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尹清露 林子人
編輯 | 林子人
【上?!?/strong>
無盡之旋——James Jean簡明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12日
展覽地點:藝倉美術館
門票:100元起
如果你看過《瞬息全宇宙》,或許對這部電影的海報印象深刻——在一個色彩繽紛、有著濃郁中華文化氣息的畫面內,整部電影的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和核心思想都被濃縮在內,充分體現了“天馬行空”的主旨。這幅海報的創(chuàng)作者是藝術家簡明(James Jean),這不是他第一次創(chuàng)作電影海報,此前,他曾接連為《水形物語》《母親!》《銀翼殺手2049》這三部好萊塢電影創(chuàng)作海報,都反映了藝術家多元的繪畫風格和對電影的深刻理解。
本次展覽是簡明在中國的美術館舉辦的首次大型個展。展覽共計展出200余件作品,其中五幅藝術家在2022年的最新創(chuàng)作是首次公開,三件巨幅繪畫作品是首次在中國展出,來自藝術家繪畫生涯早期的十本速寫本,以及他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素描圖、色彩研究也是首次面向公眾。觀眾也將在展覽中看到上述的《水形物語》和《瞬息全宇宙》海報。與此同時,五件大型動畫裝置作品將讓觀眾近距離與畫中人物與意象互動,深入了解藝術家在糅合東西方文化、繪畫形式與技巧、神話哲學意象方面的種種嘗試。
簡明,1979年出生于中國臺灣地區(qū),曾就讀于紐約視覺藝術學院,2001年獲得藝術學位。他以插畫師的身份開啟職業(yè)生涯,2007-2008年,他與Prada進行了一系列合作,包括壁畫裝置、織物印花、以及一部動畫電影。至此之后,簡明就致力于將當代題材與中國傳統卷軸畫、日本木板畫、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西非化妝面具、漫畫和迷幻藝術等不同來源的美學技巧相結合。通過對不同風格和藝術歷史流派的實驗,簡明選擇描繪復雜的宇宙世界中的個人和廣泛的體驗與感受。他善于從當代文化和古老預言中提取意象,塑造出他的神話王國。
存在于世——龍美術館十周年特展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13日-2023年2月5日
展覽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門票:280元(通票)
龍美術館十周年之際恰逢新冠大流行導致我們難以置身于世界的時候,龍美術館(西岸館)特別推出“存在于世——龍美術館十周年特展”,邀請前倫敦白教堂美術館館長伊沃娜·布拉茲維克(Iwona Blazwick)擔任策展人,通過100多位不同國籍、年代和藝術流派的藝術家的140余件(組)作品——包括保羅·高更、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勒內·馬格里特、潘玉良、丁衍庸、蘇天賜、草間彌生、陳箴、徐悲鴻、常書鴻、大衛(wèi)·霍克尼等——回應我們內心深處對社交和在此世界中“存在”的渴望。
展覽中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以人物形象為主的創(chuàng)作,繪畫和裝置包括了藝術家的自畫像、家庭相冊、超現實場景中的陌生人、社會活動中的群體,通過四幕戲劇性的“劇集”帶我們踏上一段旅程。同樣以“人”為創(chuàng)作主體,觀眾將看到不同的藝術家如何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來呈現——從拼貼畫到超現實主義,展出的作品反映了現當代藝術發(fā)展中的重要藝術運動。
(同期展出的還有“群星璀璨時——四王吳惲與四僧書畫特展”“多重景觀——龍美術館十周年特展”“和合共生——李鴻韋的藝術”。)
巴黎圣母院增強現實感沉浸式展覽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日-2023年1月2日
展覽地點:久事藝術空間
