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ter聊科技
不少賽博朋克風格的電影中,都會有這樣一種設定:
故事發(fā)生在幾十年后的反烏托邦地球,整個世界充斥著黑色、陰暗的基調,人和機器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虛擬和現實彼此交融混雜……隱藏在賽博背景下的,則是對生命、情感、人性等命題的哲思。
科技行業(yè)的企業(yè)家們,對“賽博朋克”的喜愛度似乎遠超普通人群。不少創(chuàng)始人喜歡從賽博朋克電影中汲取靈感,將一些科幻元素融入到公司的方向中,并借此講述讓資本市場理解且堅信的前景與趨勢。
被賽博朋克影響的行業(yè)不在少數,但影響最為直接甚至升格為行業(yè)信仰的,無疑是當前輿論熱議的“仿生機器人”賽道。
01 賽博風格的產品定位
比如日前那場刷屏級的演講中,除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雷軍還夾帶了不少“私貨”,被外界討論最多的莫過于小米的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
正從“雷布斯”進階為“雷斯克”的雷軍,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對賽博朋克的喜愛,在產品命名中采用了“Cyber”的前綴,滿滿的賽博味道。一年前的同一時間,小米還推出了第一代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同樣以“Cyber”為名。
外界之所以將“雷斯克”作為雷軍的新稱謂,和埃隆·馬斯克有著直接關系。后者一樣是賽博朋克的擁躉,曾將特斯拉的電動皮卡冠名為Cyber truck,而且馬斯克也喜歡從賽博朋克電影中找靈感,去年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活動中亮相的Tesla Bot,被馬斯克更名為Optimus,新名字來自《變形金剛》中的主角“擎天柱”。
不單單是命名上的“賽博化”,仿生機器人的產品定位也有著濃郁的賽博風格。譬如小米對CyberOne的介紹:“CyberOne能夠陪你一起開心,也能夠像個老朋友一樣在你失落時給你一個擁抱?!?/p>
為了符合“陪伴”的需求,小米為CyberOne搭載了自研的MiAI環(huán)境語意識別引擎、語音情緒識別引擎等能力,可以實現85種環(huán)境語音識別和6大類45種人類情緒識別。就像許多賽博朋克電影里的場景,機器人有望成為人們的“知心朋友”。
有些遺憾的是,CyberOne的成本高達六七十萬元,并且現階段只是“驗證機”,量產的時間遙遙無期。特斯拉的“擎天柱”還存在于PPT上,就連最初的現場演示都是真人扮演的,以至于在“原型機”上被雷軍搶了先。
一個好消息在于,“仿生機器人”或許還是個概念,但“仿生機器狗”已經是可以買到的產品。小米的CyberDog、騰訊的Jamoca、宇樹科技的Go1……其中不少產品已經可以完成跳躍、奔跑、打滾甚至是踩梅花樁等動作,而且價格已經低至萬元級別,爭相瞄準了消費級市場,普遍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向年輕人“種草”。
“仿生機器人”被詬病的地方也在于此。
不少視頻博主拍攝了大量“遛機器狗”的內容,可謂賺足了眼球,同時也向外界揭示了這樣一幕:哪怕是一些在重要舞臺上跳過舞的機器狗,現實中的應用卻差強人意,不少視頻中的機器狗下樓梯時直接翻滾落地,所能滿足的不過是少數極客追求的新鮮感。
至于賽博味兒的仿生機器人是否有市場?這個問題看起來并不難回答,波士頓動力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02 被“嫌棄”的波士頓動力
無論是仿生機器人還是四足機器狗,誕生于1992年的波士頓動力都是“鼻祖”式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技術上無出其右。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波士頓動力都是名符其實的行業(yè)頂流,哪怕市場營銷主要是在YouTube上分享機器人的視頻,幾乎每次發(fā)布新的動態(tài)都會引起全球性的討論。
偏偏是這樣一家“網紅公司”,卻在七年時間里三次易主。
谷歌在2013年以30億美元的價格將波士頓動力收入囊中,由Android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Andy Rubin領導,并將其劃入到“著眼于未來的研究”的Google X項目下。有了谷歌的背書,波士頓動力的初代Atlas迅速嶄露頭角,而后Wildcat、Spot等一系列仿生機器人面世,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機器人”的認識。
