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40年,誰在改寫中國時尚?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40年,誰在改寫中國時尚?

從80年代的時尚啟蒙至今,中國時尚在這四十年里正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

文|遠川研究所  胡曉琪

編輯|李墨天

接棒紐約、倫敦,上海時裝周已然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時尚盛事。

2021年的上海時裝周,已經(jīng)躍居全球時裝周活力指數(shù)的第四位。過去兩年,上海時裝周率先打破疫情陰影,轉戰(zhàn)線上辦起了云上時裝周,隨后又第一個重啟線下時裝周,吸引了Dior、Versace等大牌紛紛趕來上海走秀。

自誕生以來,時裝周一直被全球最挑剔的目光審視,并逐漸成為衡量時尚產業(yè)成熟度和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標準。因而,時裝周格局的變化,能夠直觀地反映出時尚影響力的變遷:第一梯隊的巴黎、米蘭地位穩(wěn)固,倫敦、紐約、上海在第二梯隊你追我趕,曾被寄予厚望的東京,逐漸失去了亞洲時尚代言人的位置。

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相似的故事曾在時尚圈重復上演——二戰(zhàn)后,美國和日本先后挑戰(zhàn)歐洲時尚權威,成為時尚圈的焦點。

時尚的歷程并不一定相似,但結果卻在意料之中。一個經(jīng)濟逐漸強大的國家,必然會孕育出獨立的時尚審美。

如今的中國,也正處于建立時尚話語權的歷史進程中。從80年代的時尚啟蒙至今,中國時尚在這四十年里正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

時尚史上最為著名的新舊交替,要從1973年的凡爾賽宮說起。

這年初冬,法國人和美國人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里,掀起了一場以時尚為名的戰(zhàn)爭。其中,法國派出了以YSL、紀梵希、皮爾卡丹為首的設計師代表團出戰(zhàn),星光熠熠。美國代表團有Oscarde la Renta、Halston等五位設計師和36位模特,他們載歌載舞,聲勢浩大,但在法國人眼里卻無足輕重。

凡爾賽之戰(zhàn)

這場名氣懸殊的同臺較量吸引了全世界的名流。臺下,摩洛哥王妃Grace Kelly 、希臘船王的女兒Christina Onassis,藝術家Andy arhol等600多位名流悉數(shù)到場,觥籌交錯間,他們在等一個足以改寫時尚史的結果。

最終,“美國人踩著縫紉機征服了一切”[1]。盡管跟在法國身后當了數(shù)十年的copy cat,但在凡爾賽的這個夜晚,更新穎、更輕快的美式風格就如同一道劃破黑夜的亮光,讓等級森嚴的法國時尚圈也為之瘋狂。

經(jīng)此一役,美國拿到了由法國人頒發(fā)的“高級時尚通行證”,象征性感和自由的Halston也一躍成為美國時尚新勢力的代言人。統(tǒng)治時尚圈幾個世紀的歐洲中心論開始崩塌,沒有貴族傳統(tǒng)的美國上位,拉開了美式風格風靡全球的序幕。

然而,時尚界的新舊勢力之爭遠未結束,戰(zhàn)火很快從凡爾賽燒到了大洋彼岸。

1979年,還在穿藍布衫的中國人民,先后在長城遭遇了兩次時尚沖擊波。一次是法國模特穿著皮爾卡丹的彩虹色長裙起舞,一次是Halston和27位戴著太陽鏡、身著時髦運動裝的美國人到此一游。

初訪中國,法國人和美國人都是有備而來。皮爾卡丹帶來了220件服裝和一場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落地的時裝表演。Halston的旅程則以宣揚美國時尚為目的,從洛杉磯出發(fā),途徑東京、北京、上海和巴黎,一行人像是精心編排的候鳥,在24天里換了500多套衣服[2]。

Halston一行在長城

而此時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散了男女老少穿灰藍綠的日子。人民群眾對于時尚的態(tài)度是饑餓又瘋狂,任何一縷時尚的新風吹過,就能迅速引爆全國。

為買一件14塊錢的的確良繡花襯衫,姑娘們心甘情愿地在王府井益民商店門口排隊好幾個小時;1978年,日本電影《追捕》上映,中國男人們紛紛學起了高倉健,穿著同款風衣、豎起領子,挺直腰板走上街頭。

兩年后,第一部引進的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開播,男主角麥克·哈里斯成了風靡全中國的帶貨一哥。那時候,只要穿上喇叭褲、花襯衫、手提錄音機,再配上造型夸張的淺色蛤蟆鏡,保留鏡片左上角的不干膠標簽,就可以一鍵復制正宗美國時尚。

時尚弄潮兒們敢于嘗鮮,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時尚仍然是一場小心翼翼的彼此試探。起初蛤蟆鏡算是走私品,最先在南方流行,再由倒爺帶到了北方,才逐步進入正規(guī)、合法的國營商店。

198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發(fā)行了第一部時裝片《街上流行紅裙子》,在棉紡廠做工的勞模女主角穿上了紅色無袖連衣裙,興奮不已。沒想到女同事卻面色凝重地勸她,“露得太多了,套上襯衫穿還差不多”。

《街上流行紅裙子》

一年后,YSL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25年個人作品回顧展,這是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首個大展,吸引了許多北京人自掏腰包去看展。參與布展的美院學生也格局大開:“一件衣服居然值上百萬美元!”[3]

那是80年代的北京,是當之無愧的時尚焦點。從海外吹來的時尚新風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于美的想象,但它仍然是高不可攀的,人們向往它、卻并不能輕易擁有它。

直到80年末,一群“走鬼”自發(fā)來到中山大學南門對面的天橋下擺攤賣毛線。一陣從香江襲來的時尚旋風,這才開始攪動全國上下的時尚江湖。

這些“走鬼”們不會想到,當年中大門口的小小地攤,會在接下來的20年間聚集起2萬多家商戶、10多萬人,并以此為圓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集群。

乘著“三來一補”的東風,擺攤的小販們成了鏈接上下游的重要角色。這個被統(tǒng)稱為“中大布匹市場”的商圈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面料交易中心,3萬多家大大小小的制衣廠、店鋪環(huán)繞在其周圍,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4]。

