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貝微微嬌妻,何書桓渣男,哪部老劇經得起審判?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貝微微嬌妻,何書桓渣男,哪部老劇經得起審判?

經典難得。

文|毒眸

老劇塌房成了近幾年的熱潮。

前有瓊瑤劇被罵“三觀不正”,曾經“愛情至上”的主角們紛紛變成“戀愛腦”“渣男”和“白蓮花”,后有2018年播出的《如懿傳》全面崩壞,從B站到豆瓣、小紅書,社交媒體上的用戶幾乎都在瘋狂解構、嘲諷這部曾經的“天價劇王”,還誕生了“煮蔥燴”“搖香菇”的社交熱梗,討論熱度甚至吊打一眾在播大劇。

《如懿傳》吐槽視頻(圖源:@一只吐槽圓)

曾經的白月光變成如今的塌房劇,一方面固然有劇集制作的原因,比如《如懿傳》就被吐槽服化道難看、特效粗糙,另一方面,也與時過境遷帶來的價值觀取向不同有關。而作為反映當下社會環(huán)境和思潮的內容產品,事實上大部分電視劇都難以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老劇沉渣泛起,再次站到話題中心,甚至形成二次消費的背后,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價值取向與恒定的內容產品間的矛盾,而到底是否應該用價值觀來評判一部劇集,則成為了觀眾與行業(yè)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白月光也塌房

《微微一笑很傾城》(下稱《微微》)“塌房”了。

5月初,小紅書上開始出現(xiàn)#長大后看微微一笑很傾城真的很無語#的帖子,許多曾經的“糖”都變成現(xiàn)在的槽點。

比如肖奈說學霸貝微微的特長是洗碗;男主爸媽一進門,肖奈對貝微微說的第一句話是“微微,去倒茶”;肖奈聯(lián)系不上貝微微就監(jiān)控其電腦;曾經的經典臺詞“系花很好,過滿則虧”“你出一尺,我挪一丈”則讓如今的觀眾覺得“在挑選一位合格的愛人”,非常不適。

肖奈經典臺詞(圖源:微博)

更大的爭議點在于女主角貝微微后期的人設變化。在前期鋪墊中,貝微微是一個外表妖艷美麗的計算機系系花學霸,結果后面的劇情讓其一畢業(yè)就成為家庭主婦,生下兩個孩子。所謂工作就是在男主角肖奈的公司為員工買飯鋪床單,沒有工資更沒有股份。曾經的高材生被親生兒子嫌棄“笨”,還要說上一句是“肖家的基因好”。

與此同時,原著作者顧漫的其他經典作品也沒能幸免。早在2023年,豆瓣上就開始出現(xiàn)大量對《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的討論。

和《微微》一樣,觀眾不滿的點主要集中在這些曾經很甜如今卻被評為“戀愛腦”“嬌妻文學”的情節(jié),比如《杉杉來吃》中薛杉杉在嘗試自己創(chuàng)業(yè)后,覺得“還是做封太太好”;《何以笙簫默》中曾經的“男主天花板”何以琛也變成冷暴力、pua的典型,而趙默笙對他的愛則多少顯得有點“沒自尊”。

薛杉杉(左)何以琛(右)

吐槽老劇的風還吹到了古裝劇。如果說觀眾對《微微》以及顧漫作品的吐槽是小打小鬧,那《如懿傳》迎來的則是全面暴擊。

主演妝造差、中年人演小情侶太違和、臺詞過于現(xiàn)代化、服化道難看,號稱“天價劇王”卻五毛錢特效粗制濫造、不符史實與基本常識等等都引起觀眾的強烈吐槽。除此之外,主演周迅還被發(fā)現(xiàn)自帶化妝師改妝造、改劇情,曾經在電影中封神的演技似乎也失了效。

這些吐槽其實早在《如懿傳》播出當年就有過一些討論。但只要有吐槽聲,就會被劇集粉絲或主演粉絲們圍攻,這也讓《如懿傳》在播出后的很長時間里維持著“高分經典劇”的評價。

