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今年“315”,華南理工大學也打了一波假。
3月15日當天,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號發(fā)布了一則《華工人不騙華工人,這些人他不是華工人!》的文章,并指出“市面上宣稱為華南理工大學合作或技術支持的產品均屬于侵權行為”,校方明確否認了與這些產品的合作關系。
事實上,化妝品“傍高?!钡默F象在行業(yè)里十分普遍,此前已有多家企業(yè)因此受罰,但為何這樣的現象屢禁不止?
華南理工大學打假“華南理工大學化妝品”
3月15日當天,華南理工大學明確表示,“華南理工大學未在網絡上開設或授權開設任何店鋪”,該校稱,要向一些打著“華南理工”旗號的消費騙局,說“不”。
華南理工大學提醒,“市面上和部分電商平臺上的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將產品打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華南理工’等字樣,冒用學校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有著‘華南理工大學’字樣的商品不一定是真‘李逵’,選購時一定要擦亮眼睛?!?/p>
截自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號
在這篇文章中,華南理工大學還將部分冒用學校名義進行虛假宣傳的網店店鋪的頁面進行了截圖和公示。其中包括了“華南理工白發(fā)護理中心”“華南理工大學直營店”“華南理工護發(fā)育發(fā)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品牌店”等,部分店鋪還顯示是企業(yè)店鋪。
圖源華南理工大學官方微信號(部分)
對于市面上出現的使用“華南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華南理工”名稱進行宣傳的產品和店鋪,華南理工大學鄭重聲明:“華南理工大學未在網絡上開設或授權開設任何店鋪,未授權或參與研發(fā)以下產品,對以下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相關侵犯華南理工大學權利的單位和個人,華南理工大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據悉,早在2021年10月15日,華南理工大學就公布了18個未獲得學校授權、學校也未參與產品研發(fā)的產品名稱,但這些產品卻使用了“華南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華南理工”名稱進行宣稱。
截自華南理工大學官網
此外,華南理工大學還表示,“名單將根據實際情況更新”。
被曝光商品仍有售,還有商品中途換“馬甲”
雖然,華南理工大學多次明確與這些蹭學校名號的產品毫無關系,但是青眼發(fā)現,上述華南理工大學所發(fā)布的產品中,仍有部分產品在正常售賣,且宣稱中也仍含有“華南理工大學”等相關字樣。
例如,媛涵何首烏發(fā)根滋養(yǎng)露、精華套裝,華南理工大學撕拉面膜,米雅詩防脫洗發(fā)露,淼淳氨基酸山茶花清潔洗面奶,韓鷺水楊酸清爽洗面奶,韓鷺寡肽逆齡緊致眼霜等產品在拼多多平臺即有售。
截自拼多多平臺(3月17日16時許截圖)
其中,拼多多某店鋪中銷售的“華南理工大學撕拉面膜”顯示已拼出10萬+件,根據該產品信息介紹顯示,產品名稱為“煥顏撕拉面膜”,宣稱“能有效帶走毛孔內的殘留物、吸走黑頭”等,且該產品的外包裝上赫然印著“華南理工大學”字樣并使用了紅色字體,以突出顯示。
截自拼多多平臺(3月17日16時許截圖)
不止是拼多多, 在抖音平臺上,也有上述部分產品的“身影”,如媛涵何首烏發(fā)根滋養(yǎng)露、精華套裝,F0E0煙酰胺維生素E身體乳,米雅詩防脫洗發(fā)露等。
截自抖音平臺(3月17日19時許截圖)
不僅如此,在華南理工大學介紹的上當受騙的案例中,有一位學生指出,“在購買產品時,商品宣稱的是華南理工,但是發(fā)現產品有問題進行售后時卻發(fā)現商品改成了‘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對此也表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山大學的聲譽?!?/p>
為何屢禁不止?
在化妝品行業(yè),“碰瓷”高校的行為已十分普遍,此前青眼經調查了解到,淘寶、抖音、拼多多等平臺上,標識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等高校名稱字樣的化妝品不勝枚舉、多如牛毛。
監(jiān)管部門也曾多次對涉事企業(yè)進行過處罰。除上文中提及的廣州品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去年11月,廣州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還發(fā)布公告稱,廣州九口山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雨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家化妝品企業(yè)因所生產的化妝品包裝上印有“中山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技術支持”等字樣,被判定為虛假內容,分別被罰款10.6萬元和8.9萬元。
既然有這些被罰企業(yè)的前車之鑒,為何打著高校研發(fā)旗號的產品還屢禁不止?
有行業(yè)人士認為,一方面是行業(yè)監(jiān)管還要繼續(xù)加強,另一方面,電商平臺的監(jiān)管也不容忽視?!霸诙兑舻绕脚_上購買到虛假產品早已見怪不怪了,而天貓、京東平臺上這種情況則要相對規(guī)范。其實,法規(guī)對于線上、線下以及各電商平臺的要求都是一視同仁的,究其原因是,各平臺落實政策的力度各不一樣?!?/p>
據悉,去年8月6日出臺的《化妝品生產經營監(jiān)督管理辦法》中就要求,電商平臺的經營應設置化妝品質量管理機構,建立平臺內化妝品日常檢查、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投訴舉報處理等化妝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等。
“一方面是平臺監(jiān)管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部分電商平臺的入駐門檻也較低,進一步滋生了這種違規(guī)行為的蔓延。”上述資深人士進一步說道。
平臺對商家違規(guī)行為的無視,最終也會影響平臺自身的品牌形象。因此,部分平臺開始把重點放到了平臺治理上。例如,今年1月份,抖音電商發(fā)布了一系列針對化妝品品質抽檢、宣稱以及商品質量要求等多個實施細則,將平臺治理提高到最高優(yōu)先級;小紅書也于去年年末啟動了“虛假種草”專項治理,并已經封禁了近百個品牌及線下商戶等。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年末,一些工廠在化妝品包裝上標有“出品人”“監(jiān)制”“品牌方”“聯合出品”等引導語的產品備案,出現了被駁回的情況(詳見《備案大地震!品牌“消失”了》)。由此,針對上述產品將“大學技術支持”“大學聯合研發(fā)”等字樣直接打在包裝上的行為,部分業(yè)內人士建議,“備案環(huán)節(jié)也應該加強對這些產品的把關,以進一步減少其流入市場的機率。”
綜上可見,良好的經營環(huán)境與消費環(huán)境,一方面來自于監(jiān)管部門的高壓監(jiān)管態(tài)勢;另一方面,也需要電商平臺履行相關的監(jiān)管政策。只有在多方的努力之下,這類“蹭”大學名號且屢禁不改的違規(guī)行為,才有可能徹底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