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虧1300億后又狂賺7200億:世界前首富孫正義,靠AI翻身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虧1300億后又狂賺7200億:世界前首富孫正義,靠AI翻身了

AI救了孫正義。

文|正解局

受AI概念影響,半導體設計公司ARM市值漲到了19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00億元)。

最大的受益者是世界前首富孫正義,其旗下的軟銀持有ARM90%的股份。

曾經(jīng)虧損了1300億元,孫正義這次翻身了。

01

提到孫正義,國人應該不陌生。

這個國際投資界的傳奇人物,早年投資雅虎,身家一度超過了800億美元,超越比爾蓋茨當了三天的世界首富。

1999年,孫正義先后兩次投資阿里巴巴6千萬美元,獲得了2000億元人民幣的回報。

孫正義,在中國一戰(zhàn)成名。

2016年,孫正義對外宣布要玩一票大的,發(fā)起軟銀愿景基金一期,計劃募資1000億美金。

赫赫戰(zhàn)績在前,應者如云,沙特阿拉伯主權(quán)財富基金、阿布扎比主權(quán)財富基金等知名基金和蘋果、高通、富士康等科技企業(yè)紛紛加入。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nèi),軟銀愿景基金一期就募資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權(quán)基金。

彼時,共享經(jīng)濟概念炙手可熱。

滴滴出行、Uber、OYO、WeWork等共享經(jīng)濟行業(yè)的當紅企業(yè),背后都有孫正義的身影。

這一次,孫正義遭遇了滑鐵盧。

WeWork是共享辦公空間的鼻祖,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被孫正義寄予“下一個阿里”的厚望。

2019年,WeWork因巨額虧損、治理不嚴等問題,上市失敗。

2年后,WeWork終于成功上市,但其市值已較2019年巔峰時期大大縮水。

2023年,WeWork宣布破產(chǎn)。

孫正義在WeWork這個項目上虧了近200億美元,不得不承認自己對WeWork的投資是“愚蠢的”。

Uber的狀況,比WeWork的狀況稍微好點。

Uber所在的共享出行賽道,比WeWork更寬、更風光,因此估值也更高,一度超過1200億美元。

然而,Uber上市后,首日就跌破發(fā)行價,市值519億美元,不及估值的一半。

這筆投資,也失敗了。

此外,孫正義投資衛(wèi)星網(wǎng)絡創(chuàng)業(yè)公司OneWeb、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也都虧損了。

統(tǒng)計顯示,孫正義投資的88家企業(yè)里,2020年前后已有15家破產(chǎn)。

受這些項目拖累,軟銀愿景基金2021年和2022年分別虧損了205億美元、320億美元。

軟銀自己,在2021年和2022年也分別虧損了105億美元、72億美元。

也就是說,僅2021年、2022年兩年,孫正義旗下的軟銀,就虧損了1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

02

1300多億的損失,首富也扛不住。

為了彌補投資失利,孫正義拋售了阿里股份,并計劃賣掉ARM。

孫正義與ARM的“糾葛”,正解局曾在以往的文章中介紹過。

ARM是一家英國企業(yè),自己不生產(chǎn)芯片,而是將芯片架構(gòu)授權(quán)給有興趣的廠家。

打個不太準確的比方,ARM研發(fā)出一堆菜譜,自己不做菜,而是將菜譜賣給高通、聯(lián)發(fā)科、華為等廠家,后者利用菜譜做菜賺錢,ARM則收取相應的費用。

這種商業(yè)模式,被稱為IP授權(quán)模式。

AR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應商,每年授權(quán)的芯片出貨量超過200億顆,占據(jù)了智能手機的99%,汽車行業(yè)的41%。

孫正義發(fā)起遠景基金一期,除了共享經(jīng)濟,還投資了AI企業(yè)。

2016年,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當時上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ARM。

這起亞洲企業(yè)在英國完成的最大規(guī)模并購交易,轟動一時。

萬萬沒想到,被軟銀收購的第二年,ARM的凈利潤就持續(xù)下降。

2015年,利潤還有8.43億美元,到2019年,已經(jīng)不足3億美元。

其他項目巨虧,孫正義的壓力極大,只好選擇將ARM賣掉。

2020年,孫正義計劃將ARM作價400億美元出售給英偉達。

然而,這一交易先后被歐盟、英國、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gòu)否決。

這一耽誤,就到了2022年,反而讓孫正義“峰回路轉(zhuǎn)”。

無奈之下,孫正義從英偉達那邊領了12.5億美元的“分手費”后,只能繼續(xù)推動ARM獨立上市。

此時的外部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變化。

2023年,AI大模型爆發(fā),人工智能成為了風口。

英偉達的市值水漲船高,ARM也跟著“飄”了起來。

大家都知道,英偉達之所以受追捧,是因為AI需要大量的超級芯片。

作為半導體設計公司,ARM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

事實上,ARM已經(jīng)從IP提供商轉(zhuǎn)型為一家計算平臺公司,為人工智能行業(yè)提供完整且全面的計算解決方案。

通俗一點說,英偉達“吃肉”吃成市值3萬億美元的巨無霸,ARM哪怕“喝湯”也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2023年9月15日,ARM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收盤大漲近25%,市值達到679億美元。

