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脫口秀演員童漠男:尋找冒犯與迎合的中間地帶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脫口秀演員童漠男:尋找冒犯與迎合的中間地帶

講脫口秀的幾年里,童漠男似乎總是在反向操作。

文|人間像素 

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童漠男很“穩(wěn)”。

有人評價他,“上臺比賽就像是在演專場,那么猛又那么放松?!?/p>

在過去的一年里,童漠男花了八個月寫出專場《北下關》,整個過程悄無聲息,沒什么人知道他花了多少功夫。

講脫口秀的幾年里,童漠男似乎總是在反向操作。

年輕一代“恐婚恐育”,他在段子里想象如果“孩子生下來就能養(yǎng)你”,大家還會不敢生小孩嗎?當人們常說“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他偏偏提出,“脫口秀更像迎合的藝術”。

就在這個全社會都忙著追捧“強者”的時代,他公然提出“怯懦的力量”,且毫不避諱地表明,自己是一個“懦弱的人”。

在脫口秀舞臺上,童漠男總能帶著大家快速地從事物的正面抵達反面,但又不被反面所框定。看他的段子,你常會有一種大笑之后豁然開朗的感覺,猛地看到自己曾經(jīng)被遮蔽的視點。

去年參加《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童漠男被觀眾稱為“爆梗王”,而此前,他曾蟬聯(lián)笑果文化舉辦的tight 5比賽的冠軍。在業(yè)內(nèi),有人評價他是“脫口秀天才”,并毫不吝惜地贊美——敘事節(jié)奏有著馬三立的影子。

有觀眾評價他,“不是討好人的賤笑,而是旗幟鮮明的幽默”。這也正是童漠男所追求的,笑是一種即興的情緒,但能留在記憶里的,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童漠男像是一個走平衡木的人,冷靜、謹慎,不被事物的任何一邊拉入地心。不僅在不同維度的話題領域里游走,也在嘗試掙脫單一的風格。

即使此前,大眾將他的風格總結為“敘事型脫口秀”,但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個人專場里加入了“議論”的部分——“風格就是一種枷鎖,如果敘事是你的風格,敘事就是你的枷鎖;如果冷面笑匠是你的風格,那冷面笑匠就是你的枷鎖?!?/p>

在風云變幻的脫口秀行業(yè)里,確定的是,童漠男仍在探索變化。

沒按時完成 KPI,卻突然開了專場

“童漠男不是你給他定好一個 KPI(關鍵績效指標),給他壓力,他就能努力朝前走的人?!比ツ辍睹摽谛愦髸返谒募緞偨Y束,笑果開始鼓勵演員寫自己的主打秀,嘗試給每個人定 KPI。別人的主打秀如火如荼演的時候,童漠男的主打秀還沒寫出來。

但是疫情期間,演出幾乎停滯,童漠男一個人在北京,就開始寫新東西。那段時間北京有一些練習的機會,寫完了他就一個人去練。

測試場不聲不響地開票,賣完了,演完了,演了整整 54 分鐘,超過了主打秀 35 分鐘的時長要求。那晚給他主持的演員,看完覺得太好了,回去以后反復咀嚼,整夜沒睡。

這個夏日限定專場,最終在深圳、長沙、南京三個城市落地,場場售罄,就連千人劇場都座無虛席。

能“磨”出一套能撐下千人專場的段子,童漠男的 KPI,算是超額完成了。

童漠男是一個極易緊張的人,但這次專場卻極其松弛。這種松弛感,也被他帶到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

消失的“北下關”,一個“觀察者”的從容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男孩”,童漠男一直沒在精英的賽道上待過。

童漠男出生在北京三里屯,家就在大使館旁邊,特別繁華,特別時尚的一個地方。

三年級的時候,家搬到了北下關。北下關那地兒,塵土飛揚,沒什么高大的建筑物,學校也都特別小。

他一下子有了胡思亂想的自由,課堂上,他想象自己是一個超級賽亞人,或是在水底、沙漠、宇宙里執(zhí)行任務的戰(zhàn)士,腦子根本不在課本里。

童漠男身邊的同學,有的是水果攤家的孩子,有的是小賣鋪家的孩子,家里都是做一些小生意的。他們身上充滿煙火氣,和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相比,得以保留了一些天然的東西,也因此活得更松弛。

