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3萬塊就敢拍,一年發(fā)行電影比印度都多,這個非洲窮國有多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3萬塊就敢拍,一年發(fā)行電影比印度都多,這個非洲窮國有多猛?

窮,但對理想的追求別無二致。

文|正解局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電影發(fā)行數(shù)量最多,答案或許讓你意外,既不是美國,也不是印度和中國,而是:

非洲的尼日利亞。

2019年,尼日利亞發(fā)行了2599部電影,排名第二的印度有2446部,其余的國家都沒有超過1000部。

在尼日利亞,平均每周就有30部新電影問世。

這些電影的成本也普遍不高,基本在1-3萬美元左右。

成本低,賺得并不少。

這些電影基本不存在虧本的問題,每部賺個數(shù)萬美元不在話下。

尼日利亞的電影為何如此“輝煌”,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全世界喜歡看電影的人,肯定都知道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寶萊塢。

可在非洲黑兄弟心里,只認“瑙萊塢”。

所謂“瑙萊塢”,也稱“尼萊塢”(Nollywood),都是尼日利亞電影的“昵稱”。

地處西非的尼日利亞,人口超2億,2020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4578億美元,這兩項都名列非洲第一,同時還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chǎn)與出口國。

相比電影,尼日利亞真正聞名于世的是郵件和電信詐騙的發(fā)源地。

著名的“尼日利亞王子”郵件橫跨信紙和電子郵件兩個時代,套路基本都是:

“你好,我是尼日利亞王子,現(xiàn)在遭人陷害,特此想借用你的賬戶轉(zhuǎn)移家族財產(chǎn),事成之后將支付你10%作為酬謝?!?/p>

著名的“尼日利亞王子”詐騙郵件

如此毫無創(chuàng)意的套路,卻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被演繹成無數(shù)版本,風行幾十年,但萬變不離其宗。

尼日利亞曾經(jīng)是英國的殖民地,看到的也基本都是英國電影。

1960年,尼日利亞獨立后完全放開了電影產(chǎn)業(yè),全世界各地的電影涌入,讓尼日利亞人大開眼界。

應該說,早期的尼日利亞電影還是很有特色的。

塞內(nèi)加爾導演森貝在1963年拍攝的《馬車夫》,被公認為撒哈拉以南地區(qū)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只有20分鐘的電影,片中的馬車夫猶如城市的漫游者,透過他的視角,呈現(xiàn)出后殖民時期非洲底層人民的生活現(xiàn)實。

森貝的長篇電影《黑女孩》,則講述了一個法國家庭虐待非洲姑娘的故事,創(chuàng)作上已經(jīng)明顯帶有表達反抗殖民、爭取人身自由等政治主題。

《黑女孩》劇照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尼日利亞發(fā)現(xiàn)和開采了大量石油,生活富裕起來的人民對電影有了更多的需求。

只是,受限于文化水平,尼日利亞本國的電影始終不溫不火,老百姓普遍覺得還是歐美電影看著更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中國香港武俠片在尼日利亞也十分火爆,人人都知道中國有個李小龍。

可看了那么多的歐美電影,尼日利亞人和其他非洲人一樣,越看越生氣。

因為這些電影里的黑人,要么是兇惡的反派,要么是唯唯諾諾的仆人,讓人看著就很不爽。

不爽也沒辦法,因為尼日利亞那時的民族電影還在追尋西方的價值觀,壓根還沒考慮到本國同胞的喜好。

尼日利亞人只好一邊看,一邊生著悶氣。

誰知,隨著攝影科技的發(fā)展,家用攝影機的出現(xiàn),讓不缺創(chuàng)意的尼日利亞人眼前一亮。

而開啟“瑙萊塢”時代的居然是個錄像片“倒爺”。

上世紀90年代是錄像機的黃金時代,各種電影翻錄的錄像片在民間悄悄流傳。

那時的中國,由于電影院無片可放,紛紛轉(zhuǎn)租給了錄像廳。

煙霧繚繞的錄像廳完成了很多人“愛的啟蒙”

