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為何這季《offer6》沒有令人心動?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為何這季《offer6》沒有令人心動?

“職綜第一IP”需要深度進化。

文 | 壹娛觀察 王心怡

當下觀察類綜藝撐起了長視頻的話題大盤。《心動的信號7》以小博大,讓全網觀眾磕起CP非常上頭,緊隨其后,《再見愛人4》以“楊學”展開,呈現大爆之勢,兩檔情感綜藝成功實現了多方煥新,迎來IP關注度新高峰。

與此同時,職場觀察類綜藝的領頭羊《令人心動的offer》系列最新一季,卻迎來了該系列的低谷。

一方面,話題全被“珂學”、“花學”、“楊學”搶走,觀眾在這些“學問”里引發(fā)了從職場、社交到情感關系的各種辯論,大呼“根本學不完”,而本該引發(fā)職場和社交學問的“offer學”,卻沒有成為網友研究的相關“課件”,只有兩位實習生社交平臺爭吵、一次被稱為“吵架名場面”的小組合作意見爭論這兩次battle掀起了漣漪。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另一方面,相比《offer5》在去年還能屢次登上云合數據榜單首位,今年一季截止到目前,網絡綜藝全網排名最高為第六位。更不用說《offer5》還曾經因為黃凱的原生家庭和五年考上清華法學院研究生的故事,創(chuàng)造出破圈話題,尤其是在抖音上表現不俗,直接讓多位實習生粉絲數大漲,而今年的實習生,多半要迎來“歸來仍是素人”的定局。

僅僅跟上一季相比,《offer6》的表現就不那么令人心動了。

再度選擇律師行業(yè),只是將鏡頭對準了香港大律師;越來越年輕、更多00后進入職場,成為敘事主體,群體的變化帶來了新的人物風格……《offer6》意圖打造出一個“熟悉又變化”的場域,讓更多年輕群體、更多地域區(qū)別的職場故事在這里碰撞出化學反應,但可惜得是,這次故事的結論極有可能是“努力卻擰巴”。

01 職綜“三大課題”:完成率不理想

靠著《offer》系列reaction獲得不少固定粉絲的王一快,在今年沒有繼續(xù)選擇依舊是律師季的《offer6》,而是響應網友呼喚持續(xù)關注起《心動的信號7》,其中一位reaction成員虎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劉煜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次確實看不下去offer6了”,并直言“估計知識量已經嚴重超綱,強行雜交兩個體系,搞得四不象”。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一點,當《offer6》將鏡頭對準香港大律師時,有了具象化體現。

畢竟這是職場綜藝第一次將大律師作為職業(yè)選擇,而不少觀眾對于香港大律師的了解和印象,也僅限于港劇的“普及”。騰訊視頻為了配合這一季主題,還在開播前特意更新了TVB經典律政劇集《壹號皇庭》系列。

《壹號皇庭》劇照

正是如此,系列的成功和對律政行業(yè)在綜藝創(chuàng)作上的堅持,以及港劇的吸引力,讓《offer6》帶了些先發(fā)優(yōu)勢,畢竟職場綜藝這個事,《offer》可以說長視頻領跑者。

職業(yè)、人和職場,構成了《offer》最主要的三個看點,但從《offer6》交出的答卷來看,這“三大課題”完成的并不理想。

首先,是職業(yè)的選擇和呈現要足夠的“令人心動”。

《offer6》依然選擇了自己做了幾季的律政行業(yè),只是將瞄頭對準了香港大律師。

為了體現這份offer的令人心動和不易獲得,《offer6》在一上來的揭秘篇就點明了大律師的成長之路:第一步要取得一個法學學位,沒有法學本科學歷的可以讀JD(法律博士)或擁有海外普通法系國家的等同學位;第二階段需要在香港獲得法學專業(yè)證書(PCLL);第三步,想要成為大律師的,需要找到一個師父,做一年的見習大律師,滿一年就有正式的資格成為大律師。而目前在香港有執(zhí)業(yè)律師證的律師一萬八千人左右,其中大律師占比只有10%。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從成為大律師的難易程度和其數量的稀缺上,《offer6》的職業(yè)選擇確實“令人心動”。

但問題同樣出在職業(yè)選擇上,縱觀幾位實習生簡歷,沒有普通法背景的也有一些,換句話說,可能他們都沒有構成成為大律師的必要條件,那么,將這樣的實習生放入這一場域,也削減了這一職業(yè)呈現的真實性,從底層上就出現了問題。