周圍沒有頭破血流的競爭,童漠男成了暗暗發(fā)力的那一個,于是,就有了看似“從容”的人格設定。

在很長的時間里,童漠男看上去有點蔫。中學的時候話不多,不喜歡出風頭,但他是一個十分敏銳的觀察者,總能低調(diào)地接住別人的話茬、給出精準的洞察,這個時候,同學們就會覺得很“哇塞”——童漠男這人,挺好玩。

童漠男歸結自己對語言有一種“天然的感覺”。

上大學的時候,童漠男選擇了英語專業(yè),在與英語纏斗的過程中,他卻充分感受到了漢語給他帶來的“滿足”。

在美國留學期間,童漠男進入了第二語言所構建的世界里,但他發(fā)現(xiàn),英文再怎么琢磨,都沒有說母語時的“得勁”,腦子里搜羅出來的高級表達,說出來也只是對感受的隔靴搔癢,嘴巴不可能與腦子吻合。

那時候,他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語言好”,“你對詞語微妙的感應,對語句順序調(diào)換所帶來的情緒變化,那種東西我在英文當中我感受不到”。當溝通水平卡在 95%,剩下的 5%無法彌補的時候,童漠男被圈在了表達的局限里。

對于漢語,他有著足夠的甄別能力,層出不窮的諧音梗、縮寫詞、網(wǎng)絡用語,是一個對語言有所追求的人會鄙夷的東西;但對于英語,能快速習得最新的流行熱詞,就會獲得一種漂浮的驕傲。

“英文沒戲了,所以我想回國。”在母語里,童漠男才能找到那種“極致的感覺”。

回國之后,童漠男成了教培行業(yè)的英語老師。但在工作之余,他還是想講脫口秀,這是完全屬于自己的 5 分鐘,沒有教學、育人的實用性目的,麥克風握在手里,表達欲噴涌到嘴邊。

“這個專場,更多是輸出內(nèi)心觀點與價值觀”

童漠男喜歡琢磨語言的妙處,從小就喜歡《我愛我家》,直到現(xiàn)在,童漠男的“下飯劇”還是《我愛我家》??催^幾十遍,劇情早已熟稔于心,但他仍舊從中感受到“說話”的魅力。

“一個語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就會有很好的喜劇效果?!北热?,他講到母親形容自己的外貌“囫圇吞棗”,一個熟悉的詞被置入一個新的語境,喜感一下來了。

如果說語言是基于現(xiàn)實的捕捉,那么童漠男說脫口秀的另一個優(yōu)勢在于,他是一個不抗拒現(xiàn)實的人。

因為“與人為善”的個性,可以讓他安全地潛入各種環(huán)境里做一個觀察者。他盡可能讓更多群體、立場的觀點進入自己的視野。

他對自己說,“要知道自己活著不是一個烏托邦,不是所有人都和你想的是一樣的”。

如果把北下關作為童漠男的人生起點,這和他后來的諸多選擇相似,多少都有點“游離”的意味——在體育大學讀英語,在教培行業(yè)給精英人士上“反焦慮”課程,這些經(jīng)歷,都帶著一絲無可奈何的荒誕。而他本人,從來沒有踏上過一條所謂前途明朗的“專業(yè)賽道”。

用北下關命名的這個個人專場,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與一年之前的童漠男有了巨大的變化。

“我之前的內(nèi)容更偏個人敘事向,比如我做英語老師時的故事,在北體時的故事,帶孩子們出國考試被劫的故事等等,都是趣事偏多?!彼f,“而這個專場更多的是我內(nèi)心觀點和價值觀的輸出?!?/p>

“慫”:一場“人性實驗”

童漠男身上的標簽總是圍繞著一個“慫”字。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童漠男在段子里為自己設立了一個“體校男書生”的文弱形象,討論怯懦的力量。

他屢次講到自己“以弱克強”的經(jīng)歷,例如提前為劫匪預留好現(xiàn)金,致使搶劫現(xiàn)場“井然有序”、讓劫匪措手不及;再比如走路被大娘訓斥“擋道”,他會第一時間內(nèi)向大娘鞠躬道歉,導致對方目瞪口呆,懷疑人生。