679億美元,不僅大幅高于2020年英偉達計劃購買ARM時給出報價,也遠高于軟銀2016年收購ARM的價格。

不到一年時間,ARM市值已經(jīng)漲到了19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00億元)。

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持有ARM約90%左右的股份。

ARM這一筆投資就獲利超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00億元),孫正義徹底翻身了。

03

投資有風險,有盈亦有虧。

但像孫正義這樣大起大落,卻也是極為罕見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孫正義當年選中的賽道與企業(yè)都不差。

這個投資界的老炮,為何陷入了巨虧1000多億的窘境?

從商業(yè)模式上看,孫正義發(fā)起的遠景基金,做的是低買高賣的生意。

比如投資ARM,先將其收購,然后打包上市,最后套現(xiàn)離場,大賺一筆。

投資成敗的關(guān)鍵,往往是能否找到“接盤俠”。

一方面,“接盤俠”是被孫正義嚇跑的。

手握1000億美元的大基金,孫正義的投資方式簡單粗暴,高舉高打直接拿錢砸,無形中吹高了投資企業(yè)的估值。

巨大的泡沫,讓資本市場望而卻步。

連孫正義自己都承認,由于對金錢的欲望導致了自己接連的投資失敗。

另一方面,孫正義多少有點時運不濟。

孫正義投資后不久,就遭遇了新冠疫情、全球經(jīng)濟萎縮和地緣政治等不利影響。

就拿其投資的OneWeb來說,號稱要對標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最后被疫情壓垮了。

短期內(nèi)找不到“接盤俠”,孫正義只能割肉止損,形成了巨大的財務窟窿。

好在,孫正義選對了AI這一賽道,最終得以翻身。

很多人會說,幸虧當初孫正義沒將ARM賣給英偉達。

事實真是這樣嗎?

彼時,如果軟銀將ARM作價400億美元賣給英偉達,400億美元中,有210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

按今天英偉達的市值計算,至少值3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孫正義將ARM賣給了英偉達,獲得的回報至少是3000億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2019年,孫正義以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有的4.9%的英偉達股份。

如果持有到現(xiàn)在,這些股份價值1500億美元。

一念之差,差之千億。

孫正義跌宕起伏的投資經(jīng)歷,再次說明一個事實:

有時候,選擇確實比努力更重要。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

孫正義

  • 再投資15億美元,孫正義不愿錯過“大魚”O(jiān)pen AI
  • 孫正義或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據(jù)悉已同印度首富討論該國潛在AI機遇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虧1300億后又狂賺7200億:世界前首富孫正義,靠AI翻身了

AI救了孫正義。

文|正解局

受AI概念影響,半導體設計公司ARM市值漲到了19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00億元)。

最大的受益者是世界前首富孫正義,其旗下的軟銀持有ARM90%的股份。

曾經(jīng)虧損了1300億元,孫正義這次翻身了。

01

提到孫正義,國人應該不陌生。

這個國際投資界的傳奇人物,早年投資雅虎,身家一度超過了800億美元,超越比爾蓋茨當了三天的世界首富。

1999年,孫正義先后兩次投資阿里巴巴6千萬美元,獲得了2000億元人民幣的回報。

孫正義,在中國一戰(zhàn)成名。

2016年,孫正義對外宣布要玩一票大的,發(fā)起軟銀愿景基金一期,計劃募資1000億美金。

赫赫戰(zhàn)績在前,應者如云,沙特阿拉伯主權(quán)財富基金、阿布扎比主權(quán)財富基金等知名基金和蘋果、高通、富士康等科技企業(yè)紛紛加入。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nèi),軟銀愿景基金一期就募資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權(quán)基金。

彼時,共享經(jīng)濟概念炙手可熱。

滴滴出行、Uber、OYO、WeWork等共享經(jīng)濟行業(yè)的當紅企業(yè),背后都有孫正義的身影。

這一次,孫正義遭遇了滑鐵盧。

WeWork是共享辦公空間的鼻祖,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被孫正義寄予“下一個阿里”的厚望。

2019年,WeWork因巨額虧損、治理不嚴等問題,上市失敗。

2年后,WeWork終于成功上市,但其市值已較2019年巔峰時期大大縮水。

2023年,WeWork宣布破產(chǎn)。

孫正義在WeWork這個項目上虧了近200億美元,不得不承認自己對WeWork的投資是“愚蠢的”。

Uber的狀況,比WeWork的狀況稍微好點。

Uber所在的共享出行賽道,比WeWork更寬、更風光,因此估值也更高,一度超過1200億美元。

然而,Uber上市后,首日就跌破發(fā)行價,市值519億美元,不及估值的一半。

這筆投資,也失敗了。

此外,孫正義投資衛(wèi)星網(wǎng)絡創(chuàng)業(yè)公司OneWeb、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也都虧損了。

