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獨角獸 牛角尖
“楊超越,你是情景喜劇的希望?!?/p>
“她能扮丑,我覺得就挺好?!?/p>
“很好。創(chuàng)意新穎,我想到了美國電影《雨中曲》?!?/p>
……
這些話,竟然是出自畫風犀利的李誠儒老師之口?東方衛(wèi)視最近上新的一檔綜藝《開播吧!情景喜劇》(簡稱《開播吧》)中,他一改往日犀利風格,化身“溫柔導師”,在點評李雪琴組作品時作出回應,直言自己之所以變得溫柔了,是“因為做情景喜劇不容易,能來就好?!?/p>
這話雖然在互聯網平臺,引起部分爭議。但卻著實道出了當下情景喜劇的現狀——最近的十年里,“爆款”沒有情景喜劇。更不提,其數量上的落寞。最新消息顯示,自2010年以后,市面中播出過的情景喜劇不足30部。即便是在略有“復蘇”跡象的今年,市面上有關情景喜劇的作品也不過5部。
情景喜劇正在面臨“斷層”。也因此,每當市場中情景喜劇出現“風吹草動”,觀眾總是積極的捧場。哪怕是諸如《家有兒女初長成》、“《武林外傳》劇組直播”這樣明顯帶有“擦邊”情節(jié)的作品(事件),觀眾也愿意為之買單;更別提,《愛情公寓5》動員原班人馬、《我愛我家》推出官方劇本集的走心做法——前者收獲5.5億票房,后者則在不到一分鐘內眾籌到10萬。
情景喜劇從不缺乏受眾。可遺憾的是,在這個被短視頻沖擊,段子、笑話滿天飛的互聯網時代下,年輕一代再也沒有了屬于自己的情景喜劇。情景喜劇還能重現輝煌嗎?在播的《開播吧》或許可以給出一些答案。
《開播吧!情景喜劇》遇冷,陣容強大不等于好笑?
當英達、高亞麟、沙溢、李誠儒坐在評委席,舞臺下方站著尚敬(《武林外傳》導演)、李雪琴、小沈陽、王祖藍等IP發(fā)起人,給他們配戲的也都是孟鶴堂、倪虹潔、范明,以及馬蘇、鄭合惠子這樣的跨界藝人,觀眾是欣喜的?!幢闼麄冎?,這可能是一檔“博噱頭”、“賣情懷”的綜藝,可一次性能夠看到喜劇界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然而,效果卻是喜憂參半。目前已更新的三期節(jié)目,多是令人失望的。楊超越組的《家有姐妹》,雖然在劇情、連貫性上,最像情景喜劇,可三位演員之間的人物磨合缺乏“親密度”,也就帶給觀眾直接觀感“不像是一家人”;尚敬導演的《薪劇場》,出發(fā)點雖好,但劇情雜亂無章、故事無重點,令觀眾頭疼,“尚敬導演這次確實拍的不行”。
目前贊揚聲最多、最具觀眾緣的是李雪琴組(表演節(jié)目《今天有演出嗎》),他們的確發(fā)揮了“喜劇人”的最大優(yōu)勢,卻也在“更像是小品,而非情景喜劇層面”遭到質疑;整個節(jié)目中目前最具爭議的《再見愛人》組,將音樂元素融入情景喜劇,卻遭到現場除李誠儒之外,其余三位評委的一致反對,“最不像情景喜劇”、“是音樂劇中穿插了喜劇元素?!?/p>
情景喜劇究竟是什么?按照定義劃分來看,是指在一個或多個固定的場景中,由一群固定演員演繹的具有喜劇效果的連續(xù)劇?!堕_播吧》目前這幾組節(jié)目所呈現出的問題,也恰恰反映出當下情景喜劇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首先就是劇本問題??梢钥吹剑堕_播吧》每組演員表演完,節(jié)目組都會特意邀請編劇上臺,與演員共同接受評委點評。這就凸顯出編劇之于情景喜劇的重要性。
不同于其他類型劇集,情景喜劇對喜劇的要求非常高。英達曾說“做喜劇需要大量的聰明,是特別難拍的”。而情景喜劇的“包袱”又多體現在語言層面,這在劇本創(chuàng)作上就擁有一定門檻。
另外就是在創(chuàng)作周期和播放周期上。眾所周知,情景喜劇尤為“長”,動輒過百、過千的創(chuàng)作體量,也需要編劇耗費更多時間與心血。但從投資回報比來看,他們拿到的回報,往往與投入不成正比。這也是目前國內這方面情景喜劇稀缺的一大因素。
其次,問題則是出在演員層面?!堕_播吧》目前呈現出的幾組表演,除去李雪琴組,其余三組也都有這方面的問題。這既與演員的個人基本功有關,也牽扯出演員之間的默契問題。