聽他的段子,你一定會驚訝于這個身高 1 米 8 的小伙,竟然散發(fā)了一種與高大形象反差鮮明的“老干部”氣質(zhì)——隱忍、退讓、不爭不搶,“自我”被打磨得圓潤光滑。

在過往的媒體采訪里,童漠男數(shù)次說到自己“慫”“膽小”,從小對違背權威就有恐懼,缺乏安全感,總想迎合別人,很少與人起沖突。

單從這些敘事中,你很容易認為童漠男是一個沒有原則的“老好人”,人群中的“軟骨頭”;如果按照李誕的標準,“性格叛逆是脫口秀演員的優(yōu)勢性格特征”,那么,你會以為童漠男和“叛逆”這個優(yōu)勢不太搭邊。

但很快,你又會發(fā)現(xiàn)這個形象背后的欺騙性。

童漠男的思考要深刻得多。他喜歡嚴肅文學,在排練間隙看馮內(nèi)古特的《五號屠場》,但他覺得不值一提;如果隨便拋一個問題給他,他一定會給你辯證的觀點、獨特的觀察;他很少在同齡人的圈子里扎堆,周圍的朋友大多是年長于他、且在不同領域頗有建樹的“過來人”。

他的偶像都是敢于冒犯的脫口秀演員,針砭時弊、一針見血。

他展現(xiàn)出來的“怯懦”,準確地說,是一場基于“人性實驗”的觀察游戲,用他的原話來說,始于“惡趣味的驅動”。所以,“慫”的背后可能恰恰是不為人知的“聰明”。

他只是想看看,人到底是怎么樣的?當大刀抽向流水,前者會有怎樣的反應?

古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他從這句話里看到了人性微妙的面相,“對抗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對抗,讓步有時也會帶來更大的讓步。”

用雞蛋對石頭,不是自不量力,而恰恰可能是一種策略——現(xiàn)代人動輒怒氣沖天、自我膨脹,但在一個讓步面前,一下子,可能就撒氣了。

只是,當下的一代對表面的“強”趨之若鶩,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弱”的威力。而童漠男,正是率先發(fā)掘“弱”的那個人。

這種“反向思維”,幾乎貫穿于童漠男的各種段子,也是他解構社會表象的手段。比如,在《脫口秀大會》第四季上他講,年輕人都想要不婚,那么“拜天地才是最酷最先鋒的事”。

在他看來,當叛逆成為擁有特定所指的符號,它就有了從眾效應——“年輕人都想組一支樂隊,男孩都想去 NBA 打籃球”,那么,想要老老實實當個財會的人反而很叛逆。

對于人性,童漠男有一種執(zhí)著的好奇,像是解謎一樣,他會在那兒反復琢磨。

人為什么會在生理上無意識叛逆?“如果你只剩 5 個小時,必須得睡一會兒,那么十有八九睡不著;但是你在課上,告訴自己可要好好聽講,你可能立馬就睡著了?!?/p>

人的矛盾、虛偽、自我掩飾,都是他想要創(chuàng)作的題材。比如,人們看上去愿意自曝弱點,一會兒是“討好型人格”,一會兒是“社恐”與“完美主義傾向”——“但實際上,我們真的處在一個討好型社會嗎?”

“人性就是覺得大家愿意承認的問題,往往是無足輕重的,這些問題本身帶了一些審美傾向?!毕喾矗瑢τ谡嬲娜诵匀觞c,我們很少有人愿意面對它、承認它?!叭诵允峭ξ⒚畹囊患虑?。對抗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對抗,讓步有時候也會帶來更大的讓步”

但他不會以尖銳的方式直接揭穿“偽善”,而是搭建一個“情景劇”,帶著觀眾走進這個劇場,然后自然而然地從段子里照見自己。

“好笑是脫口秀的最低要求”

童漠男不喜歡長久以來被大眾奉為圭臬的一句話“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他曾經(jīng)在采訪中表示,“脫口秀更像是迎合的藝術”。

