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1.03萬億,90后白領最愛的便利店宣布退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1.03萬億,90后白領最愛的便利店宣布退市

從熱情到冷卻。

文|融中財經

在零售業(yè)的版圖中,便利店以其便捷性、接近消費者的特性,曾一度成為市場的寵兒。

2017年,便利店行業(yè)迎來了資本的春天,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布局線下,企圖在這片藍海中分得一杯羹。京東、阿里巴巴、蘇寧等紛紛宣布大規(guī)模開設便利店的計劃,一時間,便利店似乎成為了新零售的代名詞,資本的熱浪一波接一波。

然而,好景不長,資本的熱潮來得快,退得也快。

2017年后,便利店行業(yè)迅速冷卻,資本的退潮讓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yè)陷入了沉思。市場飽和、成本上升、電商沖擊、消費者習慣變化,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便利店行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近日,羅森這個曾經是90后最愛的日式便利店品牌,也宣布了退市的消息。它的退市,不僅是一個品牌的落幕,更是整個便利店行業(yè)的一個縮影,背后反應的是便利店行業(yè)面臨的多重困境。

此外,便利店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缺乏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使得消費者對便利店的興趣逐漸降低。精品便利店雖然提出了"千人千面"的理念,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SKU管理的復雜性和成本問題,很難做到真正的個性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便利店行業(yè)需要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積極的變革。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和顧客體驗?如何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些都是便利店行業(yè)需要思考的問題。

羅森宣布退市

90后門最愛的日式便利店,傳出退市消息。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宣布,將于7月24日正式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結束其長達24年的上市歷程。

消息一出,網友們先不淡定了。90年生的Vivian(化名)現在在上海做大廠的產品經理,她說自己的早餐基本是在羅森解決的,“自從來了上海工作,我工作日都是在羅森買早餐,三明治、玉米、咖啡、包子,就這幾樣來回換著搭配,每天十元錢之內解決我的早餐,還省去了在家做早餐之后收拾的時間。據說羅森退市也是不影響正常經營的,希望是如此。”

羅森的消費群體中,有不少像Vivian這樣的一線城市打工人。根據公眾號GeoQ智圖發(fā)布的《2023年連鎖便利店加速“洗牌”,數據盤點行業(yè)發(fā)展現狀》,羅森在高線城市的門店覆蓋率明顯高于下線城市,且門店TOP10城市的門店數占比較高,達到了68.08%。

圖片來源:GeoQ智圖

零售行業(yè)專家張玉林(化名)評價道,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有很多年輕的外來人員,他們多數的目的都是務工,現在大城市加班的情況也很嚴重,所以很多年輕人在工作日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自己在家吃早餐,有時候加班到晚上也沒有時間自己回家做夜宵,所以這種便利店就非常適合在大城市運營。大家都知道,便利店的單品價格是比大宗超市要貴的,說白了就是用更高的價格換取便利,在以獨居或者夫妻同居為主的城市里,便利店的運營方式非常合適,相反的,在以大家庭為一個居住單位的城市里,以及生活節(jié)奏更慢的城市里,便利店就會運營不善。

1939年,羅森品牌創(chuàng)始于美國,之后在1975年從中國取得特許加盟許可后在日本開出了第一家店鋪。1996年羅森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資連鎖便利店,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店鋪,2000年,羅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到現在宣布的預計退市時間,已經上市了整整24年。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發(fā)布的《2023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2023年羅森在國內的門店總數已經超過了6000家,領先于711和全家,成為唯一一個進入國美門店數量TOP5的外資品牌。

近幾年,便利店的自創(chuàng)食品與創(chuàng)新食品的影響也逐漸成為便利店品牌影響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追求在便利店買到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食品,更有很多美食博主做起了便利店食品試吃。在這點上,羅森便利店的甜品一直廣受好評。便利店創(chuàng)業(yè)者小于(化名)就表示,羅森小包裝的甜品不論是從品質還是價格來看都是很有性價比的,如果說是一個人想要吃個下午茶,其實完全沒必要去很貴的甜品店買,在羅森就可以滿足。

即使如此,便利店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一線城市便利店逐漸飽和,羅森也面臨私有化的抉擇。

至于誰會買下羅森,據IT之家此前的消息,日本第二大電信運營商 KDDI 發(fā)布公告,宣布計劃收購羅森約 50% 股份。目前羅森目前由母公司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持股 50.1%,KDDI 持股 2.1%,其他投資人持股 47.8%,收購完成后羅森將私有化,從股票市場退市,三菱商事與 KDDI 各持股 50%。

