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jīng)社 高越
坐在電影《抓娃娃》放映廳里,當看到劇中西虹市首富馬成鋼的兒子“偶遇”兩個外教問路時,鐘舒言(化名)的頭仿佛被敲了一下。
她突然想起來,今天還沒有打卡多鄰國App。
在漆黑的影院里,她拿出手機,關閉聲音,全程弓著身子躲在前座椅背后,直到完成當日的打卡任務,才松了一口氣。
這種“咯噔一下”的瞬間,隨時發(fā)生在地鐵上、電梯里和馬路邊。在音樂節(jié)、演唱會甚至迪士尼和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候場長隊中,也能碰到舉著手機叮叮咚咚打卡的人。還有人的打卡地是酒店洗手間的馬桶上,“不練口語,再把音量開到最低”。演員蔡文靜在連勝308天后忘記打卡,記錄歸零,這成了她“最傷心的一天”。
來自美國的教育類App多鄰國,正在“硬控”一億人。
被多鄰國“拿捏”
每個多鄰國用戶的記憶中,都有幾段印象深刻的極限打卡場景。
在西班牙、荷蘭等多個國家居住過的Cynthia(化名),為了消耗家庭會員名額,拉著一家四口一同注冊。在這之后,她常常發(fā)現(xiàn)做好晚飯后喊不到人,只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打卡聲從各個方向傳來,女兒學的是拉丁語、希臘語、法語、德語和荷蘭語,母親學的是英語。
一天深夜,Cynthia的丈夫突然驚醒,坐在床上大喊今天還沒打卡。他打開燈,捧著手機,踩著Deadline叮叮咚咚。
對打卡的執(zhí)著,已經(jīng)刻在了多鄰國用戶的DNA里。
使用多鄰國到50天的時候,荷蘭留學生木子(化名)斷卡過一次。她覺得非??上В爸暗膱猿侄祭速M了”。她下定決心不能再斷,在德國柏林旅游期間都時時捧著手機,晚上在酒吧喝酒時也不例外。
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職員蘇小小(化名)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多鄰國打卡,其余一切都要往后排。有一次,她因為打卡拒絕了男友的視頻通話邀請,想著幾分鐘后撥回去。結(jié)束時一看手機,已經(jīng)過去了四十分鐘。男友很驚訝,“為什么會消失這么久?”
被拿捏的多鄰國用戶們,也不乏跟別人“硬杠”的經(jīng)歷。
最上頭的時候,Cynthia想爭奪小組排行榜的第一名。她的競爭對手是一位頭像看起來已有七八十歲的老爺爺,但學習西班牙語已有兩三年。
為了卷過對方,Cynthia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花一兩個小時學習,內(nèi)容從一課時加到一單元,遇到雙倍積分時還會更久。在這樣的強度下,她相信自己獲勝手拿把攥。
有一天,她突然發(fā)現(xiàn)對手超過了她,還在用戶名后加了一個有嘲諷意味的表情。那一刻,Cynthia被徹底激起了勝負欲。她花費一整天刷出了翻倍的經(jīng)驗值,終于取得了勝利。
蘇小小也曾爭奪過小組等級第一名獎勵的成就勛章。幾天時間里,她和對手就像在一場超長的游泳比賽中,你追我趕,拉不開差距,也分不出勝負。為此,她特意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帖表決心,宣布放棄周末休息,“不眠不休,一定要拿下勛章”。
但對方周末并沒有上線,把勛章讓給了蘇小小。
原來,這篇帖子被大數(shù)據(jù)推送給了對手本人。對手在帖子下留言:“第一次碰到這么卷的人,差點玩崩潰?!?/p>
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戰(zhàn)績、吐槽打卡的用戶比比皆是。他們的評論區(qū)成了交友區(qū)——求加好友,組隊完成團體任務。
比游戲更像游戲
蘇小小的社交平臺主頁里只曬兩種內(nèi)容:一是《英雄聯(lián)盟》戰(zhàn)績,二是多鄰國排行榜。
在她眼中,多鄰國比《英雄聯(lián)盟》更上癮。
就像是一款披著學習外衣的游戲,在號稱“玩著就能學40門外語”的多鄰國上,能看到很多游戲的影子。
教育類App通常會允許用戶自行制定學習計劃,但多鄰國不一樣,它將學習過程設計成解鎖闖關游戲。
只要打開第一課時,游戲就開始了。每天登陸App,可以獲得寶石,類似于斗地主游戲中的歡樂豆。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經(jīng)驗,有時還會掉落“雙倍經(jīng)驗”紫色藥瓶。
