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螺旋實驗室 牧歌
編輯|堅果
這幾年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預制菜行業(yè),近期很有可能要迎來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分水嶺。
今年1月,預制菜國標報送稿已經出爐,按照此前慣例,最快的話半年內便會有結果,今年年內,預制菜國標大概率就會正式問世。
根據媒體此前的報道,即將發(fā)布的預制菜國標中,最大的亮點是禁止添加防腐劑,同時必須冷鏈運輸。
而如何借著國標出臺的東風,消除大眾對于預制菜的偏見,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也成為了眾多行業(yè)從業(yè)者關注的焦點。
近日,在FBIF 2024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論壇上,叮叮懶人菜創(chuàng)始人兼CEO唐萬里在出席調味品與預制菜分論壇時就表示:“無論是‘預制菜’還是‘超加工食品’,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這個品類聽上去就是‘不好’的,也一同在被罵中成長?!?/p>
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預制菜的普及與發(fā)展是大勢所趨,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預制菜的發(fā)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yè)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水平。培育發(fā)展預制菜產業(yè)”。
但是在“一片罵聲中”,預制菜行業(yè)該如何扭轉偏見,又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的發(fā)展道路?
01 預制菜和年輕人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多重視健康,據相關數(shù)據顯示,年均在健康方面消費超過1000元的人群當中,18~35歲的年輕人群體已經占到了超過8成。
這其實顛覆了過往大眾心目的一個刻板印象,也就是在健康上花錢的群體,已經從過去的中老年人逐漸向年輕人遷移。他們在健康上面花的錢,不僅僅是買健身器材或者是保健品,更多的也體現(xiàn)在食物健康上做的一些投資。
而在這其中,健康理念的預制菜其實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益普索(中國)新洞察事業(yè)部總經理陳磊就認為,客觀痛點的存在,讓預制菜非常有機會進入年輕人群體之中,因為當下很多年輕人喜歡自己做飯做菜,但是不喜歡備菜,也不喜歡去處理一些很復雜的腌制流程。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預制菜就有很大的機會去和這樣的場景契合,以此推動年輕人在家里的預制菜消費。
陳磊同時還舉例稱,類似于辣子雞、毛血旺、糖醋里脊這類菜肴,本身涉及到比較復雜的調味和烹飪過程,但是這些過程本身也不是一個廚藝的初學者能夠去駕馭的,對于年輕人來說就更難,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預制菜就有很大的空間。
此外在年輕人鐘愛的諸多特定場景中,預制菜也有著非常大的存在價值。
比如在戶外活動中,預制菜能夠提供便捷的烹飪方式,讓參與者在現(xiàn)場能夠共同動手加工,一起去把這道菜做出來并在現(xiàn)場享用,不僅具有極強的社交屬性,也和露營等場景高度契合。
而在一些年輕女性群體中,“晚安酒”的悄悄興起,也讓一些可以快速出餐的下酒菜成為了剛需,比如小海鮮、冷盤等,再結合控制熱量的健康屬性,其實也有望成為預制菜的一大重要方向。
02 品牌如何突圍?
對于年輕人而言,預制菜的存在其實有著非常高的實用價值,但如果想要這部分的消費群體完全接受預制菜,其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其中,固然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比如過去經常被曝光的“料理包外賣”,就被不少消費者將其與預制菜劃為等號,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眾紛紛談預制菜而色變。
而在一些西方國家,其實他們的預制菜行業(yè)過去也經歷過這樣的發(fā)展階段。
《Prepared Foods》雜志執(zhí)行編輯、注冊營養(yǎng)師David Feder介紹稱,在美國,其實消費者更愿意去買加工食品,一方面是因為價格更低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類產品會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糖或者鈉的含量也比較低。
但要想取得這樣的用戶認知其實并不容易,無論是在市場推廣還是在產品包裝上,都需要處處凸顯食品本身的安全屬性。
比如“清潔標簽”(在產品標簽中盡可能少出現(xiàn)E編碼、保持標簽配料欄中的食品天然屬性),就在西方消費者心目中有著極強的的重要性。
David Feder解釋道,消費者在做餐桌決策時,最關注的是產品本身——“是否為有機食品”“是否為純天然食品”“是否為轉基因食品”“是否低鹽低糖低脂”等,但他們對于食品工業(yè)的各種概念并不理解。
因此對于預制菜品牌而言,讓消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并明白產品本身的安全屬性和優(yōu)勢成分就更為重要,這不僅僅需要在外包裝上下功夫動心思,更需要在公共傳播上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產品語言。
畢竟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消費者而言,冰冷的化學元素都太過晦澀難懂,但一句簡單的“科技與狠活”卻足以讓人印象深刻。
03 技術創(chuàng)新仍是硬道理
其實縱觀全球的預制菜產業(yè)發(fā)展,不僅是一次人類飲食習慣的革命,更是食品加工工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的結果。
以日本預制菜龍頭日冷公司發(fā)明的冷凍炒飯為例,這家公司先是用4年時間研發(fā)出特殊炒菜設備,實現(xiàn)炒飯粒粒分明,并且可用微波爐加熱。
在投向市場后,日冷公司又花了4年時間,再投資 30 億日元,研發(fā)出“三步炒制法”,利用 250℃以上的熱風吹到米飯上再進行炒制,從而能達到更近于傳統(tǒng)鍋灶的炒飯口感。
目前在日本,消費者每天吃的炒飯,已經有23%來自冷凍炒飯。
而在國內,其實也不乏一些深耕技術加工的食品企業(yè),而且目前已經在預制菜行業(yè)取得了初步成果。
叮叮懶人菜創(chuàng)始人唐萬里在FBIF 2024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論壇上透露,僅僅是一款酸菜魚產品,叮叮懶人菜就持續(xù)深耕了超過4年的時間,最終在原材料和冷鏈運輸上成功跑出了差異化。
比如液氮鎖鮮這一技術,雖然從肉眼來看,和普通鎖鮮并無太大區(qū)別,但對于食品而言,如果降低到零下的速度過慢,它生成冰晶的冰晶體就會很大,這時候就會刺破細胞,從而讓細胞里面的水分流失,食材本身也就變得不新鮮。
酸菜魚算得上目前行業(yè)內用戶接受程度較高的大單品之一,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品質,就意味著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類似的故事其實也發(fā)生在知名餐飲品牌大董烤鴨身上,過去不少食客對于烤鴨走出堂食,乃至于進行預制化都抱有抵觸情緒,但隨著大董將產品的烤制和風干技術進行標準化,同時在冷凍鎖鮮技術的加持下,已經可以把預制烤鴨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和堂食的同等水平。
參考日本等國家的產業(yè)發(fā)展經驗來看,在預制菜國標出爐之后,這些有技術能力和匠心工藝的企業(yè),也有希望迎來更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