中大布匹市場為服裝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燃料,反哺了廣州服裝工廠的興起。到2010年,臨近的康樂村已形成了完整的制衣流水線,在0.46平方千米大小的土地上,聚集起了上萬家制衣工廠[5]。

2019年,康樂村憑借人均分紅24萬的消息登上廣州本地頭版[6],但在廣州服裝產業(yè)鏈里,這個位于中下游的城中村并不是最賺錢的那一個。

200件訂單,每件5.5元,第二天凌晨出貨。制衣間的打工人靠熬夜才賺到了日薪千元,老板們也不輕松,低門檻的加工生意拼命內卷,搶訂單、搶工人才是常態(tài)。然而,廣州國際輕紡城的檔口月租金從幾千塊漲到了20多萬元,位置好的檔口月租甚至高達上百萬元[4]。

制衣廠老板們辛苦打拼多年才恍然大悟:賺錢的在檔口,不在車間。在檔口的那批人以廣州為起點,將成千上萬的貨物發(fā)往武漢漢正街、北京動物園批發(fā)市場,再通過一層一層的分銷商輸出到中國的廣大縣鎮(zhèn),賺的盆滿缽滿。

說到底,檔口老板有能力讓全國人民都穿上廣東同款,而制衣廠的只是負責打樣、生產的打工仔。服裝產業(yè)從來都是一個強規(guī)則產業(yè),那些在上游掌握話語權的人,把握著時尚風向,既能向上管理生產,又能向下影響消費者——從檔口老板到如今的SHEIN,賺的都是同樣的錢。

熱鬧的服裝交易是個體經(jīng)濟涌動的一個注腳,這場自廣州席卷全國的造富運動誕生了大量神話。廣州各大批發(fā)市場流傳著“年頭披著麻袋進去,年底開著寶馬出來”的故事;十年后,廣州房價突破4000元/平米,比上海高了近700元,而同年全國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

這些先富起來的中國人,也讓一批奢侈品牌看到了中國高端消費的曙光。

1989年,距離天安門僅2.5公里、位于金魚胡同8號的北京王府飯店落成,隨后,王府飯店仿著香港半島酒店的格局,將地下1、2層改造成了精品廊。奢侈行業(yè)的全球化起步于90年代,自然不會放過中國這片潛力巨大的市場。

兩年后,Zegna、LV、愛馬仕、Gucci、Chanel等奢侈品牌相繼入駐王府飯店,這些藏在高端酒店地下的奢侈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先是外國游客,隨后變成了手握大哥大、腰包里塞滿萬元現(xiàn)鈔的中國人。

90年代的中國時尚,正處于變革的前夜。此時,海外時尚的神話牢不可破,不甘于此的中國本土時尚也在悄悄萌芽。

1993年春天,首屆國字頭的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在北京開幕。這場由紡織工業(yè)部牽頭舉辦的盛會承擔了“既要展形、又要示魂”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服裝工業(yè)從“看花”轉變?yōu)樽约骸袄C花”的關鍵節(jié)點[7]。

對外,CHIC邀請來了中國人民熟悉的皮爾卡丹,以及兩位意大利設計師瓦倫蒂諾、吉安弗蘭科·費雷,并得到了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引發(fā)外媒競相報道。對內,CHIC期間正式啟動了“兄弟杯”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大賽,后來被稱作是中國第一代設計師的吳海燕、馬可等人嶄露頭角。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的開幕,宣告著中國時尚終于從服裝生產中剝離出來,服裝設計走上前臺。自此,一場自上而下的時尚自主運動拉開了帷幕。

1996年,一則時尚圈的招聘成了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鄭永剛聘請王新元、張肇達為杉杉的首席設計師,開出了讓全國人民眼紅的百萬年薪。之后,王新元和張肇達為杉杉打造了一個高端女裝品牌“法涵詩”,并連續(xù)運作了兩場國內時裝巡演,中國時尚界的“北王南張”形成。

后來憑借著戛納紅毯“龍袍”而一鳴驚人的設計師郭培,其個人品牌發(fā)端于1997年,開創(chuàng)了中國高級定制的先河。

然而,這些中國設計師登臺唱戲的效果卻不盡人意:從“中國第一個設計品牌”的風頭無兩到慘淡賣身,法涵詩只勉強存活了六年;被稱作是春晚專用的大裙子,在創(chuàng)立后的十幾年里,郭培的名字只流傳于上流交際圈。

這一時期,中國服裝的供應鏈已趨于成熟,至1994年,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出口國。然而,中國的尚處于早期探索階段,既沒有時尚的話語權中心,也未能形成輻射全國的影響力。

中國時尚圈的下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誕生于2003年的秋天。

2003年10月末,全國上下服裝企業(yè)、設計師和時尚愛好者的目光,都聚焦在浦東濱江大道。

首屆上海時裝周在這里開幕,六大“國際名牌”Ferragamo、LANVIN、AIGNER、Vivienne Westwood、Vivienne Tam、Paul&Shark悉數(shù)出場,為Paul&Shark站臺的董潔喜獲新聞“靚麗董潔客串模特走貓步”[8]。

當年的新浪網(wǎng)對上海時裝周做了個專題報道,首頁除了“國際品牌”就是“激情英倫時尚”。在網(wǎng)友調查里,羅列的四個“時尚周最大看點”依次是新穎的服飾、性感的模特、名牌服飾、其他,時裝周的互聯(lián)網(wǎng)形象可想而知。

可惜的是,盡管提出要“立足本土兼具國際視野”,但上海時裝周在創(chuàng)立的前幾年卻鮮見本土時尚元素,就連“國際視野”也被時尚雜志捷足先登。

《時尚·中國時裝》創(chuàng)刊號

2001年,中紡集團主管的《中國時裝》抱上了赫斯特集團的大腿,成功推出了《時尚·中國時裝》。作為《時尚芭莎》的前身,這本雜志沒有定位于當時流行的女性生活方式,而是把時裝當作嚴肅的文化藝術來探討。

