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抖音賭對了曹云金?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抖音賭對了曹云金?

還是曹云金賭對了抖音?

文 | 深瞳商業(yè) 河馬君 楚青舟

最近,抖音整合直播節(jié)目、音樂、綜藝、影視劇、明星等多項業(yè)務,成立抖音文娛部門。

在我看來,第一個獲益者似乎就是曹云金。早在今年春天起,曹云金的“翻紅”就時不時成為話題。

德云社“著名棄徒”曹云金開始在抖音、B站等平臺固定更新以后,人氣穩(wěn)步提升,現(xiàn)在說他是相聲直播的“一哥”已經沒什么問題了。

不可否認,對曹云金的關注中有一部分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他與德云社撕破臉的故事人盡皆知。

現(xiàn)在他一場直播音浪3000萬,動輒上億點贊,不僅找回了人氣和輿論支持,也反襯出長期作為相聲廠牌旗艦的德云社發(fā)展疲軟。

曹云金本人倒是還比較克制,除了采訪時再次談到“‘云’字不是郭德綱的”,他至少沒有像郭德綱當初一樣,反復去挑釁挖苦自己的“對家”……

本文也無意寫成德云社恩仇錄的續(xù)篇,而是認為在曹云金“復活”半年之際,或許是時候復盤分析曹云金和他的“云相聲”,是如何乘著短視頻直播風潮,實現(xiàn)逆襲的?

他作為一名藝人,在自己身上疊了很多buff:過硬的小眾專業(yè)、自身的故事性、前期的流量基礎、廣泛的社交圈(其實更是有意識的圈層運營能力),以及十分不錯的“網(wǎng)感”,都成為了翻紅的基礎。

實際上,他被德云社壓制這一點,也成為了某種歷史機遇。抖音并不是沒有和德云社合作過,但據(jù)我觀察,德云社的策略永遠是狡兔三窟式的:

和抖音獨家合作龍字科招生等內容;

和喜馬拉雅長期合作,除了版權合作外,還專門定制“伴睡版”相聲專輯等;

《德云斗笑社》等團綜則和騰訊視頻聯(lián)合打造;

情景喜劇《瓦舍江湖》又放在了愛奇藝播出……

作為一個頭部經紀公司(我一直認為德云社算是國內頂尖的經紀公司),德云社這種分攤風險的做法當然很合理。

只不過,分攤風險,自然也意味著分攤收益。

對抖音而言,投資德云社的收益需要細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德云社今年已和快手達成合作,抖音賭一賭曹云金很合理;

而曹云金想從“混口飯吃”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真正出掉被壓制的這口氣,確實也是需要“資本加持”的,所以,這是一次雙向“賭博”。

一、由“下沉”而翻轉,曹云金走的正是郭德綱當年的路

至少有一點曹云金是賭對了的:要想翻轉口碑,就要走上郭德綱當年的路。

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是,相聲的“基因”里自帶下沉屬性。

說起來,這個觀念還是由郭德綱推廣開來的,早年他在小劇場時不時就提起相聲的起源在天橋,前輩們的許多活路并不高雅。

當時,郭德綱面臨來自主流相聲關于“三俗”的圍剿,相聲起源論也算是他為自己正名的一種方式吧。

而郭德綱本人,確實也是憑借“下沉市場”翻的身。

在央視、地方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傳統(tǒng)渠道平臺被“老藝術家們”把持的年代,郭德綱是靠小劇場的偷錄,在社交媒體高速傳播迅速占領了相聲市場。

可以這么說,德云社的立身之本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但這里有個前提,首先你得被人民群眾看到,才有資格談“喜聞樂見”。

所以互聯(lián)網(wǎng)對郭德綱、對德云社都是極端重要的,不僅是他們的創(chuàng)作素材庫,也是他們觸達觀眾最重要的媒介。

而當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到短視頻、直播時代,德云社這艘艨艟巨艦并沒有“擁抱”新版本(雖然日常的合作從來沒有少)。

早年通過自然傳播占領B站的郭德綱、于謙并沒有深耕B站,這里面當然有很復雜的原因,比如郭班主本人創(chuàng)作高峰已經過去,比如德云社混沌不清的運營理念,但我們從結果上看,并沒有區(qū)別:德云社把最先進的渠道拱手讓人。

觀眾并沒有變,他們依然為免費、便捷的內容買單。

當年德云社適應了這個需求,所以它興起;今天它如果不去匹配這個需求,自然有愿意匹配的人來做同樣的事。

這個人不一定是曹云金,只不過曹云金努力成為了這個人。

大概也會有人說:“你們這些自媒體現(xiàn)在幫曹云金說話,早干嘛去了?”