夜深人靜時,看膩了打打殺殺的錄像片后,錄像廳老板會悄悄拿出一盤“愛的啟蒙”片,作為觀眾的福利。

黑壓壓的錄像廳里,充斥著令人上頭的荷爾蒙氣味。

尼日利亞也不例外,世界各地的錄像帶通過各種渠道流入這里,目不暇接。

可再精彩的電影也會看膩,尼日利亞人民都期待著有部講述自己身邊故事的電影。

有需求就有供給。

1992年,尼日利亞倒爺肯尼斯·納布靠販賣錄像帶賺了點錢,也從中感受到同胞們的呼聲。

于是,他用自己賺到的1萬多美元,外加一部家用攝像機,拍攝了一部名為《奴役生活》的電影。

劇情講述一個男人著迷于魔教,竟然要犧牲自己的妻子來換取財富的故事,妥妥一部三級片的標準。

土是土了點,可架不住電影用的是本國語言,甚至演員還是身邊熟悉的人,該片當即就在尼日利亞狂銷了100萬盒錄像帶,“導演”肯尼斯·納布名利雙收。

受到這部影片的鼓舞,許多嗅到“錢味”的尼日利亞人紛紛投身新興的電影事業(yè)。

只是拍出的幾乎都是窮人離奇變富、花心丈夫發(fā)現(xiàn)自己陽具萎縮、情敵變瞎發(fā)瘋甚至當街裸奔狂叫等“慘不忍睹”的故事。

制作粗糙、劇情離奇的土味電影是“瑙萊塢”電影的主流

這些“土味電影”基本都不進電影院(也沒法進),拍攝完就制作成錄像帶或者DVD,要么在一些簡陋的錄像廳放映,要么以每張2美元的價格在市場銷售。

由于內(nèi)容接地氣,價格又親民,幾乎每部電影都能銷售超過數(shù)萬部,制作人也賺得盆滿缽滿。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劇情是離奇了點,三觀卻很正,最終必定是施魔法者受懲罰,行善者終得好報。

“瑙萊塢”電影的火爆,很大程度是因為尼日利亞種族林立、語言眾多、人口受教育程度相當?shù)?,而這在非洲是個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

許多電影院放的歐美和亞洲文藝片或劇情稍微復雜點的電影,由于翻譯和理解問題,大多數(shù)非洲人是一臉懵逼地進來,再一臉懵逼地出去。

這些完全本土化的電影就不一樣了,語言首先沒問題,加上劇情通俗易懂,情節(jié)刺激,當?shù)厝丝赐旰髠€個激動得不行。

受到語言和文化水平的影響,非洲人民更偏愛“瑙萊塢”電影

這也逐漸形成了“瑙萊塢”電影的特色:拍攝成本低,風格古怪,內(nèi)容膚淺。

換來的卻是產(chǎn)量多,受眾廣,觀眾好評多。

甚至受到尼日利亞影響,烏干達的非洲同胞也炮制出一個“瓦卡萊塢”。

規(guī)模自然要比“瑙萊塢”小得多,基本都是在貧民窟拍攝,成本能上萬美元都得算“大制作”。

因為“瑙萊塢”比較有名氣,因此不管是尼日利亞,還是烏干達,再或者是其他非洲國家的電影,都被統(tǒng)一稱為“瑙萊塢電影”。

這些非洲電影基本都是自產(chǎn)自銷,風靡整個非洲大陸,偶爾也有少量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也能出口到歐美等國,純屬圖個樂。

Netflix曾發(fā)行過數(shù)部“瑙萊塢”電影

可別小看尼日利亞的“瑙萊塢”,這個產(chǎn)業(yè)不僅拍片量驚人,還是國家重要的文化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產(chǎn)業(yè)規(guī)模超30億美元,順便還解決一百多萬人的就業(yè)問題。

拍電影是個投資巨大的產(chǎn)業(yè),可這不代表說沒錢就不能拍電影。

雖說沒有專業(yè)的電影棚,更甭提啥專業(yè)的拍攝設備,但難不倒腦洞大開的非洲電影人。

好在非洲同胞對畫質(zhì)要求不高,一臺二手的攝像機或者有攝影功能的照相機足矣。

沒有場地,貧民窟、大街、停車場、廢棄廠房都可以拍。

沒錢買合適的道具,那就因陋就簡。

拍槍戰(zhàn)片,玩具槍現(xiàn)成的,不行還有PVC塑料管組裝的RPG。

木頭削尖涂上顏色,就是子彈。

中彈后的“血包”,直接拿免費套套裝上紅色顏料;演員中刀,就拿一塊鐵片焊上刀柄,然后穿戴在身上,效果也“棒棒的”。

演員服裝只能是自己有啥穿啥,不挑。

化妝嘛,買不起昂貴的化妝顏料,就拿水筆隨便涂,畫畫功夫可是非洲電影人的拿手活。

難得有些大場面需要汽車,甚至直升機,除了廢舊汽車可以湊合,就拿木頭加紙板“造”一架出來,反正不用飛,有個意思就成。

借助視覺特效,也不是不可以。

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非洲電影人也用上了綠布,特效做出來還真不輸給國內(nèi)某些“五毛特效”。