《時尚芭莎》執(zhí)行出版人兼主編的沙小荔日后回憶道,“我和蘇芒兩個人在十天內組起了團隊,我們做出了第一本介紹高級時裝文化的雜志!”[9]

雖然《時尚芭莎》成了中國人窺探時尚業(yè)的第一個重要窗口,但中國人對于時尚行業(yè)的生動了解,還得歸功于2007年熱映的《穿Prada的惡魔》。

這部影片讓中國人記住了濃眉大眼的海瑟薇,更記住了白發(fā)女魔頭“米蘭達”的警世恒言:“你以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和時尚產業(yè)無關,事實卻并非如此”。寥寥數(shù)語,米蘭達勾勒出了時尚產業(yè)的核心鏈條——從T臺,到商店,再到消費者的身上。

在時尚行業(yè)的百年歷程里,T臺既是源頭之水,又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大品牌的設計師們憑借著每年兩季的時裝發(fā)布,向全世界宣告新的時尚規(guī)則。條紋in、格紋out,有關T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時尚圈的神經(jīng)。

還是2007年,穿Prada的女魔頭沒來,來的卻是FENDI的設計師“老佛爺”。在居庸關段的兩個烽火臺之間,這位萬眾矚目的時尚偶像邀請了全球約500位明星、嘉賓、媒體,他們穿著行動不便的晚禮服徒步登上了陡峭的長城[10]。十月的冷風里,88位模特穿著春夏季的衣服和近20厘米高的高跟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隨著大品牌主動出擊,引導社會審美的時尚媒體推波助瀾,中國時尚開始和世界同頻。

然而,真正推動全國流行浪潮的并非是這些高高在上的媒體和品牌。只有時尚走下T臺,變成一種深入群眾的文化時,才具備大眾傳播的超級影響力。深諳這一點的韓國人,搶先發(fā)動了浩浩蕩蕩的文化輸出。

千禧年后,《冬季戀歌》《浪漫滿屋》等韓劇熱播,“韓流”成了一個風靡全亞洲的現(xiàn)象級詞匯。這一類的現(xiàn)代劇也為商品輸出提供了絕佳范本,男女主角的吃穿用度在鏡頭下被放大,引發(fā)全民模仿的狂潮。

于是,裴勇俊同款、宋慧喬同款成了賣貨的流量密碼。在這股浪潮下,曾在廣州服裝批發(fā)市場摸爬滾打十幾年的潮汕人馬鴻捕捉到了機會,開創(chuàng)了一個名叫“潮流前線”的品牌。

不同于代工廠起家的同行,潮流前線不設工廠,轉而將業(yè)務重心放在了營銷和供應鏈上。它請來了宋慧喬和謝霆鋒代言、用上了韓文logo,偽裝成韓國品牌。瞄準了大牌尚未染指的下沉市場,潮流前線以加盟店的形式遍地開花,鼎盛時期,它在全國30個省份開店2000余家,只用了五年就將母公司“搜于特”送上了A股。

90年代繁榮起來的服裝加工工業(yè),以及時尚業(yè)對民眾的多年啟蒙,為“潮流前線”們的野蠻生長提供了現(xiàn)實土壤。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潮流資訊唾手可得,從韓流中心地東大門借鑒潮流元素,然后拼湊成自家服裝,逐漸演變成了部分中國時尚品牌發(fā)展初期賴以生存的技能。潛移默化間,一代中國年輕人的時尚審美也因此被改變。

就在東大門同款火爆全網(wǎng)的同時,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邁入博客時代,一對來自重慶的雙胞胎姐妹火速出圈了。

嗆口小辣椒

這對以“嗆口小辣椒”為名的姐妹花,靠著在論壇和博客發(fā)帖秀穿搭,迅速積累起了千萬粉絲,其博客的日均瀏覽量突破20萬。到了2008年,淘寶已滿屏都是嗆口小辣椒同款。兩年后,嗆口小辣椒登上《Vogue服飾與美容》7月號,時任主編張宇贊賞她們是中國的IT girl,“普通女孩挖掘出了自己的時尚風格”[11]。

這時人們不禁驚呼,“淘寶,竟然反攻時尚圈了!”

時尚圈和淘寶,的確曾有過一段劍拔弩張的緊張時期。

時尚從來都是自上而下的。早期時尚誕生于宮廷貴族間,19世紀時尚雜志出現(xiàn)后才得到了進一步傳播。高級時尚以繁復工藝和歷史傳統(tǒng)著稱,視大眾化為天敵。因此,作為時尚發(fā)端的法國在全球時尚圈屹立數(shù)百年不倒,就連有錢有勢的美國設計師想在時尚圈博得聲名,也繞不開法國這道關。

然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卻是一個逐漸瓦解傳統(tǒng)話語體系、去中心化的過程?!懊總€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的背后,是個人品牌得以建立的可能。嗆口小辣椒的走紅,以及她們創(chuàng)造的淘寶同款效應,足以讓時尚圈脊背發(fā)涼。

與此同時,電商的繁榮給大批的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造了低門檻的生意機會。對于時尚界,這意味著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能夠被看見,時尚新勢力另辟蹊徑,正在線上崛起。

《Vogue服飾與美容》在2005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不過30萬本,當年淘寶網(wǎng)剛剛打敗了中國eBay,注冊用戶達到1390萬,店鋪數(shù)突破10萬[12]。十五年后,淘寶的用戶數(shù)達到了8億,店鋪數(shù)超950萬。

這迅猛發(fā)展的十五年,中國時尚的權杖,也伴隨著淘寶等平臺的不斷演變,悄然交接。

嗆口小辣椒時期,淘寶尚在電商市場教育的初級階段,商家和消費者在淘寶網(wǎng)上互相試探。因而,已被驗證過的爆款是商家們競相追逐的密鑰。

隨著受眾不斷向線上聚集,多元化的需求逐漸顯現(xiàn),售賣爆款的風潮逐漸成為過去時。

尤其當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崛起,她們不再滿足于重復的、平庸的設計,而是追求個性化的商品,時尚消費開始進一步分化——甜美、性感、暗黑、休閑、高級感,每一種風格都指向千萬種更具體的選擇。