——其實曹云金的輿論反轉是很符合傳播邏輯的,因為媒介觸達本身就意味著話語權。

當初,德云社小劇場無數(shù)返場加時的歡笑聲里,郭德綱也是這樣和觀眾面對面嘮家常式地訴說德云社的不容易,講自己如何整理傳統(tǒng)相聲段子,還用“咖啡高雅,大蒜低俗”消解主流輿論中的刻板印象,花式傳播了自己的相聲理念。

而彼時,批評德云社“三俗”的老藝術家們,在掌握了官方大話筒的同時,實際上也失去了很多把話說給“天橋”下普通人的機會。

所以老藝術家本人,未必在群眾印象里那么不堪,只是德云社的話筒傳播效率真的高太多而已。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看,這個直面觀眾的機會在誰手里?

郭德綱已經是個“大人物”了,他說什么話,第二天媒體會把標題寫成《郭德綱稱XX》。

這其實也意味著,他與觀眾之間有了無形的障壁,現(xiàn)在觸達底層的話語權,逐漸轉移到“曹云金”們的手里,曹云金獲得了零距離和觀眾溝通的機會,給自己扭轉口碑。

當年德云社內部關門處理的事情,我們誰也不清楚,但現(xiàn)在曹云金有無數(shù)個機會,想怎么解釋就怎么解釋,長此以往,口碑翻轉是一定的事。

一切恰如郭德綱當年,掌握了“下沉市場”的人,才有可能掌握整個行業(yè)。

二、社會情緒的轉變,從“背叛師門”到“打工人漲工資無門”

曹云金人氣口碑雙雙“翻轉”的另一關鍵,或許則是當前輿論的整體環(huán)境。

當年“背叛師門”這樣的指控讓曹云金千夫所指,一方面當然是郭德綱的聲音更大,另一方面則是輿論場因為對相聲這個行業(yè)的固有印象,給了郭德綱一些特殊的理解。

師徒傳承嘛,自然對有些規(guī)矩看得重一些,總的來說,群眾會認為曹云金錯得更多。

但在今天的經濟環(huán)境下,人們對同樣的事件有了新的理解。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輕人們未能整頓職場,積攢了對老板的諸多怨氣,他們對曹云金事件有了新的定性:想漲工資引發(fā)的“大案”。

人們開始看到德云社風波中確實存在,卻長期被掩蓋的經濟問題——它的分配制度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普通人看來絕對不“公平”。

曹云金、李菁、何云偉等人相繼出走,根本在于未能共享德云社的發(fā)展紅利。

郭德綱,他不就是個“資本家”嗎?

這是曹云金輿論翻轉的核心議題,當許多年輕人將郭德綱視為“資本家”而不再是藝人時,他就失去了與群眾的情感聯(lián)系,而作為他對立面的曹云金在團隊幫助下,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不管一開始這個輿論是如何起來的,我認為團隊都是有意識的利用了它,從大量評論區(qū)內容來看,隱隱還是能看出其痕跡。

前不久曹云金在線下演出中說了“‘云’字是屬于人民群眾的”,反響就很好。當初郭德綱說要收回曹云金藝名中的“云”字,曹云金不干,辨稱云字是張文順先生給的。

現(xiàn)在這種“反抗權威”的話語又升級了,我相信這個敏感點上的梗一定是團隊研究過的,用“人民群眾”來消解“云”字的賜予屬性,正中當前網(wǎng)絡情緒的靶心。

說明曹云金和他的團隊,在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郭德綱與曹云金在輿論場攻守易勢,當然也是德云社自己的發(fā)展出了問題(罵曹云金的仍不少,但至少已經對半開,甚至口碑更差的何云偉也同樣扭轉不少輿情)。

混多了娛樂圈,郭班主想搞搞粉絲經濟,這可以理解。但是相聲作為傳統(tǒng)曲藝,基本盤究竟在哪里,是網(wǎng)絡綜藝嗎?是打call應援的年輕女孩嗎?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中規(guī)中矩的自制網(wǎng)綜嗎?