據悉,KDDI是一家日本的電信運營商,業(yè)務包括固定業(yè)務和移動業(yè)務,KDDI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KDD公司。

便利店為何很難

這幾年,精品便利店頻頻受困。主要的原因有兩點——選品和性價比。

說是精品便利店,但是從選品來看到底是“真精品”還是“假精品”呢。

小于就表示,精品便利店最初的愿景其實是做到“千人千面”,根據當地的特色選品,在滿足便捷的同時也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落地實際上是有利于精品便利店實現真正的精品的。比如現在便利蜂等便利店全店鋪的監(jiān)控以及電子結算系統(tǒng)能夠更高效地幫助品牌分析貨品的受歡迎程度,可以根據銷售的程度進行個性化的配貨。

不過實際上,現在很多精品便利店,在大多地區(qū)的選品是沒有做到個性化的,這主要是由于SKU過于復雜會增加成本。小于表示,一個本地的便利店想要做好至少要在人員管理、供應商管理、選品以及消費者心智研究中花費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連鎖便利店為了統(tǒng)一供應鏈、貨品質量的管理,SKU是越統(tǒng)一、越簡化越好的,高度的標準化自然與個性化是有屬性上的矛盾的。

除了選品之外,更低的性價比也是精品便利店的一項劣勢。

以一瓶可樂舉例,可樂在綜合超市賣2.5元/瓶左右,但是在便利店可能賣3-5元/瓶。這是因為便利店在提供“便利和及時”的附加價值的同時,其商品性價比就會降低。當然,在高線城市,人們是愿意用更多的錢去交換這種便利的,但是這就對精品便利店的下探有所阻礙。下沉市場生活節(jié)奏更慢,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也就造成了便利店在下沉市場有天然的“水土不服”的情況。

人口、文化、地形結構也是便利店必須克服的挑戰(zhàn)。舉例來看,日本以國土面積小和高人口密度而成為全球便利店業(yè)態(tài)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廣人稀的美國便利店業(yè)態(tài)并不發(fā)達,而大型商超則更為繁榮。在中國,人口密集的上海便利店業(yè)態(tài)相對成熟,而北京由于其復雜的區(qū)域結構和居住結構,以及行政性質帶來的商業(yè)區(qū)選址限制,精品便利店的受歡迎程度不及上海。

從全國范圍來看,一線城市與下沉市場在人口結構和居住形態(tài)上存在顯著差異,每個地區(qū)的分布也不盡相同,這給連鎖便利店在下沉市場的擴張帶來了諸多區(qū)域性挑戰(zhàn)。

飲食文化差異也是連鎖便利店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時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之一。根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消費行為監(jiān)測報告》,71.1%的消費者會在便利店購買休閑零食,54.7%的消費者會購買現制食品。食品是便利店中消費頻率較高的商品,而中國各地的口味和飲食文化差異巨大,因此如何在不同地區(qū)制定商品選擇策略是一個重大挑戰(zhàn)。

對于精品便利店來說,實現“千店千面”的難度相當大。它們需要根據消費者在不同地區(qū)甚至社區(qū)的細微消費差異,靈活調整商品擺放、選品、促銷定價和增值服務。每一個店鋪都需要有細微的差別,這是連鎖便利店能否擁有絕對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

要實現這一點,自動補貨系統(tǒng)和結算系統(tǒng)的成熟至關重要。精品便利店需要機器來承擔大部分重復和簡單的工作,從而釋放人力去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例如,機器可以分析某個商品的滯銷率,而店長則需要思考為什么這個商品在某個店鋪不暢銷,并決定是尋找替代品還是通過促銷手段提高商品流通。

將貨品分析、結算等功能性系統(tǒng)研發(fā)得更加及時、準確和敏捷,并培訓員工更有效地利用系統(tǒng)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實現科技與個性化服務的完美結合,這將是未來連鎖便利店競爭的核心。

資本從熱潮變冷靜

2017年曾經被稱為便利店元年,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當年投融資事件突破70起,投融資金額達65.13億元。

現場參與其中的不乏頭部VC/PE機構。2017紅杉中國參與了Today便利店的B輪融資,這是在其2014年參與第一輪融資后的又一次追加;同年,紅杉中國也參與了猩便利的A輪融資并在2018年繼續(xù)追投。