越來越多嗅覺敏銳的商家捕捉到了這樣的趨勢。在此前的服裝行業(yè)中,個性化的設計風格似乎只存在于高不可攀的時尚界。畢竟,設計師的養(yǎng)成和小批量的訂單都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也就意味著品牌需要刻意營造氛圍感,通過高溢價來實現(xiàn)收支平衡。

設計師們既需要被看見,又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小撥受眾。而傳統(tǒng)的時尚產業(yè)鏈并不能支撐起這一切。

新的模式呼之欲出。

2010年,畢業(yè)于倫敦時裝學院的劉旻,辭掉了在寶姿的工作,轉而在淘寶賣起了原創(chuàng)設計。她的品牌Ms MIN在風格上是對傳統(tǒng)中式的改良,注重剪裁和設計,售價多在千元以上,冬裝的羽絨服、大衣可以賣到上萬元。

Ms MIN

劉旻并不認為電商會損害品牌審美和附加值,反而覺得這是一種更有效的與消費者對話的途徑[14]。憑借著淘寶的口口相傳,Ms MIN也開始走向線下,辦展、進駐連卡佛,甚至把門店開到了上海商城,毗鄰Miu Miu和Salvatore Ferragamo。

劉旻、Babyghost的主理人黃悄然,以及備受關注的男裝設計師上官喆,都因為淘寶店而收獲了數(shù)十萬忠實粉絲。另一邊,Anno Mundi、古良吉吉等創(chuàng)立于淘寶的品牌登上了上海時裝周的舞臺,“淘品牌”也開始獲得時尚界的掌聲。

這也就意味著,淘寶不再只是一個低門檻的經(jīng)營平臺,更是一個從設計到售賣一體化的時尚平臺。不管是便捷安全的交易環(huán)境、更適合設計師測試水溫的交易方式(預售),還是以犀牛智造為代表的產業(yè)鏈支持能力,都為獨立設計師的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一個繁榮的線上市場必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入駐。數(shù)據(jù)顯示,在淘寶原創(chuàng)設計認證iFashion下,有3萬多家店鋪,宛若一個巨大的時尚買手商城。

中國市場賣中國設計,現(xiàn)在到了最好的階段。根本原因在于,時尚是由市場、生產力和話語權這三個要素決定的,缺一不可。

在中國,時尚三要素的形成有著清晰的先后次序:上世紀80年代,海外時尚剛剛啟蒙一代中國人,龐大的消費人口對于時尚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滿足。隨后,我國服裝加工工業(yè)的興起,時尚產業(yè)具備了生產力要素,但在魚龍混雜的市場環(huán)境下,尚未形成獨立的時尚審美。

如今,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塑造下,千千萬萬種時尚主張開始在中國蓬勃生長。人們自主地選擇時尚,并將其視作一種個性化的表達。

時尚話語權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每一次國家力量的崛起,就是一次對時尚話語權的重塑——80年代的日本曾在時尚圈風生水起,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巨頭”將日本帶到了聚光燈下。

然而,日本時尚正逐漸變得乏味:平價基本款優(yōu)衣庫上位,沒有下一個三宅一生,東京時裝周不成氣候,本土時尚電商ZOZOTOWN也慘淡賣身。沒有豐富的生產力資源,也沒有低門檻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捧出過時尚偶像的日本,卻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里失去了大眾時尚發(fā)展的源動力。

反而是借力互聯(lián)網(wǎng)彎道超車的中國,不動聲色地來到了時尚的新階段。

不是LV,也不會是ZARA,中國時尚的未來會在哪里?

奢侈品需要歷史故事和工藝傳承,與其說消費產品,倒不如說是消費這層品牌的濾鏡??鞎r尚日新月異,品牌受歡迎程度隨品牌傳播度邊際遞減,并且跟不上消費者更新?lián)Q代的速度。

年輕一代用購買力投票,選擇服飾表達自己,而不再是成為品牌的附庸。再細分的長尾需求也可以成就一個大市場,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推波助瀾下,“三坑”已然是百億級的服飾品類。

多元、平價、個性化正在成為中國時尚的新趨勢。擁有海量消費者和強大洞察能力的淘寶天貓,為個性化的消費和個性化的生產能力搭起了橋梁。

中國的消費者不用再去追隨誰,也不用再向誰證明什么才是時尚。正如時尚的發(fā)展從來都是一個打破再重建的過程——香奈兒打破黑色的偏見,成就優(yōu)雅小黑裙;牛仔褲打破古板的制服,重塑活力形象。

這一次,是千千萬萬的中國消費者,在海量的選項中重新獲得了自我選擇的權利,打破了時尚界自上而下的陳規(guī)。這是屬于中國大眾的勝利。

[1] WhatWas 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Fashion Show? WWD

[2] TheHalstonettes,fitnyc

[3] 親歷80年代中國第一場時尚展覽,千高原-倫敦文化沙龍

[4] 趁著低谷期,面料行業(yè)加緊“補課”與創(chuàng)新,第一財經(jīng)

[5] 辦廠二十年,廣州制衣廠老板的里子和面子,南方周末

[6] 富過獵德,人均分紅24萬/年!廣州“湖北村”開拆了,咩事

[7]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創(chuàng)辦記,參考網(wǎng)

[8] 2003上海時裝周靚麗董潔客串模特走貓步,搜狐娛樂

[9] 《時尚芭莎》記錄中國時尚三十年,搜狐時尚

[10] 從12年前的Fendi長城秀說起,奢侈品的“中國走秀計劃”發(fā)生了什么改變?界面新聞

[11] “嗆口小辣椒”登上《VOGUE》新華網(wǎng)

[12] 淘寶公布第四季度業(yè)績總交易額達30.3億,新浪

[13] 如何從淘寶做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品牌?MsMin 做對了這些事,好奇心日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淘寶

5.1k
  • 淘寶頭部女鞋“蘇茵茵”開線下店,困難比賣衣服的多
  • 淘寶雙12將于12月9日開啟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40年,誰在改寫中國時尚?