許多事情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不務正業(yè)的印象一旦形成,再想“回歸本業(yè)”也沒有那么容易。

德云社如果全力而為,當然還有可能拿回自己曾經賴以生存的“渠道優(yōu)勢”,但這之中需要的努力,并不是一條船掉頭那么簡單的。

在新領域發(fā)力但無所進展,也讓德云社失去了“回歸本業(yè)”的先機,云鶴九霄,不如一曹,這個“?!币坏﹤鞑ジ鼜V,觀念一旦形成,對德云社的后續(xù)人才建設是很不利的。

郭德綱本人的專業(yè)能力當然沒有問題,即使是創(chuàng)作高峰期過去,他依然是最能打的相聲演員之一。

但“資本家”的人設形成以后,與觀眾之間的隔膜,最終會成為大問題,在“絕不與208共情”的大環(huán)境下,從前的許多段子都不再有效果了,觀眾非但不再特別理解郭德綱,反而可能分外苛刻。

后續(xù)德云社如何解決問題,是值得關注的。

三、抖音賭的,為什么是曹云金?

知乎上有不少人回答曹云金相關問題的時候,都會強調德云社的內生問題。我始終覺得,只談這點是不太合理的。

德云社就算不行了,別的社團也沒見起來啊,曹云金作為“抖選之人”,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比如他過硬的基本功,“云鶴九霄,不如一曹”說的就是這個事兒。甚至有人說,當初郭德綱忙于各處商演,云鶴兩輩許多演員的相聲,實際上是曹云金教會的……

我們先不論這說法到底幾分真幾分夸張,曹云金在各大衛(wèi)視(包括央視)晚會的表現(xiàn),實際上至少不比郭德綱和德云社的岳云鵬等人要差,業(yè)內口碑和網(wǎng)感也都在水準以上,這都成為了抖音選擇的基礎。

更重要的則是,云鶴九霄的背后都是郭德綱,德云社這個廠牌做大,決定了外來資本和它合作時束手束腳,很不痛快。

而且,功成名就的郭班主,也不可能像0405年時說相聲那樣,為了出好內容,為了合作“玩了命”地賣力氣。

所以你能看到,如今的德云綜藝也好,相聲作品也好,都其樂融融,水準也在基準以上,但也真的很少有驚喜。

而曹云金呢,他背后“沒有人”,這是說原本沒有資本運作;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他背后有許多人,因為抖音這樣的資本,可以通過他關聯(lián)到相聲乃至整個曲藝圈子。

純從相聲水平而言,曹云金不見得比李菁何云偉高峰強,而曹這個人的特點正是十分活絡,混得開。

和同樣朋友很多的于謙相比,曹云金還非常有意識地,把人脈資源變成直播間的運營策略。

早年被德云社壓制的經歷,其實更體現(xiàn)出他社交能力很強,背負著“郭德綱的凝視”這個社交負資產,曹依然和圈內圈外的許多人保持了良好的關系,近期就把青曲社苗阜、“廢話文學”陳清泉都請到直播間。

在抖音的角度看,曹云金是有“生態(tài)”價值的,抖音文娛想要的不是單純的直播大咖,而是自帶“破圈”能力的新星,既能在專業(yè)領域站得住,也能在直播中打通“次元壁”,作出綜藝效果的復合“物種”。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抖音要的不是個單純的相聲直播間,而是可以作為融合戰(zhàn)略示范點的直播間——這是他們選擇曹云金的重要原因。

你看,抖音文娛所謂要融合直播節(jié)目、音樂、綜藝、明星等……在曹云金的直播間,是不是已經用最小成本實現(xiàn)了一個DEMO形態(tài)?

而抖音也好,曹云金也罷,其實都只是典型案例,其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還是直播形式對于“內容IP”的重塑價值。

舉個例子,張大大原本的形象,是在綜藝里講話難聽不討喜的存在;但靠著直播間“我的娛樂圈人脈”人設,竟然也扭轉了部分口碑,這是傳統(tǒng)媒介時代難以想象的。

曹云金早年暴露在媒體端的記仇、固執(zhí)、不易相處,現(xiàn)在可能都沒有變,但直播這種媒介形態(tài),的確可以展示他(以及團隊)希望展示的“另一面”。

直播不僅僅是流量的中心、賣貨的渠道,它實際上已經成為IP口碑打造的關鍵場域。

對于海量MCN、藝人明星而言,這恐怕是曹云金這個案例最有價值的啟發(fā)。

來源:深瞳商業(yè)(ID:DEEP-FOCUS)

原標題:抖音賭對了曹云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抖音

6.9k
  • 機構:第三季度中國電子紙平板線上零售38.2萬臺,同比增長77.0%
  • 東北雨姐抖音賬號被禁言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抖音賭對了曹云金?