或許節(jié)目組也意識到了這一“漏洞”,《offer6》的最終結果不是發(fā)放轉正名額,而是發(fā)放PCLL課程全額獎學金和大律師正式學徒名額。你看,連“令人的心動offer”都變了,變成“令人心動的學費”和“令人心動的資格”了,從選拔能直接出來工作的變成了主打一個培養(yǎng)。

同時,也是從一開始,節(jié)目中就不斷強調大律師和內地律師是兩種不同的體系,但在節(jié)目中,這二者的不同卻并沒有被充分體現。或者說,或許是節(jié)目組為了降低觀眾觀看的門檻,以及追尋大灣區(qū)在律政工作上越來越多的合作和交流的趨勢,仍然采用了與前幾季相差不大的考核方式和議題選擇,來展現這一職業(yè)和實習生們的能力和表現。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比如,大部分的課題作業(yè)都要以英文形式提交,一些課題匯報和模擬法庭等也采用全英文表達;首個辯論課題,討論香港應不應該為“好人法”立法,而后的分組課題中,也不乏跨境離婚、跨境金融糾紛等案件,但整體看下來,二者體系究竟有何不同,其中并沒有被明確解析給觀眾,除了慣用語言的變化,別無他感。

當視角瞄準到香港之時,觀眾也更期待看到一些更有“尺度”和爭議性的案件,可目前為止,《offer6》這樣的驚喜仍在缺位。

一面字里行間強調不同,一面選擇的考核模式、“干得事”都相同,《offer6》的職業(yè)呈現上有點擰巴。

其次,來到人以及通過他們呈現出的職場生活和職場關系。

如果外行人不那么關心職業(yè)呈現的專業(yè)性,想要看看實習生們的成長和職場生活,“人”自然是核心看點。

拋開上述提到的法律背景不同,《offer6》實習生們的學歷和經歷,都堪稱“令人艷羨”。隨著這一IP史上最年輕實習生的入場,《offer6》實習生們完成著年齡層的迭代,也終于迎來了與前幾季不同的人物成長故事和職場觀感。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offer6》中不再有那么多菜鳥逆襲、能力者觸底反彈的戲碼,強者從一開始就脫穎而出,成為實習生和團隊認可的對象;同時,在短時間競爭性極強的職場中,實習生們也不必須發(fā)展深厚的友誼或者一味的退讓,敢拼、敢搶、敢于爭取和展現自己的能力、不畏懼對抗,《offer6》呈現出了與前幾季不同的職場觀感。

這大概也是因為兩種法律體系和法律背景下,能力不同所帶來的競爭結果。

但這也就帶出一個問題,當能力差距明顯,勝負不難判斷,甚至觀眾們可以通過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預判出考核結果,那么,節(jié)目在做到了成績真實性之下,“戲劇性”和懸念就會大打折扣。這樣情況之下,節(jié)目效果就又會依賴于實習生之間的火花。但現實的情況是,除了上述提到的兩次爭吵,《offer6》的實習生們之間并沒有產生過多的內容。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最后,落回職場,每一季《offer》都能通過塑造一個個立體的職場群像,讓觀眾感受到初入職場的各種情緒需求,而在這一季,“群像”徹底失蹤了。

《offer6》呈現出了一個競爭性更強的職場,從某種程度也撕開了職場綜藝的“體面”,它或許需要觀眾沉下心來觀看,但從實習生的選擇和職業(yè)的選擇來看,《offer6》從底層就出現了邏輯爭議。與此同時,如上所述,更多爭吵的畫面被推至觀眾面前之時,《offer》系列過往的核心武器——通過友情遞進、人群成長等要素所帶來的群像感也就進一步破碎了,更別提往屆《offer》在群像之下所誕生的人與人之間的CP感。

02 《offer》是時候放過“律師季”了

律政行業(yè)之于《offer》IP,算得上舒適區(qū)和深耕區(qū)。至今為止的六季節(jié)目中,切口為律政行業(yè)的占了四季。

從豆瓣評分來看,第一季更是以8.2分,撕開了國產職場綜藝的缺口,并榮升為不少觀眾的白月光;第二季吸引超過4萬人在豆瓣打下7.3分;第五季則拿下7.9的系列第二高分。

從話題度來看,無論是第一季的何運晨、李浩源組成“雙強之爭”,還是貫穿其中第二季丁輝的“背水一戰(zhàn)”、第五季黃凱堅持法學夢考研的破圈話題,都給職場綜藝留下來了“如何走紅”的范本。

