模是首都機場的2倍,白云機場的5倍,是深圳機場的近10倍,利潤優(yōu)勢也遠超過營收規(guī)模的優(yōu)勢。
上海機場并非沒有壓力,因為其他機場的國際旅客人數也在不斷成長,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競爭無處不在。
疫情前的2017年-2019年,深圳機場的國際航線旅客增速連續(xù)3年超過30%,遠高于同期上海機場平均7.24%的增速水平。
根據深圳市的規(guī)劃,深圳機場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將超過7000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近40%,其中國際旅客的吞吐量將超過1000萬人,比2019年增長近1倍。
2016年至2019年,白云機場國際旅客量從1352萬人次提升至1871萬人次,年均增速11.5%,同樣高于上海機場。
四大機場中,最大變數的可能是首都機場。
這家中國旅客流量最高的機場,最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一直不受待見,市值低入塵埃。除了大興機場對客源的分流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機場集團會從上市公司分流部分利潤,最典型的就是免稅扣點的分成,嚴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從長遠來看,大興分流了部分客源后,首都機場憑借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優(yōu)勢,未來國際旅客占比可能會有較大提高。流量結構的變化,或許會讓首都機場的未來業(yè)績出現較大改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上海機場并非止步不前。公司目前已經吸收合并上海虹橋機場,成為國內第一家有著兩大國際機場的上市公司。兩家機場合并之后,憑借流量互補和資源共享,上市公司的業(yè)績規(guī)模無疑會繼續(xù)做大。
從短期復蘇彈性和長期成長確定性來看,受疫情影響最深的上海機場,無疑仍是國內最有優(yōu)勢的機場,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