還是曹云金賭對了抖音?

文 | 深瞳商業(yè) 河馬君 楚青舟

最近,抖音整合直播節(jié)目、音樂、綜藝、影視劇、明星等多項業(yè)務,成立抖音文娛部門。

在我看來,第一個獲益者似乎就是曹云金。早在今年春天起,曹云金的“翻紅”就時不時成為話題。

德云社“著名棄徒”曹云金開始在抖音、B站等平臺固定更新以后,人氣穩(wěn)步提升,現(xiàn)在說他是相聲直播的“一哥”已經沒什么問題了。

不可否認,對曹云金的關注中有一部分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他與德云社撕破臉的故事人盡皆知。

現(xiàn)在他一場直播音浪3000萬,動輒上億點贊,不僅找回了人氣和輿論支持,也反襯出長期作為相聲廠牌旗艦的德云社發(fā)展疲軟。

曹云金本人倒是還比較克制,除了采訪時再次談到“‘云’字不是郭德綱的”,他至少沒有像郭德綱當初一樣,反復去挑釁挖苦自己的“對家”……

本文也無意寫成德云社恩仇錄的續(xù)篇,而是認為在曹云金“復活”半年之際,或許是時候復盤分析曹云金和他的“云相聲”,是如何乘著短視頻直播風潮,實現(xiàn)逆襲的?

他作為一名藝人,在自己身上疊了很多buff:過硬的小眾專業(yè)、自身的故事性、前期的流量基礎、廣泛的社交圈(其實更是有意識的圈層運營能力),以及十分不錯的“網(wǎng)感”,都成為了翻紅的基礎。

實際上,他被德云社壓制這一點,也成為了某種歷史機遇。抖音并不是沒有和德云社合作過,但據(jù)我觀察,德云社的策略永遠是狡兔三窟式的:

和抖音獨家合作龍字科招生等內容;

和喜馬拉雅長期合作,除了版權合作外,還專門定制“伴睡版”相聲專輯等;

《德云斗笑社》等團綜則和騰訊視頻聯(lián)合打造;

情景喜劇《瓦舍江湖》又放在了愛奇藝播出……

作為一個頭部經紀公司(我一直認為德云社算是國內頂尖的經紀公司),德云社這種分攤風險的做法當然很合理。

只不過,分攤風險,自然也意味著分攤收益。

對抖音而言,投資德云社的收益需要細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德云社今年已和快手達成合作,抖音賭一賭曹云金很合理;

而曹云金想從“混口飯吃”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真正出掉被壓制的這口氣,確實也是需要“資本加持”的,所以,這是一次雙向“賭博”。

一、由“下沉”而翻轉,曹云金走的正是郭德綱當年的路

至少有一點曹云金是賭對了的:要想翻轉口碑,就要走上郭德綱當年的路。

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是,相聲的“基因”里自帶下沉屬性。

說起來,這個觀念還是由郭德綱推廣開來的,早年他在小劇場時不時就提起相聲的起源在天橋,前輩們的許多活路并不高雅。

當時,郭德綱面臨來自主流相聲關于“三俗”的圍剿,相聲起源論也算是他為自己正名的一種方式吧。

而郭德綱本人,確實也是憑借“下沉市場”翻的身。

在央視、地方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傳統(tǒng)渠道平臺被“老藝術家們”把持的年代,郭德綱是靠小劇場的偷錄,在社交媒體高速傳播迅速占領了相聲市場。

可以這么說,德云社的立身之本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但這里有個前提,首先你得被人民群眾看到,才有資格談“喜聞樂見”。

所以互聯(lián)網(wǎng)對郭德綱、對德云社都是極端重要的,不僅是他們的創(chuàng)作素材庫,也是他們觸達觀眾最重要的媒介。

而當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到短視頻、直播時代,德云社這艘艨艟巨艦并沒有“擁抱”新版本(雖然日常的合作從來沒有少)。

早年通過自然傳播占領B站的郭德綱、于謙并沒有深耕B站,這里面當然有很復雜的原因,比如郭班主本人創(chuàng)作高峰已經過去,比如德云社混沌不清的運營理念,但我們從結果上看,并沒有區(qū)別:德云社把最先進的渠道拱手讓人。

觀眾并沒有變,他們依然為免費、便捷的內容買單。

當年德云社適應了這個需求,所以它興起;今天它如果不去匹配這個需求,自然有愿意匹配的人來做同樣的事。

這個人不一定是曹云金,只不過曹云金努力成為了這個人。

大概也會有人說:“你們這些自媒體現(xiàn)在幫曹云金說話,早干嘛去了?”