《令人心動的offer2》丁輝

在第四季試水建筑行業(yè)表現不佳后,第五季重回律政行業(yè),順利將《offer》的關注度和口碑重新拉回了高水平。毫無疑問,從《offer》系列的最終成果來看,俊男美女較多的聚集地、有職業(yè)門檻讓年輕人向往、能夠附加上各種社會議題等要素實現,“律師”這一行業(yè)是最有契合度的。

《offer》第一、五、六季導演吳浩宇在與上一季節(jié)目導師劉思遠的對話中,解釋了《offer6》再次聚焦律師的原因:“我覺得律師這個行業(yè)其實沒有被充分的展現出來,還有空間。第六季我們拍下來整體的感覺是完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和行業(yè),因為它的司法體系不一樣、對能力的要求不一樣、案例也有很多的不一樣,這些變數讓這季香港律政季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題材?!?/p>

同時他也表示:“對于offer這個節(jié)目或者這個IP來說,重要的是每期的人物和這個人物的故事,行業(yè)只是一個故事的背景,我們會更在乎的是人,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求變量,這些變量可以是行業(yè),也可以是城市(地域),也可以是一些規(guī)則?!?/p>

《令人心動的offer4》建筑季

這個思路,在過去幾季節(jié)目中都有所展現。

第二季將律所升級為“紅圈所”,在這里有“能力者”觸底反彈和“笨鳥”苦苦追趕的故事;第五季則帶出了內地律所與香港事務的場域變化,不同法律體系背景的實習生在這里交鋒;而到了這一季則直接來到香港,實習生們如何面對落差感,是故事的其中一個主旋律……

問題在于,當行業(yè)變成了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人就變得異常重要,這對節(jié)目組選人的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讓觀眾對于“人”的期待甚至審視,帶上了更嚴格的目光。

顯然,這一季的人選,觀眾都不感冒。

當人設和故事都逐漸類似,吸引觀眾的內容也就會打了折扣。再加上變成背景的行業(yè)沒有進一步釋放出專業(yè)差異和尺度上的變化,觀眾又怎能耐住心看下去。何況導演所提到的那些不一樣的能力體現、不一樣的案例體現,仍在一個緩慢出來的推進過程,沒有一上來就給予“震撼”。

不得不提的是,這一季的失手還離不開平臺的排播因素。

《心動的信號7》和《令人心動的offer6》追綜日歷

往年的《offer》都是接檔《心動的信號》系列播出,而今年卻在延續(xù)去年的提檔以及《心動的信號7》推遲下,與其幾乎同一周期。

然而,在《心動的信號7》迎來新一輪雙豐收下,觀眾磕CP、聊社交關系的需求已經被滿足,同樣屬性都是在看俊男美女、都在反問自己“我不配”、最終也都在“造網紅”的兩檔異曲同工的節(jié)目,一方極致喂飽,另一方何談有空間呢?“offer”只能進一步被淹沒在“信號”引爆的歡呼聲里。

毫無疑問,即便《offer》在這一季表現不佳,其仍是長視頻在職場綜藝領域最長壽、最有影響力的系列IP,但也不得不承認,各方面要素最匹配的“律師”這一職業(yè)顯然對觀眾沒那么大吸引力了。

《offer7》需要放棄“律師季”,尋找下一個賽道了。畢竟在不同的場域,新鮮感的人設、導演所需要的不同的“人”,出現的概率也會更大。

一方面,從往季重回角度來看,“建筑季”太冷了,而好評度較高的第三季“醫(yī)生季”再來一次延續(xù),又或者進一步精細化到兒科醫(yī)生等這類更具社會議題的垂類,或許是一個好選擇。

《令人心動的offer3》醫(yī)生季

另一方面,從市場上的其他試驗品來看,《躍上高階職場》瞄準的廣告人、《閃閃發(fā)光的你》所望向的投行,《初入職場的我們》相繼開辟的法醫(yī)、機長,以及前幾年多檔綜藝所揭露的直播電商,從本質上來看,也都滿足《offer》系列所想要的某些要素,《offer》能否重讀一下,升級這些職綜沒有形成的影響力,也是一種解題思路。

然而,市場對于“強者”的期待可能更希望它進一步在職綜上開天辟地,越來越多新興、小眾或是難以呈現的職業(yè)和職業(yè)精神,能否被《offer7》所收錄,讓觀眾意識到《offer》系列的絕對領先,也需要主創(chuàng)們勇敢地邁出去、放手一搏。

“職綜第一IP”的深度進化,已然刻不容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為何這季《offer6》沒有令人心動?