到底要冒犯還是要迎合?或許,這個問題本就不應該成為問題。因為沒有人愿意花錢去買一次劈頭蓋臉的咒罵批評,也沒有人想要花時間去聆聽一場毫無營養(yǎng)的“彩虹屁”。

說到底,脫口秀是平衡二者的藝術。

童漠男把這種技能比作是領導最擅長的溝通學問,“光罵人體現(xiàn)不出一個人的溝通能力,領導的強項是,啪一嘴巴,給一顆甜棗,再一嘴巴,再給一顆甜棗”。

而童漠男所要尋找的,就是冒犯與迎合的中間地帶,也是共鳴最多的地帶——“就是你既冒犯了他,又讓他覺得開心”。

想要冒犯一個人太簡單,在對方的痛點上反復摩擦,不需要什么技術?!暗绻亲屓藘?nèi)心認同的冒犯,且愿意給予反饋,這才是好的脫口秀?!?/p>

他的偶像之一、脫口秀界的“泰斗”喬治·卡林,就是一個尖銳的“反文化”偶像,他諷刺的對象,囊括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英雄情結、消費主義、自戀文化、宗教信仰等等,一開口,就像機關槍一樣,掃射到日常編織出的種種謊言,觀眾時而哄堂大笑,時而沉默不語,但無疑,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這種“冒犯”。

如果冒犯無法有效傳遞信息,在情感層面上的一定“迎合”,反而讓觀眾更容易接受。

比如,放低身段,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避免高高在上的說教色彩。

“好笑只是脫口秀的最低要求”,如何把對生活的反思融入段子里,又不至于變成干巴巴的演講,才是一個脫口秀演員需要反復琢磨的技藝。

“因為笑聲的分貝量就那么大,拉開差異的往往是其他地方”,童漠男強調(diào),如果一個段子,觀眾走出劇場就忘了,那絕對不是一個好段子。

童漠男喜歡劇場里觀眾復雜的情緒,笑只是最直觀的情緒,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情緒點,“可能夾雜了欣賞,或是對你的認同,這是其他的藝術形式很難給予的”。

寫段子的時候,童漠男盡量做到心無旁騖,他拒絕那種隔三差五打探同行進度的工作環(huán)境,一群人聚在一起,像是一場考試,焦慮感濃重。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裝忙,成天跟做科學實驗似的。我不知道任何人是什么狀態(tài),我就關注我自己?!?/p>

他也幻想過拿脫口秀大會冠軍之后的樣子,但又覺得那之后,前方可能是一片虛無,“明年的動力在哪里?下一屆還是冠軍嗎?”

比起獎杯,讓童漠男著迷的,是脫口秀作為一個可以伴隨終生的行業(yè),給予一個人無限的可能。

“別看現(xiàn)在不行,5 年不行,10 年不行,但是可能在 10 年以后突然就行了。它是一個長跑,但和運動員不一樣,NBA 運動員 25 歲不行就‘不行’了,你 22 歲進 NBA 都晚了,到了那個年齡階段就不可能行了?!?/p>

脫口秀則像一條河流,可以隨生命永遠地流淌下去,而且可以改道、變向。“喬治·卡林在 25 歲講的脫口秀和他在 65 歲講的脫口秀,完全是兩個人”。

如果脫口秀和演員的人生一起跌宕、變化,這本身,還不夠迷人嗎?

在過去的一年里,童漠男對生活有了不同感受,那是一種穿越了緊張與焦慮的松弛感,很難得。

我們決定將這一段單獨從采訪速記中摘出來,與諸君共饗:

“當我們在比賽的時候,我們感受到忐忑、焦慮,渴望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又害怕得不到,這些感受交織在一起,就已經(jīng)是幸福的,你的人生就很快樂。

這證明你有欲求,你有野心,你有生命力。哪怕沒有得到,你也是幸福的,你仔細去想這個過程很迷人。

尤其是30多歲,我到了中年,越來越感覺到這個東西的迷人。多少中年人連愛好都沒有,就是掙錢。你有愛好,沒有沉浸在日復一日掙錢。

你渴望這些東西嗎?我覺得就是幸福,它讓你牽腸掛肚,它就讓你幸福。”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脫口秀演員童漠男:尋找冒犯與迎合的中間地帶