從80年代的時尚啟蒙至今,中國時尚在這四十年里正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

文|遠川研究所  胡曉琪

編輯|李墨天

接棒紐約、倫敦,上海時裝周已然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時尚盛事。

2021年的上海時裝周,已經(jīng)躍居全球時裝周活力指數(shù)的第四位。過去兩年,上海時裝周率先打破疫情陰影,轉戰(zhàn)線上辦起了云上時裝周,隨后又第一個重啟線下時裝周,吸引了Dior、Versace等大牌紛紛趕來上海走秀。

自誕生以來,時裝周一直被全球最挑剔的目光審視,并逐漸成為衡量時尚產業(yè)成熟度和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標準。因而,時裝周格局的變化,能夠直觀地反映出時尚影響力的變遷:第一梯隊的巴黎、米蘭地位穩(wěn)固,倫敦、紐約、上海在第二梯隊你追我趕,曾被寄予厚望的東京,逐漸失去了亞洲時尚代言人的位置。

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相似的故事曾在時尚圈重復上演——二戰(zhàn)后,美國和日本先后挑戰(zhàn)歐洲時尚權威,成為時尚圈的焦點。

時尚的歷程并不一定相似,但結果卻在意料之中。一個經(jīng)濟逐漸強大的國家,必然會孕育出獨立的時尚審美。

如今的中國,也正處于建立時尚話語權的歷史進程中。從80年代的時尚啟蒙至今,中國時尚在這四十年里正逐漸找到自己的聲音。

時尚史上最為著名的新舊交替,要從1973年的凡爾賽宮說起。

這年初冬,法國人和美國人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里,掀起了一場以時尚為名的戰(zhàn)爭。其中,法國派出了以YSL、紀梵希、皮爾卡丹為首的設計師代表團出戰(zhàn),星光熠熠。美國代表團有Oscarde la Renta、Halston等五位設計師和36位模特,他們載歌載舞,聲勢浩大,但在法國人眼里卻無足輕重。

凡爾賽之戰(zhàn)

這場名氣懸殊的同臺較量吸引了全世界的名流。臺下,摩洛哥王妃Grace Kelly 、希臘船王的女兒Christina Onassis,藝術家Andy arhol等600多位名流悉數(shù)到場,觥籌交錯間,他們在等一個足以改寫時尚史的結果。

最終,“美國人踩著縫紉機征服了一切”[1]。盡管跟在法國身后當了數(shù)十年的copy cat,但在凡爾賽的這個夜晚,更新穎、更輕快的美式風格就如同一道劃破黑夜的亮光,讓等級森嚴的法國時尚圈也為之瘋狂。

經(jīng)此一役,美國拿到了由法國人頒發(fā)的“高級時尚通行證”,象征性感和自由的Halston也一躍成為美國時尚新勢力的代言人。統(tǒng)治時尚圈幾個世紀的歐洲中心論開始崩塌,沒有貴族傳統(tǒng)的美國上位,拉開了美式風格風靡全球的序幕。

然而,時尚界的新舊勢力之爭遠未結束,戰(zhàn)火很快從凡爾賽燒到了大洋彼岸。

1979年,還在穿藍布衫的中國人民,先后在長城遭遇了兩次時尚沖擊波。一次是法國模特穿著皮爾卡丹的彩虹色長裙起舞,一次是Halston和27位戴著太陽鏡、身著時髦運動裝的美國人到此一游。

初訪中國,法國人和美國人都是有備而來。皮爾卡丹帶來了220件服裝和一場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落地的時裝表演。Halston的旅程則以宣揚美國時尚為目的,從洛杉磯出發(fā),途徑東京、北京、上海和巴黎,一行人像是精心編排的候鳥,在24天里換了500多套衣服[2]。

Halston一行在長城

而此時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散了男女老少穿灰藍綠的日子。人民群眾對于時尚的態(tài)度是饑餓又瘋狂,任何一縷時尚的新風吹過,就能迅速引爆全國。

為買一件14塊錢的的確良繡花襯衫,姑娘們心甘情愿地在王府井益民商店門口排隊好幾個小時;1978年,日本電影《追捕》上映,中國男人們紛紛學起了高倉健,穿著同款風衣、豎起領子,挺直腰板走上街頭。

兩年后,第一部引進的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開播,男主角麥克·哈里斯成了風靡全中國的帶貨一哥。那時候,只要穿上喇叭褲、花襯衫、手提錄音機,再配上造型夸張的淺色蛤蟆鏡,保留鏡片左上角的不干膠標簽,就可以一鍵復制正宗美國時尚。

時尚弄潮兒們敢于嘗鮮,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時尚仍然是一場小心翼翼的彼此試探。起初蛤蟆鏡算是走私品,最先在南方流行,再由倒爺帶到了北方,才逐步進入正規(guī)、合法的國營商店。

198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發(fā)行了第一部時裝片《街上流行紅裙子》,在棉紡廠做工的勞模女主角穿上了紅色無袖連衣裙,興奮不已。沒想到女同事卻面色凝重地勸她,“露得太多了,套上襯衫穿還差不多”。

《街上流行紅裙子》

一年后,YSL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25年個人作品回顧展,這是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首個大展,吸引了許多北京人自掏腰包去看展。參與布展的美院學生也格局大開:“一件衣服居然值上百萬美元!”[3]

那是80年代的北京,是當之無愧的時尚焦點。從海外吹來的時尚新風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于美的想象,但它仍然是高不可攀的,人們向往它、卻并不能輕易擁有它。

直到80年末,一群“走鬼”自發(fā)來到中山大學南門對面的天橋下擺攤賣毛線。一陣從香江襲來的時尚旋風,這才開始攪動全國上下的時尚江湖。

這些“走鬼”們不會想到,當年中大門口的小小地攤,會在接下來的20年間聚集起2萬多家商戶、10多萬人,并以此為圓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集群。