“職綜第一IP”需要深度進化。

文 | 壹娛觀察 王心怡

當下觀察類綜藝撐起了長視頻的話題大盤?!缎膭拥男盘?》以小博大,讓全網觀眾磕起CP非常上頭,緊隨其后,《再見愛人4》以“楊學”展開,呈現大爆之勢,兩檔情感綜藝成功實現了多方煥新,迎來IP關注度新高峰。

與此同時,職場觀察類綜藝的領頭羊《令人心動的offer》系列最新一季,卻迎來了該系列的低谷。

一方面,話題全被“珂學”、“花學”、“楊學”搶走,觀眾在這些“學問”里引發(fā)了從職場、社交到情感關系的各種辯論,大呼“根本學不完”,而本該引發(fā)職場和社交學問的“offer學”,卻沒有成為網友研究的相關“課件”,只有兩位實習生社交平臺爭吵、一次被稱為“吵架名場面”的小組合作意見爭論這兩次battle掀起了漣漪。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另一方面,相比《offer5》在去年還能屢次登上云合數據榜單首位,今年一季截止到目前,網絡綜藝全網排名最高為第六位。更不用說《offer5》還曾經因為黃凱的原生家庭和五年考上清華法學院研究生的故事,創(chuàng)造出破圈話題,尤其是在抖音上表現不俗,直接讓多位實習生粉絲數大漲,而今年的實習生,多半要迎來“歸來仍是素人”的定局。

僅僅跟上一季相比,《offer6》的表現就不那么令人心動了。

再度選擇律師行業(yè),只是將鏡頭對準了香港大律師;越來越年輕、更多00后進入職場,成為敘事主體,群體的變化帶來了新的人物風格……《offer6》意圖打造出一個“熟悉又變化”的場域,讓更多年輕群體、更多地域區(qū)別的職場故事在這里碰撞出化學反應,但可惜得是,這次故事的結論極有可能是“努力卻擰巴”。

01 職綜“三大課題”:完成率不理想

靠著《offer》系列reaction獲得不少固定粉絲的王一快,在今年沒有繼續(xù)選擇依舊是律師季的《offer6》,而是響應網友呼喚持續(xù)關注起《心動的信號7》,其中一位reaction成員虎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劉煜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次確實看不下去offer6了”,并直言“估計知識量已經嚴重超綱,強行雜交兩個體系,搞得四不象”。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一點,當《offer6》將鏡頭對準香港大律師時,有了具象化體現。

畢竟這是職場綜藝第一次將大律師作為職業(yè)選擇,而不少觀眾對于香港大律師的了解和印象,也僅限于港劇的“普及”。騰訊視頻為了配合這一季主題,還在開播前特意更新了TVB經典律政劇集《壹號皇庭》系列。

《壹號皇庭》劇照

正是如此,系列的成功和對律政行業(yè)在綜藝創(chuàng)作上的堅持,以及港劇的吸引力,讓《offer6》帶了些先發(fā)優(yōu)勢,畢竟職場綜藝這個事,《offer》可以說長視頻領跑者。

職業(yè)、人和職場,構成了《offer》最主要的三個看點,但從《offer6》交出的答卷來看,這“三大課題”完成的并不理想。

首先,是職業(yè)的選擇和呈現要足夠的“令人心動”。

《offer6》依然選擇了自己做了幾季的律政行業(yè),只是將瞄頭對準了香港大律師。

為了體現這份offer的令人心動和不易獲得,《offer6》在一上來的揭秘篇就點明了大律師的成長之路:第一步要取得一個法學學位,沒有法學本科學歷的可以讀JD(法律博士)或擁有海外普通法系國家的等同學位;第二階段需要在香港獲得法學專業(yè)證書(PCLL);第三步,想要成為大律師的,需要找到一個師父,做一年的見習大律師,滿一年就有正式的資格成為大律師。而目前在香港有執(zhí)業(yè)律師證的律師一萬八千人左右,其中大律師占比只有10%。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從成為大律師的難易程度和其數量的稀缺上,《offer6》的職業(yè)選擇確實“令人心動”。

但問題同樣出在職業(yè)選擇上,縱觀幾位實習生簡歷,沒有普通法背景的也有一些,換句話說,可能他們都沒有構成成為大律師的必要條件,那么,將這樣的實習生放入這一場域,也削減了這一職業(yè)呈現的真實性,從底層上就出現了問題。

