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蕭維
編輯丨蕨影
TCL科技再落一子。
上個月,TCL科技官宣,TCL華星完成對LG Display(下稱LGD)在廣州的LCD工廠的股權競買,這筆交易的總對價估計約為111億人民幣,包括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70%的股權和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由此,TCL科技的面板疆土再度拓展,自2020年后,面板行業(yè)的周期性體現得越發(fā)明顯:TCL收購佳茂、三星的2020年,行業(yè)正處于上升周期,但僅隔1年多后,行業(yè)全面下行,而在2023年,面板價格再次上揚,大起大落之下,TCL科技選擇加碼產能,意欲順勢擴大市場份額的雄心可見一斑。
但是,并購是一把雙刃劍,同樣是TCL科技旗下,光伏并購已經處于大幅虧損的困境下,而TCL科技入局之時,也曾恰好是行業(yè)興盛的時段。
斥巨資,博未來,TCL科技顯然渴望穿越周期,但這條路并不好走。
逆周期猛攻
面板的周期規(guī)律,TCL科技正在參透。
有機構研究,2007年-2022年的15年中,面板行業(yè)已經經歷了四輪周期,平均三到四年一次。而TCL科技本次收購,也正處于最新一輪的面板上漲周期當中。
從2020年下半年起,受疫情、海外補貼等影響,以顯示終端為代表的面板產品開啟上行模式,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居家娛樂等場景需求加速釋放,面板價格一路走高。但上升行情持續(xù)時間并不長,2021年下半年,LCD 產能集中釋放,但需求端驟減,面板行業(yè)開啟下行通道。
一升一降之下,可以看出面板行業(yè)的周期特點:產能與需求錯峰釋放。
“從去年年底的時候,日子就好過了起來,不知道哪來的訂單,反正產能就上來,不像過去要控制產能了?!睋袠I(yè)資深人士向「新熵」透露,2023年是行業(yè)上行拐點,事實上,始于2022年的下行周期,已經于2023年結束,在去年10月面板價格終于上漲,而在今年三月,各尺寸面板迎來全面大漲后,本輪上升周期的持續(xù)時間已經被機構評估為超過一年半。
TCL科技正是面板上漲的受益者,根據公告,2023年全年TCL科技公司盈利錄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5億元,同比上升幅度高達747.60%。而TCL2024上半年業(yè)績更為炸裂,報告顯示, TCL科技半導體顯示業(yè)務于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498.77億元,同比增長40.39%,凈利潤26.96億元,同比改善61.45億元。
顯然,TCL科技的面板業(yè)務正處于高速增長狀態(tài),而市調機構DISS預計,未來幾年按面積計算的液晶顯示(LCD)面板需求將超過產能,未來四年左右的時間全球LCD面板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供給短缺。2025和2026兩年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仍將提升。因此,抓住時機擴大產能,占據市場份額,是TCL科技當下最重要的措施。
但是, 2023年-2025年,全球僅有兩條LCD面板產線投產,TCL科技新增產線不能滿足面板出貨需求,尋找成熟產線自然成為其彌補產品的重要手段,LGD廣州8.5代LCD面板廠則是TCL最好的目標。據悉,該廠主要產品為電視及商顯大尺寸液晶面板產品,設計月產能為180千片大板;LGDGZ為模組工廠,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模組,設計月產能為230萬臺。
“能拿下這條產線,還是韓國廠商在中國干不動LCD面板了。人家要調整業(yè)務,不掙錢自然就想撤。”資深人士透露。正是因為LG業(yè)務架構正由 LCD液晶顯示器轉型至以OLED為主,所以對液晶顯示器資產有剝離的需要。
快馬加鞭,收購LCD面板產線,TCL科技顯然想在本輪超長上升周期中大賺一筆。
并購雙刃劍
本次TCL科技的并購時機,來得剛剛好。
據TCL科技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華星”)收購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GDCA”)80%股權、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GDGZ”)100%股權,以及LGDCA、LGDGZ運營所需相關技術和支持服務,基礎購買價格為108億元。