——其實曹云金的輿論反轉是很符合傳播邏輯的,因為媒介觸達本身就意味著話語權。

當初,德云社小劇場無數(shù)返場加時的歡笑聲里,郭德綱也是這樣和觀眾面對面嘮家常式地訴說德云社的不容易,講自己如何整理傳統(tǒng)相聲段子,還用“咖啡高雅,大蒜低俗”消解主流輿論中的刻板印象,花式傳播了自己的相聲理念。

而彼時,批評德云社“三俗”的老藝術家們,在掌握了官方大話筒的同時,實際上也失去了很多把話說給“天橋”下普通人的機會。

所以老藝術家本人,未必在群眾印象里那么不堪,只是德云社的話筒傳播效率真的高太多而已。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看,這個直面觀眾的機會在誰手里?

郭德綱已經是個“大人物”了,他說什么話,第二天媒體會把標題寫成《郭德綱稱XX》。

這其實也意味著,他與觀眾之間有了無形的障壁,現(xiàn)在觸達底層的話語權,逐漸轉移到“曹云金”們的手里,曹云金獲得了零距離和觀眾溝通的機會,給自己扭轉口碑。

當年德云社內部關門處理的事情,我們誰也不清楚,但現(xiàn)在曹云金有無數(shù)個機會,想怎么解釋就怎么解釋,長此以往,口碑翻轉是一定的事。

一切恰如郭德綱當年,掌握了“下沉市場”的人,才有可能掌握整個行業(yè)。

二、社會情緒的轉變,從“背叛師門”到“打工人漲工資無門”

曹云金人氣口碑雙雙“翻轉”的另一關鍵,或許則是當前輿論的整體環(huán)境。

當年“背叛師門”這樣的指控讓曹云金千夫所指,一方面當然是郭德綱的聲音更大,另一方面則是輿論場因為對相聲這個行業(yè)的固有印象,給了郭德綱一些特殊的理解。

師徒傳承嘛,自然對有些規(guī)矩看得重一些,總的來說,群眾會認為曹云金錯得更多。

但在今天的經濟環(huán)境下,人們對同樣的事件有了新的理解。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輕人們未能整頓職場,積攢了對老板的諸多怨氣,他們對曹云金事件有了新的定性:想漲工資引發(fā)的“大案”。

人們開始看到德云社風波中確實存在,卻長期被掩蓋的經濟問題——它的分配制度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普通人看來絕對不“公平”。

曹云金、李菁、何云偉等人相繼出走,根本在于未能共享德云社的發(fā)展紅利。

郭德綱,他不就是個“資本家”嗎?

這是曹云金輿論翻轉的核心議題,當許多年輕人將郭德綱視為“資本家”而不再是藝人時,他就失去了與群眾的情感聯(lián)系,而作為他對立面的曹云金在團隊幫助下,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不管一開始這個輿論是如何起來的,我認為團隊都是有意識的利用了它,從大量評論區(qū)內容來看,隱隱還是能看出其痕跡。

前不久曹云金在線下演出中說了“‘云’字是屬于人民群眾的”,反響就很好。當初郭德綱說要收回曹云金藝名中的“云”字,曹云金不干,辨稱云字是張文順先生給的。

現(xiàn)在這種“反抗權威”的話語又升級了,我相信這個敏感點上的梗一定是團隊研究過的,用“人民群眾”來消解“云”字的賜予屬性,正中當前網(wǎng)絡情緒的靶心。

說明曹云金和他的團隊,在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郭德綱與曹云金在輿論場攻守易勢,當然也是德云社自己的發(fā)展出了問題(罵曹云金的仍不少,但至少已經對半開,甚至口碑更差的何云偉也同樣扭轉不少輿情)。

混多了娛樂圈,郭班主想搞搞粉絲經濟,這可以理解。但是相聲作為傳統(tǒng)曲藝,基本盤究竟在哪里,是網(wǎng)絡綜藝嗎?是打call應援的年輕女孩嗎?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中規(guī)中矩的自制網(wǎng)綜嗎?