或許節(jié)目組也意識到了這一“漏洞”,《offer6》的最終結果不是發(fā)放轉正名額,而是發(fā)放PCLL課程全額獎學金和大律師正式學徒名額。你看,連“令人的心動offer”都變了,變成“令人心動的學費”和“令人心動的資格”了,從選拔能直接出來工作的變成了主打一個培養(yǎng)。

同時,也是從一開始,節(jié)目中就不斷強調大律師和內地律師是兩種不同的體系,但在節(jié)目中,這二者的不同卻并沒有被充分體現?;蛘哒f,或許是節(jié)目組為了降低觀眾觀看的門檻,以及追尋大灣區(qū)在律政工作上越來越多的合作和交流的趨勢,仍然采用了與前幾季相差不大的考核方式和議題選擇,來展現這一職業(yè)和實習生們的能力和表現。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比如,大部分的課題作業(yè)都要以英文形式提交,一些課題匯報和模擬法庭等也采用全英文表達;首個辯論課題,討論香港應不應該為“好人法”立法,而后的分組課題中,也不乏跨境離婚、跨境金融糾紛等案件,但整體看下來,二者體系究竟有何不同,其中并沒有被明確解析給觀眾,除了慣用語言的變化,別無他感。

當視角瞄準到香港之時,觀眾也更期待看到一些更有“尺度”和爭議性的案件,可目前為止,《offer6》這樣的驚喜仍在缺位。

一面字里行間強調不同,一面選擇的考核模式、“干得事”都相同,《offer6》的職業(yè)呈現上有點擰巴。

其次,來到人以及通過他們呈現出的職場生活和職場關系。

如果外行人不那么關心職業(yè)呈現的專業(yè)性,想要看看實習生們的成長和職場生活,“人”自然是核心看點。

拋開上述提到的法律背景不同,《offer6》實習生們的學歷和經歷,都堪稱“令人艷羨”。隨著這一IP史上最年輕實習生的入場,《offer6》實習生們完成著年齡層的迭代,也終于迎來了與前幾季不同的人物成長故事和職場觀感。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offer6》中不再有那么多菜鳥逆襲、能力者觸底反彈的戲碼,強者從一開始就脫穎而出,成為實習生和團隊認可的對象;同時,在短時間競爭性極強的職場中,實習生們也不必須發(fā)展深厚的友誼或者一味的退讓,敢拼、敢搶、敢于爭取和展現自己的能力、不畏懼對抗,《offer6》呈現出了與前幾季不同的職場觀感。

這大概也是因為兩種法律體系和法律背景下,能力不同所帶來的競爭結果。

但這也就帶出一個問題,當能力差距明顯,勝負不難判斷,甚至觀眾們可以通過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預判出考核結果,那么,節(jié)目在做到了成績真實性之下,“戲劇性”和懸念就會大打折扣。這樣情況之下,節(jié)目效果就又會依賴于實習生之間的火花。但現實的情況是,除了上述提到的兩次爭吵,《offer6》的實習生們之間并沒有產生過多的內容。

《令人心動的offer6》劇照

最后,落回職場,每一季《offer》都能通過塑造一個個立體的職場群像,讓觀眾感受到初入職場的各種情緒需求,而在這一季,“群像”徹底失蹤了。

《offer6》呈現出了一個競爭性更強的職場,從某種程度也撕開了職場綜藝的“體面”,它或許需要觀眾沉下心來觀看,但從實習生的選擇和職業(yè)的選擇來看,《offer6》從底層就出現了邏輯爭議。與此同時,如上所述,更多爭吵的畫面被推至觀眾面前之時,《offer》系列過往的核心武器——通過友情遞進、人群成長等要素所帶來的群像感也就進一步破碎了,更別提往屆《offer》在群像之下所誕生的人與人之間的CP感。

02 《offer》是時候放過“律師季”了

律政行業(yè)之于《offer》IP,算得上舒適區(qū)和深耕區(qū)。至今為止的六季節(jié)目中,切口為律政行業(yè)的占了四季。

從豆瓣評分來看,第一季更是以8.2分,撕開了國產職場綜藝的缺口,并榮升為不少觀眾的白月光;第二季吸引超過4萬人在豆瓣打下7.3分;第五季則拿下7.9的系列第二高分。

從話題度來看,無論是第一季的何運晨、李浩源組成“雙強之爭”,還是貫穿其中第二季丁輝的“背水一戰(zhàn)”、第五季黃凱堅持法學夢考研的破圈話題,都給職場綜藝留下來了“如何走紅”的范本。