然而到了2017年,谷歌卻宣布將波士頓動力轉手給日本軟銀。雖然外界討論最多的原因是波士頓動力為軍方服務,曾負責谷歌“復制者”項目的喬納森·羅森博格,無意在2015年11月的言論道出了其中的緣由:“作為我們這樣規(guī)模的初創(chuàng)公司,我們不能把30%以上的資源花在需要10年的事情上?!?/p>
可以佐證的是,軟銀接手波士頓動力后加速了商業(yè)化進程,包括研發(fā)商業(yè)化前景明朗的Spot Mini、啟動Spot機器人的租賃服務以及在倉儲物流等場景的發(fā)力。結果并不如想象中的樂觀,Spot機器人的年銷量只有幾百臺的規(guī)模、高昂的價格制約了消費級市場的發(fā)展,最終成了軟銀都想要甩掉的包袱。
按照波士頓動力創(chuàng)始人馬克·雷波特的說法:“沒經歷25年的潛心研究,不足以商業(yè)化”??少Y本市場顯然沒有這樣的耐心。2020年12月份,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出價8億美元獲得波士頓動力約80%的股份,估值在七年時間里縮水三分之二。
彼時還有不少人將原因歸結為軟銀自身的經營危機,并將波士頓動力的出售與軟銀出售阿里、ARM等資產相提并論??稍诓坏桨肽陼r間后,軟銀就斥資28億美元收購了AutoStore 40%的股權。AutoStore是一家主要研發(fā)倉儲機器人的公司,業(yè)務重心是波士頓動力想要突圍的物流倉儲行業(yè)。
在波士頓動力誕生的第三十個年頭,機器人依舊被譽為“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仿生機器人依舊是機器人的金字塔尖,波士頓動力依舊是仿生機器人行業(yè)的“明星企業(yè)”,可為何波士頓動力成了谷歌和軟銀的棄子?
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不只有波士頓動力,一家主動向工業(yè)轉型的機器人企業(yè)尚且失寵,國內那些主打“陪伴”的企業(yè)似乎更應該反思。
03 想象力敗給了商業(yè)化
幾乎在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有“神創(chuàng)造人”的傳說。恰恰是源于人類文明深處的信念,讓我們對“仿生機器人”趨之若鶩。
早在上世紀末的時候,電子寵物就在全世界范圍內風靡,盡管當時的產品只配備了最基礎的機器學習技術,照舊收獲了很多孩子的喜愛。1998年上市的菲比精靈,在全世界賣出了超過4000萬只;索尼在1999年發(fā)售的電子機器寵物AIBO,被許多日本用戶視為朝夕相處的家庭成員。
倘若人形仿生機器人可以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下模擬人類在不同場景下的“感知—認知—決策—執(zhí)行”過程,有可能像電子寵物那樣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同時對應著不可小覷的想象空間。
可現實世界終歸有別于賽博朋克,人們并不缺少情感上的寄托,家人、朋友、寵物乃至虛擬人都能扮演這樣的角色,亟需的是生產力的不足。
即使特斯拉的Optimus非常接近人的形態(tài),但在官方的說法中:“Optimus當下的使命是降低特斯拉汽車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能夠在危險、無聊、重復或者有職業(yè)危害的崗位上取代人力,重心仍在于填補勞動力缺口?!比欢鴻C器替代人的主旨在于效率,一味地讓機器模仿人形工作,或多或少有些跑偏。
沿循這樣的邏輯,雙足或者四足機器人在現階段并不是剛需。民用領域的應用中,“輪式”可以解決99%的問題,在軍用的場景下,履帶也可以解決90%的問題,留給雙足或者四足機器人的,其實是一個長尾市場。
可以參考中兵智能創(chuàng)新研究院工程師閆曈的觀點:“足式機器人在室內或在工業(yè)場景比較適合走臺階。適合工廠巡檢,也適合室外走土坡或碎石路的場景,在上面可以配置攝像頭,能做一些危險品的探測或者排爆等功能,根據任務不同做不同的設置。比如鐵路檢修,可以用機器人在軌道之間來回巡視。”
何況在這些細分場景的應用中,“足式”并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相較于足式機器人復雜的機械結構,“飛行”的無人機無疑是更加成熟、更加低成本的選擇。在“硬件做減法,軟件做加法”的產品研發(fā)理念下,硬件結構過于復雜的仿生機器人絕非主流,乃至可以說是一種超前的產物。
苛刻的應用場景、狹小的市場空間、巨大的研發(fā)投入、高昂的維護成本,仿生機器人的想象空間很大,但商業(yè)前景并不性感。