乘著“三來一補”的東風,擺攤的小販們成了鏈接上下游的重要角色。這個被統(tǒng)稱為“中大布匹市場”的商圈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面料交易中心,3萬多家大大小小的制衣廠、店鋪環(huán)繞在其周圍,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4]。

中大布匹市場為服裝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燃料,反哺了廣州服裝工廠的興起。到2010年,臨近的康樂村已形成了完整的制衣流水線,在0.46平方千米大小的土地上,聚集起了上萬家制衣工廠[5]。

2019年,康樂村憑借人均分紅24萬的消息登上廣州本地頭版[6],但在廣州服裝產業(yè)鏈里,這個位于中下游的城中村并不是最賺錢的那一個。

200件訂單,每件5.5元,第二天凌晨出貨。制衣間的打工人靠熬夜才賺到了日薪千元,老板們也不輕松,低門檻的加工生意拼命內卷,搶訂單、搶工人才是常態(tài)。然而,廣州國際輕紡城的檔口月租金從幾千塊漲到了20多萬元,位置好的檔口月租甚至高達上百萬元[4]。

制衣廠老板們辛苦打拼多年才恍然大悟:賺錢的在檔口,不在車間。在檔口的那批人以廣州為起點,將成千上萬的貨物發(fā)往武漢漢正街、北京動物園批發(fā)市場,再通過一層一層的分銷商輸出到中國的廣大縣鎮(zhèn),賺的盆滿缽滿。

說到底,檔口老板有能力讓全國人民都穿上廣東同款,而制衣廠的只是負責打樣、生產的打工仔。服裝產業(yè)從來都是一個強規(guī)則產業(yè),那些在上游掌握話語權的人,把握著時尚風向,既能向上管理生產,又能向下影響消費者——從檔口老板到如今的SHEIN,賺的都是同樣的錢。

熱鬧的服裝交易是個體經(jīng)濟涌動的一個注腳,這場自廣州席卷全國的造富運動誕生了大量神話。廣州各大批發(fā)市場流傳著“年頭披著麻袋進去,年底開著寶馬出來”的故事;十年后,廣州房價突破4000元/平米,比上海高了近700元,而同年全國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

這些先富起來的中國人,也讓一批奢侈品牌看到了中國高端消費的曙光。

1989年,距離天安門僅2.5公里、位于金魚胡同8號的北京王府飯店落成,隨后,王府飯店仿著香港半島酒店的格局,將地下1、2層改造成了精品廊。奢侈行業(yè)的全球化起步于90年代,自然不會放過中國這片潛力巨大的市場。

兩年后,Zegna、LV、愛馬仕、Gucci、Chanel等奢侈品牌相繼入駐王府飯店,這些藏在高端酒店地下的奢侈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先是外國游客,隨后變成了手握大哥大、腰包里塞滿萬元現(xiàn)鈔的中國人。

90年代的中國時尚,正處于變革的前夜。此時,海外時尚的神話牢不可破,不甘于此的中國本土時尚也在悄悄萌芽。

1993年春天,首屆國字頭的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在北京開幕。這場由紡織工業(yè)部牽頭舉辦的盛會承擔了“既要展形、又要示魂”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服裝工業(yè)從“看花”轉變?yōu)樽约骸袄C花”的關鍵節(jié)點[7]。

對外,CHIC邀請來了中國人民熟悉的皮爾卡丹,以及兩位意大利設計師瓦倫蒂諾、吉安弗蘭科·費雷,并得到了最高領導人的接見,引發(fā)外媒競相報道。對內,CHIC期間正式啟動了“兄弟杯”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大賽,后來被稱作是中國第一代設計師的吳海燕、馬可等人嶄露頭角。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的開幕,宣告著中國時尚終于從服裝生產中剝離出來,服裝設計走上前臺。自此,一場自上而下的時尚自主運動拉開了帷幕。

1996年,一則時尚圈的招聘成了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鄭永剛聘請王新元、張肇達為杉杉的首席設計師,開出了讓全國人民眼紅的百萬年薪。之后,王新元和張肇達為杉杉打造了一個高端女裝品牌“法涵詩”,并連續(xù)運作了兩場國內時裝巡演,中國時尚界的“北王南張”形成。

后來憑借著戛納紅毯“龍袍”而一鳴驚人的設計師郭培,其個人品牌發(fā)端于1997年,開創(chuàng)了中國高級定制的先河。

然而,這些中國設計師登臺唱戲的效果卻不盡人意:從“中國第一個設計品牌”的風頭無兩到慘淡賣身,法涵詩只勉強存活了六年;被稱作是春晚專用的大裙子,在創(chuàng)立后的十幾年里,郭培的名字只流傳于上流交際圈。

這一時期,中國服裝的供應鏈已趨于成熟,至1994年,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出口國。然而,中國的尚處于早期探索階段,既沒有時尚的話語權中心,也未能形成輻射全國的影響力。

中國時尚圈的下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誕生于2003年的秋天。

2003年10月末,全國上下服裝企業(yè)、設計師和時尚愛好者的目光,都聚焦在浦東濱江大道。

首屆上海時裝周在這里開幕,六大“國際名牌”Ferragamo、LANVIN、AIGNER、Vivienne Westwood、Vivienne Tam、Paul&Shark悉數(shù)出場,為Paul&Shark站臺的董潔喜獲新聞“靚麗董潔客串模特走貓步”[8]。

當年的新浪網(wǎng)對上海時裝周做了個專題報道,首頁除了“國際品牌”就是“激情英倫時尚”。在網(wǎng)友調查里,羅列的四個“時尚周最大看點”依次是新穎的服飾、性感的模特、名牌服飾、其他,時裝周的互聯(lián)網(wǎng)形象可想而知。

可惜的是,盡管提出要“立足本土兼具國際視野”,但上海時裝周在創(chuàng)立的前幾年卻鮮見本土時尚元素,就連“國際視野”也被時尚雜志捷足先登。

《時尚·中國時裝》創(chuàng)刊號

2001年,中紡集團主管的《中國時裝》抱上了赫斯特集團的大腿,成功推出了《時尚·中國時裝》。作為《時尚芭莎》的前身,這本雜志沒有定位于當時流行的女性生活方式,而是把時裝當作嚴肅的文化藝術來探討。