門票:免費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發(fā)大火,熊熊火焰吞噬了教堂原始的屋頂結構和標志性的中軸尖塔,這一意外牽動了全球人民的心。本次展覽以2019年的這一事件為序幕,回溯1160年大教堂建設之初至今數世紀的崢嶸變遷:巴黎圣母院標志性的玫瑰花窗最早可追溯到1220年;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圣母院慘遭掠奪,其中最著名的宗教雕像和已有數世紀歷史的繪畫雕刻均被嚴重破壞甚至損毀;1804年,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象征著法蘭西帝國君主制的復辟;1842年,年輕有為的法國建筑師歐仁·維奧萊-勒-迪克(Eugène Viollet-le-Duc)負責全面修復已經趨于破敗的大教堂,創(chuàng)造了如今已成為巴黎圣母院流行符號之一的奇美拉(Chimera)雕像;在2019年被燒毀的尖頂同樣是維奧萊-勒-迪克的設計,尖塔的重建和修復工作需要深入研究19世紀哥特式設計的核心技術,有望于2024年完成。
進入展廳的每位觀眾都會拿到一臺HistoPad平板電腦,用它掃描遍布展館的“時空之門”,可通過視頻解說、全景觀覽、互動游戲等11種交互方式,沉浸式地探索21個重大歷史瞬間、建筑工藝細節(jié)和興建修繕場景,還能身臨其境地步入今天的修繕工地現場,與專家和工匠“面對面”,了解其中運用的修繕技術。
“巴黎圣母院增強現實感沉浸式展覽”的籌備經歷了二年,邀請到八名藝術史、歷史學、神學等領域的專家組成科學委員會,進行了超過30多次探討論證,并廣泛咨詢了對大教堂不同歷史時期有深入研究的學者。該展將于巴黎圣母院修復期間進行國際巡回展覽,預計將橫跨四大洲的12座城市。
“步天歌”星河角落 x 《中國國家天文》科學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5日-2023年2月11日
展覽地點:上海復星藝術中心
門票:58元起
《步天歌》是一部以詩歌形式介紹中國古代全天星官的著作,最早的版本始于唐代,現有多個版本傳世。到了21世紀的今天,中國航天員已能在太空中馳騁、嫦娥五號已在向我們傳來月球的奧秘,宇宙浩瀚、星河浪漫依然能激起我們的遐想。本次展覽以“步天歌”為題,展出近十個國家的30多位跨媒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等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暗夜沉浸之旅。
在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作為“船長”的沉浸式開場引導聲中,觀眾首先進入“空間站”眺望地球全貌。然后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大洲的隕石殘片,一旁懸吊的元素瓶記錄著構成地球生命的幾十億個原子和恒星之間的隱秘關聯。接著,一片巨大的“玫瑰星云”向你涌來,你將聆聽從5200光年之外傳來的數據。隨后,一只巨型眼睛在黑暗空間深處漸漸浮現——距離地球約700光年的地方,一顆類似于太陽的恒星正在死亡,老年紅巨星在生命末期噴射外層物質,成為綺麗的發(fā)射星云,看上去如同宇宙的“上帝之眼”……
【北京】
薩勒曼·圖:夜虹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7日-2023年01月15日
展覽地點:木木美術館
門票:60元
“夜虹”是巴基斯坦裔美國藝術家薩勒曼·圖在亞洲的首次美術館個展,由首席策展人王宗孚與藝術家本人合作并呈現,帶來藝術家新近創(chuàng)作的27幅繪畫和23件紙上作品。
薩勒曼的畫作描繪了虛構的年輕同性戀者在當代世界文化中私密、日常的生活時刻,這呼應了本次展覽的主題“夜晚”,而夜晚可以讓酷兒群體得到庇護。作為南亞酷兒群體中的一員,薩勒曼探討了游移于東方穆斯林和酷兒棕色人種之間的身份認同,而當它被轉譯為畫面,薩勒曼為自己找到了一種在學術繪畫和插畫之間、在小說和自傳之間的獨特藝術語言。
薩勒曼曾經花費數年時間研習洛可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如卡拉瓦喬和魯本斯,又深受現代巴基斯坦畫家和更為流行的廣告畫的影響,這種全球美學使得他的作品看上去如同歐洲古典大師風格的大型肖像畫,卻又融入了極具表現主義的當代技法。與此同時,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自傳敘事性,研究了“自我”是如何通過社會層層建構起來的。正如策展人王宗孚所言:“愛這一簡單行為也可以成為找尋自我和歸屬感的激進表達,薩勒曼·圖在其繪畫中熟練地運用輕柔的綠色筆觸,促使觀者思索藝術如何作為探索性別、歷史、殖民主義和種族的載體和媒介?!?/p>
想象荷蘭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16日-2023年04月9日
展覽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門票:免費