Today和猩便利都是當年便利店賽道上的明星項目,參與的投資方并不止紅杉中國。Today便利店就在2017年同樣獲得信中利資本的投資,猩便利則受到了元璟資本、華興資本、螞蟻集團等多家機構與產業(yè)的投資。

同樣是2017年IDG入局辦公室無人便利店番茄便利、君聯資本入局體驗式精選美食超市eat!美食超市以及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

同年,產業(yè)也紛紛下場布局,京東、阿里和蘇寧等電商巨頭先后啟動了自己的便利店計劃。2017年4月,京東宣布在未來5年內,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半數以上將布局在農村地區(qū);緊接著在2017年8月,阿里巴巴也通過其零售通平臺推出了天貓小店,以高姿態(tài)進入便利店市場。

但是在經歷了一年的熱潮之后,不論是資本還是產業(yè)對便利店的熱情似乎很快退卻了。高調入局的產業(yè)鮮少有后續(xù)的消息,資本融資事件也在不斷減少。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從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公布的2014-202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yè)融資的情況就可以看出,2021年開始整個賽道不論是融資事件還是金額都有大幅度下降。

論其原因,其一是隨著資本與產業(yè)的下場,各種品牌和定位的便利店品牌迅速成長,讓市場迅速飽和了,一條街道、一個地區(qū)對便利店的購買力是有限的,不過由于大部分的便利店為了迅速擴張采用的都是加盟政策,在選址的時候容易由于過度擴張造成飽和,店面與店面之間會互相“搶生意”,反而削弱了單店的盈利。與此同時,房租、人力成本在一線城市卻在不停上升,這也會進一步壓縮便利店的盈利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線上購物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這對實體便利店的客流量和銷售額產生了影響,社區(qū)團購等新興業(yè)態(tài)的出現,分散了便利店的客流而為了適應數字化零售的趨勢,便利店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這對一些傳統(tǒng)便利店企業(y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多重因素下,投資者也開始更加理性地評估便利店行業(yè)的投資回報率和風險,最終導致投資熱情降溫...

羅森宣布退市,是許多便利店品牌困境的縮影,未來便利店品牌要如何在競爭中持續(xù)尋找新的優(yōu)勢,才是問題的關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1.03萬億,90后白領最愛的便利店宣布退市

從熱情到冷卻。

文|融中財經

在零售業(yè)的版圖中,便利店以其便捷性、接近消費者的特性,曾一度成為市場的寵兒。

2017年,便利店行業(yè)迎來了資本的春天,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布局線下,企圖在這片藍海中分得一杯羹。京東、阿里巴巴、蘇寧等紛紛宣布大規(guī)模開設便利店的計劃,一時間,便利店似乎成為了新零售的代名詞,資本的熱浪一波接一波。

然而,好景不長,資本的熱潮來得快,退得也快。

2017年后,便利店行業(yè)迅速冷卻,資本的退潮讓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yè)陷入了沉思。市場飽和、成本上升、電商沖擊、消費者習慣變化,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便利店行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近日,羅森這個曾經是90后最愛的日式便利店品牌,也宣布了退市的消息。它的退市,不僅是一個品牌的落幕,更是整個便利店行業(yè)的一個縮影,背后反應的是便利店行業(yè)面臨的多重困境。

此外,便利店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缺乏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使得消費者對便利店的興趣逐漸降低。精品便利店雖然提出了"千人千面"的理念,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SKU管理的復雜性和成本問題,很難做到真正的個性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便利店行業(yè)需要進行深刻的反思和積極的變革。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和顧客體驗?如何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些都是便利店行業(yè)需要思考的問題。

羅森宣布退市

90后門最愛的日式便利店,傳出退市消息。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宣布,將于7月24日正式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結束其長達24年的上市歷程。

消息一出,網友們先不淡定了。90年生的Vivian(化名)現在在上海做大廠的產品經理,她說自己的早餐基本是在羅森解決的,“自從來了上海工作,我工作日都是在羅森買早餐,三明治、玉米、咖啡、包子,就這幾樣來回換著搭配,每天十元錢之內解決我的早餐,還省去了在家做早餐之后收拾的時間。據說羅森退市也是不影響正常經營的,希望是如此?!?/p>

羅森的消費群體中,有不少像Vivian這樣的一線城市打工人。根據公眾號GeoQ智圖發(fā)布的《2023年連鎖便利店加速“洗牌”,數據盤點行業(yè)發(fā)展現狀》,羅森在高線城市的門店覆蓋率明顯高于下線城市,且門店TOP10城市的門店數占比較高,達到了68.08%。