轉變發(fā)生在2023年。當時還是游戲區(qū)up主的“沒事卡了”用《如懿傳》做了模擬人生的視頻,其中夾雜著“《如懿傳》是爽文古偶”“劇情雙標”等個人評論。不出所料,《如懿傳》的粉絲一如既往開啟圍攻,稱其“山豬吃不來細糠”。

up主“沒事卡了”(圖源:B站)

“沒事卡了”徹底被激怒,從此火力全開,開始逐幀分析《如懿傳》,并連續(xù)產出上百期吐槽視頻。其實直到這里,《如懿傳》和《微微》一樣,不管吐槽多狠都還只是小圈子的狂歡。直到今年2月份,B站大批《如懿傳》相關吐槽視頻以及豆瓣的吐槽貼被以“侵犯人格權”為由投訴下架,才終于觸及網友逆鱗。

終于,2018年的“劇王”變成網友的“樂子劇”,還誕生了“煮蔥燴”“搖香菇”的社交熱梗,其討論度甚至吊打一眾在播熱劇。

老劇“新春”

像《如懿傳》這樣能夠掀起吐槽熱潮的老劇雖然不多,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幾年觀眾的確越來越喜歡在老劇中“找茬”了。

這種吐槽和找茬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劇情的吐槽,一部分則是對曾經喜愛的角色的吐槽。

吐槽劇情,首當其沖的是向來奉行“愛情至上”的瓊瑤劇。小時候看得哭天抹地的劇情,如今看來都被標簽化歸為“渣男”“綠茶”“戀愛腦”的戀愛纏斗,幾乎是瓊瑤劇固定模式的多角關系,更是讓現(xiàn)在的觀眾直呼“三觀不正”。

《情深深雨濛濛》中何書桓在依萍、如萍兩姐妹中反復橫跳;《一簾幽夢》中的綠萍、紫菱和楚濂也是同樣的敘事模式;《水云間》《新月格格》同樣是將多角關系進行到底。

其實這些講述多角關系的“真愛至上”派電視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流行。而瓊瑤劇能“殺出重圍”被如今的觀眾再次大面積吐槽,除了它們是大部分觀眾的童年集體記憶之外,還在于主角們堪稱炸裂的金句發(fā)言。

比如何書桓讓依萍包容如萍,對著如萍又說“如果沒有依萍,我會愛上你”,還自我反問,“我不是天下唯一一個為兩個女人動心的男人吧?”;《一簾幽夢》里,費云帆對著失去雙腿的綠萍的那句“你只是失去了一條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愛情!”成了社交熱梗;《新月格格》更是憑借“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我是來加入這個家”,成功在B站翻紅。

令人一看就皺緊眉頭的臺詞截圖,傳播能力顯然比講述一段劇情來得快上不少,而這種臺詞又會反作用于主角人設本身,進而上升到對整部劇的批判。而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當純愛主角遭人罵時,“反派”配角卻上桌。

比如觀眾曾經恨得牙癢癢的雪姨,如今成了“中國好媽媽”。在現(xiàn)在的觀眾眼里,雪姨確實心狠手辣,但卻也處處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對著“父權代表”陸振華的一句“你可以玩女人,我為什么不可以找男人,我又不需要貞節(jié)牌坊!”更是讓現(xiàn)在的觀眾直呼“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的“初代悲慘小白花”傅文佩,現(xiàn)在的觀眾覺得其過于軟弱,窩窩囊囊。

《一簾幽夢》中天天“發(fā)瘋”的綠萍,也被現(xiàn)在的觀眾稱為“劇中唯一正常人”:無差別diss自己出軌的爹、用“我斷了一條腿是不好看,但總強過跟人家有一腿”“就算我一無所有,我還有羞恥心”等金句,嘲諷出軌的老公和妹妹以及幾乎所有“偉光正”角色。這樣喜歡“陰陽”,隨時隨地“發(fā)瘋”的狀態(tài),與現(xiàn)在的觀眾情緒意外地實現(xiàn)了精準對接,也因此成了觀眾的“最強嘴替”。