講脫口秀的幾年里,童漠男似乎總是在反向操作。

文|人間像素 

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童漠男很“穩(wěn)”。

有人評價他,“上臺比賽就像是在演專場,那么猛又那么放松?!?/p>

在過去的一年里,童漠男花了八個月寫出專場《北下關》,整個過程悄無聲息,沒什么人知道他花了多少功夫。

講脫口秀的幾年里,童漠男似乎總是在反向操作。

年輕一代“恐婚恐育”,他在段子里想象如果“孩子生下來就能養(yǎng)你”,大家還會不敢生小孩嗎?當人們常說“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他偏偏提出,“脫口秀更像迎合的藝術”。

就在這個全社會都忙著追捧“強者”的時代,他公然提出“怯懦的力量”,且毫不避諱地表明,自己是一個“懦弱的人”。

在脫口秀舞臺上,童漠男總能帶著大家快速地從事物的正面抵達反面,但又不被反面所框定。看他的段子,你常會有一種大笑之后豁然開朗的感覺,猛地看到自己曾經(jīng)被遮蔽的視點。

去年參加《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童漠男被觀眾稱為“爆梗王”,而此前,他曾蟬聯(lián)笑果文化舉辦的tight 5比賽的冠軍。在業(yè)內(nèi),有人評價他是“脫口秀天才”,并毫不吝惜地贊美——敘事節(jié)奏有著馬三立的影子。

有觀眾評價他,“不是討好人的賤笑,而是旗幟鮮明的幽默”。這也正是童漠男所追求的,笑是一種即興的情緒,但能留在記憶里的,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童漠男像是一個走平衡木的人,冷靜、謹慎,不被事物的任何一邊拉入地心。不僅在不同維度的話題領域里游走,也在嘗試掙脫單一的風格。

即使此前,大眾將他的風格總結為“敘事型脫口秀”,但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個人專場里加入了“議論”的部分——“風格就是一種枷鎖,如果敘事是你的風格,敘事就是你的枷鎖;如果冷面笑匠是你的風格,那冷面笑匠就是你的枷鎖?!?/p>

在風云變幻的脫口秀行業(yè)里,確定的是,童漠男仍在探索變化。

沒按時完成 KPI,卻突然開了專場

“童漠男不是你給他定好一個 KPI(關鍵績效指標),給他壓力,他就能努力朝前走的人?!比ツ辍睹摽谛愦髸返谒募緞偨Y束,笑果開始鼓勵演員寫自己的主打秀,嘗試給每個人定 KPI。別人的主打秀如火如荼演的時候,童漠男的主打秀還沒寫出來。

但是疫情期間,演出幾乎停滯,童漠男一個人在北京,就開始寫新東西。那段時間北京有一些練習的機會,寫完了他就一個人去練。

測試場不聲不響地開票,賣完了,演完了,演了整整 54 分鐘,超過了主打秀 35 分鐘的時長要求。那晚給他主持的演員,看完覺得太好了,回去以后反復咀嚼,整夜沒睡。

這個夏日限定專場,最終在深圳、長沙、南京三個城市落地,場場售罄,就連千人劇場都座無虛席。

能“磨”出一套能撐下千人專場的段子,童漠男的 KPI,算是超額完成了。

童漠男是一個極易緊張的人,但這次專場卻極其松弛。這種松弛感,也被他帶到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

消失的“北下關”,一個“觀察者”的從容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男孩”,童漠男一直沒在精英的賽道上待過。

童漠男出生在北京三里屯,家就在大使館旁邊,特別繁華,特別時尚的一個地方。

三年級的時候,家搬到了北下關。北下關那地兒,塵土飛揚,沒什么高大的建筑物,學校也都特別小。

他一下子有了胡思亂想的自由,課堂上,他想象自己是一個超級賽亞人,或是在水底、沙漠、宇宙里執(zhí)行任務的戰(zhàn)士,腦子根本不在課本里。

童漠男身邊的同學,有的是水果攤家的孩子,有的是小賣鋪家的孩子,家里都是做一些小生意的。他們身上充滿煙火氣,和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相比,得以保留了一些天然的東西,也因此活得更松弛。