再來就是,目前國內愿意出演情景喜劇的演員也不算多。一個現象是,即便他們出演了、火了,也不會再次回歸情景喜劇,反而會向大銀幕、或者其他領域進軍。從《愛情公寓》中走出的一眾主演,就最代表性。
情景喜劇發(fā)展困難多多。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當(搞笑)短視頻越來越紅,脫口秀、相聲、綜藝等其他喜劇文化傳播度越來越高時,昔日屬于情景喜劇的不可替代性也就越來越小。加之,這類作品又常年不出爆款,這就形成“投資人不愿意投、沒有人愿意做”的閉環(huán)。
而當年輕一代已經需要從綜藝節(jié)目中“懷念”情景喜劇時,這個類型品種就已經注定在走下坡路。
時代還需要“情景喜劇”嗎?
英達曾在一次采訪中,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情景喜劇從來沒有特別景氣過?!边@話似乎過于絕對,但細心回看情景喜劇的發(fā)展史,的確屬實。
情景喜劇是“舶來品”。當時,英達正在美國紐約實習,他在一次偶然間看到美國著名情景喜劇《考斯比節(jié)目》的拍攝,出于興趣,他記錄了當時的工作過程,并打定主意將其引入中國。這才有了我們的“情景喜劇”。
1993年,《我愛我家》誕生——這部作品被市場標記為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盡管它的成型,離不開《編劇部的故事》這類室內劇的啟發(fā),但其在人物塑造、觀點傳遞,以及故事打磨上,都更具創(chuàng)新意義。也因此,該劇在當時口碑分化較為嚴重,甚至曾出現過“無聊”、“不入流”等負面評論。在北京衛(wèi)視播至第六集時,該劇還曾遭遇了停播。
但英達并沒有放棄。在這之后,他成立了“英式影視公司”,專門做情景喜劇。在此后的十幾年里,他與他的“固定班底”陸續(xù)出品了《閑人馬大姐》《候車大廳》等20多部情景喜劇。這期間,他曾多次碰壁。在接受采訪時曾提到,他曾談到在拍攝《閑人馬大姐》時,投資方只注入了第一筆資金20萬,這之后便遲遲沒有下文。“當時該劇已經開機,演員、制作班底全部就位,最后還是蔡明憑借自己的個人影響力,幫忙拉到了100萬資金?!?/p>
情景喜劇的發(fā)展從來沒有過“容易”。包括進入到2000年以后,《武林外傳》剛開播時,也曾面臨過“裸播”。直到后面它的收視率上漲至4.62%,廣告主才紛至沓來;《家有兒女》在收獲前兩季的成功后,也曾因為“小雪”換人導致收視率急速下滑。但與如今這些作品所形成的巨大反響對比,過程似乎也就不值一提。
可不得不說的是,昔日情景喜劇在創(chuàng)作、投資層面吃過的苦,依舊是其現如今所面臨的問題??杉幢闳绱?,觀眾依舊熱愛情景喜劇、期待它的回歸。
誠如上文所言,每當情景喜劇有經典IP出來“賣情懷”時,觀眾總是支持聲多于反對聲。甚至在十多年后的今天,葛優(yōu)在《我愛我家》中客串的“紀春生”被網友發(fā)現新亮點——一張?zhí)稍谏嘲l(fā)上的照片不僅被互聯網開發(fā)成表情包,“葛優(yōu)躺”也成為2016年最火的網絡流行詞匯之一。
古裝題材的《武林外傳》在時隔多年后,依舊是熱搜???。豆瓣評分從9.1上漲至9.6,以及“武林外傳十級學者”的豆瓣小組討論,也都寄托著大眾對這檔經典情景喜劇的思念。
“情景喜劇還會迎來「文藝復興」嗎?”去年愛奇藝舉辦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有人表演了情景喜劇作品《我們的烏斯懷亞》。一時間,觀眾似乎被拉回到情景喜劇發(fā)展的黃金期。賈玲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情景喜劇,到了我們這一代,情景喜劇似乎斷檔了?!?/p>
她渴望看到一部嶄新的、屬于這個時代的情景喜劇。而這,也是大眾的心愿。
情景喜劇的“出路”在哪里?