統(tǒng)計顯示,孫正義投資的88家企業(yè)里,2020年前后已有15家破產(chǎn)。

受這些項目拖累,軟銀愿景基金2021年和2022年分別虧損了205億美元、320億美元。

軟銀自己,在2021年和2022年也分別虧損了105億美元、72億美元。

也就是說,僅2021年、2022年兩年,孫正義旗下的軟銀,就虧損了1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

02

1300多億的損失,首富也扛不住。

為了彌補投資失利,孫正義拋售了阿里股份,并計劃賣掉ARM。

孫正義與ARM的“糾葛”,正解局曾在以往的文章中介紹過。

ARM是一家英國企業(yè),自己不生產(chǎn)芯片,而是將芯片架構(gòu)授權(quán)給有興趣的廠家。

打個不太準確的比方,ARM研發(fā)出一堆菜譜,自己不做菜,而是將菜譜賣給高通、聯(lián)發(fā)科、華為等廠家,后者利用菜譜做菜賺錢,ARM則收取相應的費用。

這種商業(yè)模式,被稱為IP授權(quán)模式。

AR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應商,每年授權(quán)的芯片出貨量超過200億顆,占據(jù)了智能手機的99%,汽車行業(yè)的41%。

孫正義發(fā)起遠景基金一期,除了共享經(jīng)濟,還投資了AI企業(yè)。

2016年,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當時上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ARM。

這起亞洲企業(yè)在英國完成的最大規(guī)模并購交易,轟動一時。

萬萬沒想到,被軟銀收購的第二年,ARM的凈利潤就持續(xù)下降。

2015年,利潤還有8.43億美元,到2019年,已經(jīng)不足3億美元。

其他項目巨虧,孫正義的壓力極大,只好選擇將ARM賣掉。

2020年,孫正義計劃將ARM作價400億美元出售給英偉達。

然而,這一交易先后被歐盟、英國、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gòu)否決。

這一耽誤,就到了2022年,反而讓孫正義“峰回路轉(zhuǎn)”。

無奈之下,孫正義從英偉達那邊領了12.5億美元的“分手費”后,只能繼續(xù)推動ARM獨立上市。

此時的外部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變化。

2023年,AI大模型爆發(fā),人工智能成為了風口。

英偉達的市值水漲船高,ARM也跟著“飄”了起來。

大家都知道,英偉達之所以受追捧,是因為AI需要大量的超級芯片。

作為半導體設計公司,ARM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

事實上,ARM已經(jīng)從IP提供商轉(zhuǎn)型為一家計算平臺公司,為人工智能行業(yè)提供完整且全面的計算解決方案。

通俗一點說,英偉達“吃肉”吃成市值3萬億美元的巨無霸,ARM哪怕“喝湯”也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2023年9月15日,ARM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收盤大漲近25%,市值達到679億美元。

679億美元,不僅大幅高于2020年英偉達計劃購買ARM時給出報價,也遠高于軟銀2016年收購ARM的價格。

不到一年時間,ARM市值已經(jīng)漲到了19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00億元)。

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持有ARM約90%左右的股份。

ARM這一筆投資就獲利超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00億元),孫正義徹底翻身了。

03

投資有風險,有盈亦有虧。

但像孫正義這樣大起大落,卻也是極為罕見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孫正義當年選中的賽道與企業(yè)都不差。

這個投資界的老炮,為何陷入了巨虧1000多億的窘境?

從商業(yè)模式上看,孫正義發(fā)起的遠景基金,做的是低買高賣的生意。

比如投資ARM,先將其收購,然后打包上市,最后套現(xiàn)離場,大賺一筆。

投資成敗的關(guān)鍵,往往是能否找到“接盤俠”。

一方面,“接盤俠”是被孫正義嚇跑的。

手握1000億美元的大基金,孫正義的投資方式簡單粗暴,高舉高打直接拿錢砸,無形中吹高了投資企業(yè)的估值。

巨大的泡沫,讓資本市場望而卻步。

連孫正義自己都承認,由于對金錢的欲望導致了自己接連的投資失敗。

另一方面,孫正義多少有點時運不濟。

孫正義投資后不久,就遭遇了新冠疫情、全球經(jīng)濟萎縮和地緣政治等不利影響。

就拿其投資的OneWeb來說,號稱要對標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最后被疫情壓垮了。

短期內(nèi)找不到“接盤俠”,孫正義只能割肉止損,形成了巨大的財務窟窿。

好在,孫正義選對了AI這一賽道,最終得以翻身。

很多人會說,幸虧當初孫正義沒將ARM賣給英偉達。

事實真是這樣嗎?

彼時,如果軟銀將ARM作價400億美元賣給英偉達,400億美元中,有210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

按今天英偉達的市值計算,至少值3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孫正義將ARM賣給了英偉達,獲得的回報至少是3000億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2019年,孫正義以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有的4.9%的英偉達股份。

如果持有到現(xiàn)在,這些股份價值1500億美元。

一念之差,差之千億。

孫正義跌宕起伏的投資經(jīng)歷,再次說明一個事實:

有時候,選擇確實比努力更重要。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