周圍沒有頭破血流的競爭,童漠男成了暗暗發(fā)力的那一個,于是,就有了看似“從容”的人格設定。

在很長的時間里,童漠男看上去有點蔫。中學的時候話不多,不喜歡出風頭,但他是一個十分敏銳的觀察者,總能低調(diào)地接住別人的話茬、給出精準的洞察,這個時候,同學們就會覺得很“哇塞”——童漠男這人,挺好玩。

童漠男歸結自己對語言有一種“天然的感覺”。

上大學的時候,童漠男選擇了英語專業(yè),在與英語纏斗的過程中,他卻充分感受到了漢語給他帶來的“滿足”。

在美國留學期間,童漠男進入了第二語言所構建的世界里,但他發(fā)現(xiàn),英文再怎么琢磨,都沒有說母語時的“得勁”,腦子里搜羅出來的高級表達,說出來也只是對感受的隔靴搔癢,嘴巴不可能與腦子吻合。

那時候,他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語言好”,“你對詞語微妙的感應,對語句順序調(diào)換所帶來的情緒變化,那種東西我在英文當中我感受不到”。當溝通水平卡在 95%,剩下的 5%無法彌補的時候,童漠男被圈在了表達的局限里。

對于漢語,他有著足夠的甄別能力,層出不窮的諧音梗、縮寫詞、網(wǎng)絡用語,是一個對語言有所追求的人會鄙夷的東西;但對于英語,能快速習得最新的流行熱詞,就會獲得一種漂浮的驕傲。

“英文沒戲了,所以我想回國。”在母語里,童漠男才能找到那種“極致的感覺”。

回國之后,童漠男成了教培行業(yè)的英語老師。但在工作之余,他還是想講脫口秀,這是完全屬于自己的 5 分鐘,沒有教學、育人的實用性目的,麥克風握在手里,表達欲噴涌到嘴邊。

“這個專場,更多是輸出內(nèi)心觀點與價值觀”

童漠男喜歡琢磨語言的妙處,從小就喜歡《我愛我家》,直到現(xiàn)在,童漠男的“下飯劇”還是《我愛我家》??催^幾十遍,劇情早已熟稔于心,但他仍舊從中感受到“說話”的魅力。

“一個語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就會有很好的喜劇效果?!北热?,他講到母親形容自己的外貌“囫圇吞棗”,一個熟悉的詞被置入一個新的語境,喜感一下來了。

如果說語言是基于現(xiàn)實的捕捉,那么童漠男說脫口秀的另一個優(yōu)勢在于,他是一個不抗拒現(xiàn)實的人。

因為“與人為善”的個性,可以讓他安全地潛入各種環(huán)境里做一個觀察者。他盡可能讓更多群體、立場的觀點進入自己的視野。

他對自己說,“要知道自己活著不是一個烏托邦,不是所有人都和你想的是一樣的”。

如果把北下關作為童漠男的人生起點,這和他后來的諸多選擇相似,多少都有點“游離”的意味——在體育大學讀英語,在教培行業(yè)給精英人士上“反焦慮”課程,這些經(jīng)歷,都帶著一絲無可奈何的荒誕。而他本人,從來沒有踏上過一條所謂前途明朗的“專業(yè)賽道”。

用北下關命名的這個個人專場,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與一年之前的童漠男有了巨大的變化。

“我之前的內(nèi)容更偏個人敘事向,比如我做英語老師時的故事,在北體時的故事,帶孩子們出國考試被劫的故事等等,都是趣事偏多。”他說,“而這個專場更多的是我內(nèi)心觀點和價值觀的輸出。”

“慫”:一場“人性實驗”

童漠男身上的標簽總是圍繞著一個“慫”字。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童漠男在段子里為自己設立了一個“體校男書生”的文弱形象,討論怯懦的力量。

他屢次講到自己“以弱克強”的經(jīng)歷,例如提前為劫匪預留好現(xiàn)金,致使搶劫現(xiàn)場“井然有序”、讓劫匪措手不及;再比如走路被大娘訓斥“擋道”,他會第一時間內(nèi)向大娘鞠躬道歉,導致對方目瞪口呆,懷疑人生。