《時尚芭莎》執(zhí)行出版人兼主編的沙小荔日后回憶道,“我和蘇芒兩個人在十天內組起了團隊,我們做出了第一本介紹高級時裝文化的雜志!”[9]

雖然《時尚芭莎》成了中國人窺探時尚業(yè)的第一個重要窗口,但中國人對于時尚行業(yè)的生動了解,還得歸功于2007年熱映的《穿Prada的惡魔》。

這部影片讓中國人記住了濃眉大眼的海瑟薇,更記住了白發(fā)女魔頭“米蘭達”的警世恒言:“你以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和時尚產業(yè)無關,事實卻并非如此”。寥寥數(shù)語,米蘭達勾勒出了時尚產業(yè)的核心鏈條——從T臺,到商店,再到消費者的身上。

在時尚行業(yè)的百年歷程里,T臺既是源頭之水,又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大品牌的設計師們憑借著每年兩季的時裝發(fā)布,向全世界宣告新的時尚規(guī)則。條紋in、格紋out,有關T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時尚圈的神經(jīng)。

還是2007年,穿Prada的女魔頭沒來,來的卻是FENDI的設計師“老佛爺”。在居庸關段的兩個烽火臺之間,這位萬眾矚目的時尚偶像邀請了全球約500位明星、嘉賓、媒體,他們穿著行動不便的晚禮服徒步登上了陡峭的長城[10]。十月的冷風里,88位模特穿著春夏季的衣服和近20厘米高的高跟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隨著大品牌主動出擊,引導社會審美的時尚媒體推波助瀾,中國時尚開始和世界同頻。

然而,真正推動全國流行浪潮的并非是這些高高在上的媒體和品牌。只有時尚走下T臺,變成一種深入群眾的文化時,才具備大眾傳播的超級影響力。深諳這一點的韓國人,搶先發(fā)動了浩浩蕩蕩的文化輸出。

千禧年后,《冬季戀歌》《浪漫滿屋》等韓劇熱播,“韓流”成了一個風靡全亞洲的現(xiàn)象級詞匯。這一類的現(xiàn)代劇也為商品輸出提供了絕佳范本,男女主角的吃穿用度在鏡頭下被放大,引發(fā)全民模仿的狂潮。

于是,裴勇俊同款、宋慧喬同款成了賣貨的流量密碼。在這股浪潮下,曾在廣州服裝批發(fā)市場摸爬滾打十幾年的潮汕人馬鴻捕捉到了機會,開創(chuàng)了一個名叫“潮流前線”的品牌。

不同于代工廠起家的同行,潮流前線不設工廠,轉而將業(yè)務重心放在了營銷和供應鏈上。它請來了宋慧喬和謝霆鋒代言、用上了韓文logo,偽裝成韓國品牌。瞄準了大牌尚未染指的下沉市場,潮流前線以加盟店的形式遍地開花,鼎盛時期,它在全國30個省份開店2000余家,只用了五年就將母公司“搜于特”送上了A股。

90年代繁榮起來的服裝加工工業(yè),以及時尚業(yè)對民眾的多年啟蒙,為“潮流前線”們的野蠻生長提供了現(xiàn)實土壤。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潮流資訊唾手可得,從韓流中心地東大門借鑒潮流元素,然后拼湊成自家服裝,逐漸演變成了部分中國時尚品牌發(fā)展初期賴以生存的技能。潛移默化間,一代中國年輕人的時尚審美也因此被改變。

就在東大門同款火爆全網(wǎng)的同時,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邁入博客時代,一對來自重慶的雙胞胎姐妹火速出圈了。

嗆口小辣椒

這對以“嗆口小辣椒”為名的姐妹花,靠著在論壇和博客發(fā)帖秀穿搭,迅速積累起了千萬粉絲,其博客的日均瀏覽量突破20萬。到了2008年,淘寶已滿屏都是嗆口小辣椒同款。兩年后,嗆口小辣椒登上《Vogue服飾與美容》7月號,時任主編張宇贊賞她們是中國的IT girl,“普通女孩挖掘出了自己的時尚風格”[11]。

這時人們不禁驚呼,“淘寶,竟然反攻時尚圈了!”

時尚圈和淘寶,的確曾有過一段劍拔弩張的緊張時期。

時尚從來都是自上而下的。早期時尚誕生于宮廷貴族間,19世紀時尚雜志出現(xiàn)后才得到了進一步傳播。高級時尚以繁復工藝和歷史傳統(tǒng)著稱,視大眾化為天敵。因此,作為時尚發(fā)端的法國在全球時尚圈屹立數(shù)百年不倒,就連有錢有勢的美國設計師想在時尚圈博得聲名,也繞不開法國這道關。

然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卻是一個逐漸瓦解傳統(tǒng)話語體系、去中心化的過程?!懊總€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的背后,是個人品牌得以建立的可能。嗆口小辣椒的走紅,以及她們創(chuàng)造的淘寶同款效應,足以讓時尚圈脊背發(fā)涼。

與此同時,電商的繁榮給大批的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造了低門檻的生意機會。對于時尚界,這意味著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能夠被看見,時尚新勢力另辟蹊徑,正在線上崛起。

《Vogue服飾與美容》在2005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不過30萬本,當年淘寶網(wǎng)剛剛打敗了中國eBay,注冊用戶達到1390萬,店鋪數(shù)突破10萬[12]。十五年后,淘寶的用戶數(shù)達到了8億,店鋪數(shù)超950萬。

這迅猛發(fā)展的十五年,中國時尚的權杖,也伴隨著淘寶等平臺的不斷演變,悄然交接。

嗆口小辣椒時期,淘寶尚在電商市場教育的初級階段,商家和消費者在淘寶網(wǎng)上互相試探。因而,已被驗證過的爆款是商家們競相追逐的密鑰。

隨著受眾不斷向線上聚集,多元化的需求逐漸顯現(xiàn),售賣爆款的風潮逐漸成為過去時。

尤其當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崛起,她們不再滿足于重復的、平庸的設計,而是追求個性化的商品,時尚消費開始進一步分化——甜美、性感、暗黑、休閑、高級感,每一種風格都指向千萬種更具體的選擇。