《一簾幽夢》綠萍(秦嵐飾)(圖源:B站)

這種現(xiàn)象不僅局限于瓊瑤劇?!短靽募抟隆分械目ù淠仍灰暈槟信鲪矍橹返摹敖O腳石”,但現(xiàn)在觀眾發(fā)現(xiàn),卡翠娜更像是被橫刀奪愛的受害者;在完全正面的主角劉三好的對比下,《宮心計》中的姚金鈴也得到了現(xiàn)在觀眾一定程度的理解。

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是《北京愛情故事》里的楊紫曦,這個在當時被痛罵“拜金女”的角色,在最近幾年憑借“嫁人就保險嗎?男人根本就靠不住,婚姻更是一文不值的東西?!钡扰_詞成功化身“人間清醒”。

《北京愛情故事》楊紫曦(圖源:抖音)

停下來與走下去

不管是劇情炸裂還是角色反轉,老劇重回大眾視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觀眾們不斷變化的喜好、取向與已經停留在記憶里的老劇之間,所產生的價值鴻溝。

劇集是當下生活的反映與產物,站在如今的視角回看曾經的劇集,必然多少都會有點“跟不上潮流”。

比如在顧漫劇盛行的十年前,或者在臺灣偶像劇火遍校園的更早期,霸總文、純愛文的確是市場主流,高冷男主搭配小白花的設定也確實吃得開。但從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這些情節(jié)與時下流行的獨立自主、要強向上的“大女主”明顯不符,于是曾經的小白花變成了戀愛腦、嬌妻,高冷男主也容易被罵“油膩男”“PUA”。

楊紫曦的“成功翻身”則顯示了另一種價值變化。《北京愛情故事》在2010年左右播出,當時最轟轟烈烈的社會事件是產自知名相親綜藝《非誠勿擾》的“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說出這句話的馬諾也變成“拜金女”的代表。而如今風向一朝轉變,“真愛至上”不再讓人相信之后,一切與真愛對立的概念都得到了翻身的機會。

除了社會整體風向的變化,老劇塌房還有一個關鍵原因是,曾經的觀眾長大了,并掌握了現(xiàn)在的社交媒體話語權。

遠一點的瓊瑤劇、臺偶劇流行于千禧年前后。近一點的顧漫劇、偶像劇也是如此,都是將近十年前播出,當時的小女孩們可能會為劇集中的愛情泡泡流下眼淚或者心生向往,但隨著心智成熟,當站在生活的此岸回看記憶中的彼岸時,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的心動時刻多少都有點尷尬,過去追劇流下的淚仿佛變成了現(xiàn)在腦袋里的水。

這就引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過去的電視劇,到底該不該被用當下的“價值觀”評判?

當然,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一部真正優(yōu)秀的電視劇理應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容得下觀眾的數(shù)輪“深扒”,??闯P?。比如86版《西游記》87版《紅樓夢》《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以及近一些的《武林外傳》《甄嬛傳》等。

但很明顯,這個要求對于國產劇來說相當高。如今仍然被觀眾奉為“經典”、找不出毛病甚至越看越好看的老劇,在內容上大概呈現(xiàn)著兩極化趨勢。

一極是以嚴肅歷史為底色,有著深厚扎實的文學支撐以及全體創(chuàng)作者的細致表達。比如86版《紅樓夢》,劇組不僅請來包括啟功、沈從文、周汝昌、曹禺在內的多位紅學家、劇作文學家擔當顧問,細致到造型方面,林黛玉的眉毛,化妝師楊樹林就參考了卓文君的遠山眉、楊玉環(huán)的八字眉以及初春柳葉的形態(tài),最終完成。

另一極則是以《武林外傳》為代表的“輕中帶重”的情景喜劇派,《武林外傳》的諸多情節(jié)都是用喜劇的形式諷刺現(xiàn)實,幽默但不低俗,輕松但也有深度,也能讓觀眾在重溫童年記憶的同時,找到匹配當下的新感受。