聽他的段子,你一定會驚訝于這個身高 1 米 8 的小伙,竟然散發(fā)了一種與高大形象反差鮮明的“老干部”氣質(zhì)——隱忍、退讓、不爭不搶,“自我”被打磨得圓潤光滑。

在過往的媒體采訪里,童漠男數(shù)次說到自己“慫”“膽小”,從小對違背權威就有恐懼,缺乏安全感,總想迎合別人,很少與人起沖突。

單從這些敘事中,你很容易認為童漠男是一個沒有原則的“老好人”,人群中的“軟骨頭”;如果按照李誕的標準,“性格叛逆是脫口秀演員的優(yōu)勢性格特征”,那么,你會以為童漠男和“叛逆”這個優(yōu)勢不太搭邊。

但很快,你又會發(fā)現(xiàn)這個形象背后的欺騙性。

童漠男的思考要深刻得多。他喜歡嚴肅文學,在排練間隙看馮內(nèi)古特的《五號屠場》,但他覺得不值一提;如果隨便拋一個問題給他,他一定會給你辯證的觀點、獨特的觀察;他很少在同齡人的圈子里扎堆,周圍的朋友大多是年長于他、且在不同領域頗有建樹的“過來人”。

他的偶像都是敢于冒犯的脫口秀演員,針砭時弊、一針見血。

他展現(xiàn)出來的“怯懦”,準確地說,是一場基于“人性實驗”的觀察游戲,用他的原話來說,始于“惡趣味的驅動”。所以,“慫”的背后可能恰恰是不為人知的“聰明”。

他只是想看看,人到底是怎么樣的?當大刀抽向流水,前者會有怎樣的反應?

古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他從這句話里看到了人性微妙的面相,“對抗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對抗,讓步有時也會帶來更大的讓步?!?/p>

用雞蛋對石頭,不是自不量力,而恰恰可能是一種策略——現(xiàn)代人動輒怒氣沖天、自我膨脹,但在一個讓步面前,一下子,可能就撒氣了。

只是,當下的一代對表面的“強”趨之若鶩,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弱”的威力。而童漠男,正是率先發(fā)掘“弱”的那個人。

這種“反向思維”,幾乎貫穿于童漠男的各種段子,也是他解構社會表象的手段。比如,在《脫口秀大會》第四季上他講,年輕人都想要不婚,那么“拜天地才是最酷最先鋒的事”。

在他看來,當叛逆成為擁有特定所指的符號,它就有了從眾效應——“年輕人都想組一支樂隊,男孩都想去 NBA 打籃球”,那么,想要老老實實當個財會的人反而很叛逆。

對于人性,童漠男有一種執(zhí)著的好奇,像是解謎一樣,他會在那兒反復琢磨。

人為什么會在生理上無意識叛逆?“如果你只剩 5 個小時,必須得睡一會兒,那么十有八九睡不著;但是你在課上,告訴自己可要好好聽講,你可能立馬就睡著了?!?/p>

人的矛盾、虛偽、自我掩飾,都是他想要創(chuàng)作的題材。比如,人們看上去愿意自曝弱點,一會兒是“討好型人格”,一會兒是“社恐”與“完美主義傾向”——“但實際上,我們真的處在一個討好型社會嗎?”

“人性就是覺得大家愿意承認的問題,往往是無足輕重的,這些問題本身帶了一些審美傾向?!毕喾矗瑢τ谡嬲娜诵匀觞c,我們很少有人愿意面對它、承認它?!叭诵允峭ξ⒚畹囊患虑?。對抗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對抗,讓步有時候也會帶來更大的讓步”

但他不會以尖銳的方式直接揭穿“偽善”,而是搭建一個“情景劇”,帶著觀眾走進這個劇場,然后自然而然地從段子里照見自己。

“好笑是脫口秀的最低要求”

童漠男不喜歡長久以來被大眾奉為圭臬的一句話“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他曾經(jīng)在采訪中表示,“脫口秀更像是迎合的藝術”。

