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韓紫竹
編輯|武麗娟
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中,“懶宅饞”是一大特征。燥熱的天氣,以鴨脖、鴨翅、鴨腸等為主的鹵味,是休閑夏日的常備食品。擁有一萬多家門店的絕味鴨脖,無疑是休閑鹵味行業(yè)中最為大眾熟知的頭部品牌之一。
近期,絕味食品發(fā)布了2022上半年的業(yè)績預告。公司凈利潤區(qū)間為9000萬元—1.1億元,同比下降78.08%—82.07%。而周黑鴨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在1000萬元—2000萬元之間,同比下降95%。
野馬財經梳理了以往絕味上半年的財報數據,2017年—2021年期間的上半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38億元、3.15億元、3.96億元、2.74億元、5.02億,均高于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的最高值1.1億元。由此看來,絕味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是自其2017年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表現。
而后疫情時代之下,絕味雖然巧妙地運用線上渠道來刺激線下門店消費,但卻“敵不過”原料成本以及銷售費用的上漲。如今,“賣”不動鴨脖的絕味,還能靠副業(yè)
凈利潤下滑8成,利用線上平臺為線下門店“帶貨”
提到絕味,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它家鴨脖,以及隨處可見的紅底配黃字的門店牌匾。除了鴨貨,還有蝦球、雞翅尖等休閑鹵制肉制品以及毛豆、藕片、腐竹等為原料的休閑鹵制素食品。
來源:美團截圖
此次發(fā)布中報業(yè)績預告,公司營收方面呈現了小幅度的增長趨勢。2022年上半年絕味的營業(yè)收入為32億元—34億元,同比上升1.78%—8.14%。不過凈利潤下降近8成,還是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對于業(yè)績下降,絕味表示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公司部分工廠及門店暫停生產、營業(yè),再加上原材料成本上漲、銷售費用的上漲及給予加盟商補貼費用導致利潤同比減少。
“虧損在意料之中”“鴨頭太貴了吃不起了”“業(yè)績太意外了”“這個時候能賺錢的企業(yè)已經是優(yōu)質企業(yè)了”......
后疫情時代之下,各企業(yè)大多都出現業(yè)績不佳的情況,但絕味今年交出了5年來最差成績,還是引發(fā)了市場和股民的高度關注。
來源:東方財富股吧截圖
另外,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絕味也加大了對線上外賣和私域流量的投入。其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期間,絕味線上渠道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0.14%、0.74%以及2.01%,呈逐年上升趨勢。
不過盡管如此,絕味的線上銷售布局和同行業(yè)的周黑鴨、煌上煌相比還是有些遜色。2021年,絕味線上營收為1.32億元,占比僅為2.01%。而同期,周黑鴨和煌上煌的線上銷售占比為32%和21.4%,差了十幾倍。
就拿眼下大熱的抖音直播帶貨布局來說,周黑鴨、煌上煌都是直接采用直播帶貨的方式來刺激線上銷售。據抖查查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周黑鴨抖音賬號累計銷售額為219.59萬元,煌上煌為18.91萬元。但絕味的抖音直播帶貨不同于二者,在其直播間賣的是線下門店通用的電子券,即通過線上第三方帶貨平臺來為自家線下門店“帶貨”。
值得注意的是,在絕味抖音直播間售賣的電子券大多數都是39.9元抵50元、78元抵100元等,大幅度的折扣雖然刺激了線下門店的消費,但也在進一步壓低產品的收益空間。
來源:抖音截圖
積極投資搞“副業(yè)”,仍未“拯救”縮水的市值
實際上,鴨脖賣不動的絕味,早就開始搞起了“副業(yè)”——投資布局。
絕味董事長戴文軍曾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表示,絕味正在通過新項目孵化、投資并購等方式布局“美食生態(tài)圈”。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當年,絕味大約投資了19家企業(yè),涉及餐飲、農業(yè)科技、物流和私募領域等。