圖片來源:GeoQ智圖

零售行業(yè)專家張玉林(化名)評價道,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有很多年輕的外來人員,他們多數的目的都是務工,現在大城市加班的情況也很嚴重,所以很多年輕人在工作日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自己在家吃早餐,有時候加班到晚上也沒有時間自己回家做夜宵,所以這種便利店就非常適合在大城市運營。大家都知道,便利店的單品價格是比大宗超市要貴的,說白了就是用更高的價格換取便利,在以獨居或者夫妻同居為主的城市里,便利店的運營方式非常合適,相反的,在以大家庭為一個居住單位的城市里,以及生活節(jié)奏更慢的城市里,便利店就會運營不善。

1939年,羅森品牌創(chuàng)始于美國,之后在1975年從中國取得特許加盟許可后在日本開出了第一家店鋪。1996年羅森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資連鎖便利店,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店鋪,2000年,羅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到現在宣布的預計退市時間,已經上市了整整24年。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發(fā)布的《2023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2023年羅森在國內的門店總數已經超過了6000家,領先于711和全家,成為唯一一個進入國美門店數量TOP5的外資品牌。

近幾年,便利店的自創(chuàng)食品與創(chuàng)新食品的影響也逐漸成為便利店品牌影響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追求在便利店買到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食品,更有很多美食博主做起了便利店食品試吃。在這點上,羅森便利店的甜品一直廣受好評。便利店創(chuàng)業(yè)者小于(化名)就表示,羅森小包裝的甜品不論是從品質還是價格來看都是很有性價比的,如果說是一個人想要吃個下午茶,其實完全沒必要去很貴的甜品店買,在羅森就可以滿足。

即使如此,便利店的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一線城市便利店逐漸飽和,羅森也面臨私有化的抉擇。

至于誰會買下羅森,據IT之家此前的消息,日本第二大電信運營商 KDDI 發(fā)布公告,宣布計劃收購羅森約 50% 股份。目前羅森目前由母公司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持股 50.1%,KDDI 持股 2.1%,其他投資人持股 47.8%,收購完成后羅森將私有化,從股票市場退市,三菱商事與 KDDI 各持股 50%。

據悉,KDDI是一家日本的電信運營商,業(yè)務包括固定業(yè)務和移動業(yè)務,KDDI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KDD公司。

便利店為何很難

這幾年,精品便利店頻頻受困。主要的原因有兩點——選品和性價比。

說是精品便利店,但是從選品來看到底是“真精品”還是“假精品”呢。

小于就表示,精品便利店最初的愿景其實是做到“千人千面”,根據當地的特色選品,在滿足便捷的同時也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落地實際上是有利于精品便利店實現真正的精品的。比如現在便利蜂等便利店全店鋪的監(jiān)控以及電子結算系統(tǒng)能夠更高效地幫助品牌分析貨品的受歡迎程度,可以根據銷售的程度進行個性化的配貨。

不過實際上,現在很多精品便利店,在大多地區(qū)的選品是沒有做到個性化的,這主要是由于SKU過于復雜會增加成本。小于表示,一個本地的便利店想要做好至少要在人員管理、供應商管理、選品以及消費者心智研究中花費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連鎖便利店為了統(tǒng)一供應鏈、貨品質量的管理,SKU是越統(tǒng)一、越簡化越好的,高度的標準化自然與個性化是有屬性上的矛盾的。

除了選品之外,更低的性價比也是精品便利店的一項劣勢。

以一瓶可樂舉例,可樂在綜合超市賣2.5元/瓶左右,但是在便利店可能賣3-5元/瓶。這是因為便利店在提供“便利和及時”的附加價值的同時,其商品性價比就會降低。當然,在高線城市,人們是愿意用更多的錢去交換這種便利的,但是這就對精品便利店的下探有所阻礙。下沉市場生活節(jié)奏更慢,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也就造成了便利店在下沉市場有天然的“水土不服”的情況。

人口、文化、地形結構也是便利店必須克服的挑戰(zhàn)。舉例來看,日本以國土面積小和高人口密度而成為全球便利店業(yè)態(tài)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廣人稀的美國便利店業(yè)態(tài)并不發(fā)達,而大型商超則更為繁榮。在中國,人口密集的上海便利店業(yè)態(tài)相對成熟,而北京由于其復雜的區(qū)域結構和居住結構,以及行政性質帶來的商業(yè)區(qū)選址限制,精品便利店的受歡迎程度不及上海。