到底要冒犯還是要迎合?或許,這個問題本就不應該成為問題。因為沒有人愿意花錢去買一次劈頭蓋臉的咒罵批評,也沒有人想要花時間去聆聽一場毫無營養(yǎng)的“彩虹屁”。

說到底,脫口秀是平衡二者的藝術。

童漠男把這種技能比作是領導最擅長的溝通學問,“光罵人體現(xiàn)不出一個人的溝通能力,領導的強項是,啪一嘴巴,給一顆甜棗,再一嘴巴,再給一顆甜棗”。

而童漠男所要尋找的,就是冒犯與迎合的中間地帶,也是共鳴最多的地帶——“就是你既冒犯了他,又讓他覺得開心”。

想要冒犯一個人太簡單,在對方的痛點上反復摩擦,不需要什么技術。“但如果是讓人內(nèi)心認同的冒犯,且愿意給予反饋,這才是好的脫口秀?!?/p>

他的偶像之一、脫口秀界的“泰斗”喬治·卡林,就是一個尖銳的“反文化”偶像,他諷刺的對象,囊括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英雄情結、消費主義、自戀文化、宗教信仰等等,一開口,就像機關槍一樣,掃射到日常編織出的種種謊言,觀眾時而哄堂大笑,時而沉默不語,但無疑,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這種“冒犯”。

如果冒犯無法有效傳遞信息,在情感層面上的一定“迎合”,反而讓觀眾更容易接受。

比如,放低身段,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避免高高在上的說教色彩。

“好笑只是脫口秀的最低要求”,如何把對生活的反思融入段子里,又不至于變成干巴巴的演講,才是一個脫口秀演員需要反復琢磨的技藝。

“因為笑聲的分貝量就那么大,拉開差異的往往是其他地方”,童漠男強調(diào),如果一個段子,觀眾走出劇場就忘了,那絕對不是一個好段子。

童漠男喜歡劇場里觀眾復雜的情緒,笑只是最直觀的情緒,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情緒點,“可能夾雜了欣賞,或是對你的認同,這是其他的藝術形式很難給予的”。

寫段子的時候,童漠男盡量做到心無旁騖,他拒絕那種隔三差五打探同行進度的工作環(huán)境,一群人聚在一起,像是一場考試,焦慮感濃重。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裝忙,成天跟做科學實驗似的。我不知道任何人是什么狀態(tài),我就關注我自己?!?/p>

他也幻想過拿脫口秀大會冠軍之后的樣子,但又覺得那之后,前方可能是一片虛無,“明年的動力在哪里?下一屆還是冠軍嗎?”

比起獎杯,讓童漠男著迷的,是脫口秀作為一個可以伴隨終生的行業(yè),給予一個人無限的可能。

“別看現(xiàn)在不行,5 年不行,10 年不行,但是可能在 10 年以后突然就行了。它是一個長跑,但和運動員不一樣,NBA 運動員 25 歲不行就‘不行’了,你 22 歲進 NBA 都晚了,到了那個年齡階段就不可能行了?!?/p>

脫口秀則像一條河流,可以隨生命永遠地流淌下去,而且可以改道、變向。“喬治·卡林在 25 歲講的脫口秀和他在 65 歲講的脫口秀,完全是兩個人”。

如果脫口秀和演員的人生一起跌宕、變化,這本身,還不夠迷人嗎?

在過去的一年里,童漠男對生活有了不同感受,那是一種穿越了緊張與焦慮的松弛感,很難得。

我們決定將這一段單獨從采訪速記中摘出來,與諸君共饗:

“當我們在比賽的時候,我們感受到忐忑、焦慮,渴望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又害怕得不到,這些感受交織在一起,就已經(jīng)是幸福的,你的人生就很快樂。

這證明你有欲求,你有野心,你有生命力。哪怕沒有得到,你也是幸福的,你仔細去想這個過程很迷人。

尤其是30多歲,我到了中年,越來越感覺到這個東西的迷人。多少中年人連愛好都沒有,就是掙錢。你有愛好,沒有沉浸在日復一日掙錢。

你渴望這些東西嗎?我覺得就是幸福,它讓你牽腸掛肚,它就讓你幸福?!?/p>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