攝影展“想像荷蘭”由何伊寧與魯小本策劃,是荷蘭駐華大使館就2022中荷建交50周年開展的特別項目,也是為了慶祝這一周年的更廣泛計劃中的重要文化組成部分。在今年8月于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首次展出后,本次展覽于12月巡展至北京的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值得指出的是,該展覽也是對2020年荷蘭布雷達攝影節(jié)《想像中國》的回應。
我們應當如何在今天想象荷蘭?在跨越了三個代際、11位藝術家的攝影作品中,它們不僅批判性地考察了荷蘭的神圣空間、自然保護、社區(qū)與日常、殖民與身份認同、性別與親情等議題,亦挑戰(zhàn)了荷蘭攝影傳統中固有的范式。比如,荷蘭不僅僅有“風車與郁金香”,伊斯蘭教其實是荷蘭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于是馬萬·巴西奧尼來到禮拜場所、拍下窗戶內外的風景來形成荷蘭不同文化間的對話;與人們印象中傳統的荷蘭農業(yè)景觀不同,約翰內斯·博斯格拉在系列作品《喃喃》中,用鏡頭記錄了自然保護區(qū)中近百萬只椋鳥飛過深藍色的天空的景象,希望引導人們討論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根源。同時,本次展覽中對于女性的關注也值得一提,科琳娜·諾登博斯的《現代圣母》創(chuàng)作于90年代,照片中有許多陪伴丈夫來到新建成的人工填海地的年輕女性,她們看上去如同宗教繪畫中的圣母像,展現出女性在社會轉型期、擁有新生活后與自我的對話。
在本次展覽同期,三影堂還會圍繞荷蘭攝影的教育、出版和機構實踐等議題展開線上、線下的分享與討論。
蓋瑞·貝斯曼個展:貓有九條命
展覽時間:2022年10月17日-2023年01月08日
展覽地點:靠邊走藝術空間 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qū)陶瓷三街
門票:60元
美國波普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蓋瑞·貝斯曼(Gary Baseman)的展覽“貓有九條命”正在北京靠邊走藝術空間舉行。這是繼上海的K11個展之后、貝斯曼攜全新作品來到中國大陸舉辦的第二次大型個展,此次展覽共分為六大空間,展出超過60幅原作、影像、大型雕塑和裝置等作品。
展覽的主題是藝術家于2020年去世的愛貓——Blackie。為了全方位地展現出貓咪的魅力、以及貓與人深厚的依戀之情,貝斯曼為觀眾創(chuàng)作了若干沉浸式展廳,比如貝斯曼與貓咪共同擁有的書房,以及與貓咪共同散步的鄰里街區(qū)。展覽中最大的亮點是大型療愈聲音裝置“The Purr Room(呼嚕屋)”,進入其中就仿佛來到Blackie的肚子中,貓咪獨有的三重奏般的呼嚕聲能夠讓觀眾充分感受到治愈、恢復平靜。
Blackie曾是貝斯曼位于洛杉磯居所的鄰居飼養(yǎng)的戶外貓,后來被貝斯曼收養(yǎng),自此相互陪伴了18年。熟悉貝斯曼作品的觀眾會知道,Blackie不僅是他的寵物,更是貫穿其藝術生涯中的繆斯與精神導師,甚至在許多場合成為藝術家本人情感和經驗的隱喻?!熬艞l命”的展覽主題同樣啟發(fā)自這只小黑貓,在藝術家看來,作為流浪貓的Blakie擁有令人佩服的意志力和樂觀態(tài)度,而這是每個人類都需要學習的品質。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21
展覽時間:2022年12月20日-2023年01月10日
展覽地點:798藝術中心
門票:免費
基于《中國當代藝術年鑒》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21”對2021年中出現的中國當代藝術新現象與突出問題進行闡述與展示。展覽由北京、上海、廈門共同呈現,其中,北京站將于798藝術中心、中國當代藝術檔案館舉辦。自2015年開始,今年已經是年鑒展走過的第八個年頭。
通過梳理2021年全國范圍內的2891個當代藝術展,年鑒展統計出111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并分為6個藝術家單元和8個文獻主題單元來集中呈現中國當代藝術最新的整體發(fā)展,前者注重藝術與科技、現實、公共性與在地性的關系呈現,后者則關注了疫情時代的藝術市場轉向、當代藝術教育、青年藝術和代際問題,以及近年來頗為流行的生態(tài)藝術。相信通過此次展覽,觀眾可以對近年來的國內藝術景觀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