從全國范圍來看,一線城市與下沉市場在人口結構和居住形態(tài)上存在顯著差異,每個地區(qū)的分布也不盡相同,這給連鎖便利店在下沉市場的擴張帶來了諸多區(qū)域性挑戰(zhàn)。

飲食文化差異也是連鎖便利店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時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之一。根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消費行為監(jiān)測報告》,71.1%的消費者會在便利店購買休閑零食,54.7%的消費者會購買現制食品。食品是便利店中消費頻率較高的商品,而中國各地的口味和飲食文化差異巨大,因此如何在不同地區(qū)制定商品選擇策略是一個重大挑戰(zhàn)。

對于精品便利店來說,實現“千店千面”的難度相當大。它們需要根據消費者在不同地區(qū)甚至社區(qū)的細微消費差異,靈活調整商品擺放、選品、促銷定價和增值服務。每一個店鋪都需要有細微的差別,這是連鎖便利店能否擁有絕對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

要實現這一點,自動補貨系統(tǒng)和結算系統(tǒng)的成熟至關重要。精品便利店需要機器來承擔大部分重復和簡單的工作,從而釋放人力去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例如,機器可以分析某個商品的滯銷率,而店長則需要思考為什么這個商品在某個店鋪不暢銷,并決定是尋找替代品還是通過促銷手段提高商品流通。

將貨品分析、結算等功能性系統(tǒng)研發(fā)得更加及時、準確和敏捷,并培訓員工更有效地利用系統(tǒng)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實現科技與個性化服務的完美結合,這將是未來連鎖便利店競爭的核心。

資本從熱潮變冷靜

2017年曾經被稱為便利店元年,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當年投融資事件突破70起,投融資金額達65.13億元。

現場參與其中的不乏頭部VC/PE機構。2017紅杉中國參與了Today便利店的B輪融資,這是在其2014年參與第一輪融資后的又一次追加;同年,紅杉中國也參與了猩便利的A輪融資并在2018年繼續(xù)追投。

Today和猩便利都是當年便利店賽道上的明星項目,參與的投資方并不止紅杉中國。Today便利店就在2017年同樣獲得信中利資本的投資,猩便利則受到了元璟資本、華興資本、螞蟻集團等多家機構與產業(yè)的投資。

同樣是2017年IDG入局辦公室無人便利店番茄便利、君聯資本入局體驗式精選美食超市eat!美食超市以及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

同年,產業(yè)也紛紛下場布局,京東、阿里和蘇寧等電商巨頭先后啟動了自己的便利店計劃。2017年4月,京東宣布在未來5年內,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半數以上將布局在農村地區(qū);緊接著在2017年8月,阿里巴巴也通過其零售通平臺推出了天貓小店,以高姿態(tài)進入便利店市場。

但是在經歷了一年的熱潮之后,不論是資本還是產業(yè)對便利店的熱情似乎很快退卻了。高調入局的產業(yè)鮮少有后續(xù)的消息,資本融資事件也在不斷減少。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從前瞻產業(yè)研究院公布的2014-202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yè)融資的情況就可以看出,2021年開始整個賽道不論是融資事件還是金額都有大幅度下降。

論其原因,其一是隨著資本與產業(yè)的下場,各種品牌和定位的便利店品牌迅速成長,讓市場迅速飽和了,一條街道、一個地區(qū)對便利店的購買力是有限的,不過由于大部分的便利店為了迅速擴張采用的都是加盟政策,在選址的時候容易由于過度擴張造成飽和,店面與店面之間會互相“搶生意”,反而削弱了單店的盈利。與此同時,房租、人力成本在一線城市卻在不停上升,這也會進一步壓縮便利店的盈利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線上購物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這對實體便利店的客流量和銷售額產生了影響,社區(qū)團購等新興業(yè)態(tài)的出現,分散了便利店的客流而為了適應數字化零售的趨勢,便利店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這對一些傳統(tǒng)便利店企業(y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多重因素下,投資者也開始更加理性地評估便利店行業(yè)的投資回報率和風險,最終導致投資熱情降溫...

羅森宣布退市,是許多便利店品牌困境的縮影,未來便利店品牌要如何在競爭中持續(xù)尋找新的優(yōu)勢,才是問題的關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