《令人心動的offer2》丁輝

在第四季試水建筑行業(yè)表現不佳后,第五季重回律政行業(yè),順利將《offer》的關注度和口碑重新拉回了高水平。毫無疑問,從《offer》系列的最終成果來看,俊男美女較多的聚集地、有職業(yè)門檻讓年輕人向往、能夠附加上各種社會議題等要素實現,“律師”這一行業(yè)是最有契合度的。

《offer》第一、五、六季導演吳浩宇在與上一季節(jié)目導師劉思遠的對話中,解釋了《offer6》再次聚焦律師的原因:“我覺得律師這個行業(yè)其實沒有被充分的展現出來,還有空間。第六季我們拍下來整體的感覺是完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和行業(yè),因為它的司法體系不一樣、對能力的要求不一樣、案例也有很多的不一樣,這些變數讓這季香港律政季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題材?!?/p>

同時他也表示:“對于offer這個節(jié)目或者這個IP來說,重要的是每期的人物和這個人物的故事,行業(yè)只是一個故事的背景,我們會更在乎的是人,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求變量,這些變量可以是行業(yè),也可以是城市(地域),也可以是一些規(guī)則?!?/p>

《令人心動的offer4》建筑季

這個思路,在過去幾季節(jié)目中都有所展現。

第二季將律所升級為“紅圈所”,在這里有“能力者”觸底反彈和“笨鳥”苦苦追趕的故事;第五季則帶出了內地律所與香港事務的場域變化,不同法律體系背景的實習生在這里交鋒;而到了這一季則直接來到香港,實習生們如何面對落差感,是故事的其中一個主旋律……

問題在于,當行業(yè)變成了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人就變得異常重要,這對節(jié)目組選人的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讓觀眾對于“人”的期待甚至審視,帶上了更嚴格的目光。

顯然,這一季的人選,觀眾都不感冒。

當人設和故事都逐漸類似,吸引觀眾的內容也就會打了折扣。再加上變成背景的行業(yè)沒有進一步釋放出專業(yè)差異和尺度上的變化,觀眾又怎能耐住心看下去。何況導演所提到的那些不一樣的能力體現、不一樣的案例體現,仍在一個緩慢出來的推進過程,沒有一上來就給予“震撼”。

不得不提的是,這一季的失手還離不開平臺的排播因素。

《心動的信號7》和《令人心動的offer6》追綜日歷

往年的《offer》都是接檔《心動的信號》系列播出,而今年卻在延續(xù)去年的提檔以及《心動的信號7》推遲下,與其幾乎同一周期。

然而,在《心動的信號7》迎來新一輪雙豐收下,觀眾磕CP、聊社交關系的需求已經被滿足,同樣屬性都是在看俊男美女、都在反問自己“我不配”、最終也都在“造網紅”的兩檔異曲同工的節(jié)目,一方極致喂飽,另一方何談有空間呢?“offer”只能進一步被淹沒在“信號”引爆的歡呼聲里。

毫無疑問,即便《offer》在這一季表現不佳,其仍是長視頻在職場綜藝領域最長壽、最有影響力的系列IP,但也不得不承認,各方面要素最匹配的“律師”這一職業(yè)顯然對觀眾沒那么大吸引力了。

《offer7》需要放棄“律師季”,尋找下一個賽道了。畢竟在不同的場域,新鮮感的人設、導演所需要的不同的“人”,出現的概率也會更大。

一方面,從往季重回角度來看,“建筑季”太冷了,而好評度較高的第三季“醫(yī)生季”再來一次延續(xù),又或者進一步精細化到兒科醫(yī)生等這類更具社會議題的垂類,或許是一個好選擇。

《令人心動的offer3》醫(yī)生季

另一方面,從市場上的其他試驗品來看,《躍上高階職場》瞄準的廣告人、《閃閃發(fā)光的你》所望向的投行,《初入職場的我們》相繼開辟的法醫(yī)、機長,以及前幾年多檔綜藝所揭露的直播電商,從本質上來看,也都滿足《offer》系列所想要的某些要素,《offer》能否重讀一下,升級這些職綜沒有形成的影響力,也是一種解題思路。

然而,市場對于“強者”的期待可能更希望它進一步在職綜上開天辟地,越來越多新興、小眾或是難以呈現的職業(yè)和職業(yè)精神,能否被《offer7》所收錄,讓觀眾意識到《offer》系列的絕對領先,也需要主創(chuàng)們勇敢地邁出去、放手一搏。

“職綜第一IP”的深度進化,已然刻不容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