一個利好消息是,今年伊始,市場已經有了情景喜劇“復出”的苗頭。一月份愛奇藝官宣了“小逗劇場”,主打類型化喜劇。雖然目前該劇場播出的《瓦舍江湖》《醫(yī)是醫(yī)二是二》受眾垂直化,但能夠勇敢踏出第一步,已是好事一件;冬奧題材《冬奧一家人》、《金牌喜劇班》團隊打造的《屬于你的我的驛站》的加持,也加速了這場“文藝復興”的腳步。
除此之外,正在籌備中的《北緯路甲一號》、《又是努力的一天2》、《一宅家族》和《今天公司倒閉了嗎?》等悉數作品,也重新點燃有關“情景喜劇”的話題討論。當然,將這個話題成功引入市場的,還是目前在播的情景喜劇綜藝《開播吧》。
從這批待播作品來看,可以發(fā)現,無知名演員、IP加持,依舊是這類作品(大多數)的發(fā)展特點。但好在,愛奇藝、騰訊、萬合天宜這樣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入局,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對情景喜劇類型重拾信心。一個憂慮是,目前市場啟用了不少相聲演員出演情景喜劇,能否為其起到加持作用,還有待觀察。畢竟僅孟鶴堂,就已經有兩部待播情景喜劇作品了。
其實,當下的國內市場對于“喜劇”創(chuàng)作的能力是有的。比如在脫口秀、電影、小品行業(yè)分別鶴立雞群的,笑果文化、開心麻花和大腕娛樂。他們基本每年都會給觀眾帶來至少兩部的“爆笑”作品。包括打造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米未,也有著做“喜劇”節(jié)目的潛質。
“迷你喜劇”鼻祖的萬合天宜,也在去年給觀眾帶來了“黑馬”之作《揚名立萬》,該作品依舊能夠看到早期萬合天宜在“制作喜劇”層面的天賦。而從萬合天宜走出的白客,也在今年突破自身形象,演繹了“社畜爽劇”《救了一萬次的你》,這部劇中的諸多喜劇包袱,被觀眾奉為“高級”、甚至被評價為“頗有當年《喜劇之王》的風格。”
可以看到,在打磨喜劇層面,市場并不缺乏相關人才。甚至在系列劇、長篇連續(xù)劇創(chuàng)作面前,市場也有《鄉(xiāng)村愛情》這樣的長壽IP。在喜劇演員孵化層面,《金牌喜劇班》《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等諸多喜劇綜藝,也給了很多新人演員機會。
可即便如此,市場依舊缺乏優(yōu)質的“情景喜劇”。當然,也有一種解釋是,是喜劇的流行方式變了(比如短視頻、脫口秀、相聲等新形式的流行),但喜劇一直擁有市場。這也是情景喜劇與其他類型劇競爭的一大優(yōu)勢。
目前來看,屬于情景喜劇的“文藝復興”,必然是艱難的、曲折的,但所幸,已經有不少從業(yè)人員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情景喜劇會迎來“第二春”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