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華為抄小米作業(yè),曾經看不上的錢,也要賺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華為抄小米作業(yè),曾經看不上的錢,也要賺了

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也有了開機廣告,用鴻蒙系統的網約車平臺剛推出,用戶就吐槽系統廣告太多,華為竟然這么在意互聯網業(yè)務收入了。

文|無冕財經 施燕芬

編輯|陳澗

濃眉大眼的華為,渴望流量轉化。

7月27日,華為發(fā)布第三代鴻蒙操作系統,并內置打車服務Petal出行,切入網約車市場。

與滴滴、T3出行等不同,Petal出行對標高德打車,屬于聚合性平臺,只需向網約車公司派單,投入不大。更重要的是,可以轉化鴻蒙的用戶流量,據“未來汽車日報”,聚合性平臺傭金能達到流水的8%-20%,簡直是“躺賺”。

不過,在當天發(fā)布會上的直播評論中,已有不少華為用戶反饋鴻蒙系統內廣告增多,十分困擾。

要知道,2019年鴻蒙系統剛面世,搭載鴻蒙的榮耀智慧屏以無開機廣告為賣點,與小米電視等競爭。兩年后,華為智慧屏出新,在電商銷售指南上指出,產品含有開機廣告。

去年6月,華為鴻蒙系統用于手機上,盡管沒有作出任何克制內嵌廣告的承諾,但短短一年,華為給鴻蒙安排的變現渠道愈發(fā)密集。

從什么時候起,華為也開始掙這些“小錢”了?

搶奪互聯網業(yè)務收入

雷軍曾說,小米的玩法從來就不是賣手機。

小米以互聯網手機姿態(tài)進入手機圈,不僅指手機使用場景、銷售渠道,更指在產品追求極致享價比,通過互聯網服務等軟性收入,來彌補硬件收入的缺少。

小米的性價比手機,一舉拿下華為一年1/3的銷量,后逐漸占據國內手機市場最大份額。

如今,小米正在放棄老路。

小米互聯網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從2020年的9.7%降至8.6%。今年一季度,小米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8.2%,主要依靠海外互聯網收入71.1%增長拉動。

手機廠商的互聯網業(yè)務主要指應用分發(fā)、軟件預裝等廣告。高端機型的商務人群定位,往往不好做廣告。華為曾表示,保時捷版手機沒有廣告。

曾經幾度想要放棄互聯網業(yè)務收入的華為,正走上小米的老路。

華為在運營商手機階段掙扎著做自身品牌時,看上了周鴻祎打出的“360不做手機,為手機廠商提供服務”的旗幟。

華為與360合作,在華為手機裝上360的手機系統,等同于放棄互聯網收入。而且這款手機定價比當時的小米還少500元,對于華為,不僅賺不到錢,甚至可能虧損。這門合作最終告吹。

第二次是華為出售榮耀。

據財新網,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華為一度考慮將Mate和P系列以外的其他產品注入新榮耀,包括相應的互聯網收入。

互聯網業(yè)務利潤高,且不設限,因此,這筆交易可能會高達約400億美元(約2600億元)。但最終,華為只售出榮耀,盡管具體的交易金額不得而知,但接近華為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榮耀業(yè)務估值只有幾百億。

放棄2000億的交易,華為還能掙回來嗎?

華為海外手機市場走不通,國內市場已經淪為“其他”。Omdia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60萬臺,同比下降61.9%,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十。

在全球手機市場整體進入存量競爭情況下,手機廠商對積累上億規(guī)模的裝機量動手,加碼互聯網業(yè)務。蘋果表示會擴大其App Store的抽成范圍。

而在安卓應用商城上架App并不需要抽傭金,而是以銷售手機中的應用預裝位和應用商店中的推薦位,換取應用者的收入分成。

因此,華為在手機內增加位置賣App的廣告。

有數碼博主以華為P50為例進行測評,廣告位置包括主桌面的熱門推薦、負一屏的服務中心、智慧助手等,連文件管理都有廣告,光是設置了關閉個性化廣告的選項,就多達16處。

去年初,華為宣布暫停與騰訊游戲的合作,騰訊游戲從華為應用商店下架。原因在于,騰訊正勸說國內手機廠商從50%抽成降低至30%。華為絕不松口,甚至不惜一紙通告踢爆矛盾。

此時的華為剛自信滿滿放棄出售千億互聯網業(yè)務,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視這筆收入。但最終是哪方的妥協,就不得而知,以華為強硬的姿態(tài)看來,似乎騰訊妥協的可能性更大。

能賺多少?