 

在這里,導演就是制作人,還身兼技術難度最高的剪輯師。

所以,他們最擔心的是,非洲很多地方缺電,電影拍好剪輯時遇到臨時停電,那就全抓瞎了。

導演最擔心的就是剪輯時突然停電

有人肯定要問,演員呢?

這就更不成問題了,非洲多的就是人,更何況是找他們拍電影。

這里沒啥“潛規(guī)則”,導演覺得你合適,你就來。

反正也沒啥劇本,就是導演胡編一個故事,臺詞基本靠演員臨場發(fā)揮。

片酬要么免費,要么看最終賣的“票房”,導演心情好點就分演員一些。

你要熱愛藝術,想當主角也沒問題。

捐一臺拍攝設備或者大件的道具,直接給現(xiàn)金那最好了。

這樣算下來,一部片子的成本不會超過200美元。

片子肯定是粗糙的,但非洲人民愛看。

電影拍好后,導演還得負責銷售,得和劇組的小伙伴們到處兜售。

條件是艱苦了點,可一幫沉浸在電影藝術里的非洲老哥還是整天樂呵呵的,畢竟這是搞藝術,身份不一般。

苦惱也是有的,“瑙萊塢”最痛恨盜版商。

因為這些人盜版自己的作品后,售價不到1美元,賺的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和光鮮亮麗的世界同行相比,“野蠻生長”的“瑙萊塢”作品無疑是粗糙的,上不得臺面。

但是,在這片野性十足又生機勃勃的非洲大地上,同樣不缺熱愛電影藝術的人們,他們同樣有人類共有的情感和表達欲望。

對比這些充滿創(chuàng)意,不為艱苦條件所限的非洲電影人,不知會不會讓某些動不動就叫苦叫累的流量明星,以及摳圖演員們感到汗顏。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3萬塊就敢拍,一年發(fā)行電影比印度都多,這個非洲窮國有多猛?

窮,但對理想的追求別無二致。

文|正解局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電影發(fā)行數(shù)量最多,答案或許讓你意外,既不是美國,也不是印度和中國,而是:

非洲的尼日利亞。

2019年,尼日利亞發(fā)行了2599部電影,排名第二的印度有2446部,其余的國家都沒有超過1000部。

在尼日利亞,平均每周就有30部新電影問世。

這些電影的成本也普遍不高,基本在1-3萬美元左右。

成本低,賺得并不少。

這些電影基本不存在虧本的問題,每部賺個數(shù)萬美元不在話下。

尼日利亞的電影為何如此“輝煌”,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全世界喜歡看電影的人,肯定都知道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寶萊塢。

可在非洲黑兄弟心里,只認“瑙萊塢”。

所謂“瑙萊塢”,也稱“尼萊塢”(Nollywood),都是尼日利亞電影的“昵稱”。

地處西非的尼日利亞,人口超2億,2020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4578億美元,這兩項都名列非洲第一,同時還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chǎn)與出口國。

相比電影,尼日利亞真正聞名于世的是郵件和電信詐騙的發(fā)源地。

著名的“尼日利亞王子”郵件橫跨信紙和電子郵件兩個時代,套路基本都是:

“你好,我是尼日利亞王子,現(xiàn)在遭人陷害,特此想借用你的賬戶轉(zhuǎn)移家族財產(chǎn),事成之后將支付你10%作為酬謝?!?/p>

著名的“尼日利亞王子”詐騙郵件

如此毫無創(chuàng)意的套路,卻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被演繹成無數(shù)版本,風行幾十年,但萬變不離其宗。

尼日利亞曾經(jīng)是英國的殖民地,看到的也基本都是英國電影。

1960年,尼日利亞獨立后完全放開了電影產(chǎn)業(yè),全世界各地的電影涌入,讓尼日利亞人大開眼界。

應該說,早期的尼日利亞電影還是很有特色的。

塞內(nèi)加爾導演森貝在1963年拍攝的《馬車夫》,被公認為撒哈拉以南地區(qū)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只有20分鐘的電影,片中的馬車夫猶如城市的漫游者,透過他的視角,呈現(xiàn)出后殖民時期非洲底層人民的生活現(xiàn)實。