跟消消樂游戲獲得“無限精力”就想一直玩下去一樣,每當獲得雙倍經(jīng)驗,蘇小小的闖關之路就停不下來,連刷好幾個單元不在話下。
多鄰國中的NPC則跟爆款游戲《塞爾達傳說》里的人物類似,比如名叫“多兒”的綠色貓頭鷹,以及一頭紫發(fā)、總愛斜著眼看人的“拽姐”。
每次答對題目,“多兒”就會跳出來鼓勵,“好棒!”“泰褲辣!”并伴有震動和聲音反饋,跟消消樂游戲中的“excellent”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日復一日的闖關和打卡“連勝”中,用戶可以解鎖不同勛章,級別則從青銅、銀灰、黃金到藍寶石,不斷升級,跟諸多手游中的PVP天梯頗為相似。
木子看到高段位用戶會很佩服,“能學這么久,是件很酷的事”。她自己也會花大量時間刷關、拿高分,以登上更高段位。這讓她想起自己玩《王者榮耀》時的感受:段位越高,越被人崇拜,“特別有面子”。
各段位還有排行榜,靈感來自《開心農(nóng)場2》里的排行榜和聯(lián)賽,與大多數(shù)手游中的PK賽和排位賽也大同小異。
跟微信讀書的好友排行榜不同,多鄰國排行榜后改為陌生人競爭。多鄰國前產(chǎn)品負責人Jorge認為,這直接利用了用戶最直接的激勵因素,喜歡爭強好勝。
集眾多游戲元素于一體的多鄰國,比游戲更像游戲。
據(jù)Jorge的分享,2018年后,多鄰國“嘗試讓自己變得更好玩”。此后5年時間里,多鄰國的日活躍用戶數(shù)增加了4.5 倍,活躍用戶留存率(CURR)提高了21%。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多鄰國日活躍用戶為3140萬,月活躍用戶為9760萬。
目前,多鄰國已成為全球下載次數(shù)最多的教育App,在谷歌Play和蘋果應用商店的教育類應用中排名第一。
對自律上癮
很多人的手機里裝了不止一款教育App,光學英語的就有百詞斬、流利說、扇貝單詞等。但為什么讓用戶上癮、甚至被“套牢”的,偏偏是多鄰國?
木子曾嘗試過使用百詞斬,但幾次忘記打卡,紀錄歸零后,“想學習的氣就泄了”。但多鄰國在2022年推出的“連勝激凍”保護機制,可以為即將失去連勝的用戶守護紀錄。
“多兒”和“拽姐”還會花式勸學。只要沒完成單元學習,“多兒”會在一天內(nèi)彈出十幾條通知和短信進行轟炸,就連桌面組件也會逐漸從綠變紅,表情從憨態(tài)可掬變成憤怒、焦灼,將用戶跟App深深綁定。
此外,百詞斬等App的學習任務大多會逐漸積攢,這意味著用戶需要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有時要學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才能完成”,這對蘇小小來說是負擔。而在多鄰國App,只要花三五分鐘完成一個課時,就可保持連勝紀錄,門檻更低,更簡單。
更深一層的上癮機制,在于多鄰國拿捏了用戶追求自律的心理。
運動、養(yǎng)生、學習新知識,堪稱當代年輕人的三大自律鐵則。木子告訴雪豹財經(jīng)社,同樣是一個小時,通過聽網(wǎng)課的方式系統(tǒng)學習荷蘭語,她很難堅持下來,兩個月就停滯了;用來刷短視頻,事后會懊惱和自責。但用來刷多鄰國,無論是碎片化的幾分鐘,還是一個小時,“都會獲得成就感,比刷短視頻要更心安理得”。
對試圖掌控身體和頭腦的年輕人來說,把時間花在學習上,總不會出錯。
如今,多鄰國中的角色正在滲透社交媒體,試圖塑造“我是個自律的人”的形象?!岸鄡骸痹赥ikTok上擁有660萬粉絲,超過迪士尼(410萬)和蘋果(280萬),還cos《間諜過家家》參加漫展,打扮成春麗出席時尚盛典。
但這一切,似乎只是個美好的幻覺。
連勝500多天后,木子的荷蘭語依舊處于入門水平,日常對話能聽懂一半,但很難自己講出來。
鐘舒言在連勝300多天后,對日語的語法、句式仍然一竅不通,游戲中單詞的釋義全靠不斷重復來死記硬背。想考過日語等級考試是不可能的,她甚至連日劇也還是看不懂。
更多吐槽多鄰國“無用”的用戶本意是想鞏固英語,他們的普遍評價是,只要上過大學,多鄰國就沒用,哪怕沖到最后一節(jié)也只是初中英語的水平。
不愛吃學習的苦的年輕人,在多鄰國“沒苦硬吃”。只不過,這苦好像吃了也沒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