越來越多嗅覺敏銳的商家捕捉到了這樣的趨勢。在此前的服裝行業(yè)中,個性化的設計風格似乎只存在于高不可攀的時尚界。畢竟,設計師的養(yǎng)成和小批量的訂單都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也就意味著品牌需要刻意營造氛圍感,通過高溢價來實現(xiàn)收支平衡。

設計師們既需要被看見,又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小撥受眾。而傳統(tǒng)的時尚產業(yè)鏈并不能支撐起這一切。

新的模式呼之欲出。

2010年,畢業(yè)于倫敦時裝學院的劉旻,辭掉了在寶姿的工作,轉而在淘寶賣起了原創(chuàng)設計。她的品牌Ms MIN在風格上是對傳統(tǒng)中式的改良,注重剪裁和設計,售價多在千元以上,冬裝的羽絨服、大衣可以賣到上萬元。

Ms MIN

劉旻并不認為電商會損害品牌審美和附加值,反而覺得這是一種更有效的與消費者對話的途徑[14]。憑借著淘寶的口口相傳,Ms MIN也開始走向線下,辦展、進駐連卡佛,甚至把門店開到了上海商城,毗鄰Miu Miu和Salvatore Ferragamo。

劉旻、Babyghost的主理人黃悄然,以及備受關注的男裝設計師上官喆,都因為淘寶店而收獲了數(shù)十萬忠實粉絲。另一邊,Anno Mundi、古良吉吉等創(chuàng)立于淘寶的品牌登上了上海時裝周的舞臺,“淘品牌”也開始獲得時尚界的掌聲。

這也就意味著,淘寶不再只是一個低門檻的經(jīng)營平臺,更是一個從設計到售賣一體化的時尚平臺。不管是便捷安全的交易環(huán)境、更適合設計師測試水溫的交易方式(預售),還是以犀牛智造為代表的產業(yè)鏈支持能力,都為獨立設計師的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一個繁榮的線上市場必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入駐。數(shù)據(jù)顯示,在淘寶原創(chuàng)設計認證iFashion下,有3萬多家店鋪,宛若一個巨大的時尚買手商城。

中國市場賣中國設計,現(xiàn)在到了最好的階段。根本原因在于,時尚是由市場、生產力和話語權這三個要素決定的,缺一不可。

在中國,時尚三要素的形成有著清晰的先后次序:上世紀80年代,海外時尚剛剛啟蒙一代中國人,龐大的消費人口對于時尚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滿足。隨后,我國服裝加工工業(yè)的興起,時尚產業(yè)具備了生產力要素,但在魚龍混雜的市場環(huán)境下,尚未形成獨立的時尚審美。

如今,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塑造下,千千萬萬種時尚主張開始在中國蓬勃生長。人們自主地選擇時尚,并將其視作一種個性化的表達。

時尚話語權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每一次國家力量的崛起,就是一次對時尚話語權的重塑——80年代的日本曾在時尚圈風生水起,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巨頭”將日本帶到了聚光燈下。

然而,日本時尚正逐漸變得乏味:平價基本款優(yōu)衣庫上位,沒有下一個三宅一生,東京時裝周不成氣候,本土時尚電商ZOZOTOWN也慘淡賣身。沒有豐富的生產力資源,也沒有低門檻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捧出過時尚偶像的日本,卻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里失去了大眾時尚發(fā)展的源動力。

反而是借力互聯(lián)網(wǎng)彎道超車的中國,不動聲色地來到了時尚的新階段。

不是LV,也不會是ZARA,中國時尚的未來會在哪里?

奢侈品需要歷史故事和工藝傳承,與其說消費產品,倒不如說是消費這層品牌的濾鏡??鞎r尚日新月異,品牌受歡迎程度隨品牌傳播度邊際遞減,并且跟不上消費者更新?lián)Q代的速度。

年輕一代用購買力投票,選擇服飾表達自己,而不再是成為品牌的附庸。再細分的長尾需求也可以成就一個大市場,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推波助瀾下,“三坑”已然是百億級的服飾品類。

多元、平價、個性化正在成為中國時尚的新趨勢。擁有海量消費者和強大洞察能力的淘寶天貓,為個性化的消費和個性化的生產能力搭起了橋梁。

中國的消費者不用再去追隨誰,也不用再向誰證明什么才是時尚。正如時尚的發(fā)展從來都是一個打破再重建的過程——香奈兒打破黑色的偏見,成就優(yōu)雅小黑裙;牛仔褲打破古板的制服,重塑活力形象。

這一次,是千千萬萬的中國消費者,在海量的選項中重新獲得了自我選擇的權利,打破了時尚界自上而下的陳規(guī)。這是屬于中國大眾的勝利。

[1] WhatWas 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Fashion Show? WWD

[2] TheHalstonettes,fitnyc

[3] 親歷80年代中國第一場時尚展覽,千高原-倫敦文化沙龍

[4] 趁著低谷期,面料行業(yè)加緊“補課”與創(chuàng)新,第一財經(jīng)

[5] 辦廠二十年,廣州制衣廠老板的里子和面子,南方周末

[6] 富過獵德,人均分紅24萬/年!廣州“湖北村”開拆了,咩事

[7]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創(chuàng)辦記,參考網(wǎng)

[8] 2003上海時裝周靚麗董潔客串模特走貓步,搜狐娛樂

[9] 《時尚芭莎》記錄中國時尚三十年,搜狐時尚

[10] 從12年前的Fendi長城秀說起,奢侈品的“中國走秀計劃”發(fā)生了什么改變?界面新聞

[11] “嗆口小辣椒”登上《VOGUE》新華網(wǎng)

[12] 淘寶公布第四季度業(yè)績總交易額達30.3億,新浪

[13] 如何從淘寶做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品牌?MsMin 做對了這些事,好奇心日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