華為沒具體公布互聯網業(yè)務的收入情況。

目前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設備數超過2.2億,相當于小米系統MIUI在2018年的月活數。2018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160億元,其中廣告收入為101億。

由于當下廣告行業(yè)下行,保守點的話,可以小米2021年的收入來估算。去年,小米互聯網收入為282億,其中廣告收入占181億,小米系統MIUI月活為5.3億。在不計算規(guī)模效應情況下,華為能達到約75億的廣告收入。

華為和榮耀的廣告業(yè)務合作伙伴智度股份,曾在2021年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及,小米2020年廣告業(yè)務收入為127億元,合理預測,華為手機加榮耀手機的廣告收入預計可達200億元以上,正常預估公司與華為合作的收入能占到其相當大的比例。

但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2021年財報顯示,9月至12月,智度股份來源于華為廣告收入只有2.46億。若智度股份代理全年,也拿不到10億的廣告收入。而2021年智度股份營收56.82億,與華為的合作占其收入相當小的一部分。

而華為2021年剔除出售榮耀等資產的收益入賬,去年華為凈利潤實則同比2020年下滑近13%,營收大幅下滑,回到四年前水平。

如此,即使增加廣告位,華為也賺不了什么錢。事實上,連小米賺的錢都少了,小米每用戶平均互聯網收入從2019年的63.9元、2020年60.1元,下滑到2021年的55元。

華為正在參考小米除廣告外的互聯網收入。

小米曾開發(fā)過電商、短視頻等互聯網應用,其中精品電商平臺小米有品最為成功。有品并非依賴于MIUI系統,2019年上半年,有品的GMV(商品成交總額)達到38億元,其中超過65%為非小米用戶貢獻。

經過一年,華為鴻蒙基本上已經安裝到現有華為用戶的手機上,手機出貨量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其他手機系統暫時沒有搭載鴻蒙的興趣,新用戶增量顯然不太可觀。

眼下,華為與騰訊幾乎同時入局做網約車聚合性平臺。微信已坐擁10億用戶,僅2.2億搭載量的鴻蒙,已經輸了一大截。因此,盡管當前看Petal出行只服務于鴻蒙,華為的目標一定也是“出圈”。

Petal出行并非是華為首次涉及互聯網應用。華為曾對外發(fā)布視頻平臺百花號,小米也曾推出短視頻平臺朕驚視頻,而連互聯網出身的雷軍都失敗了。

華為有多大勝算?

還有錢花嗎?

華為正在擴大融資力度。

8月1日,華為公告擬發(fā)行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發(fā)行總金額為30億元,期限120天。此次發(fā)債是為支撐各項業(yè)務發(fā)展和關鍵戰(zhàn)略落地,本期債券募資將用于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今年華為發(fā)債頻率加快。這已是華為今年以來的第7次發(fā)債,也是華為成立以來的第16次境內發(fā)債融資,華為今年以來對合計募資總額已達240億元,比往年多出兩倍。

不過,華為并不缺錢。

2021年財報顯示,華為經營現金流增長69.4%,資產負債率從62.3%下降到57.8%,華為總現金從2020年的3573.66億增多到4163.34億。

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曾說,現在造車沒有400億可能都干不了了。華為的現金儲備,也足以投入造車。

當前,華為與小康股份的合作不斷提高自主權,汽車品牌從使用小康股份的賽力斯,到自主品牌問界。大眾一致裁定,華為離造車不遠了。

2019年,任正非簽發(fā)了一份“不造車”協議發(fā)在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qū)上,底下一行小字寫著,“有效期為3年”。截至目前,這一有效期還剩下1年3個月。

華為頻繁發(fā)債,有很大幾率是與籌備造車的資金有關。

任正非曾在2019年公開表示,“我們必須在最好的情況下發(fā)債,增強這個社會的了解和信任,不能到困難再發(fā)債?!?/p>

因此,在不造車協議到期前,華為正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互聯網廣告業(yè)務也不能放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為