森貝的長篇電影《黑女孩》,則講述了一個法國家庭虐待非洲姑娘的故事,創(chuàng)作上已經(jīng)明顯帶有表達反抗殖民、爭取人身自由等政治主題。

《黑女孩》劇照

上世紀70年代,隨著尼日利亞發(fā)現(xiàn)和開采了大量石油,生活富裕起來的人民對電影有了更多的需求。

只是,受限于文化水平,尼日利亞本國的電影始終不溫不火,老百姓普遍覺得還是歐美電影看著更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中國香港武俠片在尼日利亞也十分火爆,人人都知道中國有個李小龍。

可看了那么多的歐美電影,尼日利亞人和其他非洲人一樣,越看越生氣。

因為這些電影里的黑人,要么是兇惡的反派,要么是唯唯諾諾的仆人,讓人看著就很不爽。

不爽也沒辦法,因為尼日利亞那時的民族電影還在追尋西方的價值觀,壓根還沒考慮到本國同胞的喜好。

尼日利亞人只好一邊看,一邊生著悶氣。

誰知,隨著攝影科技的發(fā)展,家用攝影機的出現(xiàn),讓不缺創(chuàng)意的尼日利亞人眼前一亮。

而開啟“瑙萊塢”時代的居然是個錄像片“倒爺”。

上世紀90年代是錄像機的黃金時代,各種電影翻錄的錄像片在民間悄悄流傳。

那時的中國,由于電影院無片可放,紛紛轉(zhuǎn)租給了錄像廳。

煙霧繚繞的錄像廳完成了很多人“愛的啟蒙”

夜深人靜時,看膩了打打殺殺的錄像片后,錄像廳老板會悄悄拿出一盤“愛的啟蒙”片,作為觀眾的福利。

黑壓壓的錄像廳里,充斥著令人上頭的荷爾蒙氣味。

尼日利亞也不例外,世界各地的錄像帶通過各種渠道流入這里,目不暇接。

可再精彩的電影也會看膩,尼日利亞人民都期待著有部講述自己身邊故事的電影。

有需求就有供給。

1992年,尼日利亞倒爺肯尼斯·納布靠販賣錄像帶賺了點錢,也從中感受到同胞們的呼聲。

于是,他用自己賺到的1萬多美元,外加一部家用攝像機,拍攝了一部名為《奴役生活》的電影。

劇情講述一個男人著迷于魔教,竟然要犧牲自己的妻子來換取財富的故事,妥妥一部三級片的標準。

土是土了點,可架不住電影用的是本國語言,甚至演員還是身邊熟悉的人,該片當即就在尼日利亞狂銷了100萬盒錄像帶,“導演”肯尼斯·納布名利雙收。

受到這部影片的鼓舞,許多嗅到“錢味”的尼日利亞人紛紛投身新興的電影事業(yè)。

只是拍出的幾乎都是窮人離奇變富、花心丈夫發(fā)現(xiàn)自己陽具萎縮、情敵變瞎發(fā)瘋甚至當街裸奔狂叫等“慘不忍睹”的故事。

制作粗糙、劇情離奇的土味電影是“瑙萊塢”電影的主流

這些“土味電影”基本都不進電影院(也沒法進),拍攝完就制作成錄像帶或者DVD,要么在一些簡陋的錄像廳放映,要么以每張2美元的價格在市場銷售。

由于內(nèi)容接地氣,價格又親民,幾乎每部電影都能銷售超過數(shù)萬部,制作人也賺得盆滿缽滿。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劇情是離奇了點,三觀卻很正,最終必定是施魔法者受懲罰,行善者終得好報。

“瑙萊塢”電影的火爆,很大程度是因為尼日利亞種族林立、語言眾多、人口受教育程度相當?shù)停@在非洲是個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