這兩類經典電視劇,要么擁有巨大的資金、人力以及心血投入,要么有極其先鋒的創(chuàng)作意識與創(chuàng)作形態(tài)。但放眼整個電視劇市場,能做到這兩點的電視劇實在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劇集處于中間地帶,它們既不嚴肅也不活潑,更多時候只是滿足當時觀眾需求的一種產品。

甚至我們可以說,大部分國產劇集在創(chuàng)作初期就沒有過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為目標的念頭,它們的誕生往往更依賴于商業(yè)邏輯,而非內容邏輯,即便是以內容為主軸,也很少能考慮到往后多年的情況。尤其是在短視頻、動漫、直播甚至短劇等各種新形態(tài)的沖擊下,電視劇越來越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快地做出更保險、精明的選擇。

不管是瓊瑤劇、臺偶劇、北漂劇、顧漫劇,還是后來的《如懿傳》,它們要么是來源于當時最火的大IP,要么是精準踩中了時代的脈搏,亦或者是選擇啟用時下流行的演員,從商業(yè)角度看,這些選擇不僅無可厚非,甚至稱得上是正確。

而隨著曾經的觀眾逐漸長成如今的社媒“掌權者”,這些大部分本就不是沖著成為一代人經典而制作的電視劇,難免會面臨“崩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也在加速這一進程:小時候一起看電視追劇,長大了一起在B站、微博和小紅書吐槽。

當可容納自由表達的集體空間存在時,人們的審判意識與集體效應就會不自覺加強,這種吐槽也會如同滾雪球般,最終形成對一部劇的新型消費。正如《如懿傳》的崩塌始于B站,從“女配視角打開老劇”也成為B站吐槽UP主們的新取向。

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電視劇,也有關于它們的共同回憶。當老劇再次站上話題中心,也許有些會帶動二次消費,有些只是沉渣泛起,但最終被討論的,其實都是當時看劇的自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貝微微嬌妻,何書桓渣男,哪部老劇經得起審判?

經典難得。

文|毒眸

老劇塌房成了近幾年的熱潮。

前有瓊瑤劇被罵“三觀不正”,曾經“愛情至上”的主角們紛紛變成“戀愛腦”“渣男”和“白蓮花”,后有2018年播出的《如懿傳》全面崩壞,從B站到豆瓣、小紅書,社交媒體上的用戶幾乎都在瘋狂解構、嘲諷這部曾經的“天價劇王”,還誕生了“煮蔥燴”“搖香菇”的社交熱梗,討論熱度甚至吊打一眾在播大劇。

《如懿傳》吐槽視頻(圖源:@一只吐槽圓)

曾經的白月光變成如今的塌房劇,一方面固然有劇集制作的原因,比如《如懿傳》就被吐槽服化道難看、特效粗糙,另一方面,也與時過境遷帶來的價值觀取向不同有關。而作為反映當下社會環(huán)境和思潮的內容產品,事實上大部分電視劇都難以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老劇沉渣泛起,再次站到話題中心,甚至形成二次消費的背后,實際上是不斷變化的價值取向與恒定的內容產品間的矛盾,而到底是否應該用價值觀來評判一部劇集,則成為了觀眾與行業(yè)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白月光也塌房

《微微一笑很傾城》(下稱《微微》)“塌房”了。

5月初,小紅書上開始出現(xiàn)#長大后看微微一笑很傾城真的很無語#的帖子,許多曾經的“糖”都變成現(xiàn)在的槽點。

比如肖奈說學霸貝微微的特長是洗碗;男主爸媽一進門,肖奈對貝微微說的第一句話是“微微,去倒茶”;肖奈聯(lián)系不上貝微微就監(jiān)控其電腦;曾經的經典臺詞“系花很好,過滿則虧”“你出一尺,我挪一丈”則讓如今的觀眾覺得“在挑選一位合格的愛人”,非常不適。