7.4k
  • 盤前機會前瞻| 華為每年投入超60億激勵開發(fā)者,鴻蒙系統迎來快速釋放期,這幾家鴻蒙產業(yè)鏈企業(yè)有望持續(xù)受益(附概念股)
  • 9月11日投資早報|延遲退休決定草案提請審議,華為發(fā)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華為抄小米作業(yè),曾經看不上的錢,也要賺了

搭載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也有了開機廣告,用鴻蒙系統的網約車平臺剛推出,用戶就吐槽系統廣告太多,華為竟然這么在意互聯網業(yè)務收入了。

文|無冕財經 施燕芬

編輯|陳澗

濃眉大眼的華為,渴望流量轉化。

7月27日,華為發(fā)布第三代鴻蒙操作系統,并內置打車服務Petal出行,切入網約車市場。

與滴滴、T3出行等不同,Petal出行對標高德打車,屬于聚合性平臺,只需向網約車公司派單,投入不大。更重要的是,可以轉化鴻蒙的用戶流量,據“未來汽車日報”,聚合性平臺傭金能達到流水的8%-20%,簡直是“躺賺”。

不過,在當天發(fā)布會上的直播評論中,已有不少華為用戶反饋鴻蒙系統內廣告增多,十分困擾。

要知道,2019年鴻蒙系統剛面世,搭載鴻蒙的榮耀智慧屏以無開機廣告為賣點,與小米電視等競爭。兩年后,華為智慧屏出新,在電商銷售指南上指出,產品含有開機廣告。

去年6月,華為鴻蒙系統用于手機上,盡管沒有作出任何克制內嵌廣告的承諾,但短短一年,華為給鴻蒙安排的變現渠道愈發(fā)密集。

從什么時候起,華為也開始掙這些“小錢”了?

搶奪互聯網業(yè)務收入

雷軍曾說,小米的玩法從來就不是賣手機。

小米以互聯網手機姿態(tài)進入手機圈,不僅指手機使用場景、銷售渠道,更指在產品追求極致享價比,通過互聯網服務等軟性收入,來彌補硬件收入的缺少。

小米的性價比手機,一舉拿下華為一年1/3的銷量,后逐漸占據國內手機市場最大份額。

如今,小米正在放棄老路。

小米互聯網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從2020年的9.7%降至8.6%。今年一季度,小米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8.2%,主要依靠海外互聯網收入71.1%增長拉動。

手機廠商的互聯網業(yè)務主要指應用分發(fā)、軟件預裝等廣告。高端機型的商務人群定位,往往不好做廣告。華為曾表示,保時捷版手機沒有廣告。

曾經幾度想要放棄互聯網業(yè)務收入的華為,正走上小米的老路。

華為在運營商手機階段掙扎著做自身品牌時,看上了周鴻祎打出的“360不做手機,為手機廠商提供服務”的旗幟。

華為與360合作,在華為手機裝上360的手機系統,等同于放棄互聯網收入。而且這款手機定價比當時的小米還少500元,對于華為,不僅賺不到錢,甚至可能虧損。這門合作最終告吹。

第二次是華為出售榮耀。

據財新網,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華為一度考慮將Mate和P系列以外的其他產品注入新榮耀,包括相應的互聯網收入。

互聯網業(yè)務利潤高,且不設限,因此,這筆交易可能會高達約400億美元(約2600億元)。但最終,華為只售出榮耀,盡管具體的交易金額不得而知,但接近華為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榮耀業(yè)務估值只有幾百億。

放棄2000億的交易,華為還能掙回來嗎?

華為海外手機市場走不通,國內市場已經淪為“其他”。Omdia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60萬臺,同比下降61.9%,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十。

在全球手機市場整體進入存量競爭情況下,手機廠商對積累上億規(guī)模的裝機量動手,加碼互聯網業(yè)務。蘋果表示會擴大其App Store的抽成范圍。

而在安卓應用商城上架App并不需要抽傭金,而是以銷售手機中的應用預裝位和應用商店中的推薦位,換取應用者的收入分成。

因此,華為在手機內增加位置賣App的廣告。

有數碼博主以華為P50為例進行測評,廣告位置包括主桌面的熱門推薦、負一屏的服務中心、智慧助手等,連文件管理都有廣告,光是設置了關閉個性化廣告的選項,就多達16處。

去年初,華為宣布暫停與騰訊游戲的合作,騰訊游戲從華為應用商店下架。原因在于,騰訊正勸說國內手機廠商從50%抽成降低至30%。華為絕不松口,甚至不惜一紙通告踢爆矛盾。

此時的華為剛自信滿滿放棄出售千億互聯網業(yè)務,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視這筆收入。但最終是哪方的妥協,就不得而知,以華為強硬的姿態(tài)看來,似乎騰訊妥協的可能性更大。

能賺多少?