許多事情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不務正業(yè)的印象一旦形成,再想“回歸本業(yè)”也沒有那么容易。

德云社如果全力而為,當然還有可能拿回自己曾經賴以生存的“渠道優(yōu)勢”,但這之中需要的努力,并不是一條船掉頭那么簡單的。

在新領域發(fā)力但無所進展,也讓德云社失去了“回歸本業(yè)”的先機,云鶴九霄,不如一曹,這個“?!币坏﹤鞑ジ鼜V,觀念一旦形成,對德云社的后續(xù)人才建設是很不利的。

郭德綱本人的專業(yè)能力當然沒有問題,即使是創(chuàng)作高峰期過去,他依然是最能打的相聲演員之一。

但“資本家”的人設形成以后,與觀眾之間的隔膜,最終會成為大問題,在“絕不與208共情”的大環(huán)境下,從前的許多段子都不再有效果了,觀眾非但不再特別理解郭德綱,反而可能分外苛刻。

后續(xù)德云社如何解決問題,是值得關注的。

三、抖音賭的,為什么是曹云金?

知乎上有不少人回答曹云金相關問題的時候,都會強調德云社的內生問題。我始終覺得,只談這點是不太合理的。

德云社就算不行了,別的社團也沒見起來啊,曹云金作為“抖選之人”,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比如他過硬的基本功,“云鶴九霄,不如一曹”說的就是這個事兒。甚至有人說,當初郭德綱忙于各處商演,云鶴兩輩許多演員的相聲,實際上是曹云金教會的……

我們先不論這說法到底幾分真幾分夸張,曹云金在各大衛(wèi)視(包括央視)晚會的表現(xiàn),實際上至少不比郭德綱和德云社的岳云鵬等人要差,業(yè)內口碑和網(wǎng)感也都在水準以上,這都成為了抖音選擇的基礎。

更重要的則是,云鶴九霄的背后都是郭德綱,德云社這個廠牌做大,決定了外來資本和它合作時束手束腳,很不痛快。

而且,功成名就的郭班主,也不可能像0405年時說相聲那樣,為了出好內容,為了合作“玩了命”地賣力氣。

所以你能看到,如今的德云綜藝也好,相聲作品也好,都其樂融融,水準也在基準以上,但也真的很少有驚喜。

而曹云金呢,他背后“沒有人”,這是說原本沒有資本運作;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他背后有許多人,因為抖音這樣的資本,可以通過他關聯(lián)到相聲乃至整個曲藝圈子。

純從相聲水平而言,曹云金不見得比李菁何云偉高峰強,而曹這個人的特點正是十分活絡,混得開。

和同樣朋友很多的于謙相比,曹云金還非常有意識地,把人脈資源變成直播間的運營策略。

早年被德云社壓制的經歷,其實更體現(xiàn)出他社交能力很強,背負著“郭德綱的凝視”這個社交負資產,曹依然和圈內圈外的許多人保持了良好的關系,近期就把青曲社苗阜、“廢話文學”陳清泉都請到直播間。

在抖音的角度看,曹云金是有“生態(tài)”價值的,抖音文娛想要的不是單純的直播大咖,而是自帶“破圈”能力的新星,既能在專業(yè)領域站得住,也能在直播中打通“次元壁”,作出綜藝效果的復合“物種”。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抖音要的不是個單純的相聲直播間,而是可以作為融合戰(zhàn)略示范點的直播間——這是他們選擇曹云金的重要原因。

你看,抖音文娛所謂要融合直播節(jié)目、音樂、綜藝、明星等……在曹云金的直播間,是不是已經用最小成本實現(xiàn)了一個DEMO形態(tài)?

而抖音也好,曹云金也罷,其實都只是典型案例,其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還是直播形式對于“內容IP”的重塑價值。

舉個例子,張大大原本的形象,是在綜藝里講話難聽不討喜的存在;但靠著直播間“我的娛樂圈人脈”人設,竟然也扭轉了部分口碑,這是傳統(tǒng)媒介時代難以想象的。

曹云金早年暴露在媒體端的記仇、固執(zhí)、不易相處,現(xiàn)在可能都沒有變,但直播這種媒介形態(tài),的確可以展示他(以及團隊)希望展示的“另一面”。

直播不僅僅是流量的中心、賣貨的渠道,它實際上已經成為IP口碑打造的關鍵場域。

對于海量MCN、藝人明星而言,這恐怕是曹云金這個案例最有價值的啟發(fā)。

來源:深瞳商業(yè)(ID:DEEP-FOCUS)

原標題:抖音賭對了曹云金?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