肖奈經典臺詞(圖源:微博)

更大的爭議點在于女主角貝微微后期的人設變化。在前期鋪墊中,貝微微是一個外表妖艷美麗的計算機系系花學霸,結果后面的劇情讓其一畢業(yè)就成為家庭主婦,生下兩個孩子。所謂工作就是在男主角肖奈的公司為員工買飯鋪床單,沒有工資更沒有股份。曾經的高材生被親生兒子嫌棄“笨”,還要說上一句是“肖家的基因好”。

與此同時,原著作者顧漫的其他經典作品也沒能幸免。早在2023年,豆瓣上就開始出現(xiàn)大量對《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的討論。

和《微微》一樣,觀眾不滿的點主要集中在這些曾經很甜如今卻被評為“戀愛腦”“嬌妻文學”的情節(jié),比如《杉杉來吃》中薛杉杉在嘗試自己創(chuàng)業(yè)后,覺得“還是做封太太好”;《何以笙簫默》中曾經的“男主天花板”何以琛也變成冷暴力、pua的典型,而趙默笙對他的愛則多少顯得有點“沒自尊”。

薛杉杉(左)何以?。ㄓ遥?/em>

吐槽老劇的風還吹到了古裝劇。如果說觀眾對《微微》以及顧漫作品的吐槽是小打小鬧,那《如懿傳》迎來的則是全面暴擊。

主演妝造差、中年人演小情侶太違和、臺詞過于現(xiàn)代化、服化道難看,號稱“天價劇王”卻五毛錢特效粗制濫造、不符史實與基本常識等等都引起觀眾的強烈吐槽。除此之外,主演周迅還被發(fā)現(xiàn)自帶化妝師改妝造、改劇情,曾經在電影中封神的演技似乎也失了效。

這些吐槽其實早在《如懿傳》播出當年就有過一些討論。但只要有吐槽聲,就會被劇集粉絲或主演粉絲們圍攻,這也讓《如懿傳》在播出后的很長時間里維持著“高分經典劇”的評價。

轉變發(fā)生在2023年。當時還是游戲區(qū)up主的“沒事卡了”用《如懿傳》做了模擬人生的視頻,其中夾雜著“《如懿傳》是爽文古偶”“劇情雙標”等個人評論。不出所料,《如懿傳》的粉絲一如既往開啟圍攻,稱其“山豬吃不來細糠”。

up主“沒事卡了”(圖源:B站)

“沒事卡了”徹底被激怒,從此火力全開,開始逐幀分析《如懿傳》,并連續(xù)產出上百期吐槽視頻。其實直到這里,《如懿傳》和《微微》一樣,不管吐槽多狠都還只是小圈子的狂歡。直到今年2月份,B站大批《如懿傳》相關吐槽視頻以及豆瓣的吐槽貼被以“侵犯人格權”為由投訴下架,才終于觸及網友逆鱗。

終于,2018年的“劇王”變成網友的“樂子劇”,還誕生了“煮蔥燴”“搖香菇”的社交熱梗,其討論度甚至吊打一眾在播熱劇。

老劇“新春”

像《如懿傳》這樣能夠掀起吐槽熱潮的老劇雖然不多,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幾年觀眾的確越來越喜歡在老劇中“找茬”了。

這種吐槽和找茬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劇情的吐槽,一部分則是對曾經喜愛的角色的吐槽。

吐槽劇情,首當其沖的是向來奉行“愛情至上”的瓊瑤劇。小時候看得哭天抹地的劇情,如今看來都被標簽化歸為“渣男”“綠茶”“戀愛腦”的戀愛纏斗,幾乎是瓊瑤劇固定模式的多角關系,更是讓現(xiàn)在的觀眾直呼“三觀不正”。

《情深深雨濛濛》中何書桓在依萍、如萍兩姐妹中反復橫跳;《一簾幽夢》中的綠萍、紫菱和楚濂也是同樣的敘事模式;《水云間》《新月格格》同樣是將多角關系進行到底。

其實這些講述多角關系的“真愛至上”派電視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流行。而瓊瑤劇能“殺出重圍”被如今的觀眾再次大面積吐槽,除了它們是大部分觀眾的童年集體記憶之外,還在于主角們堪稱炸裂的金句發(fā)言。