華為沒具體公布互聯網業(yè)務的收入情況。

目前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設備數超過2.2億,相當于小米系統MIUI在2018年的月活數。2018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160億元,其中廣告收入為101億。

由于當下廣告行業(yè)下行,保守點的話,可以小米2021年的收入來估算。去年,小米互聯網收入為282億,其中廣告收入占181億,小米系統MIUI月活為5.3億。在不計算規(guī)模效應情況下,華為能達到約75億的廣告收入。

華為和榮耀的廣告業(yè)務合作伙伴智度股份,曾在2021年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及,小米2020年廣告業(yè)務收入為127億元,合理預測,華為手機加榮耀手機的廣告收入預計可達200億元以上,正常預估公司與華為合作的收入能占到其相當大的比例。

但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2021年財報顯示,9月至12月,智度股份來源于華為廣告收入只有2.46億。若智度股份代理全年,也拿不到10億的廣告收入。而2021年智度股份營收56.82億,與華為的合作占其收入相當小的一部分。

而華為2021年剔除出售榮耀等資產的收益入賬,去年華為凈利潤實則同比2020年下滑近13%,營收大幅下滑,回到四年前水平。

如此,即使增加廣告位,華為也賺不了什么錢。事實上,連小米賺的錢都少了,小米每用戶平均互聯網收入從2019年的63.9元、2020年60.1元,下滑到2021年的55元。

華為正在參考小米除廣告外的互聯網收入。

小米曾開發(fā)過電商、短視頻等互聯網應用,其中精品電商平臺小米有品最為成功。有品并非依賴于MIUI系統,2019年上半年,有品的GMV(商品成交總額)達到38億元,其中超過65%為非小米用戶貢獻。

經過一年,華為鴻蒙基本上已經安裝到現有華為用戶的手機上,手機出貨量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其他手機系統暫時沒有搭載鴻蒙的興趣,新用戶增量顯然不太可觀。

眼下,華為與騰訊幾乎同時入局做網約車聚合性平臺。微信已坐擁10億用戶,僅2.2億搭載量的鴻蒙,已經輸了一大截。因此,盡管當前看Petal出行只服務于鴻蒙,華為的目標一定也是“出圈”。

Petal出行并非是華為首次涉及互聯網應用。華為曾對外發(fā)布視頻平臺百花號,小米也曾推出短視頻平臺朕驚視頻,而連互聯網出身的雷軍都失敗了。

華為有多大勝算?

還有錢花嗎?

華為正在擴大融資力度。

8月1日,華為公告擬發(fā)行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發(fā)行總金額為30億元,期限120天。此次發(fā)債是為支撐各項業(yè)務發(fā)展和關鍵戰(zhàn)略落地,本期債券募資將用于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今年華為發(fā)債頻率加快。這已是華為今年以來的第7次發(fā)債,也是華為成立以來的第16次境內發(fā)債融資,華為今年以來對合計募資總額已達240億元,比往年多出兩倍。

不過,華為并不缺錢。

2021年財報顯示,華為經營現金流增長69.4%,資產負債率從62.3%下降到57.8%,華為總現金從2020年的3573.66億增多到4163.34億。

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曾說,現在造車沒有400億可能都干不了了。華為的現金儲備,也足以投入造車。

當前,華為與小康股份的合作不斷提高自主權,汽車品牌從使用小康股份的賽力斯,到自主品牌問界。大眾一致裁定,華為離造車不遠了。

2019年,任正非簽發(fā)了一份“不造車”協議發(fā)在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qū)上,底下一行小字寫著,“有效期為3年”。截至目前,這一有效期還剩下1年3個月。

華為頻繁發(fā)債,有很大幾率是與籌備造車的資金有關。

任正非曾在2019年公開表示,“我們必須在最好的情況下發(fā)債,增強這個社會的了解和信任,不能到困難再發(fā)債。”

因此,在不造車協議到期前,華為正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互聯網廣告業(yè)務也不能放過。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