業(yè)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絕味要開始謀求多元發(fā)展布局餐飲業(yè)。
其實,早在2014年,絕味便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網聚資本,專注于投資布局,意在連鎖美食生態(tài)圈。截至目前,網聚資本共對外投資了32家企業(yè),包括千味央廚、和府撈面、舞爪食品、幺麻子、美鑫食品等等。絕味則對外投資了28家企業(yè)(已除去8家注銷)。
不過,頻繁的投資動作,也讓絕味和同業(yè)公司相比資金流動性相對較弱。
截至2021年底,絕味的流動資產為22.67億元,占總資產的30.63%,遠低于行業(yè)均值62.12%。而同期,公司的非流動資產為51.34億元,占總資產份額較大為69.37%,其中有21.2億元為長期股權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從數據上來看,絕味的投資收益也不如前幾年。2021年,投資收益為 2.23億元,占利潤總額的17.19%。而2018年上半年,其投資收益為4.69億元,大于同期3.15億元的凈利潤。
對此,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投資收益只是賬面上進行了價值重置,因為所有投資標的都沒有上市、也沒有轉讓,因此投資收益并沒有真實實現,但是隨著目前二級市場對相關項目估值的降低,這部分投資價值重置也會受到影響。
除了積極布局對外投資之外,絕味還把目光放到了海外以及港澳地區(qū)。截至2021年底絕味在新加坡、香港、澳門市場的營業(yè)收入為1.14億元,毛利率為55.36%,是所有絕味地區(qū)門店中毛利率最高的。
另外,絕味的門店擴張也很迅速。其門店采用“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快速擴張。截至2021年底,“絕味”門店覆蓋了全中國 31個省級行政區(qū)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其中中國大陸地區(qū)門店總數為13714 家(不含港澳臺及海外市場),全年凈增長達1315家。
但絕味大部分的擴張是靠加盟,截至2021年6月末,其直營門店為181家,占總門店的比例僅為1.38%,加盟店占據了半壁江山。
不過,盡管絕味投資觸角延伸,加盟店擴張迅速,也沒能“拯救”開始縮水的市值。絕味2017年上市時的股價為15.01元/股,巔峰時是去年2月,達到102.27元/股,當時市值超600億元。而截至8月5日收盤,絕味的股價為53.11元/股,市值為326.42億元,相比巔峰時期減少了一半左右。
來源:雪球截圖
去年短期借款增加近5倍,但仍被評級機構看好
雖然絕味此次的半年報成績單不盡如人意,但從評級機構的評價來看,公司下季度業(yè)績仍有一定增長空間。
半年預告“成績單”發(fā)布后,安信證券率先發(fā)布研究報告。該機構以上半年盈利承壓,但因加盟門店生存質量有保證,靜待下半年業(yè)績?yōu)橛?,給予絕味“買入”評級。而信達證券也以企業(yè)提價緩解成本壓力為由,對其持續(xù)看好,給予“買入”評級。
光大證券、國盛證券、中泰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等多家評級機構均對絕味業(yè)績“有所期待”給予“買入”評級。而中銀證券在8月4日,以休閑鹵制品零售口徑龍頭企業(yè)集中度較低,市占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為由,給予絕味“增持”評級。
來源:評級截圖
對于評級機構的看好,沈萌表示,無論經濟下行或成本上漲,還是需求收縮等任何不利市場的因素是否存在,國內券商很少給予負面判斷,從本質上講券商和企業(yè)是利益共同體。
并且,絕味也面臨了一定的償債壓力,尤其是短期借款。
截至2021年底,絕味負債總額為16.8億元,但其現金等價物為10.64億元,不足以覆蓋。
而公司流動負債為14.5億,也比公司手持現金流的10.64億元,多了3.8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2.03億元,相比2020年的0.35億元,同比增加480%。同期絕味的資產負債率為22.76%,上年同期為15.74%,增長了7.02個百分點。
另外,據2022年一季報數據顯示,絕味籌資現金流為負696.25萬,主要原因就是短期借款的增加。
由此看來,評級機構的評價或許只能作為一個參考,至于絕味下一季度能否對沖銷售成本、原材料上漲等不利因素帶來的業(yè)績下降,還需拭目以待。你最喜歡絕味的哪款食品?對其業(yè)績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