而LGDCA和LGDGZ的業(yè)績,由于母公司的業(yè)務方向改變,最近一年已經出現顯著下滑。2023年,LGDCA營業(yè)收入為63.34億元,同比下滑36.84%;凈利潤為6.02億元,同比下滑14.73%。LGDGZ營業(yè)收入為118.6億元,同比下滑58.28%;凈利潤為5.36億元,同比下滑11.55%。
有行業(yè)觀察人士向「新熵」分析:“韓國是面板大國,但是這次業(yè)績的下滑,其實標志了國產面板的崛起和權利交棒。”
但是,TCL華星本次收購也面臨壓力。據悉交易基礎購買價款為合計108億元,擬以現金方式支付,資金來源為TCL華星的自有或自籌資金。但截至2024年6月末,TCL華星的資產負債率已達63%,財務壓力可謂巨大,如果沒有注資輸血,TCL華星完成本次收購后的資產負債勢必進一步提高。
不過,在行業(yè)機遇出現在自己面前時,TCL科技冒著風險也需要入局,而回顧TCL科技面板業(yè)務的發(fā)展脈絡,并購這一手段,堪稱其市場拓展的殺手锏。
2020年5月,TCL科技公司擬向武漢產投發(fā)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39.95%股權,交易作價42.17億元,全面布局面板設備、材料、電子等領域;6月,TCL科技下屬子公司TCL華星與日本JOLED簽訂投資協議,劍指JOLED掌握全球領先的OLED材料印刷成膜等技術;12月,TCL科技收購茂佳國際,TCL華星完成對下游客戶“面板+整機”一體化交付需求;2021年TCL華星先后完成對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和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股權交割,全面擁有8.5代TFT-LCD生產線,月產能為120K大板。
并購帶來的市場份額提升效果顯著,以面板行業(yè)下游的電視為例,根據國際權威監(jiān)測機構Omdia的數據,2023年TCL電視銷量全球市占率達到了12.5%,穩(wěn)居全球第二的寶座;2023年Mini LED電視冠軍中國全渠道零售量及零售額排名第一,零售量市場份額達50.5%;TCL98英吋電視成功登頂全球銷量排行榜TCL電視2024年Q1銷量全球第二、中國品牌第一。如果統(tǒng)計口徑擴大到代工,全球每5臺電視,就有1臺來自TCL。
但是,并購這一殺手锏,用不好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在電視、顯示終端周期下滑時,多元發(fā)展成了TCL科技的戰(zhàn)略路線,而光伏產業(yè)就是其大舉進軍的目標。2020年,TCL科技以12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中環(huán)集團100%的股權,目標直指中環(huán)集團旗下中環(huán)股份的光伏、半導體業(yè)務。
而在收購伊始,TCL中環(huán)表現也確實爭氣,TCL中環(huán)公布了2022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TCL中環(huán)實現營業(yè)收入670.10億元,同比增長63.02%,歸母凈利潤68.19億元,同比增長69.21%,總資產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91.34億元,同比增長39.95%。需要注意的是,TCL中環(huán)2022年營業(yè)收入遠超2020年、2021年全年營收之和;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更是創(chuàng)造了遠超2018年至2021年全年之和的行業(yè)紀錄。
而此時,TCL華星光電累計實現營收562.56億元,營業(yè)利潤爆虧97.47億元,而在2021年TCL華星的凈利潤還維持在106.5億元。
兩相對比之下,TCL科技的兩大業(yè)務載體可謂天地之別,可誰也沒想到,短短不到兩年,形勢再次逆轉。
“實在是太卷了,光伏產能過剩,玩家太多,之前國外還能賣,但現在美國歐盟都在找中國的麻煩,很難做了。”光伏產業(yè)人士如此形容當下的局面。