有理由相信,小米、特斯拉以及廠商的其他玩家,對仿生機器人的應用現狀了然于胸。宇樹科技代表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開始發(fā)力工業(yè)場景,試圖在地形復雜、環(huán)境惡劣等特殊場景中協(xié)助工作人員進行安防巡檢、探測探索、公共救援等工作。而那些功能單一,營銷卻高舉高打的巨頭們,則懷揣著別的心思。
04 汽車和機器人的組合
目前涉足“仿生機器人”的玩家里,汽車廠商或者明確要推出汽車類產品的品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不只是波士頓動力的“新東家”現代汽車,小鵬汽車的生態(tài)企業(yè)小鵬鵬行推出了代號“小白龍”的機器人,百度在6月初發(fā)布了一款“汽車機器人”的概念新車……借用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的說法:“將來智能汽車的廠商都會同時是智能機器人的廠商,智能汽車跟智能機器人將來會是一致的產業(yè),且能產生1+1>2的效應?!?/p>
一種流行的解釋是:仿生機器人和智能汽車的邊界比較模糊,在自動駕駛、動力系統(tǒng)、智能交互等領域可以相互賦能。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方面,仿生機器人一旦量產,將為自動駕駛提供海量的場景數據,而場景識別是L4級以上自動駕駛的剛需。汽車企業(yè)做仿生機器人,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yōu)勢。
或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小鵬鵬行的“小白龍”推出后,雖然現階段的產品主要為小朋友提供趣味性的騎乘體驗,可以看作是小朋友的大號玩具,卻頻頻向外界透露“打造適用于家庭消費場景中的、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智能仿生機器人”的野心。在機器人概念總體大漲的氛圍下,無疑有利于小鵬的融資和市值的拉動。
雷軍與CyberOne的互動,似乎沒能讓小米的股價應勢大漲,可一些機器人概念股、小米概念股的走高卻是不爭的事實。中京電子、文一科技、賽象科技等機器人概念漲停,勝利精密、宇環(huán)數控等小米概念同樣漲勢喜人。
繼互聯(lián)網巨頭下場造車后,仿生機器人正在成為新的話題點,不但可以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進行產品研發(fā),同時也能夠趁機增加品牌的曝光度,以一種低成本的方式制造“熱搜”,借助利好消息持續(xù)刺激股價。
以至于中金公司在雷軍的周年演講后公開表態(tài):手機廠、汽車廠紛紛入駐人形機賽道,印證了人形機賽道具有充足的商業(yè)化價值和發(fā)展?jié)摿Γ壳案鞔髲S發(fā)布的原型機尚處于技術迭代階段,并缺乏成熟的應用場景,行業(yè)發(fā)展階段還相對早期。同時,市場情緒發(fā)酵一段時間,一些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企業(yè)估值面臨回調風險,建議大家從基本面的角度關注優(yōu)質公司的成長。
正如麥肯錫在有關報告中預計的,2030年全球會有15%-30%的崗位會因為機器人的普及而發(fā)生變化。這樣的遠景無疑令人興奮,也是波士頓動力等企業(yè)堅信的未來,可當下市場上的大多數仿生機器人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和想象中的距離,不亞于現實世界和賽博電影的差距。
即便如此,仿生機器人的話題熱度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繼續(xù),因為總有人能夠從新的風口上看到“機會”。
05 寫在最后
仿生機器人現階段最大的“勁敵”,可能是同樣有著賽博朋克色彩的元宇宙。
相較于動輒幾萬元的仿生機器人,人們只需要戴上VR眼鏡就能進入到沉浸感的虛擬世界,和那些飽滿、真實、細膩的虛擬人物進行互動,以滿足閑聊、傾訴、陪伴等當代年輕人需要的精神寄托。
目前一些虛擬偶像正在嘗試褪去 " 偶像身份 ",通過互動和沉浸體驗營造陪伴式的人設,為用戶打通" 輸出情緒 " 的路徑。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出現的全息虛擬女友 Joi,沒準兒會比仿生機器人早先到來。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仿生機器人和虛擬人的賽博式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