比如何書桓讓依萍包容如萍,對著如萍又說“如果沒有依萍,我會愛上你”,還自我反問,“我不是天下唯一一個為兩個女人動心的男人吧?”;《一簾幽夢》里,費云帆對著失去雙腿的綠萍的那句“你只是失去了一條腿,紫菱失去的可是她的愛情!”成了社交熱梗;《新月格格》更是憑借“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我是來加入這個家”,成功在B站翻紅。

令人一看就皺緊眉頭的臺詞截圖,傳播能力顯然比講述一段劇情來得快上不少,而這種臺詞又會反作用于主角人設本身,進而上升到對整部劇的批判。而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當純愛主角遭人罵時,“反派”配角卻上桌。

比如觀眾曾經恨得牙癢癢的雪姨,如今成了“中國好媽媽”。在現(xiàn)在的觀眾眼里,雪姨確實心狠手辣,但卻也處處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對著“父權代表”陸振華的一句“你可以玩女人,我為什么不可以找男人,我又不需要貞節(jié)牌坊!”更是讓現(xiàn)在的觀眾直呼“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的“初代悲慘小白花”傅文佩,現(xiàn)在的觀眾覺得其過于軟弱,窩窩囊囊。

《一簾幽夢》中天天“發(fā)瘋”的綠萍,也被現(xiàn)在的觀眾稱為“劇中唯一正常人”:無差別diss自己出軌的爹、用“我斷了一條腿是不好看,但總強過跟人家有一腿”“就算我一無所有,我還有羞恥心”等金句,嘲諷出軌的老公和妹妹以及幾乎所有“偉光正”角色。這樣喜歡“陰陽”,隨時隨地“發(fā)瘋”的狀態(tài),與現(xiàn)在的觀眾情緒意外地實現(xiàn)了精準對接,也因此成了觀眾的“最強嘴替”。

《一簾幽夢》綠萍(秦嵐飾)(圖源:B站)

這種現(xiàn)象不僅局限于瓊瑤劇?!短靽募抟隆分械目ù淠仍灰暈槟信鲪矍橹返摹敖O腳石”,但現(xiàn)在觀眾發(fā)現(xiàn),卡翠娜更像是被橫刀奪愛的受害者;在完全正面的主角劉三好的對比下,《宮心計》中的姚金鈴也得到了現(xiàn)在觀眾一定程度的理解。

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是《北京愛情故事》里的楊紫曦,這個在當時被痛罵“拜金女”的角色,在最近幾年憑借“嫁人就保險嗎?男人根本就靠不住,婚姻更是一文不值的東西?!钡扰_詞成功化身“人間清醒”。

《北京愛情故事》楊紫曦(圖源:抖音)

停下來與走下去

不管是劇情炸裂還是角色反轉,老劇重回大眾視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觀眾們不斷變化的喜好、取向與已經停留在記憶里的老劇之間,所產生的價值鴻溝。

劇集是當下生活的反映與產物,站在如今的視角回看曾經的劇集,必然多少都會有點“跟不上潮流”。

比如在顧漫劇盛行的十年前,或者在臺灣偶像劇火遍校園的更早期,霸總文、純愛文的確是市場主流,高冷男主搭配小白花的設定也確實吃得開。但從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這些情節(jié)與時下流行的獨立自主、要強向上的“大女主”明顯不符,于是曾經的小白花變成了戀愛腦、嬌妻,高冷男主也容易被罵“油膩男”“PUA”。

楊紫曦的“成功翻身”則顯示了另一種價值變化。《北京愛情故事》在2010年左右播出,當時最轟轟烈烈的社會事件是產自知名相親綜藝《非誠勿擾》的“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說出這句話的馬諾也變成“拜金女”的代表。而如今風向一朝轉變,“真愛至上”不再讓人相信之后,一切與真愛對立的概念都得到了翻身的機會。