由于硅片競價、電池組件競爭力、參股公司表現等原因,2024年上半年,TCL 中環(huán)營業(yè)收入162.13億元,同比下降53.54%;凈利潤-30.64億元,同比下降167.53%。反觀同期TCL華星面板業(yè)務,由于價格上漲、需求旺盛,其顯示業(yè)務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上漲,第二季度更實現盈利21.57億元,環(huán)比增長300.1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于TCL科技來說,誰是小甜甜,誰是牛夫人,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答案。
難敵京東方
從格局看,LCD面板話語權正在全面交棒。
九十年代,日本面板稱霸,但隨著三星、LG發(fā)起的價格戰(zhàn),日本廠商失去市場地位,而在2010年后,國產面板加速崛起,韓國廠商也在經歷日本的命運。
特別是在2021年后,韓企加速敗退,三星顯示器于2022年退出了LCD業(yè)務, LG顯示器也在同年終止了韓國國內LCD電視面板生產線,并開始著手出售其位于中國廣州的LCD工廠。
但是,敗退不等于退出,放棄LCD后,日韓企業(yè)轉向OLED,開啟未來戰(zhàn)場。從技術上看,韓國在過去 10 年(2013-2022 年)的申請數量和申請增長率均排名第一,從市場份額看,以手機顯示屏為例,根據Magirror Research數據,2024年上半年全球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廠商出貨量排名,三星占比超過30%。
不過,國產廠商追趕的步伐同樣很快,目前TCL華星整體市占率已經達到22.30%,同比增速高達174%,TCL科技發(fā)力OLED勢不可擋。
但是,就算如此迅猛的勢頭下,TCL科技在OLED業(yè)務也需要低人一頭,根據麥吉洛咨詢統(tǒng)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排名top5,TCL華星位列全球前三,而身前,正是老對手京東方。
實際上,雙雄角逐面板江湖,TCL華星處于緊緊追趕的態(tài)勢,在傳統(tǒng)LCD領域,TCL華星極力縮小著與京東方的差距。LCD面板,華星光電2024年上半年的出貨量為2440萬片,市場份額為20.6%,京東方的市場份額為23.8%,相差3.2個百分點,在收購LGD中國業(yè)務后,依靠火熱的市場需求,TCL科技的LCD面板出貨量趕超京東方并不是遙不可及。
而在OLED領域,京東方的產線布局也略壓TCL科技一頭,2024年9月25日,京東方在成都高新區(qū)舉行了國內首條第8.6代AMOLED生產線的全面封頂儀式,該產線采用了低溫多晶硅氧化物(LTPO)背板技術和疊層發(fā)光器件制備工藝,在OLED屏幕功耗更低、使用壽命等方面具有技術優(yōu)勢,工程總投資高達630億元,設計產能達到每月3.2萬片玻璃基板,將專注于生產高端觸控OLED顯示屏,服務于筆記本電腦和 tablet 等智能終端市場。而TCL科技方面,2024年5月,其公告表示目前TCL科技無新建8代或8.6代OLED產線的投資計劃,也不存在通過定增募集資金新建顯示產線的計劃。相比之下,誰先誰后,一目了然。
這一幕仿佛讓人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情景,當時如日中天的還是TCL科技的前身TCL集團,當時TCL集體營收283億元、京東方為49億元。而在2004年2月17日,TCL集團首發(fā)日,總市值為237.94億元,大幅領先京東方A160億的市值,市場對待兩者的期望相當明顯。但是,變化發(fā)生在同時,當時中國半導體顯示廠商們面臨技術路徑的選擇,CRT行將沒落,誰是下一個增長極?TCL出手等離子方向的湯姆遜,而京東方跟進液晶方向的韓國現代顯示,后來的事實證明,等離子完敗液晶,京東方借此一役,徹底反超TCL科技。
2023年,京東方營收1745億元,TCL科技營收1744億元,難分伯仲,而在利潤上,京東方凈利潤25.47億相比TCL科技凈利潤47.81億元看似處于下風,但需要注意的是,TCL科技另一核心主業(yè)新能源光伏業(yè)務實現營業(yè)收入591.46億元,凈利潤38.99億元,如果刨除這部分收入,TCL科技的面板業(yè)務在與京東方的對決中顯然處于下風。
市值不會說謊,京東方當前市值1543億,是TCL科技771億元的整整兩倍,在LCD一統(tǒng)天下、國產加碼OLED的面板江湖中,TCL科技翻過日韓廠商的圍堵后,依然面臨京東方這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