許多電影院放的歐美和亞洲文藝片或劇情稍微復雜點的電影,由于翻譯和理解問題,大多數(shù)非洲人是一臉懵逼地進來,再一臉懵逼地出去。

這些完全本土化的電影就不一樣了,語言首先沒問題,加上劇情通俗易懂,情節(jié)刺激,當?shù)厝丝赐旰髠€個激動得不行。

受到語言和文化水平的影響,非洲人民更偏愛“瑙萊塢”電影

這也逐漸形成了“瑙萊塢”電影的特色:拍攝成本低,風格古怪,內(nèi)容膚淺。

換來的卻是產(chǎn)量多,受眾廣,觀眾好評多。

甚至受到尼日利亞影響,烏干達的非洲同胞也炮制出一個“瓦卡萊塢”。

規(guī)模自然要比“瑙萊塢”小得多,基本都是在貧民窟拍攝,成本能上萬美元都得算“大制作”。

因為“瑙萊塢”比較有名氣,因此不管是尼日利亞,還是烏干達,再或者是其他非洲國家的電影,都被統(tǒng)一稱為“瑙萊塢電影”。

這些非洲電影基本都是自產(chǎn)自銷,風靡整個非洲大陸,偶爾也有少量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也能出口到歐美等國,純屬圖個樂。

Netflix曾發(fā)行過數(shù)部“瑙萊塢”電影

可別小看尼日利亞的“瑙萊塢”,這個產(chǎn)業(yè)不僅拍片量驚人,還是國家重要的文化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產(chǎn)業(yè)規(guī)模超30億美元,順便還解決一百多萬人的就業(yè)問題。

拍電影是個投資巨大的產(chǎn)業(yè),可這不代表說沒錢就不能拍電影。

雖說沒有專業(yè)的電影棚,更甭提啥專業(yè)的拍攝設備,但難不倒腦洞大開的非洲電影人。

好在非洲同胞對畫質(zhì)要求不高,一臺二手的攝像機或者有攝影功能的照相機足矣。

沒有場地,貧民窟、大街、停車場、廢棄廠房都可以拍。

沒錢買合適的道具,那就因陋就簡。

拍槍戰(zhàn)片,玩具槍現(xiàn)成的,不行還有PVC塑料管組裝的RPG。

木頭削尖涂上顏色,就是子彈。

中彈后的“血包”,直接拿免費套套裝上紅色顏料;演員中刀,就拿一塊鐵片焊上刀柄,然后穿戴在身上,效果也“棒棒的”。

演員服裝只能是自己有啥穿啥,不挑。

化妝嘛,買不起昂貴的化妝顏料,就拿水筆隨便涂,畫畫功夫可是非洲電影人的拿手活。

難得有些大場面需要汽車,甚至直升機,除了廢舊汽車可以湊合,就拿木頭加紙板“造”一架出來,反正不用飛,有個意思就成。

借助視覺特效,也不是不可以。

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非洲電影人也用上了綠布,特效做出來還真不輸給國內(nèi)某些“五毛特效”。

 

在這里,導演就是制作人,還身兼技術難度最高的剪輯師。

所以,他們最擔心的是,非洲很多地方缺電,電影拍好剪輯時遇到臨時停電,那就全抓瞎了。

導演最擔心的就是剪輯時突然停電

有人肯定要問,演員呢?

這就更不成問題了,非洲多的就是人,更何況是找他們拍電影。

這里沒啥“潛規(guī)則”,導演覺得你合適,你就來。

反正也沒啥劇本,就是導演胡編一個故事,臺詞基本靠演員臨場發(fā)揮。

片酬要么免費,要么看最終賣的“票房”,導演心情好點就分演員一些。

你要熱愛藝術,想當主角也沒問題。

捐一臺拍攝設備或者大件的道具,直接給現(xiàn)金那最好了。

這樣算下來,一部片子的成本不會超過200美元。

片子肯定是粗糙的,但非洲人民愛看。

電影拍好后,導演還得負責銷售,得和劇組的小伙伴們到處兜售。

條件是艱苦了點,可一幫沉浸在電影藝術里的非洲老哥還是整天樂呵呵的,畢竟這是搞藝術,身份不一般。

苦惱也是有的,“瑙萊塢”最痛恨盜版商。

因為這些人盜版自己的作品后,售價不到1美元,賺的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錢。

和光鮮亮麗的世界同行相比,“野蠻生長”的“瑙萊塢”作品無疑是粗糙的,上不得臺面。

但是,在這片野性十足又生機勃勃的非洲大地上,同樣不缺熱愛電影藝術的人們,他們同樣有人類共有的情感和表達欲望。

對比這些充滿創(chuàng)意,不為艱苦條件所限的非洲電影人,不知會不會讓某些動不動就叫苦叫累的流量明星,以及摳圖演員們感到汗顏。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