除了社會整體風向的變化,老劇塌房還有一個關鍵原因是,曾經的觀眾長大了,并掌握了現(xiàn)在的社交媒體話語權。

遠一點的瓊瑤劇、臺偶劇流行于千禧年前后。近一點的顧漫劇、偶像劇也是如此,都是將近十年前播出,當時的小女孩們可能會為劇集中的愛情泡泡流下眼淚或者心生向往,但隨著心智成熟,當站在生活的此岸回看記憶中的彼岸時,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的心動時刻多少都有點尷尬,過去追劇流下的淚仿佛變成了現(xiàn)在腦袋里的水。

這就引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過去的電視劇,到底該不該被用當下的“價值觀”評判?

當然,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一部真正優(yōu)秀的電視劇理應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容得下觀眾的數(shù)輪“深扒”,??闯P隆1热?6版《西游記》87版《紅樓夢》《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以及近一些的《武林外傳》《甄嬛傳》等。

但很明顯,這個要求對于國產劇來說相當高。如今仍然被觀眾奉為“經典”、找不出毛病甚至越看越好看的老劇,在內容上大概呈現(xiàn)著兩極化趨勢。

一極是以嚴肅歷史為底色,有著深厚扎實的文學支撐以及全體創(chuàng)作者的細致表達。比如86版《紅樓夢》,劇組不僅請來包括啟功、沈從文、周汝昌、曹禺在內的多位紅學家、劇作文學家擔當顧問,細致到造型方面,林黛玉的眉毛,化妝師楊樹林就參考了卓文君的遠山眉、楊玉環(huán)的八字眉以及初春柳葉的形態(tài),最終完成。

另一極則是以《武林外傳》為代表的“輕中帶重”的情景喜劇派,《武林外傳》的諸多情節(jié)都是用喜劇的形式諷刺現(xiàn)實,幽默但不低俗,輕松但也有深度,也能讓觀眾在重溫童年記憶的同時,找到匹配當下的新感受。

這兩類經典電視劇,要么擁有巨大的資金、人力以及心血投入,要么有極其先鋒的創(chuàng)作意識與創(chuàng)作形態(tài)。但放眼整個電視劇市場,能做到這兩點的電視劇實在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劇集處于中間地帶,它們既不嚴肅也不活潑,更多時候只是滿足當時觀眾需求的一種產品。

甚至我們可以說,大部分國產劇集在創(chuàng)作初期就沒有過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為目標的念頭,它們的誕生往往更依賴于商業(yè)邏輯,而非內容邏輯,即便是以內容為主軸,也很少能考慮到往后多年的情況。尤其是在短視頻、動漫、直播甚至短劇等各種新形態(tài)的沖擊下,電視劇越來越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更快地做出更保險、精明的選擇。

不管是瓊瑤劇、臺偶劇、北漂劇、顧漫劇,還是后來的《如懿傳》,它們要么是來源于當時最火的大IP,要么是精準踩中了時代的脈搏,亦或者是選擇啟用時下流行的演員,從商業(yè)角度看,這些選擇不僅無可厚非,甚至稱得上是正確。

而隨著曾經的觀眾逐漸長成如今的社媒“掌權者”,這些大部分本就不是沖著成為一代人經典而制作的電視劇,難免會面臨“崩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也在加速這一進程:小時候一起看電視追劇,長大了一起在B站、微博和小紅書吐槽。

當可容納自由表達的集體空間存在時,人們的審判意識與集體效應就會不自覺加強,這種吐槽也會如同滾雪球般,最終形成對一部劇的新型消費。正如《如懿傳》的崩塌始于B站,從“女配視角打開老劇”也成為B站吐槽UP主們的新取向。

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電視劇,也有關于它們的共同回憶。當老劇再次站上話題中心,也許有些會帶動二次消費,有些只是沉渣泛起,但最終被討論的,其實都是當時看劇的自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